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区血流密度及血管结构改变 被引量:23
1
作者 曾运考 杨大卫 +4 位作者 曹丹 余洪华 卢曼虹 庄雪楠 张良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3-787,共5页
目的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探究早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黄斑区局部血流密度及其结构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的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NDR)患... 目的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探究早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黄斑区局部血流密度及其结构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的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NDR)患者27例40眼、轻度非增生性DR(NPDR)患者24例40眼以及中度NPDR患者28例40眼,同期纳入正常体检者40名4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RTVue-XR OCTA扫描受检者黄斑区中心6 mm×6 mm范围量化浅层毛细血管丛(SVC)及深层毛细血管丛(DVC)血流密度,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周长、非圆度指数(AI)及FAZ旁300 μm环形区域(FD300)的血流密度等参数。分析各组黄斑区SVC、DVC血流密度及结构的特征,及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结果随着DR的程度加重,黄斑区SVC及DVC血流密度呈下降趋势。正常对照组、NDR组、轻度NPDR组及中度NPDR组SVC血流密度分别为(51.25±3.27)%、(48.81±3.99)%、(47.00±3.49)%和(45.73±3.35)%,DVC血流密度分别为(53.89±6.30)%、(49.94±6.05)%、(46.69±4.87)%和(44.78±4.30)%,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33、21.53,均P<0.01)。NDR组、轻度NPDR组及中度NPDR组黄斑区SVC及DVC血流密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轻度NPDR组及中度NPDR组FD300血流密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正常对照组、NDR组、轻度及中度NPDR组的FAZ面积分别为(0.31±0.11)、(0.32±0.09)、(0.34±0.13)和(0.37±0.10)mm2;各组FAZ面积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8,P=0.09)。中度NPDR组FAZ周长及AI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出现临床可见眼底病变前,OCTA即可发现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明显下降。早期DR已出现黄斑区SVC及DVS血流密度下降,DVC血流密度可能是提示DR的敏感指标。轻度NPDR出现FD300血流密度下降,而中度NPDR出现FAZ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 黄斑 血流密度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下载PDF
房水中多种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23
2
作者 董宁 汤欣 +1 位作者 肖林 徐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6-361,共6页
背景 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ME)的发生和发展,一些因子已证实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ME的预测指标,对房水中多种相关细胞因子的同时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房水中多种细胞因子与2型... 背景 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ME)的发生和发展,一些因子已证实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ME的预测指标,对房水中多种相关细胞因子的同时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房水中多种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ME发生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136眼,术中抽取房水0.lml,采用人磁性微球的多重免疫检测平板同时对房水中27种细胞因子的质量浓度进行测定.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4周进行黄斑区OCT检查,比较和分析房水中多种细胞因子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关系.结果 纳入的136眼中均成功实施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共116眼完成了4周的随访,占85.29%.术后第4周,34眼发生ME,占29.31%,为ME(+)组,未发生ME者82眼,占70.69%,为ME(-)组,2个组间患者的基线资料匹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E(+)组术眼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为(237.24±24.16) μm,明显高于术前的(162.41±21.33) μm和ME(-)组术后4周的(185.53±18.35)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E(+)组患者房水中白细胞介素-1β (IL-1β)、IL-6、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4周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与术前房水中IL-1β、IL-6、IL-8、IP-10、MCP-1和VEGF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r=0.288,P=0.005;r=0.345,P=0.008;r=0.256,P=0.016;r=0.377,P=0.007;r=0.423,P=0.001;r=0.279,P=0.012).ME(+)组术眼房水中IL-10和IL-12的质量浓度明显低于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7).术后4周,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术前房水中IL-10和IL-12的质量浓度均呈负相关(r=-0.327,P=0.013;r=-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 细胞因子 黄斑水肿 房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糖尿病及并发症血清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洪文 闫循领 +3 位作者 班戈 李珂 杨颖 邴艳霞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2-1125,共4页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病人血清中组织、细胞代谢产物的生化异常,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检测了糖尿病及并发症(冠心病、青光眼和脑梗塞)病人的血清。结果表明:这几种疾病患者血清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十分相似,说明这几种疾病中组织、...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病人血清中组织、细胞代谢产物的生化异常,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检测了糖尿病及并发症(冠心病、青光眼和脑梗塞)病人的血清。结果表明:这几种疾病患者血清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十分相似,说明这几种疾病中组织、细胞代谢产物的分子结构或含量变化相近;与正常人血清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特别是在这几种疾病患者血清中,谱线725 cm^(-1)相对强度明显增强,且增强部分来自腺嘌呤的贡献,与血糖的高低无关,说明这几种疾病患者的代谢产物中含有较高的碱基腺嘌呤,这些结果为研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生化机理以及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代谢产物的生化异常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糖尿病及并发症 血清 腺嘌呤
原文传递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临床效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朱铖铖 赵桂秋 +6 位作者 刘园园 林静 彭旭东 胡丽婷 姜楠 王雪 仇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2-526,共5页
背景 真菌性角膜炎是中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糖尿病是真菌性角膜炎的易感人群.穿透角膜移植术是高危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缺乏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穿透角膜移植术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比较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真菌性... 背景 真菌性角膜炎是中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糖尿病是真菌性角膜炎的易感人群.穿透角膜移植术是高危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缺乏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穿透角膜移植术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比较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患眼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探讨糖尿病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拟行角膜移植术的92例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及106例非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并比较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植片排斥反应、真菌复发、并发性白内障及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情况.结果 2个组患者的角膜均为中度和重度感染,其不同感染程度的眼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166,P=0.684).2个组间曲霉菌属感染的眼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0,P=0.854);镰刀菌属感染和念珠菌属感染眼数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68,P=0.010;χ2=3.874,P=0.049).术后1周~2年,2个组患者术后BCVA均高于术前.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BCVA>0.3者均低于相应的非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2.39%和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6,P=0.038);真菌复发的发生率分别为17.39%和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1,P=0.047);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分别为9.78%和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2,P=0.041);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率分别为5.43%和7.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8,P=0.055).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不同血糖水平组间术后排斥反应、真菌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行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穿透角膜移植术 眼真菌感染/手术 疗效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葛根通络饮治疗糖尿病脑梗死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宫卫星 宋旭日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葛根通络饮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葛根通络饮,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糖、血脂和血液流变... 目的:观察中药葛根通络饮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葛根通络饮,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糖、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为72.2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显效率63.89%,明显高于对照组(36.11%,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P<0.01),血糖、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 P<0.01)。结论:葛根通络饮与常规治疗合用对糖尿病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 治疗组 对照组 糖尿病 葛根 常规治疗 脑梗死 结论 参数 显著性
下载PDF
瞬目反射对糖尿病颅神经亚临床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保凡 《现代康复》 CSCD 2001年第4期54-54,78,共2页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对糖尿病患者颅神经亚临床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150例糖尿病患者及 5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瞬目反射检查。结果共检查 200人, 400侧次,总的阳性率为 45.3%,远远高于单纯症状体征的阳性率 (6% )。其中 R2、 R2'...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对糖尿病患者颅神经亚临床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150例糖尿病患者及 5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瞬目反射检查。结果共检查 200人, 400侧次,总的阳性率为 45.3%,远远高于单纯症状体征的阳性率 (6% )。其中 R2、 R2'潜伏期和 R1- R2波间期延长最为明显。结论瞬目反射检查能够可靠的检测糖尿病患者颅神经和脑干受损的早期及亚临床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颅神经 亚临床病变 瞬目反射
下载PDF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崔彦 许迅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发达国家首位的致盲原因,慢性高血糖是其主要原因。对于高血糖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生化和分子机制,目前有五种假说:多元醇途径的增加、终末糖基化产物的增加、蛋白激酶C的激活、增加的己糖胺途径以及线粒体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发达国家首位的致盲原因,慢性高血糖是其主要原因。对于高血糖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生化和分子机制,目前有五种假说:多元醇途径的增加、终末糖基化产物的增加、蛋白激酶C的激活、增加的己糖胺途径以及线粒体活性氧产生增多。本文对各途径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分析各途径间的相互关联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因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
下载PDF
葡萄多酚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嬿 栾亚楠 +4 位作者 王建荣 张苗苗 张伟 宋静 吴欣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4-1009,共6页
背景 目前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和进展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联.研究表明,葡萄多酚(GSPE)在多种系统性疾病中发挥强大的抗氧化作用,但其在DR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 探讨GSPE对糖尿病的视网膜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背景 目前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和进展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联.研究表明,葡萄多酚(GSPE)在多种系统性疾病中发挥强大的抗氧化作用,但其在DR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 探讨GSPE对糖尿病的视网膜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PF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GSPE组,用100 mg/kg枸橼酸缓冲液制备链脲佐菌素(STZ)的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法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大鼠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等容量枸橼酸缓冲液.造模即日起,糖尿病+GSPE组大鼠用GSPE溶液灌胃,每天250 mg/kg,共56 d;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大鼠用等量蒸馏水灌胃.动物饲养至第8周处死,分离视网膜,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形态学改变;部分视网膜制备组织匀浆,分别检测大鼠视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对各组大鼠视网膜中核红细胞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进行定性和定位分析,用Western blot法对大鼠视网膜中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TUNEL法测定各组大鼠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后8周,糖尿病组和糖尿病+GSPE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正常,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疏松,各层细胞排列不规则,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视神经节细胞(RGCs)层以及内丛状层(IPL)变薄,而糖尿病+GSPE组大鼠视网膜形态的异常轻于糖尿病组.3个组间SOD和GSH-Px活性及MDA含量均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10,P=0.001;F=12.072,P=0.000;F=25.224,P=0.000),其中糖尿病组大鼠SOD和GSH-Px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糖尿病+GSPE组,而MDA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视网膜疾病/治疗 葡萄多酚 核红细胞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腕踝针疗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3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姜鹤群 施宽德 +2 位作者 李雪梅 周文学 曹永芬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明确腕踝针疗法防治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腕踝针疗法及体针疗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各30例,与西医常规治疗组30例进行临床效果与实验室检查的对比研究。结果:腕踝针治疗组及体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而腕... 目的:明确腕踝针疗法防治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腕踝针疗法及体针疗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各30例,与西医常规治疗组30例进行临床效果与实验室检查的对比研究。结果:腕踝针治疗组及体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而腕踝针治疗组与体针治疗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腕踝针疗法能使血糖、血脂代谢得到改善,降低血液黏稠度,恢复周围神经细胞功能,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具有确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治疗组 末梢神经炎 糖尿病 疗法 体针 临床研究 结论 显著性 目的
下载PDF
红花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桂灵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观察红花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 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随机分两组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教育 ,饮食控制 ,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 2 0ml溶入生理盐水 2 5 0... 目的 观察红花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 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随机分两组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教育 ,饮食控制 ,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 2 0ml溶入生理盐水 2 5 0ml,静脉滴注 ,每日一次 ,共 6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73% ,对照组32 % ,两组比较 ,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周围神经病变/病因学 红花/治疗应用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肾病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解合兰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Ⅱ型DN的发生、发展规律 ,以更好地预防治疗此病。方法 收集 56例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资料 ,加以分析。结果 DN发生率与高血糖关系密切 ,DN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糖是DN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DN初始阶段 ... 目的 探讨Ⅱ型DN的发生、发展规律 ,以更好地预防治疗此病。方法 收集 56例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资料 ,加以分析。结果 DN发生率与高血糖关系密切 ,DN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糖是DN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DN初始阶段 ,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 ,可使部分尿蛋白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肾病/病因学
下载PDF
联合降压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玉琴 刘延梅 李恒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1531-1532,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降压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平行分组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29例,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40 mg/d;B组29例,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d+缬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80 mg/d。结果...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降压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平行分组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29例,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40 mg/d;B组29例,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d+缬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80 mg/d。结果:治疗8周后,B组收缩压(SBP)<130 mm Hg和舒张压(DBP)<80 mm Hg,达标率分别为68.96%和93.10%,较A组明显增高(P<0.05),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钙拮抗剂联合ARB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理想,且不良反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高血压/并发症/药物疗法 硝苯地平/治疗应用 四唑类/治疗应用 缬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 缬氨酸/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培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61-262,265,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DM)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55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选择随机抽取同期年龄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非糖尿... 目的:观察糖尿病(DM)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55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选择随机抽取同期年龄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50例(55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术前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白内障摘除术 晶体 人工
下载PDF
叶酸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应激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英兰 吴敏 +3 位作者 薛小琴 李长兴 雷有芳 代冬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30,共8页
目的探讨叶酸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和抗炎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16周龄SPF级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叶酸组,另选择16周龄SPF级雄性C57BL/KsJ小鼠16只作为对照,叶酸组小鼠用(2 ml)叶酸灌胃每日1次,... 目的探讨叶酸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和抗炎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16周龄SPF级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叶酸组,另选择16周龄SPF级雄性C57BL/KsJ小鼠16只作为对照,叶酸组小鼠用(2 ml)叶酸灌胃每日1次,剂量为71μg/kg,连续60 d;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以相同的方法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定期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运动、精神状态、体质量、空腹血糖(FPG)水平变化。灌胃结束后摘取小鼠眼球并分离视网膜;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评估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收集小鼠球后血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视网膜中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3-硝基酪氨酸(3-NT)和4-羟基壬氨酸(4-HNE)水平变化;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视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视网膜中NADPH氧化酶4(NOX4)含量。结果实验期间对照组小鼠FPG正常,体质量缓慢平稳增加;模型组小鼠FPG>16.7 mmol/L,体质量快速增加,叶酸组小鼠FPG逐渐下降,体质量增加较模型组平缓。实验后2个月,模型组小鼠血清Hcy浓度为(27.18±3.18)μmol/L,高于对照组的(8.28±2.18)μmol/L和叶酸组的(13.73±2.5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结构完整,模型组小鼠视网膜厚度变薄,毛细血管生成增加,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叶酸组小鼠视网膜厚度较模型组增加,新生血管和炎症细胞减少。模型组视网膜中TNF-α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叶酸组视网膜组织中TNF-αmRNA、IL-6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叶酸组小鼠视网膜中b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视网膜 保护作用 叶酸 氧化应激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糖尿病38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解合兰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梗合并糖尿病的发生规律。方法 将 38例急性心梗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与 15 4例心梗不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合并糖尿病组无痛性心梗、心衰、再梗塞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不合并糖尿病组。结论 对于... 目的 探讨急性心梗合并糖尿病的发生规律。方法 将 38例急性心梗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与 15 4例心梗不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合并糖尿病组无痛性心梗、心衰、再梗塞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不合并糖尿病组。结论 对于糖尿病心梗患者除溶栓、控制血糖外 ,还应积极改善微循环以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
下载PDF
血清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变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16
作者 张靖东 蔡成平 +1 位作者 魏迎风 胡楠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27-1130,共4页
背景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对DR的预防有重要意义,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是介导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介质,但其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PECAM-1水... 背景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对DR的预防有重要意义,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是介导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介质,但其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PECAM-1水平变化对DR发生及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54例,根据检眼镜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依据1987年中华医学会DR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无DR(NDR)组18例、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20例和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16例,并收集年龄和性别与患者相匹配的1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患者外周血,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PECAM一1的质量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探讨DR患者PECAM—l质量浓度与HbAlC含量的关系,并将各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DR组、NPDR组、NDR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中PECAM-1质量浓度分别为(10.907-4-2.792)、(7.024±2.377)、(5.231±1.816)和(3.817±1.045)μg/L,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30,P=0.002),PDR组患者血清PECAM—l质量浓度明显高于NPDR组、NDR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NPDR组、NDR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HbAlC水平分别为(12.596±3.148)%、(9.118±3.356)%、(5.491±1.017)%和(4.992+-0.725)%,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30,P=0.015),PDR组、NPDR组患者血清HbAlc水平显著高于NDR组和正常对照组,PDR组PECAM一1和HbAlc水平明显高于NPDR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NPDR组、NDR组患者血清PECAM-1质量浓度与血清HbA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贺明娟 余学锋 刘喆隆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情况及其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糖尿病住院患者489例,分析其并发症对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糖尿病并发症者400例(81.8%),其中微血管并发症316例(64.6%)。约30%的患者同时出现3种... 目的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情况及其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糖尿病住院患者489例,分析其并发症对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糖尿病并发症者400例(81.8%),其中微血管并发症316例(64.6%)。约30%的患者同时出现3种或以上并发症,住院费用随并发症增多而增加(P<0.001);检查费、化验费、治疗费、药费及住院时间的增加是造成住院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结论糖尿病并发症是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重要因素,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住院费用
原文传递
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相关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姜节卫 周韵娇 +1 位作者 胡惠芳 周梅芳 《上海护理》 2011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和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对251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r=0.783.P&l...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和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对251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r=0.783.P<0.01);患者的总体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生存质量普遍受到影响。结论在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设置合理的健康目标,延缓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自我效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Preoperative diabetes a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pancreatic fistula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a meta-analysis 被引量:8
19
作者 Xiang Xia Chen Huang +1 位作者 Gang Cen Zheng-Jun Qiu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32-138,共7页
BACKGROUND: The role of diabetes mellitus (DM) in pancreatic fistula (PF) or clinical relevant PF (CR-PF)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 or pylorus-preserv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PPD) is unclear. ... BACKGROUND: The role of diabetes mellitus (DM) in pancreatic fistula (PF) or clinical relevant PF (CR-PF)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 or pylorus-preserv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PPD) is unclear. We conducted a meta-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M and PF or CR-PF.DATA SOURCES: Embase, MEDLINE and Cochrane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systematically for relevant articles from January 2005 to June 2013. The selected studies that examined clinical risk factors of PF or CR-PF were included. We created pooled estimates for our outcomes using the random-effects model. RESULTS: Sixteen observational clinical studies were included. Pooling of PF rates from ten studies revealed that DM wa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d risk of PF (P=0.01). CR-PF rates from 8 studie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M and control group (P=0.14). CONCLUSIONS: DM is not a risk factor for PF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D or PPPD. On the contrary, patients without DM are at a higher risk of PF because the pancreases in these patients have more fatty tissue and the pancreas is so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fistula diabete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南雁 赵伯钦 +1 位作者 南耘 张雅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变化.方法:测定40名未经控制的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并将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A组)、急性并发症组(B组)及慢性并发症组(C组).其中27例经治疗空腹血糖持续稳定在7.2m...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变化.方法:测定40名未经控制的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并将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A组)、急性并发症组(B组)及慢性并发症组(C组).其中27例经治疗空腹血糖持续稳定在7.2mmol/L以下达2mo,复查甲状腺功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治疗前血清rT3明显增高(P<0.01),T3,T4,FT3,FT4及T3/rT3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B,C两组这种变化更为显著,B组并伴有TSH的降低(P<0.05).治疗后A组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B组仅部分恢复,C组无明显恢复.结论:糖尿病代谢紊乱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可能从不同水平影响甲状腺功能.纠正高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药物疗法 并发症 甲状腺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