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减振试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秦洁 燕群 黄文超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8年第1期9-17,共9页
研究航空发动机旋转叶片的振动特性及其振动抑制技术,对提高发动机的性能、结构完整性、工作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从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的减振试验装置、试验激励方法和动态特性测试等方面对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的减振试验进行... 研究航空发动机旋转叶片的振动特性及其振动抑制技术,对提高发动机的性能、结构完整性、工作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从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的减振试验装置、试验激励方法和动态特性测试等方面对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的减振试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将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的减振试验分为非旋转试验和旋转试验两类,结合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减振特性试验的研究现状,提出应在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在不旋转条件下,建立随叶片榫头结构、相邻叶片夹角变化的试验装置模型库;探索多叶片阻尼结构的高频激励耦合加载方法和振动响应测试方法;在旋转条件下,研究更符合开车环境的激励方式,发展使用应变片和传感器的高分辨率的振动响应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叶片 干摩擦 阻尼 减振 试验
下载PDF
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模型及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秦洁 燕群 黄文超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8年第2期159-167,共9页
旋转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振动特性及振动抑制技术对发动机的性能和结构完整性、工作可靠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各类叶片振动抑制方法中,干摩擦阻尼结构应用最为广泛。首先,详细地阐述了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器动力学建模及其发展... 旋转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振动特性及振动抑制技术对发动机的性能和结构完整性、工作可靠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各类叶片振动抑制方法中,干摩擦阻尼结构应用最为广泛。首先,详细地阐述了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器动力学建模及其发展现状;然后,介绍了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减振特性分析方法及其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基于不同结构形式的叶片-地(B-G)型和叶片-叶片(B-B)型、基于接触面相互作用的干摩擦阻尼数学模型、基于接触点描述的干摩擦阻尼接触模型以及根据相对运动关系形成的干摩擦接触运动模型,以期为旋转叶片减振结构的建模设计、提高可靠性和效率、减振延寿等方面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叶片 干摩擦 阻尼 减振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型轨道结构的选择 被引量:35
3
作者 练松良 刘加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3年第3期35-41,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主要由轮轨噪声、动力设备噪声、结构振动噪声组成。降低轮轨噪声 ,是城市轨道交通降噪的关键之一。不同的轨道结构 ,具有不同的减振降噪能力。减振降噪型轨道结构分三类 :弹性扣件、弹性支承块和浮置板。根据这三类减...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主要由轮轨噪声、动力设备噪声、结构振动噪声组成。降低轮轨噪声 ,是城市轨道交通降噪的关键之一。不同的轨道结构 ,具有不同的减振降噪能力。减振降噪型轨道结构分三类 :弹性扣件、弹性支承块和浮置板。根据这三类减振降噪型轨道结构 ,提出对降噪要求不同的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减振降噪型轨道 无碴轨道 钢轨扣件 弹性支承块轨道 轨道结构 浮置板式轨道 钢轨埋置式板式轨道 弹性直结轨道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噪声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鲁书浓 练松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3年第5期74-78,共5页
轮轨噪声在轨道交通噪声中占主要部分。根据国内外对轮轨噪声理论的研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噪声的产生机理及滚动噪声与振动之间的关系,并就增加轨道结构弹性能降低轨道结构振动作了叙述。运用轨道部件的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函数... 轮轨噪声在轨道交通噪声中占主要部分。根据国内外对轮轨噪声理论的研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噪声的产生机理及滚动噪声与振动之间的关系,并就增加轨道结构弹性能降低轨道结构振动作了叙述。运用轨道部件的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函数与轮轨噪声功率谱密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轨道结构弹性对降噪的作用。对治理轮轨噪声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轮轨噪声 轨道结构 振动控制 振动加速度 功率谱密度函数 弹性
下载PDF
浮筏的主动吸振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嘉全 邵长星 +3 位作者 陈亚东 鲁力 张鲲 王永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6,共6页
浮筏在低频减振方面存在较大不足,而这恰是主动减振的优势。将两者相结合,研究了浮筏的主动吸振控制问题。研制了一种主动吸振器,建立了以DSPF2812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提出了符号LMS算法,与广泛使用的滤波x-LMS等算法相比,该算法不需要精... 浮筏在低频减振方面存在较大不足,而这恰是主动减振的优势。将两者相结合,研究了浮筏的主动吸振控制问题。研制了一种主动吸振器,建立了以DSPF2812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提出了符号LMS算法,与广泛使用的滤波x-LMS等算法相比,该算法不需要精确的模型信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自适应前馈主动吸振控制律,并在浮筏实验平台上进行主动吸振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主动吸振控制,浮筏的低频减振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筏 低频减振 主动吸振 符号LMS算法 自适应前馈控制
下载PDF
柔性转子——挤压油膜阻尼器系统的突加不平衡响应 被引量:3
6
作者 孟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16,共7页
本文选择了一种可以无限逼近阶跃函数,具有无穷阶连续导数的表示转子突加不平衡的数学模型.用此模型分析了支承在同心型及非同心型挤压油膜阻尼器上的柔性转子的突加不平衡响应.研究了系统参数对突加不平衡响应的影响及不同转速下突加... 本文选择了一种可以无限逼近阶跃函数,具有无穷阶连续导数的表示转子突加不平衡的数学模型.用此模型分析了支承在同心型及非同心型挤压油膜阻尼器上的柔性转子的突加不平衡响应.研究了系统参数对突加不平衡响应的影响及不同转速下突加不平衡对系统双稳态响应的影响.证明了设计合理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对突加不平衡具有抑制作用.此外,非同心型挤压油膜阻尼器抗突加不平衡的能力要比同心型挤压油膜阻尼器强,但非同心型挤压油膜阻尼器在突加不平衡时容易产生非协调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油膜 阻尼器 柔性转子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工程措施概述及其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建军 《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 2006年第3期41-43,共3页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噪声源,对其主要减振降噪工程措施进行了综述,并就采用减振型轨下基础的各种措施的减振降噪效果、维修工作量及其难度、造价高低、施工技术难易程度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期能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技术...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噪声源,对其主要减振降噪工程措施进行了综述,并就采用减振型轨下基础的各种措施的减振降噪效果、维修工作量及其难度、造价高低、施工技术难易程度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期能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减振降噪 噪声源
下载PDF
柴枣龙牡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抑郁状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远超 谭宏韬 +1 位作者 林惠京 刘艺芬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5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柴枣龙牡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抑郁状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予口服柴枣龙牡汤,对照组予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疗程均为14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10 g单尼龙丝(10g SWME)异常率、振动阈值... 目的:观察柴枣龙牡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抑郁状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予口服柴枣龙牡汤,对照组予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疗程均为14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10 g单尼龙丝(10g SWME)异常率、振动阈值定量(VPT)、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VPT、TSS、VAS、HAMD-17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10g SWME异常率、VPT、TSS、VAS、HAMD-17较对照组均有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柴枣龙牡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抑郁状态患者安全、有效,与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状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柴枣龙牡汤 10g单尼龙丝(10g SWME)异常率 振动阈值定量(VPT) 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
原文传递
特种车辆系统动力学特性模拟分析
9
作者 孙志春 周志立 +1 位作者 李言 谢云叶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35,共4页
基于弹性体原理,详细分析了一种特种车辆——凹底平车中大底架的弹性振动特性.将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有限元理论相结合,在对车辆系统中各种因素合理分析的基础上,正确引入大底架的弹性振动特性,构建了凹底平车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模... 基于弹性体原理,详细分析了一种特种车辆——凹底平车中大底架的弹性振动特性.将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有限元理论相结合,在对车辆系统中各种因素合理分析的基础上,正确引入大底架的弹性振动特性,构建了凹底平车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车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而得到了运行速度和车辆上所关心参数对车辆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并与实测结果做了系统比较.结果表明,在选定的计算点,该车辆系统动力学响应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最大误差仅为3.84%,在工程允许范围内.此种分析方法能减小车辆系统的模拟计算规模,提高计算速度,同时又能保证计算的准确性,能满足车辆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底平车 动力学特性 模拟 振动特性 刚柔耦合多体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