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可降解地膜对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和农田水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吕汉强 赵文花 +2 位作者 李含婷 于爱忠 陈桂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5期72-79,88,共9页
【目的】针对目前残膜累积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污染和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探究不同厚度聚乳酸可降解地膜对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和农田水热特性的影响。【方法】在石羊河流域进行田间试验,本研究选取0.006 mm(PLA_(1))和0.008 mm(PLA_(2))厚度... 【目的】针对目前残膜累积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污染和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探究不同厚度聚乳酸可降解地膜对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和农田水热特性的影响。【方法】在石羊河流域进行田间试验,本研究选取0.006 mm(PLA_(1))和0.008 mm(PLA_(2))厚度聚乳酸生物可降解地膜以及0.010 mm厚度的普通聚乙烯地膜(PE)覆盖种植玉米,探究不同厚度聚乳酸可降解地膜对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和农田水热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填埋试验探究不同厚度可降解膜的降解性能。【结果】与PE相比,PLA2覆盖下玉米农田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作物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水分利用效率达24.6 kg/(hm^(2)·mm),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与PE无显著差异,籽粒产量达13533.3 kg/hm^(2)。此外,PLA2覆盖下农田水热特性和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PLA_(1)。在降解性能方面,PLA_(1)降解率显著高于PE和PLA_(2),90 d后超过50%;PLA_(2)填埋后60 d降解程度显著增大,150 d后成为碎屑,降解率达50.9%,降解性能优良。【结论】从生产上看,0.008 mm聚乳酸可降解地膜降解性能优良,与普通PE地膜具有相同的增温保墒和增产效应,可代替0.010 mm普通PE地膜应用于干旱绿洲灌区玉米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可降解地膜 玉米 水热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降解地膜的降解特征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倪斌 《东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25-28,79,共5页
为探索覆盖栽培、暴晒、填埋处理对不同可降解地膜的降解特征及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在海南省琼海市中原镇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降解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覆盖栽培、暴晒、填埋处理对可降解地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BD1可降解... 为探索覆盖栽培、暴晒、填埋处理对不同可降解地膜的降解特征及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在海南省琼海市中原镇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降解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覆盖栽培、暴晒、填埋处理对可降解地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BD1可降解地膜在3种试验中的降解速度最快,BD2、BD3可降解地膜次之,BD4的降解速度最差,暴晒对其降解速率相比其他地区可提前50 d,4种可降解地膜在试验条件下均难以满足玉米的整个生长周期需求。覆盖普通地膜(PE)与可降解地膜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各个生长期和生长周期无显著性影响,但覆盖地膜相比不覆膜可缩短玉米生长周期8 d。覆盖地膜比不覆膜平均产量提高31.02%,4种可降解地膜相比普通PE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地膜 生长发育 降解特征 海南
原文传递
氧化-生物双降解膜对土壤水热变化及烟株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毅 刘志刚 +7 位作者 刘永新 管恩森 刘春菊 商鲁玥 王炳新 王光波 娄栋 崔志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减轻烟田地膜覆盖产生的白色污染,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探讨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替代常规地膜的可行性。试验设置常规地膜不揭膜(CK0)、适时揭膜(CK1)、降解速度不同的氧化-生物降解膜A(T1)、B(T2)、C(T3)共5个处理,研究了降解膜的降解状... 为减轻烟田地膜覆盖产生的白色污染,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探讨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替代常规地膜的可行性。试验设置常规地膜不揭膜(CK0)、适时揭膜(CK1)、降解速度不同的氧化-生物降解膜A(T1)、B(T2)、C(T3)共5个处理,研究了降解膜的降解状况、膜下土壤水热变化、烤烟生长发育状况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所有降解膜在烟株生育期内均全部降解,T3处理降解膜在烟株移栽后22 d和39 d进入开裂期和大裂解期,较T1、T2处理开裂时间晚,开裂程度低,移栽后0~35d,膜下土壤温度、含水量高于T1、T2处理,增温保墒效果接近于CK0;在移栽35d以后,与CK1相比,仍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烟株长势以及经济效益均优于T1、T2,与CK0和CK1等同。综上,团棵期前开裂程度低、烟株生育期内能够全部降解的氧化-生物降解膜C替代常规地膜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降解地膜 降解特性 土壤温湿度 烤烟生长发育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中T-2毒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吕鹏莉 陈海燕 +5 位作者 王雅玲 孙力军 张春辉 施琦 徐德峰 叶日英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1-36,共6页
离筛选低温环境中T-2毒素的降解菌并探明其生化特性,探究T-2毒素降解微生物生化特性异同点,为T-2毒素降解微生物的检验提供生化判断参考。针对暴露于-20℃低温环境中的低浓度T-2毒素标准品,采用LC-MS/MS定量分析T-2毒素残留量,利用营养... 离筛选低温环境中T-2毒素的降解菌并探明其生化特性,探究T-2毒素降解微生物生化特性异同点,为T-2毒素降解微生物的检验提供生化判断参考。针对暴露于-20℃低温环境中的低浓度T-2毒素标准品,采用LC-MS/MS定量分析T-2毒素残留量,利用营养琼脂培养基(NA)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共分离出5株降解菌,16S rDNA结合生化鉴定结果为死谷芽胞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弯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eniculata)和尼泊尔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nepalensis)。这些分离株在-20℃条件下对低浓度T-2毒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能力,其中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降解能力最强,降解率为91%。它们的理化特性具有很多相似性,主要表现在5株菌均不能利用D-塔格糖(d TAG),对ELLMAN都表现出阴性;Bacillus vallismortis Bp1234-7、Pseudomonas geniculata Bp24-4、Staphylococcus nepalensis Bp124-5和Enterobacter cloacae Bp123-7都能分解D-葡萄糖,而Bacillus cereus Bp1234-8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低温 降解微生物 生化特性
下载PDF
1株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长特性 被引量:20
5
作者 何楠 令利军 +3 位作者 冯蕾 苏敏 姚彦敏 宋雪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3-49,共7页
分离筛选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利用刚果红染色法从腐烂的玉米秸秆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再通过测定滤纸的降解率及多种酶活复筛。综合考虑水解圈和菌落直径(HC值),滤纸的降解率和酶活,对所筛选的菌株进行纤维素降解... 分离筛选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利用刚果红染色法从腐烂的玉米秸秆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再通过测定滤纸的降解率及多种酶活复筛。综合考虑水解圈和菌落直径(HC值),滤纸的降解率和酶活,对所筛选的菌株进行纤维素降解能力综合评价,最终获得1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DX4,其滤纸酶活(FPA酶活)、内切葡聚糖酶活力(CMC酶活)和外切葡聚糖酶活力(Cex酶活)分别为256.051、358.276和5.536 U/m L。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该菌株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DX4,简称BS-DX4。研究表明,BS-DX4的最适生长温度为40℃,最适生长pH为7.0,低盐浓度下生长旺盛,是具有开发潜力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鉴定 纤维素酶活 枯草芽胞杆菌 生长特性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区不同类型地膜降解特性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冯晨 冯良山 +6 位作者 刘琪 李昊儒 郑家明 杨宁 白伟 张哲 孙占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69-1880,共12页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可降解地膜在辽西半干旱区的降解特性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可降解地膜的区域筛选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以国家农业环境阜新观测实验站为平台,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田间试验共设...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可降解地膜在辽西半干旱区的降解特性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可降解地膜的区域筛选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以国家农业环境阜新观测实验站为平台,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田间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普通地膜覆盖(T1)、添加剂型降解膜覆盖(T2)和全生物降解膜覆盖(T3)。通过2年田间试验,定期进行田间观察和取样分析,测定不同地膜覆盖处理下的玉米产量,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地膜表面形态、力学特性以及化学结构等指标进行测定,系统全面地分析不同类型地膜在辽西半干旱区的降解过程及程度。【结果】各覆盖处理的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地膜的田间降解过程表明,2种可降解地膜的降解进程相似,均从覆盖后第38天表面开始出现裂纹,第58天开始出现明显降解,T3处理的降解进程总体上快于T2处理,普通地膜几乎无降解。随着地膜在田间置留时间加长,破碎程度加剧,可降解地膜的水蒸气透过量显著增加,力学性能(最大负荷、拉伸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显著下降,膜面微观形态和化学结构变化显著,普通地膜覆盖处理各项指标前后变化不明显。不同类型地膜的水蒸气透过能力总体表现为T3>>T2>T1,力学性能表现为T1>T2>T3,覆盖后98 d地膜微观表面粗糙度表现为T3>T2>T1,与田间观测效果及地膜相应物理指标结果相一致。通过计算(失重法)得出可降解地膜T2和T3的当季降解率分别为37.4%和47.8%,降解残片以<4 cm^(2)和4—25 cm^(2)的中小规格为主。【结论】可降解地膜可在保障玉米产量的同时实现自身降解,减少农田残留。从产量、降解特性和残留率等方面综合评价,以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辽西半干旱区玉米覆盖栽培更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地膜 可降解地膜 产量 降解特性 残留率
下载PDF
可降解种膜直播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宋玉秋 张强 +7 位作者 陈天佑 辛明金 刘翠红 邬立岩 张本华 孔爱菊 崔红光 任文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为了探索可降解种膜水稻直播种植技术在辽宁地区的可行性,在辽宁省辽阳、新宾等地,以普通直播和机械插秧为对照,研究可降解种膜直播对土壤不同土层温度、出苗时间、出苗率、生长性状和产量构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种膜直播与... 为了探索可降解种膜水稻直播种植技术在辽宁地区的可行性,在辽宁省辽阳、新宾等地,以普通直播和机械插秧为对照,研究可降解种膜直播对土壤不同土层温度、出苗时间、出苗率、生长性状和产量构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种膜直播与对照相比,对耕层地表和地表下5cm处温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地表下10cm处温度的影响显著(P<0.05);在水稻生长前期,对提高土壤温度作用较大,且主要体现在浅层,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对较深层土壤的温度影响加大。与普通直播相比,可降解种膜直播早6d出苗,出苗率高17.6%。与对照相比,可降解种膜直播对水稻株高和分蘖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水稻生长前期,机械插秧处理的秧苗植株最高,到生长中后期,可降解种膜直播秧苗株高最高,但随时间推移,3种种植模式下的秧苗株高差别越来越小,可降解膜作用减弱;可降解种膜直播水稻分蘖最早,且更早达到分蘖高峰,有效分蘖比对照高24%和35%。可降解种膜直播与2组对照相比,对水稻的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在14.5%的含水率下,可降解膜直播产量为11 141kg/hm^2,比普通直播高17.72%,比机械插秧高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种膜 水稻直播 土壤温度 生长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特性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迪丽拜尔·迪力买买提 汤秋香 +1 位作者 雷蕾 苏丽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75-1783,共9页
【目的】研究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土壤温度、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可降解膜天壮(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天野(全生物降解地膜)、弘睿(全生物降解地膜)、PED(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目的】研究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土壤温度、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可降解膜天壮(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天野(全生物降解地膜)、弘睿(全生物降解地膜)、PED(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和CK,进行地膜栽培玉米对比试验。【结果】弘睿降解地膜的降解强度较其它2种降解地膜有优势,弘睿降解地膜和天野处理比天壮处理早10 d进入了2级降解并最终在玉米收获期都进入了崩裂期;天野和天壮处理与CK处理相比减产7.1%和12.44%,弘睿处理与CK处理在产量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弘睿可降解地膜较适宜新疆北疆地区玉米生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降解地膜 产量 降解特性
下载PDF
柴油降解细菌的筛选及生长特性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马晓焉 陈德育 +2 位作者 段敏 陈姣 卫亚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90,共6页
【目的】分离柴油降解细菌并对其最适pH和温度进行筛选。【方法】以柴油为惟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和平板划线法从甘肃庆阳和河南中原油田原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和分离柴油降解细菌;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离菌株对柴油的降解率,结合各菌株的... 【目的】分离柴油降解细菌并对其最适pH和温度进行筛选。【方法】以柴油为惟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和平板划线法从甘肃庆阳和河南中原油田原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和分离柴油降解细菌;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离菌株对柴油的降解率,结合各菌株的OD600值挑选优势菌株,并对其生长条件(pH和温度)进行研究。【结果】从中原油田和庆阳油田中分别分离出7株(z41a、z41b、z41c、z41d、z41g、z41h、z42c)和6株(q41a、q41b、q41c、q41e、q42a、q32d)柴油降解细菌,对其生长量和柴油降解率进行测定比较后,从中筛选了z41b、z41h、q41c、q41e4株表现较好的柴油降解菌,其于30℃振荡培养5d的柴油降解率分别为38.40%,33.90%,32.90%和42.40%,适宜生长温度和初始pH分别为35,35,25和30℃及8.0,9.0,8.0和9.0。【结论】从2个油田污染土壤中筛选到4株具有较强柴油降解能力的菌株,为柴油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提供了菌种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降解菌 降解能力 生长特性 土壤污染修复
下载PDF
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
10
作者 张会平 黄瑶珠 +4 位作者 陈明周 李发勇 杨友军 潘东英 谢东 《甘蔗糖业》 2024年第5期22-32,共11页
为筛选适宜南方地区的番薯专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以番薯品种“一点红”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普通聚乙烯(PE)地膜和不盖膜5个处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探究了全生物降... 为筛选适宜南方地区的番薯专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以番薯品种“一点红”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全生物降解地膜、普通聚乙烯(PE)地膜和不盖膜5个处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探究了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番薯田间覆盖过程中结构、形态和性能的变化。通过测定番薯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研究不同处理对秋植番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宏观上表现显著降解效果,其失重率为40.78%~64.22%,降解进程与番薯生长与结薯过程基本吻合。FTIR显示:在光氧化、水解、酶解等的作用下,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分子链发生了断裂,地膜发生降解;SEM图像显示:随降解间延长,地膜表面逐渐出现裂纹和孔洞结构。DSC结果显示:PBAT的降解会先发生在无定形区,结晶度增大,导致其玻璃化温度(Tg)和熔点(Tm)有所升高。3种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速度对比结果为:#8037>#8039>#8038。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秋植番薯覆盖应用上,不会影响番薯生长及结薯,其中,#8039的降解速度更吻合番薯生长阶段,产量最高。全生物降解地膜具有良好的降解特性,可有效解决农田残膜污染,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建议选用#8039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聚乙烯(PE)地膜,在广东省秋植番薯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地膜 PBAT 田间应用效果 番薯 降解特征 产量
下载PDF
轧制形变量对Mg-Zn-Sr-Zr-Mn合金组织特征及降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源 郑瑞宁 +4 位作者 刘芸 田亚强 赵冠璋 王艳丽 陈连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46-4657,共12页
采用OM、XRD、SEM、静态浸泡及动电位电化学测试等手段,深入探究轧制形变量的改变所诱导的显微组织以及膜层结构变化对热轧镁合金在生理环境中降解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轧制形变量镁合金的降解产物层均主要由Mg(OH)_(2)、MgCO_... 采用OM、XRD、SEM、静态浸泡及动电位电化学测试等手段,深入探究轧制形变量的改变所诱导的显微组织以及膜层结构变化对热轧镁合金在生理环境中降解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轧制形变量镁合金的降解产物层均主要由Mg(OH)_(2)、MgCO_(3)、CaHPO_(4)以及HA所组成。随着轧制形变量的增大,Mg-Zn-Sr-Zr-Mn合金的组织结构逐渐变得均匀,降解速率由1.03 mm·a^(-1)降至0.24 mm·a^(-1)。这是由于随轧制形变量的增大,基体晶粒显著细化,导致更多的晶界产生,阻碍腐蚀裂纹的扩展,并在腐蚀介质侵蚀过程中起到屏障作用。此外,轧制形变量的增大使合金中的第二相破碎以及弥散分布,降低了合金内部电偶腐蚀密度和强度,促进腐蚀的均匀发生,减少点蚀坑的产生。最后,热轧能改善腐蚀膜层的缺陷,在为合金表面提供更多的氧化膜形核点位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氧化膜的开裂,其致密性及稳定性随轧制形变量的增大而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减缓了腐蚀离子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镁合金 轧制 微观组织 膜层特征 降解性能
原文传递
干酒糟及其可溶物中糠氨酸含量与瘤胃降解特性和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宏建 李昕 +2 位作者 王玉洁 韩春雷 张永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470-448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验证美拉德反应中间产物糠氨酸含量与不同程度热加工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的瘤胃降解特性及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并与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作为饲料热处理敏感指标进行比较。试验采用... 本试验旨在验证美拉德反应中间产物糠氨酸含量与不同程度热加工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的瘤胃降解特性及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并与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作为饲料热处理敏感指标进行比较。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热处理DDGS中糠氨酸含量,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瘤胃降解特性并采用改进的三步体外法测定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分析两者之间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随着加热程度的增加,DDGS中糠氨酸和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瘤胃有效降解率及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降低,且不同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糠氨酸与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均与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瘤胃培养可溶部分(r=-0.72 vs.-0.60; r=-0.60 vs.-0.51)、不可降解部分(r=0.96 vs.0.84; r=0.96 vs. 0.85)、有效降解率(r=-0.62 vs.-0.51; r=-0.72 vs.-0.61)以及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r=-0.52 vs.-0.57)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并可建立回归预测方程。3)糠氨酸含量较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与瘤胃降解特性具有更高的相关性,二者与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总可消化蛋白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相似,但糠氨酸含量与小肠可消化蛋白质含量具有更高相关性(r=0.67)。综上,不同热处理DDGS中糠氨酸含量与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存在相关关系,并可建立回归方程。糠氨酸含量较酸洗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更适合作为评价饲料热加工程度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氨酸 瘤胃降解特性 小肠消化率 DDGS 热加工
下载PDF
不同材质可降解无纺布覆盖种植对高寒人工草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白洁 樊博 +1 位作者 汪新川 张振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52-2762,共11页
为研究不同材质无纺布覆盖对高寒人工草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选择5种常用生态修复草种,比较了5种可降解无纺布材料覆盖对其种植后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厚羊毛纤维无纺布覆盖显著增加了星星草0~20 cm土层13.21... 为研究不同材质无纺布覆盖对高寒人工草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选择5种常用生态修复草种,比较了5种可降解无纺布材料覆盖对其种植后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厚羊毛纤维无纺布覆盖显著增加了星星草0~20 cm土层13.21%的土壤总氮和15.32%的有机碳含量;白色薄羊毛纤维无纺布显著增加了其0~20 cm土层15.25%的总氮含量以及10~20 cm土层6.78%的总磷含量;秸秆纤维无纺布显著增加了青海中华羊茅0~20 cm土层17.28%的有机碳、29.91%的总氮和11.47%的总磷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与土壤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无纺布覆盖主要通过影响土壤最低温度和含水量间接影响人工草地牧草的生长发育和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无纺布 人工草地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降解地膜在春植甘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14
作者 唐国磊 代光伟 +4 位作者 冯璐 陈国伟 李晓富 浦明 李如丹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3期8-12,共5页
为筛选出适合春植甘蔗使用的降解地膜,以4种降解地膜为研究材料,研究地膜的降解特性,降解地膜处理对成熟期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目、锤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2号、3号持续有效覆盖时间为80 d,田间覆盖时间满足春植甘蔗萌芽... 为筛选出适合春植甘蔗使用的降解地膜,以4种降解地膜为研究材料,研究地膜的降解特性,降解地膜处理对成熟期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目、锤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2号、3号持续有效覆盖时间为80 d,田间覆盖时间满足春植甘蔗萌芽对水分和温度要求;降解2号处理下地温、土壤湿度有利于甘蔗萌发;甘蔗成熟期,降解1号处理的甘蔗株高最低,聚乙烯膜处理的甘蔗茎径值最小,降解2号处理的甘蔗有效茎(77748株/hm2)值最大,降解3号处理的蔗茎锤度最高,降解2号、3号、4号处理的甘蔗产量均高于聚乙烯膜处理,但各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认为,降解膜2号有效覆盖时间满足甘蔗出苗要求,且成熟期的产量和糖分(锤度)相对较高,具备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春植 降解地膜 形态特征 产量 糖分
下载PDF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难降解PTA废水
15
作者 游军辉 伍健东 周兴求 《中国沼气》 2009年第2期9-11,23,共4页
在中温(35±1)℃条件下,采用以人工葡萄糖配水启动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水。试验结果表明,ABR反应器污泥经过50 d的驯化培养后,微生物对PTA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连续运行阶段,COD去除率能保持在80%... 在中温(35±1)℃条件下,采用以人工葡萄糖配水启动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水。试验结果表明,ABR反应器污泥经过50 d的驯化培养后,微生物对PTA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连续运行阶段,COD去除率能保持在80%以上,TA去除率在70%至90%之间波动;污泥特性研究表明,各格室污泥呈黑色,粒径为0.5-2.0 mm,外形更紧致。VSS/SS变化较小,各格室污泥的F420含量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污泥活性仍然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 精对苯二甲酸(PTA) 难降解废水 污泥特性
下载PDF
喹啉为单一燃料在填料型MFC的产电特性研究
16
作者 张翠萍 谢健 贾后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1-36,共6页
多环芳烃是我国近岸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需要优先控制的首位有机污染物,喹啉是典型的含氮杂环芳烃,具有较大的毒性、致畸性和潜在的致癌作用。该研究利用填料型MFC对单一喹啉为燃料的产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经过6个月利用喹啉和葡萄糖作混... 多环芳烃是我国近岸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需要优先控制的首位有机污染物,喹啉是典型的含氮杂环芳烃,具有较大的毒性、致畸性和潜在的致癌作用。该研究利用填料型MFC对单一喹啉为燃料的产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经过6个月利用喹啉和葡萄糖作混合燃料的驯化,MFC中的阳极群落发生了改变,可以利用单一喹啉进行产电,以200 mg/L喹啉为燃料时的最大体积功率密度为2.7 W/m3。在没有外加葡萄糖可能带来的协同共代谢作用下,利用单一喹啉做燃料时,对喹啉在MFC中的降解途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喹啉为燃料时,MFC可以在不利用有机物本身作为电子受体的作用下,通过外电路的电子传递完成电子从阳极到阴极的传递而达到相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降解有机物 喹啉 单一燃料 产电特性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氨氮、残饵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张庆华 封永辉 +4 位作者 王娟 郭婧 张永华 高建忠 宋增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8-503,共6页
试验对从健康养殖大黄鱼肠道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益生地衣芽孢杆菌X3914的氨氮、残饵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3914菌株降解氨氮的最适温度、盐度和pH分别为30℃、2.0%和7.0,在氨氮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24h内的氨氮降解率达到36.2... 试验对从健康养殖大黄鱼肠道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益生地衣芽孢杆菌X3914的氨氮、残饵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3914菌株降解氨氮的最适温度、盐度和pH分别为30℃、2.0%和7.0,在氨氮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24h内的氨氮降解率达到36.2%。通过向添加1%饲料的大黄鱼养殖用水中接种1%和5%(体积比)的菌量(菌浓度约为9.0×108 cfu/L)来研究地衣芽孢杆菌浓度对降解饲料中蛋白质、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5%菌量的降解率均高于1%菌量的降解率,其中,48h内接种5%菌量的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率分别为35.2%和52.6%。X3914菌株具有较好的氨氮、饲料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能力,在水产养殖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氨氮 残饵 降解特性
下载PDF
七株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降解特性比较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瑞福 戴青华 +2 位作者 何健 代先祝 李顺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4-587,共4页
对分离自同一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7株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降解特性进行了比较,7株降解菌都能利用甲基对硫磷为唯一碳源生长,并生成中间代谢产物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经过一段延滞期,不同菌株降解对硝基苯酚的能力和延滞期有很大... 对分离自同一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7株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降解特性进行了比较,7株降解菌都能利用甲基对硫磷为唯一碳源生长,并生成中间代谢产物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经过一段延滞期,不同菌株降解对硝基苯酚的能力和延滞期有很大差异.降解菌株对多种有机磷类农药和芳香族化合物具有降解能力,其降解谱表现了一定的差异.用PCR方法从7株降解菌中克隆了有机磷农药水解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降解菌 降解特性 水解酶基因
下载PDF
牛至精油对绵羊瘤胃体外养分降解率、发酵特性及CH4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周瑞 刘立山 +3 位作者 吴建平 韦胜 郎侠 王彩莲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8-176,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对绵羊瘤胃体外养分降解率、发酵特性及CH4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CON)、100(EO1)、400(EO2)、700(EO3)和1000 mg·L^-1(EO4)牛至精油,每组4个重复。发酵48 h后测定养分... 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对绵羊瘤胃体外养分降解率、发酵特性及CH4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CON)、100(EO1)、400(EO2)、700(EO3)和1000 mg·L^-1(EO4)牛至精油,每组4个重复。发酵48 h后测定养分降解率、发酵参数及不同时间总产气量和CH4产量。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干物质降解率、粗蛋白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在EO1组中均显著升高(P<0.05),在EO4组中均显著降低(P<0.05),EO2组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物质降解率在EO3组中显著降低(P<0.05),添加牛至精油对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无显著影响(P>0.05);2)EO1组pH最低,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浓度最高,且乙酸浓度显著高于EO2、EO3和EO4(P<0.05),但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低于EO3、EO4组(P<0.05),乙酸/丙酸显著低于CON组(P<0.05)。与CON组相比,牛至精油组丁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3)发酵36 h后,总产气量、甲烷产量均随牛至精油的添加而逐渐降低,与CON组相比,EO1组发酵18~48 h总产气量显著降低(P<0.05),EO2、EO3和EO4组总产气量、CH4产量在发酵18 h后均显著降低(P<0.05),EO4组甲烷百分比在发酵12~36 h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绵羊瘤胃体外培养液中添加牛至精油能够提高饲粮养分降解率,调控瘤胃发酵,降低总产气量和甲烷产量,体外条件下添加量不应高于10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精油 体外发酵 养分降解率 发酵特性 甲烷产量
下载PDF
退化草原羊草种群根系形态特征对水分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21
20
作者 洪光宇 鲍雅静 +3 位作者 周延林 李政海 黄朔 元征征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8,共6页
分别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选取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草地,进行了水分梯度控制试验,研究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在不同退化状况下根系特征对水分资源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水分梯度的下降,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均表现为羊草地... 分别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选取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草地,进行了水分梯度控制试验,研究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在不同退化状况下根系特征对水分资源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水分梯度的下降,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均表现为羊草地上高度逐渐下降,而主根系长度和根系体积逐渐增加;根系面积也呈增加趋势,但只在重度退化样地与水分梯度显著负相关;根系直径呈减少趋势,但只在轻度退化样地与水分梯度显著相关。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比较,在大部分水分梯度下羊草根系特征没有显著差异,除了湿润条件下(600mm),根系面积和根系体积轻度退化草地显著高于重度退化草地(P<0.05)。干旱条件下(150mm),羊草主根系长度在重度退化草地显著高于轻度退化草地(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原 羊草 根系特征 水分梯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