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1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肽的研究及其在水产上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2
1
作者 叶星 白俊杰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74-279,共6页
抗菌肽 (anti microbialpeptides)是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类短肽 ,广泛存在于生物界。这种内源性的抗菌肽经诱导而合成 ,在机体抵抗病原的入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更被认为是缺乏特异性免疫功能生物的重要防御成分。作者介绍了抗菌肽 4种... 抗菌肽 (anti microbialpeptides)是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类短肽 ,广泛存在于生物界。这种内源性的抗菌肽经诱导而合成 ,在机体抵抗病原的入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更被认为是缺乏特异性免疫功能生物的重要防御成分。作者介绍了抗菌肽 4种类型的结构特点及作用机制 ,并介绍了水生动物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特别是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水产养殖 杀菌肽 防御素 应用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抗菌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继南 陈红霞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4期669-672,共4页
抗菌肽是生物防御系统产生的一类对抗外源性病原体的肽类物质,具有抗细菌、真菌、霉菌、病毒、原虫、癌细胞等多种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抗菌肽的分类、理化特征、结构、作用机制、基因工程、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 抗菌肽是生物防御系统产生的一类对抗外源性病原体的肽类物质,具有抗细菌、真菌、霉菌、病毒、原虫、癌细胞等多种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抗菌肽的分类、理化特征、结构、作用机制、基因工程、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防御素 抗生素 基因工程 药物开发
下载PDF
动物防御素的功能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洁 祁克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9期8-12,共5页
防御素是动物内防御系统中最大的成员,它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活性肽。防御素广泛表达于动物的组织细胞中,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活性和非特异的细胞毒性作用,同时,动物防御素还可以调节体内适应性免疫及其他抗微生物免疫活性。... 防御素是动物内防御系统中最大的成员,它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活性肽。防御素广泛表达于动物的组织细胞中,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活性和非特异的细胞毒性作用,同时,动物防御素还可以调节体内适应性免疫及其他抗微生物免疫活性。一旦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将其大量表达,就有可能替代传统的抗生素及一些化学性的防腐剂,对食品安全及临床治疗将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对防御素的分布、分类、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中性粒细胞 生物学作用
下载PDF
家畜体内防御素多态性和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砚 杨银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0-168,共9页
抗菌肽可抵御细菌、病毒和真菌的入侵,在人类和家畜的先天性防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有望用于预防和治疗的药物,因此,抗菌肽被称为"新一代的抗生素"。抗菌肽是一个阳离子肽,其中的一个大家族就是防御素。防御素的结构中... 抗菌肽可抵御细菌、病毒和真菌的入侵,在人类和家畜的先天性防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有望用于预防和治疗的药物,因此,抗菌肽被称为"新一代的抗生素"。抗菌肽是一个阳离子肽,其中的一个大家族就是防御素。防御素的结构中普通带有一个β-片状结构,其中包含3个分子内二硫键,可分为α-防御素、β-防御素和θ-防御素,其中β-防御素是最大的一个家族,在人类和家畜的组织内均有表达。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作者主要对家畜体内防御素的表达、多态性及其作为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遗传标记的潜在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防御素 表达 多态性
下载PDF
汉中地区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定植和防御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彦春 何三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87-88,92,共3页
目的 探讨陕西地区孕妇B族链球菌定植状况及其对防御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月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孕妇2 251例参与该研究.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B族链球菌.ELISA方法检测阴道冲洗液(VLF)中防御素HBD-2和HB... 目的 探讨陕西地区孕妇B族链球菌定植状况及其对防御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月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孕妇2 251例参与该研究.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B族链球菌.ELISA方法检测阴道冲洗液(VLF)中防御素HBD-2和HBD-5水平.结果 2 251例孕妇中,生殖道定植B族链球菌有810例,占36.0%,高于国内相关报道.B族链球菌定植孕妇阴道冲洗液中的HBD-2和HBD-5水平明显高于GBS非定植组(9.8±9.3 mg/L,77.5±66.4 mg/L vs 7.2±7.5 mg/L,27.3±21.7 mg/L).结论 孕妇B族链球菌定植状况值得重视,防御素在B族链球菌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防御素 孕妇
下载PDF
阴道上皮细胞先天性抗假丝酵母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朝晖 陈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以人阴道上皮细胞和人阴道灌洗液为模型,分析与阴道上皮细胞先天性抗假丝酵母菌机制有关的细胞因子在假丝酵母菌感染中的变化,研究阴道上皮对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作用。方法:用组织块法和含表... 目的:以人阴道上皮细胞和人阴道灌洗液为模型,分析与阴道上皮细胞先天性抗假丝酵母菌机制有关的细胞因子在假丝酵母菌感染中的变化,研究阴道上皮对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作用。方法:用组织块法和含表皮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人阴道上皮原代细胞,实验组(VVC组)为细胞传代后与培养白假丝酵母菌的上清液共同培养,对照组为传代细胞加无血清培养基,在0、3、6、12、24、48h收集各组的细胞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阴道上皮细胞分泌的人β防御素-1(human β defensin-1,HBD-1)、人β防御素-2(human β defensin-1,HBD-2)、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A,SP-A)等细胞因子的变化,并取VVC患者、复发性VVC(RVVC)患者及健康者的阴道灌洗液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SP-A变化,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培养的人阴道上皮细胞模型组中,VVC组的HBD-1(F=62.784,P=0.001)、HBD-2(F=5127.984,P=0.000)和SP-A(F=542.210,P=0.000)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人阴道灌洗液模型组中,VVC组的S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1),RVVC组的SP-A高于对照组及VVC组。结论:人阴道上皮细胞有先天性抗白假丝酵母菌作用,能分泌HBD-1、HBD-2、SP-A。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人阴道上皮细胞时,HBD-1、HBD-2、SP-A的分泌量均有增加。RVVC组的SP-A水平可能比VVC组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 防御素类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
下载PDF
重组β-防御素-2对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海宏 舒强 +2 位作者 石卓 赵正言 方向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62-764,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β-防御素-2对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 方法10只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防御素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防御素组大鼠暴露声 门后,气管内滴注5×107PFU/ml重组腺病毒(含有β-防御素-2... 目的 观察重组β-防御素-2对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 方法10只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防御素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防御素组大鼠暴露声 门后,气管内滴注5×107PFU/ml重组腺病毒(含有β-防御素-2编码基因)50μl,对照组给予等量对照腺 病毒(不含β-防御素-2编码基因)。48 h后两组气管内滴注6×108CFU/ml绿脓杆菌ATCC27853 200μl, 制备绿脓杆菌感染致ALI模型。气管内滴注绿脓杆菌24 h后处死大鼠,采集肺泡灌洗液,进行绿脓杆 菌菌落数和白细胞计数;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测定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水 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防御素组BALF中绿脓杆菌菌落数、白细胞计数、肺组织ICAM-1表达水平 及肺病理组织学评分降低(P<0.05)。结论重组β-防御素-2对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大鼠ALI有一 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杀菌作用和下调肺组织ICAM-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类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假单胞菌感染
原文传递
急性肺损伤对肺组织β-防御素-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方向明 徐笑益 +1 位作者 陈齐兴 舒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 研究急性肺损伤(ALI)对肺组织β-防御素-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急性肺损伤组,每组30只。5%苯巴比妥钠 120mg/kg腹腔注射麻醉,以LPS 200 μg/kg尾静脉注射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 目的 研究急性肺损伤(ALI)对肺组织β-防御素-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急性肺损伤组,每组30只。5%苯巴比妥钠 120mg/kg腹腔注射麻醉,以LPS 200 μg/kg尾静脉注射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NS)尾静脉注射。于尾静脉注射LPS或NS后0h、6h、12h、1d、3d、5d时杀死大鼠,剖胸取出肺组织。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肺组织总RNA,以GAPDH为内参,半定量RT-PCR检测肺组织β-防御素-2基因的表达水平,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鉴定PCR产物的特异性。结果 对照组0h时肺组织中β-防御素-2基因表达水平为 0.77± 0.14,各时间点肺组织中β-防御素-2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ALI组6h时肺组织β-防御素-2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12h、1d、3d、5d时显著增高(P<0.05)。结论 β-防御素-2基因在大鼠肺组织中有组成型表达,ALI上调肺组织中β防御素-2基因的表达。β-防御素-2基因的诱导性表达可能与ALI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肺组织 Β-防御素-2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抗菌肽及其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2
9
作者 申吉泓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6-28,34,共4页
就抗菌肽的类型、理化特征及结构。
关键词 抗菌肽 临床应用 防御素 理化特性 生物活性
下载PDF
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肺部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阿敏 崔学范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1-203,208,共4页
Th17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亚型,最近几年对其研究较多,它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主要有IL-17A、IL-17F、IL-22、IL-26和IFN-γ。其中IL-17和IL-22在肺部抗感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肺黏膜抗胞外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过程中,IL-1... Th17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亚型,最近几年对其研究较多,它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主要有IL-17A、IL-17F、IL-22、IL-26和IFN-γ。其中IL-17和IL-22在肺部抗感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肺黏膜抗胞外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过程中,IL-17和IL-22一方面能促进抗微生物肽(防御素)的生成,另一方面还能调节CXC趋化因子,IL-8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产生,从而增加感染病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同时IL-22还有促支气管上皮细胞增殖和抗损伤的能力。这两种细胞因子的抗感染作用具有协同和反馈效应对于清除病原菌以及维护肺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IL-17 IL-22 防御素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防御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涛 杨银凤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1-324,共4页
防御素(defensins)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和精氨酸的阳离子低分子内源性抗微生物短肽,具有特殊的抗性机理和广谱、高效的抗微生物活性,所以防御素在医药、食品、和转基因工程上将发挥重要作用。防御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昆虫体... 防御素(defensins)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和精氨酸的阳离子低分子内源性抗微生物短肽,具有特殊的抗性机理和广谱、高效的抗微生物活性,所以防御素在医药、食品、和转基因工程上将发挥重要作用。防御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昆虫体内,是构成生物体先天免疫的重要成分。根据防御素分子内半胱氨酸和精氨酸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前体性质及表达位置的差异可分为5种类型:α-防御素、β-防御素、θ-防御素、昆虫防御素和植物防御素。文章对不同来源的防御素的分布、分子结构特征、抗微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以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分子结构特征 作用机制 应用
下载PDF
Defensin expression in chronic pouchitis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or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被引量:8
12
作者 Karlheinz Kiehne Gabriele Brunke +3 位作者 Franziska Wegner Tomas Banasiewicz Ulrich R F lsch Karl-Heinz Herzi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7期1056-1062,共7页
AIM. Pouchitis develops in ileoanal pouches in up to 50%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during the first 10 years after pouch surgery while being rare in patients after proctocolectomy for familial adenomatous po... AIM. Pouchitis develops in ileoanal pouches in up to 50%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during the first 10 years after pouch surgery while being rare in patients after proctocolectomy for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il (FAP) syndrome. Defensins ar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and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al homeostasis. Pouch defensin and cytokine expression were correlated with states of pouch inflammation to study their role in pouchitis.METHODS: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nd FAP syndrome were stratified into groups with pouches after surgery, pouches without or with pouchitis. Biopsies from terminal ileum from a healthy intestine or from normal terminal ileum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served as controls, mRNA from pouches and controls was analysed for defensin and cytokine expression.RESULTS: Expression of defensins was increased in all pouches immediately after surgery, compared to ileum of controls. Initially, pouches in ulcerative colitis revealed higher defensin expression than FAP pouches. Defensin expression declined in both patient groups and increased again slightly in pouchitis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FAP pouches without pouchitis had strong expression of β-defensin hBD-1, while all other defensins remained at low levels. Cytokine express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 pouches was high, while FAP pouches showed moderately elevated cytokines only after surgery.CONCLUSION: Development of pouchitis correlates with decreased defensin express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 in addition to high expression of cytokines. The low incidence of pouchitis in FAP pouches correlates with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hBD-1 β- defensin in association with low cytokine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ate immunity Ulcerative colitis defensins POUCHITIS CYTOKINES
下载PDF
脂多糖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表达及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廖伟 钱桂生 +1 位作者 雷撼 张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人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探讨NF-κB在LPS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表达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原代上皮细胞,用不同剂量LPS刺激,RT-PCR法检测hBD-2m...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人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探讨NF-κB在LPS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表达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原代上皮细胞,用不同剂量LPS刺激,RT-PCR法检测hBD-2mRNA的表达,凝胶迁移试验(EMSA)检测不同时相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LPS刺激2h后可见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mRNA表达,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NF-κB在LPS刺激1h后明显活化,并与LPS剂量正相关,抗体超迁移率实验结果显示NF-κB的异型二聚体p65-p50参与了NF-κB的活化。结论:一定剂量的LPS可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mRNA表达,NF-κB在LPS诱导气道上皮细胞hBD-2mRNA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上皮 气道 防御素类 脂多糖类 NF-κB
下载PDF
防御素在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邹开芳 张细元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05-507,共3页
目的研究防御素(HNP_(1-3))、白细胞介素-8(IL-8)在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分布以及与UC病变范围和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明确IL-8与HNP_(1-3)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活动期UC及30例正常... 目的研究防御素(HNP_(1-3))、白细胞介素-8(IL-8)在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分布以及与UC病变范围和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明确IL-8与HNP_(1-3)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活动期UC及30例正常对照石蜡包埋组织中HNP_(1-3)及IL-8的表达情况。结果UC组HNP_(1-3)及IL-8均为阳性表达。对照组均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两者在UC组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C病变范围越广、程度越重,HNP_(1-3)及IL-8表达的阳性率越高。UC患者受累黏膜的HNP_(1-3)和IL-8水平明显高于未受累黏膜。且HNP(1-3)和IL-8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_s=0.957,P<0.01)。结论HNP_(1-3)的表达与IL-8呈正相关且均参与了UC的发生和发展;HNP_(1-3)可能在UC局部结肠组织破坏和病理变化中起了更重要的作用;HNP_(1-3)、IL-8反映了疾病的炎症程度,并且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评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防御素 白细胞介素-8
原文传递
不同分子量段黄芪多糖的肠道粘附及对肠道呼吸道防御素分泌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磊 杨薇 +4 位作者 吴瑕 田兴军 袁志翔 徐超群 李东晓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量段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肠道及呼吸道防御素(defensins,DF)分泌的影响及其在肠道派伊氏结(Peyer's patch,PP)的黏附。方法 :皮下注射环磷酰胺/克霉唑制备黏膜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灌胃给予总...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量段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肠道及呼吸道防御素(defensins,DF)分泌的影响及其在肠道派伊氏结(Peyer's patch,PP)的黏附。方法 :皮下注射环磷酰胺/克霉唑制备黏膜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灌胃给予总APS及不同分子量段APS连续5日,ELISA测定肠道及呼吸道灌洗液中DF;制备离体小鼠潘氏细胞,加入不同分子量段APS,共孵育后ELISA检测α-DF;对不同分子量段APS进行荧光素衍生化,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素衍生化APS在小鼠肠道PP的粘附。结果 :157.7kDa、69.9kDa分子量段APS 139mg/kg灌胃给予对模型小鼠肠道及呼吸道DF分泌减少均有明显对抗作用,其强度高于相同多糖含量的总APS;157.7kDa的APS在终浓度10~1000μg/ml范围内对离体潘氏细胞有直接刺激α-DF分泌作用;荧光素衍生化的APS157.7kDa与肠道作用后,存留于肠道粘膜的荧光强度为249,远高于荧光素衍生化的APS1.4kDa和右旋糖酐的60和39。结论 :较大分子量的APS可促进肠道、呼吸道黏膜免疫,该作用可能与较大分子量APS更多黏附于肠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多糖 黏膜免疫 防御素
原文传递
阴道上皮细胞转染抗菌肽LL-37和防御素5后对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芳 孙蓓 +1 位作者 李红 尹利荣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5-211,共7页
目的研究人阴道上皮细胞转染抗菌肽LL-37和防御素5(HD5)真核重组质粒后对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分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方法原代培养阴道上皮细胞并传代后,分为无菌组和带菌组,每组内再分别转染LL-37质粒pcDNA3.1... 目的研究人阴道上皮细胞转染抗菌肽LL-37和防御素5(HD5)真核重组质粒后对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分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方法原代培养阴道上皮细胞并传代后,分为无菌组和带菌组,每组内再分别转染LL-37质粒pcDNA3.1(+)/LL-37-EGFP、HD5质粒pcDNA3.1(+)/HD5-EGFP及联合转染两种质粒,并设未转染质粒的阴道上皮细胞为对照;带菌组均与假丝酵母菌共培养。于6、12、24、48h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ELISA方法检测LL一37、HD5及IL.8的水平;采用葡萄糖消耗法检测各组细胞对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效果(以吸光度值表示)。结果(1)各时段检测结果显示,转染质粒的各组细胞分泌LL-37、HD5、IL-8的水平在转染24h时达高峰,然后呈下降趋势,其中带菌组中联合转染细胞分泌LL-37、HD5、IL-8的水平均高于其他细胞,峰值分别为(100.16±0.81)ng/ml、(58.50±2.08)μg/ml和(101.03±1.5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时段抑菌效果比较显示,无菌组内各细胞的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光度值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联合转染细胞6、12、24、48h的吸光度值分别为3.610±0.010、3.590±0.010、3.560±0.010、3.530±0.010(P〉0.05);带菌组中联合转染细胞吸光度值6、12、24、48h分别为3.210±0.010、3.150±0.030、3.099±0.030、2.970±0.040,明显高于组内其他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下降趋势较其他细胞缓慢。结论阴道上皮细胞转染LL-37及HD5质粒后抵抗假丝酵母菌的能力增强,LL-37和HD5可诱导炎症趋化因子IL-8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抗菌多肽类物质 防御素类 念珠菌 白色 白细胞介素8 阴道 上皮细胞 转染
原文传递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人类防御素分泌及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文 狄文 +7 位作者 廖秦平 刘朝晖 张宁 张惠英 张岱 耿力 樊尚荣 胡丽娜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86-489,共4页
目的通过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与健康妇女的比较,对VVC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VVC患者的阴道局部免疫状态。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VVC患者(VVC组,60例)及无VVC妇女(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与健康妇女的比较,对VVC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VVC患者的阴道局部免疫状态。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VVC患者(VVC组,60例)及无VVC妇女(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研究对象均填写调查表,取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pH值检测及细菌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阴道冲洗液进行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人类防御素5、人类β防御素(HBD)1、HBD2等]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1)两组妇女的学历、对妇科感染的了解程度、妇科炎症病史、卫生习惯、性生活情况、药物应用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慢性宫颈炎的发生率(43%,26/60)高于VVC组(22%,13/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对照组与VVC组妇女阴道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VVC组妇女阴道分泌物检出假丝酵母菌43例,检出率为72%(43/60)。(4)VVC组妇女阴道冲洗液中,人类防御素5、HBDl、HBD2含量[分别为(0.94±0.44)mg/L、(3.1±0.4)μg/L、(10±6)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1±0.27)mg/L、(2.7±0.4)μg/L、(7±3)μg/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C是女性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在育龄期妇女VVC的发生与学历、对妇科感染的了解程度、妇科炎症病史、卫生习惯、性生活情况、药物应用情况无明显相关性。人类防御素的作用可能与VVC的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 防御素类 白细胞介素类
原文传递
动物防御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立刚 王立贤 程笃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3期85-89,共5页
动物防御素是存在于动物多形核粒细胞和上皮组织内的一类富含半胱氨酸和二硫键的抗微生物肽,具有特殊的抗性机理和广泛的抗菌谱,在杀灭细菌、对抗癌症、杀伤艾滋病毒、转基因工程及食品方面有重要作用。作者从防御素的分布入手,对防御... 动物防御素是存在于动物多形核粒细胞和上皮组织内的一类富含半胱氨酸和二硫键的抗微生物肽,具有特殊的抗性机理和广泛的抗菌谱,在杀灭细菌、对抗癌症、杀伤艾滋病毒、转基因工程及食品方面有重要作用。作者从防御素的分布入手,对防御素的分子结构、基因定位与进化、生物活性与机理、基因表达调控等最新研究作一全面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抗微生物肽 基因定位 转基因工程
下载PDF
β-防御素2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雷娜 陈献伟 +2 位作者 王会 陈书明 关伟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9期1761-1763,共3页
防御素是一类阳离子抗菌肽,具有天然的抗菌活性。β-防御素2是第一个在人体中被发现的可诱导性防御素,它不仅可通过直接杀菌作用抵御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还在介导获得性免疫反应、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和创伤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 防御素是一类阳离子抗菌肽,具有天然的抗菌活性。β-防御素2是第一个在人体中被发现的可诱导性防御素,它不仅可通过直接杀菌作用抵御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还在介导获得性免疫反应、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和创伤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β-防御素2在肺损伤、白血病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表现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Β-防御素2 生物学作用
原文传递
动物源防御素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谭淑樱 彭开松 +1 位作者 祁克宗 涂健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3,共3页
防御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杀寄生虫、抗肿瘤等活性的内源肽,是抗菌肽家族的重要成员,而且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动物源防御素的种类、分布、结构和表达调控等与功能间的关系及其作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防御素 功能 种类 分布 结构 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