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构主义风格服装的特征及设计方法 被引量:23
1
作者 曲义 郝云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1,64,共4页
针对解构主义风格的服装设计,论述了解构主义风格服装的兴起和发展,分析了解构主义风格服装设计主体多元化、结构破形、注重服用舒适度等特征,归纳总结了解构主义风格服装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传统款式造型的解构来改变服装的外部轮廓与内... 针对解构主义风格的服装设计,论述了解构主义风格服装的兴起和发展,分析了解构主义风格服装设计主体多元化、结构破形、注重服用舒适度等特征,归纳总结了解构主义风格服装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传统款式造型的解构来改变服装的外部轮廓与内部组织关系,借助于对服装不同缝制工艺的解构来产生内外工艺的视觉反差,通过对作为服装载体的面料进行解构来改变款式的肌理效果,利用对服装色彩和图案的解构来赋予服装张力与活力。在解构主义风格的服装设计中,应理性地看待服装与人的正确关系,发挥服装设计主体和着装状态设计主体的自我主观能动性的想像力和着装乐趣,以求在探索中有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 造型 风格 服装设计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小说的后现代性解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大芳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126,共5页
多丽丝·莱辛强调小说创作的哲学性,强调语言文学通达至人类思想深处的必要性。身处20世纪现代向后现代过渡的浪潮之中,她的小说创作展现出基于解构的反思和批判力量。通过对命运与确定性、女权主义与两性关系、时间与历史概念,以... 多丽丝·莱辛强调小说创作的哲学性,强调语言文学通达至人类思想深处的必要性。身处20世纪现代向后现代过渡的浪潮之中,她的小说创作展现出基于解构的反思和批判力量。通过对命运与确定性、女权主义与两性关系、时间与历史概念,以及文明割裂与交融等主题的重审,莱辛检视并重塑小说创作的理念,在挑战语言和文本形式逻辑的同时,开辟出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敞开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哲学性 解构
原文传递
建构自我 走向独立——《押沙龙,押沙龙!》中的朱迪思 被引量:2
3
作者 蒋花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3,共5页
《押沙龙,押沙龙!》中的朱迪思不是萨德本伟大蓝图中的一颗卒子,而是颠覆解构了他所坚持的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和白种人优于黑种人的种族主义观念的一道力量,她挣脱了作为女儿、妹妹的桎梏,勇敢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走完了圆满的女人的... 《押沙龙,押沙龙!》中的朱迪思不是萨德本伟大蓝图中的一颗卒子,而是颠覆解构了他所坚持的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和白种人优于黑种人的种族主义观念的一道力量,她挣脱了作为女儿、妹妹的桎梏,勇敢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走完了圆满的女人的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朱迪思 解构主义 《押沙龙 押沙龙!》 威廉·福克纳
下载PDF
后现代视野中译者地位的转变——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岚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89-92,共4页
从传统译论中译者主体"死亡"的背景出发,透过后现代主义解构和建构的视角追踪译者地位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的轨迹。从传统译论中译者主体"死亡"的背景出发,透过后现代主义解构和建构的视角追踪译者地位从主体性... 从传统译论中译者主体"死亡"的背景出发,透过后现代主义解构和建构的视角追踪译者地位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的轨迹。从传统译论中译者主体"死亡"的背景出发,透过后现代主义解构和建构的视角追踪译者地位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的轨迹。分析了译者主体过分膨胀所导致的困境,并运用"权利话语"和"三个世界"理论对过分膨胀的译者主体进行了批驳,利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指出译者主体的新视角———主体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译者 解构 建构
下载PDF
福柯的辩证主体观
5
作者 李映冰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2,共5页
福柯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境遇有着持续的关注和思考,他试图最终回答的问题是"当下的我们(人)是如何成为其所是的"和主体生成的可能。福柯解构"人"的过程和建构"人"的设想其实是同步进行的,因此,我们把福柯... 福柯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境遇有着持续的关注和思考,他试图最终回答的问题是"当下的我们(人)是如何成为其所是的"和主体生成的可能。福柯解构"人"的过程和建构"人"的设想其实是同步进行的,因此,我们把福柯的主体观称为辩证主体观。福柯不讲人的解放,因为解放似乎总是和宏大的政治理想相关,而只讲人的自我生成和创造,个体生活方式的风格化成为福柯选择的抗拒体制的最卑微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解构 建构 自我生成
下载PDF
论解构主义的意义观对当代翻译研究的本体论意义
6
作者 杜阳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5期69-71,共3页
解构主义,作为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的一种思潮或学派,在"后现代"的时代背景下,它非但没有消解翻译,而且使其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其意义观分析,揭示出翻译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本体论意义,即翻译是实现不同文化间平等对... 解构主义,作为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的一种思潮或学派,在"后现代"的时代背景下,它非但没有消解翻译,而且使其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其意义观分析,揭示出翻译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本体论意义,即翻译是实现不同文化间平等对话的通道,在汲取"差异"营养的基础上繁荣了人类精神文明,对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义 意义 翻译
下载PDF
殊途可否同归?——当解构主义际遇和合哲学
7
作者 向洪全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57-160,共4页
解构主义以层层拆解的方式将传统之牢固建构一一摧毁,从而开启自由思想和新的生命之门;和合哲学凭藉中国传统"和"的思想而阐发之,以融突而至生生之境。二者殊途而同归:拆解旨在新生,和合却非凝滞。此固是中西文化之差异所致,... 解构主义以层层拆解的方式将传统之牢固建构一一摧毁,从而开启自由思想和新的生命之门;和合哲学凭藉中国传统"和"的思想而阐发之,以融突而至生生之境。二者殊途而同归:拆解旨在新生,和合却非凝滞。此固是中西文化之差异所致,却亦可是中西哲学思想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新的碰撞与合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 和合 生生
下载PDF
爱米丽性别的建构与解构——从性别操演理论视角重读《献给爱米丽的玫瑰》
8
作者 李婕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42-44,48,共4页
在对福克纳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既往研究中,有女性主义批评者认为父权制是导致爱米丽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借用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进一步提出,爱米丽性别的复杂表演性质从根本上揭示了社会文化机制对... 在对福克纳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既往研究中,有女性主义批评者认为父权制是导致爱米丽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借用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进一步提出,爱米丽性别的复杂表演性质从根本上揭示了社会文化机制对个体性别身份的规约以及个体在颠覆机制时所遭遇的遏制。两者形成一种合力,共同促成作品的悲剧意识。爱米丽先是在父权制的掌控下遵循"南方淑女"这一性别规范来建构自己的性别,之后在父亲去世后对性别和身份的操演解构了这一所谓本质主义的迷思。其操演的身份既是对社会文化机制的颠覆与反抗,又是对性别主体重建的诉求,是女性个体争取性别解放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 性别操演 建构 解构
下载PDF
论辩视域内的“历史终结论”:德里达与福山之争
9
作者 王霞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84,共5页
德里达与福山关于历史是否有终结这一问题曾展开激烈的论争,在学术基本立场上,德里达与福山之间存在针锋相对的方法和观点分歧。但德里达的解构方法与福山的"终结论"之间并非一种截然对立的关系,德里达并不完全反对历史性的承... 德里达与福山关于历史是否有终结这一问题曾展开激烈的论争,在学术基本立场上,德里达与福山之间存在针锋相对的方法和观点分歧。但德里达的解构方法与福山的"终结论"之间并非一种截然对立的关系,德里达并不完全反对历史性的承诺,关键在于允诺要兑现,要有行动、实践。德里达之所以反对福山,更在于反对其乐观与武断。德里达与福山之间的思想有融合之处,都是要回答在现代性的语境中,人类如何生活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终结论 德里达 福山
下载PDF
还原红楼本真一女儿——袭人形象的传统解构与再度阐释
10
作者 颜珺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70-74,共5页
在《红楼梦》的丫头群中,袭人向来是颇具争议的一位,褒扬极少,贬斥居多。身处奴隶阶层的袭人自有她的"痴处",不可仅凭"叛逆与否"这样的暴力符号将其一棒打死,否定她人性的优点与存在的个体价值。应从人性本真的角... 在《红楼梦》的丫头群中,袭人向来是颇具争议的一位,褒扬极少,贬斥居多。身处奴隶阶层的袭人自有她的"痴处",不可仅凭"叛逆与否"这样的暴力符号将其一棒打死,否定她人性的优点与存在的个体价值。应从人性本真的角度出发,客观地看待这一人物,观照她的生存处境,尊重她的爱情,发现她纯良、宽厚的美德,使其形象分析更趋合理化、人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人 形象 解构 阐释
下载PDF
独上高楼——“民国·乐史”的现代性及前世今生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岩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1-16,共16页
文章首提"民国·乐史"概念,并以当时音乐作品中的"现代性"为例,指出:现代性在"民国·乐史"抑或惯常"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从未缺位,也非苍白无力,进而提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期不合... 文章首提"民国·乐史"概念,并以当时音乐作品中的"现代性"为例,指出:现代性在"民国·乐史"抑或惯常"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从未缺位,也非苍白无力,进而提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期不合理、问题诸多,还出具方案:以"民国·乐史"理念重新书写1912-1949时段中的音乐史;在论述中,作者涉及"音乐技艺"与"政治标准"两层次,并始终贯穿"结构"与"解构"意念;对音乐历史研究、甚至一切关及音乐的"学术"不以音乐作品为中心的现状,作者也提出了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乐史 结构 解构 现代性 《春花秋月何时了》 语境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间服饰中解构设计手法的体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克兢 解珍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9年第3期71-72,共2页
对中原工学院亚太国际学院所收藏的民间服饰实物的造型、组合图案以及图案中的形象所体现的解构设计手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传统的民间服饰中早已运用了解构的设计手法。并且,这些民间服饰中所运用的解构手法主要体现了道家的"有... 对中原工学院亚太国际学院所收藏的民间服饰实物的造型、组合图案以及图案中的形象所体现的解构设计手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传统的民间服饰中早已运用了解构的设计手法。并且,这些民间服饰中所运用的解构手法主要体现了道家的"有无""虚实""大象无形"等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手法 民间服饰 体现
下载PDF
挣扎和抵抗:《钟形罩》里的埃斯特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文薇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1-54,共4页
《钟形罩》中女主人公埃斯特的悲剧命运及其根源来源于男权文化的压制。在父权社会中,埃斯特经历了从自恋、自怨、自虐到自审的心路历程。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颠覆传统的贞操观、解构母性神话——来抵抗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抑制和剥夺。
关键词 《钟形罩》 抗争 颠覆传统的贞操观 母性神话的解构
下载PDF
论《血色子午线》对“美国例外论”的解构与批判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爱华 任趁趁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1期85-88,共4页
"美国例外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已经深深根植于美国文化之中,并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对"美国例外论"的批判不仅是社会历史学家关注的话题,更是美国许多后现代作家笔下的一个重要主题,科马克·麦卡锡的《血... "美国例外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已经深深根植于美国文化之中,并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对"美国例外论"的批判不仅是社会历史学家关注的话题,更是美国许多后现代作家笔下的一个重要主题,科马克·麦卡锡的《血色子午线》就是其中的代表。本文拟从形式与内容的强大反差、"道路"的喻指意义以及叙述与话语权力三个方面来论述《血色子午线》对"美国例外论"的解构和深刻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色子午线》 “美国例外论” 解构与批判
原文传递
基于解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人机互动写作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15
作者 亢莉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4年第3期68-71,共4页
受解构主义理论启发,本研究在人机互动的写作模式下采用解构分析法对学生进行英语写作训练,以期能够突破目前大学英语写作僵化困境。结果表明:学生在写作中的元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写作中能做到结构完整、合理分段、详略得当,在语言细... 受解构主义理论启发,本研究在人机互动的写作模式下采用解构分析法对学生进行英语写作训练,以期能够突破目前大学英语写作僵化困境。结果表明:学生在写作中的元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写作中能做到结构完整、合理分段、详略得当,在语言细节上的出错率明显降低。这说明此模式的应用能够提供给学生较为充分的反馈意见,使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反思能力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写作模式 解构分析 人机互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