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tes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global pattern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被引量:108
1
作者 Deqiang Zhang Dafeng Hui +1 位作者 Yiqi Luo Guoyi Zhou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2008年第2期85-93,共9页
Aims We aim to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global database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k value)estimated by surface floor litterbags,and investigate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impact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ic ... Aims We aim to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global database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k value)estimated by surface floor litterbags,and investigate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impact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ic factors(latitude and altitude),climatic factors(mean annual tempePlrature,MAT;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MAP)and litter quality factors(the contents of N,P,K,Ca,Mg and C:N ratio,lignin:N ratio)on litter decomposition.Methods We compiled a large data set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k values)from 110 research sites and conducted simple,multiple 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e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k values and impact factors at the global scale.Important findings The k values tended to decrease with latitude(LAT)and lignin content(LIGN)of litter but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nd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t the large spatial scale.Single factor such as climate,litter quality and geographic variable could not explain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 well.However,the combination of total nutrient(TN)elements and C:N accounted for 70.2%of the variation in the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The combination of LAT,MAT,C:N and TN accounted for 87.54%of the variation in the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itter qua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direct regulator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at the global scale.This data synthesis reveale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limatic factor(MAT)and litter quality(C:N,TN).The global-scale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developed here are useful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modeling of the effects of litter quality and climatic factors on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ic factors geographic factors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 litter quality path analysi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原文传递
与扇图相关的2类图的超边优美标号 被引量:14
2
作者 贾慧羡 左大伟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6-9,共4页
利用递归方法构造了扇图和图K1×2Pn的超边优美标号,证明了这2类图是超边优美图.
关键词 超边优美 扇图Fn+1 图K1×2Pn 图分解 轮辐标号 路标号
下载PDF
基于Laurent分解的多指数CPM低复杂度序列检测算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钟凯 葛临东 巩克现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5-720,共6页
针对现有的多指数连续相位调制(CPM)信号解调中存在的运算量大,工程实现难度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aurent分解的低复杂度序列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两个近似处理过程来有效减少解调中所使用的匹配滤波器的个数以及维特比译码器中... 针对现有的多指数连续相位调制(CPM)信号解调中存在的运算量大,工程实现难度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aurent分解的低复杂度序列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两个近似处理过程来有效减少解调中所使用的匹配滤波器的个数以及维特比译码器中所使用的网格状态数,并结合基于判决反馈的减少状态序列检测(RSSD)算法进一步减少后端处理中使用的网格状态。为了估计本文提出的接收机的性能,把该算法应用到一个实际中使用的多指数调制方案。仿真结果给出了与传统的最大似然序列检测(MLSD)相比,该调制方案中译码器的网格状态数从32个减少到4个,匹配滤波器的数目从8个减少到2个,然而仅仅带来0.9dB的性能损失。表明该算法能有效的降低多指数CPM接收机的复杂度,适合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数连续相位调制 LAURENT分解 最大似然序列检测(MLSD) 减少状态序列检测(RSSD)算法 路径度量
下载PDF
SF6在微水微氧下放电分解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钟建英 王强 +3 位作者 林莘 庚振新 夏亚龙 孙广雷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共7页
从微观方面和能量角度,对在微水微氧作用下SF6放电分解的研究较少。故文中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在常温常压下含有微水微氧的SF6放电分解过程进行仿真研究。首先,对SF6分子及其主要放电分解产物进行模型构建,对SF6分子放电分解为低氟硫化... 从微观方面和能量角度,对在微水微氧作用下SF6放电分解的研究较少。故文中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在常温常压下含有微水微氧的SF6放电分解过程进行仿真研究。首先,对SF6分子及其主要放电分解产物进行模型构建,对SF6分子放电分解为低氟硫化物的反应进行仿真计算,得出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其次,分析低氟硫化物与微水微氧的反应;最后,计算SF6放电分解主要产物的电离参数,比较产物的相关电离参数与SF6气体的差异。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下SF6分解的低氟硫化物SF3·、SF4、SF5·与微水微氧反应,为SF6放电分解的主要途径;SF6放电分解产物的电离能量均大于11 eV,高于低温等离子体中多数电子的能量,具有较好的耐电强度,但大部分分子耐电强度和结构稳定性弱于SF6,由此GIS/GIL等气体绝缘设备中的SF6分解后整体绝缘性能弱于分解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水微氧 SF6 放电 密度泛函理论 分解路径 绝缘性能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的混合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佳莉 李直旭 +3 位作者 许佳捷 赵朋朋 赵雷 周晓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2-228,共7页
为解决协同过滤算法在处理数据量较大时存在推荐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混合协同推荐算法。根据待推荐用户活跃度和目标物品新鲜度调节模型权重,基于张量分解计算物品间的相似度,通过短路径枚举叠加生成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C... 为解决协同过滤算法在处理数据量较大时存在推荐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混合协同推荐算法。根据待推荐用户活跃度和目标物品新鲜度调节模型权重,基于张量分解计算物品间的相似度,通过短路径枚举叠加生成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CBCF算法相比,该算法推荐准确率提高了28.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张量分解 协同过滤算法 自适应混合 短路径
下载PDF
固体绝缘沿面缺陷下的SF6分解特性及机理 被引量:9
6
作者 钟理鹏 汲胜昌 +3 位作者 刘凯 祝令瑜 熊庆 崔彦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77-2987,共11页
为了奠定气体产物检测法在固体绝缘沿面缺陷诊断中的应用基础,在实验室内的SF6放电分解实验平台上探究了SF6气体在固体绝缘沿面缺陷下的分解特性,同时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关键产物的生成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固体绝缘沿面缺陷... 为了奠定气体产物检测法在固体绝缘沿面缺陷诊断中的应用基础,在实验室内的SF6放电分解实验平台上探究了SF6气体在固体绝缘沿面缺陷下的分解特性,同时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关键产物的生成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固体绝缘沿面缺陷下的特征产物主要包括SOF2、SO2两种含硫含氧产物以及CO、CO2、CF4、CS2等多种含碳产物。其中CO2、CO、CS2的体积分数在放电最后阶段分别从0.46×10-6、4.22×10-6、18.69×10-6快速增长至2.05×10-6、14.76×10-6、27.77×10-6,可以认为其生成速率是判断缺陷严重程度的重要表征量。固体绝缘表面发生沿面放电时会发生复杂的反应,CF4主要通过碳氢化合物CHx逐步与F、HF反应生成;CO来源于碳氢化合物的氧化脱氢反应;CO2的生成则包括碳氟化合物氧化、CO氧化分解、碳氢化合物氧化脱氢等3个路径;CS2可能经CHx与S2或H2S反应生成。现场故障案例验证了该研究结论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缺陷 分解特性 分解机理 生成路径 特征产物
下载PDF
中国化肥施用强度的驱动因素分解与控制路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陶源 周玉玺 胡继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56-1970,共1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化肥施用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直至2016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但化肥施用强度并没有实质性的下降。当前,中国的化肥施用强度仍明显高于国际安全标准。在分析1990—2018年中国化肥施用量与施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化肥施用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直至2016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但化肥施用强度并没有实质性的下降。当前,中国的化肥施用强度仍明显高于国际安全标准。在分析1990—2018年中国化肥施用量与施用强度的基础上,利用因素分解模型,从高耗肥农作物和高强度区域2个层面剖析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同化肥施用强度变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中国化肥施用量与化肥施用强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区域间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差别是造成宏观层面不同区域化肥施用强度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高耗肥农作物层面,种植业结构偏向水果、蔬菜是造成高耗肥农作物上化肥施用强度增长的主导因素,结构驱动率高达66.74%。在高强度区域层面,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共同促使化肥施用强度增加,但2017年以来,效率份额的驱动作用明显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化肥施用强度具有显著(P<0.1)影响。未来,应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适当减少高耗肥农作物种植面积,同时不断推进节肥技术推广,注重提高化肥投入的技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施用强度 因素分解 结构驱动率 效率驱动率 控制路径
下载PDF
环保型介质HFO-1234ze(E)的分解路径及其化学反应速率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柯锟 田双双 +2 位作者 张晓星 许正望 王宇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553-3563,共11页
近年来,HFO-1234ze(E)被电力行业研究者们视为一种具有较大潜力应用于中低压电气设备中的新型环保气体,但是对该分子的分解过程及化学反应速率还缺乏研究。该文首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HFO-1234ze(E)的基本性质、气体分子断键... 近年来,HFO-1234ze(E)被电力行业研究者们视为一种具有较大潜力应用于中低压电气设备中的新型环保气体,但是对该分子的分解过程及化学反应速率还缺乏研究。该文首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HFO-1234ze(E)的基本性质、气体分子断键和成键的规律、反应的焓值变化和化学反应速率,推断出可能的分解及其复合路径,并对分解产物的频率特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工频击穿放电试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分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HFO-1234ze(E)分子的初步解离途径主要为C=C双键、C-H以及C-F单键;自由基F产生的路径较多,且相应的焓值变化较低,在分解过程中占主导地位;通过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发现C-H键反应较为容易发生,验证了C-H键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且反应中存在大量自由基H;对分解产物的频率特性分析发现,除顺式C_(3)H_(2)F_(4)以外均具有稳定的结构,同时试验分解产生的CF_(4)、C_(2)F_(6)和C_(3)F_(6)等产物,与仿真结果基本相一致,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O-1234ze(E) 环保气体 密度泛函理论 分解路径 化学反应速率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协同充电路径规划 被引量:3
9
作者 田雨露 米志超 +2 位作者 周雁翎 王海 路颜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190,共9页
当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wireless rechargeable sensor networks, WRSNS)中分布大量传感器的情况下,单无人机为传感器网络充电不能够满足传感器对电量的实时需求,遂采用多无人机协同方式替代单无人机方式。在对多个无人机进行路径规划... 当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wireless rechargeable sensor networks, WRSNS)中分布大量传感器的情况下,单无人机为传感器网络充电不能够满足传感器对电量的实时需求,遂采用多无人机协同方式替代单无人机方式。在对多个无人机进行路径规划时,综合考虑无人机悬停和飞行时间,通过对多架无人机进行任务分配来实现公平性,使所有传感器完成充电的时间最短。针对一般模型无人机任务分配不均匀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路径分解算法(path decomposition algorithm, PDA),并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每架无人机进行路径规划。仿真实验中路径分解算法结合改进粒子群算法分别对比了KTSP-GA算法和K-MEANS+LG-PSO算法,在所有无人机完成任务最大时间上分别最大提升了11.72%和30.91%,也最大限度实现了多无人机之间的任务平均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传感器网络 无人机 路径分解 任务分配 路径规划
下载PDF
基于ADN的无毒推进剂热分解及燃烧反应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姚兆普 王梦 陈君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3年第5期53-57,共5页
二硝酰胺铵(ADN)是未来化学推进技术的一个新方向.对于ADN的分解、燃烧化学反应机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理论研究结果.归纳和综述了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ADN分解燃烧的可能路径,发展了一种新的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的预测AD... 二硝酰胺铵(ADN)是未来化学推进技术的一个新方向.对于ADN的分解、燃烧化学反应机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理论研究结果.归纳和综述了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ADN分解燃烧的可能路径,发展了一种新的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的预测ADN基发动机内部反应参数的计算方法,理论计算了ADN分解燃烧反应两种可能路径的绝热火焰温度和燃烧产物组分,证明了所提出的ADN分解燃烧可能反应路径的合理性.研究内容及结果有助于加深对于ADN热分解及燃烧反应物理本质的理解,对于中国ADN基发动机的工程实践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N 热分解 分级燃烧 反应路径
下载PDF
基于树分解的时序最短路径计数查询算法
11
作者 李源 林秋兰 +3 位作者 陈安之 杨国利 宋威 王国仁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46-2454,共9页
最短路径计数是图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旨在查询顶点间的最短路径数,在路径规划与推荐、社交网络分析、介数中心性计算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可以建模为时序图,但少有针对时序图最短路径计数查询问题的研究工... 最短路径计数是图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旨在查询顶点间的最短路径数,在路径规划与推荐、社交网络分析、介数中心性计算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可以建模为时序图,但少有针对时序图最短路径计数查询问题的研究工作。与静态图相比,时序图增加了时间信息,结构更复杂,在查询顶点间的路径数时必须考虑边的激活时间,因此静态图中最短路径计数方法不再适用于时序图,并且在大规模时序图上查询更具有挑战性。针对时序图最短路径计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树分解构建TG-TL(Temporal Graph-Tree Label)索引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构建索引和在线查询两个阶段,构建索引阶段根据时序图的属性设计时序树分解算法,将时序图转化为树结构;然后根据树分解的结构信息以及凸路径定义提出高效构建索引算法;在线查询阶段基于TG-TL索引提出了高效的时序最短路径计数查询算法。在4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TG-base(Temporal Graph-base)索引的查询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查询效率上至少提升了61%,因此所提算法在时序图最短路径计数问题上具有高效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图 树分解 索引 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计数
下载PDF
Phenology of different types of vegetation and their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Qilian Mountains,China
12
作者 ZHAO Kaixin LI Xuemei +1 位作者 ZHANG Zhengrong LIU Xinyu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511-525,共15页
The Qilian Mountains(QM)possess a delicate vegetation ecosystem,amplifying the evident response of vegetation phenology to climate chang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in vegetation growth and climate remains compl... The Qilian Mountains(QM)possess a delicate vegetation ecosystem,amplifying the evident response of vegetation phenology to climate chang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in vegetation growth and climate remains complex.To this end,we used MODIS NDVI data to extract the phen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vegetation including meadow(MDW),grassland(GSD),and alpine vegetation(ALV))in the QM from 2002 to 2021.Then,we employed path analysis to reveal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impacts of seasonal climate change on vegetation phenology.Additionally,we decomposed the vegetation phenology in a time series using the trigonometric seasonality,Box-Cox transformation,ARMA errors,and Trend Seasonal components model(TBATS).The findings showed a distinct pattern in the vegetation phenology of the QM,characterized by a progressive shift towards an earlier start of the growing season(SOS),a delayed end of the growing season(EOS),and an extended length of the growing season(LOS).The growth cycle of MDW,GSD,and ALV in the QM species is clearly defined.The SOS for MDW and GSD occurred earlier,mainly between late April and August,while the SOS for ALVs occurred between mid-May and mid-August,a one-month delay compared to the other vegetation.The EOS in MDW and GSD were concentrated between late August and April and early September and early January,respectively.Vegetation phenology exhibits distinct responses to seasonal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patterns.The advancement and delay of SOS were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direct effect of spring temperatures and precipitation,which affected 19.59%and 22.17%of the study area,respectively.The advancement and delay of EOS were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direct effect of fall temperatures and precipitation,which affected 30.18%and 21.17%of the area,respectively.On the contrary,the direct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summer and winter on vegetation phenology seem less noticeable and were mainly influenced by indirect effects.The indirect effect of winter precipitation is the main f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phenology Time series decomposition path Analysis 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Variations in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across contrasting forest stand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at local scale 被引量:6
13
作者 Juan Wang Yeming You +2 位作者 Zuoxin Tang Shirong Liu Osbert Jianxin Sun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2015年第3期261-272,共12页
Aims litter decomposition is a critical pathway linking the above-and belowground processes.However,factors underlying the local spatial variations in forest litter decomposition are still not fully addressed.We inves... Aims litter decomposition is a critical pathway linking the above-and belowground processes.However,factors underlying the local spatial variations in forest litter decomposition are still not fully addressed.We investigated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across con-trasting forest stands in central China,with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variation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in forest floor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in relation to changes in forest stands in a tem-perate forest ecosystem.Methods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was studied by using litterbag method across several typical forest stand types in baotianman Nature reserve,central China,including pure stands of 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Q.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 and Q.vari-abilis,respectively,and mixed pine/oak stands dominated by Pinus armandii and Q.aliena var.acuteserrata,as well as stands of pure Q.aliena var.acuteserrata trees ranging in stand age from~40 to>160 years.measurements were made on litter mass remaining and changes in litter chemistry during decomposition over a 2-year period,along with data collections on selective bio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a reciprocal transplant experiment involv-ing Q.aliena var.acuteserrata and Q.variabilis was concurrently carried out to test the occurrence of‘home-field advantage(HFa)’in local forests when only considering contrasting oak tree spe-cies.Correlation analyses and path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dominant drivers and their relative contributions to variations in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Important findingssignificant variations were found in the rate of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among stands of different tree species but not among stand age classes.The values of decay constant,k,varied from 0.62 in Q.aliena var.acuteserrata stands to 0.56 in Q.variabilis stands.The reciprocal litter transplant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was on average 5%slower in home-fields than on recipro-cal sites.Path analysis identified litter acid-unhydrolyzab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ter decomposition N retention oak forest path analysis reciprocal litter transplant
原文传递
中国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率熵变层级结构关系研究——基于PLS回归的层级因素分解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恒川 路正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6-124,共9页
产业系统具备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以存在涨落的耗散结构特征,以此为基础可以构建我国产业系统的熵变理论,从产业系统熵变路径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产业系统的减排途径。产业系统熵主要用于说明产业系统状态,产业系统熵值不能体现产业系统... 产业系统具备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以存在涨落的耗散结构特征,以此为基础可以构建我国产业系统的熵变理论,从产业系统熵变路径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产业系统的减排途径。产业系统熵主要用于说明产业系统状态,产业系统熵值不能体现产业系统熵变的情况,所以为了探寻产业系统熵变路径,需要运用层级因素分解技术对非期望产出率熵变进行两层分解。使用基于kaya等式的LMDI分解法对非期望产出率熵变进行第一层分解,将其分解为产业结构熵变、非期望产出强度熵变和期望产出率熵变,再参考kaya等式的形式,引入生产函数作为因素分析的要素依据,对第一层分解出的因素进行第二层分解,梳理从最终产品需求以及中间技术变化出发,经由产出结构变动、期望产出率变动、非期望产出强度变动最终影响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率熵变的网络层级结构,勾勒出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率熵变的路径图,利用路径分析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网络层级结构关系。基于2000-2012年我国产业部门的数据,本文对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率熵变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过程中,利用PLS回归对我国产业部门的生产函数进行了拟合,解决了生产函数拟合过程中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为非期望产出率的熵值计算做好了数据准备。通过计算我国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率及各分解因素的熵值,结合路径分析模型的结果,可以得到结论:我国非期望产出率熵变的涨落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周期吻合,验证了熵变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从路径分析模型的总效应角度分析,提高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对我国产业系统的熵减贡献较大;路径分析模型的直接和间接效应都显示产业结构对非期望产出率变动影响最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实现产业系统减排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实现我国产业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期望产出率 熵变 层级分解 路径分析 PLS回归
下载PDF
TD-H2H:时序图上的最短路径查询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新玲 王一舒 +2 位作者 袁野 谷香 王国仁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0-1224,共15页
道路网络上的最短路径查询是一个已经被广泛研究的基本问题。现有的研究通常将道路网络建模为静态图,查询给定节点间距离最短的路径。然而,道路网络具有时序性,将道路网络建模为时序图更符合实际情况。与静态图相比,时序图的规模更大,... 道路网络上的最短路径查询是一个已经被广泛研究的基本问题。现有的研究通常将道路网络建模为静态图,查询给定节点间距离最短的路径。然而,道路网络具有时序性,将道路网络建模为时序图更符合实际情况。与静态图相比,时序图的规模更大,结构也更为复杂,增加了时序最短路径的查询难度。时序最短路径是指在给定出发时间下,时序图上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旅行时间最短的路径。因此,时序最短路径的结果受给定出发时间影响,为时序最短路径的查询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最短路径算法不适用于时序最短路径的查询。将道路网络建模为时序图,并基于树分解提出了TD-H2H索引,利用该索引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时序最短路经查询。首先,研究了时序图上的树分解问题,提出时序树分解算法,将图结构转变为树结构。然后,通过树分解快速确定索引结构,提出了高效的索引构建算法,用以构建TD-H2H索引。最后,基于TD-H2H设计了高效的最短路径查询算法TD-OAI。在4个真实公开的数据集上与现有算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的查询效率优于现有算法1~2个数量级,证明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图 道路网络 树分解 时序索引 最短路径
下载PDF
TKX-50热分解氮气形成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一 张蕾 +3 位作者 姜胜利 王星 赵寒月 陈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79,共5页
为研究新型富氮含能化合物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铵(TKX-50)高能钝感背后的微观机制,采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TKX-50在不同压力及温度下的分解过程,通过分析主要产物N_2的生成路径,揭示了TKX-50热分解随温度与压力... 为研究新型富氮含能化合物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铵(TKX-50)高能钝感背后的微观机制,采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TKX-50在不同压力及温度下的分解过程,通过分析主要产物N_2的生成路径,揭示了TKX-50热分解随温度与压力变化的规律。模拟显示TKX-50分解的主要产物为H_2O和N_2。其中N_2存在三条主要的生成路径,两条来源于唑环环裂过程,另一条与铵盐和唑环的相互作用相关联。唑环环裂直接生成N2的过程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越高,断裂速度越快,对压力不敏感。铵盐与唑环相互作用生成N_2的过程则依赖于扩散,扩散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与压力呈负相关。三条反应路径的共同作用使得TKX-50的反应速率宏观上呈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随压力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5 -联四唑-1 1 -二氧二羟铵(TKX-50) 热分解 反应路径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带膜还田时玉米秸秆的腐解率和还田层的温湿度变化趋势 被引量:5
17
作者 卢秉林 包兴国 +3 位作者 车宗贤 张久东 杨新强 王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3,87,共7页
采用尼龙网袋法对河西绿洲灌区带膜还田时玉米秸秆的腐解率及其还田层的温、湿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旨在为当地玉米秸秆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在早晨8∶00左右可以提高土壤表层温度,在傍晚8∶00左右可以减缓土... 采用尼龙网袋法对河西绿洲灌区带膜还田时玉米秸秆的腐解率及其还田层的温、湿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旨在为当地玉米秸秆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在早晨8∶00左右可以提高土壤表层温度,在傍晚8∶00左右可以减缓土壤温度降低,其中翻压带膜还田时,秸秆还田层的日均相对湿度、最大相对湿度和最小相对湿度均高于覆盖带膜还田,但是相对湿度的日较差却低于覆盖带膜还田。同时,还田层的日最低温度高于覆盖带膜还田,而日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温度日较差却低于覆盖带膜还田。还田层温度、相对湿度和腐解时间是还田秸秆腐解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还田层的温度影响最大,相对湿度和腐解时间其次。秸秆覆盖带膜还田时,还田层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还田秸秆的腐解起主要作用,腐解时间起次要作用。秸秆翻压带膜还田时,还田层温度、相对湿度和腐解时间三者对还田秸秆的腐解率均起主要作用。翻压带膜还田30天进入秸秆腐解高峰期,月腐解率达15%~16%,覆盖带膜还田60天进入腐解高峰期,月腐解率达11%~16%。经过180天的腐解后,翻压带膜还田的秸秆累积腐解率为72.5%,覆盖带膜还田秸秆的累积腐解率为56.0%。可见,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秸秆带膜还田时,翻压带膜还田要好于覆盖带膜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膜还田 玉米秸秆 腐解速率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通径分析 河西绿洲灌区
下载PDF
异戊醇热分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8
作者 朱跃进 刘秀婷 +1 位作者 赵珉 张祚炜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9-724,共6页
为了探究异戊醇热分解的过程,采用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异戊醇的热分解过程,考察不同温度对异戊醇热分解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异戊醇热分解的初始反应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C—C键的断裂,第二类为O—H键的断裂;在热分解过程... 为了探究异戊醇热分解的过程,采用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异戊醇的热分解过程,考察不同温度对异戊醇热分解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异戊醇热分解的初始反应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C—C键的断裂,第二类为O—H键的断裂;在热分解过程中,首先生成丙烯和乙烯这两种产物,其中乙烯分子数量远大于丙烯,异戊醇热分解的主要产物为氢气、水、丙烯、乙烯、丙炔、甲烷和甲醛;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异戊醇的热分解,促进反应产物的生成;不同初始反应温度下,随着反应的进行,异戊醇热分解得到的产物有所不同,温度为2000 K和2400 K时产物以丙烯为主,温度升高到2800 K时丙烯分子数量迅速增加到最大值,之后开始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醇 分子动力学 反应力场 热分解 反应路径
下载PDF
完全二部图的路和星分解
19
作者 艾轩宇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5-60,共6页
主要研究完全二部图的{路,星}-分解.设p,q为非负整数,得到了完全二部图K_(2k,n)可以分解为p条路P_(k+2)(P_(k+3))和q个星S_(k+1)的充要条件,以及完全二部图K_(k,n)可以分解为p条路P_(k-1)和q个星S_(k+1)的充要条件.
关键词 分解 完全二部图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中国区域能耗“双控”目标的因素分解、情景模拟与实现路径——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自敏 王健宇 +1 位作者 李娟 张娅 《当代金融研究》 2022年第5期1-25,共25页
能耗“双控”是从源头改善中国化石能源路径依赖与碳脱钩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以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借助IO-SDA模型、LMDI模型考察“双控”影响因素的时间异质性,并以... 能耗“双控”是从源头改善中国化石能源路径依赖与碳脱钩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以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借助IO-SDA模型、LMDI模型考察“双控”影响因素的时间异质性,并以蒙特卡洛模拟对2021-2035年“双控”成果概率分布进行动态情景分析,进而研判其“双控”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重庆市能耗总量最主要的促进因素与抑制因素分别是最终需求与能源效率,最终需求中固定资本形成与净流出是影响能耗总量的决定因子,而能耗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为能效提升与经济整体结构优化;(2)各时期影响能耗“双控”的因素具有异质性,当前技术带来的能效提升所形成的节能空间已然不足,新时期能耗“双控”工作着力点已由能效提升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变;(3)按当前政策发展趋势,完成2021-2035年能耗强度控制目标具有一定挑战,同时技术突破情景作为实现“双控”目标的长期最优选择,在“十四五”时期也将面临“双控”不达标的问题,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在政策与技术领域进行双重优化调整。本研究可为中国省域“双控”工作的开展与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双控” 因素分解 路径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