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素降解菌群TF18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雪丽 迟凤琴 +4 位作者 易晓东 王爽 万书明 张美芝 李伟群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41-45,共5页
为进一步优化降解菌发酵条件和开发秸秆降解菌剂,以分离自自然腐烂玉米秸秆的纤维素降解菌群TF18为对象,研究该菌群的最佳培养条件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TF18菌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最佳培养时间为72 h,最佳培养基为PD(马铃薯葡萄... 为进一步优化降解菌发酵条件和开发秸秆降解菌剂,以分离自自然腐烂玉米秸秆的纤维素降解菌群TF18为对象,研究该菌群的最佳培养条件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TF18菌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最佳培养时间为72 h,最佳培养基为PD(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和KB,通过先分泌纤维素酶(CMC)和β-糖苷酶(β-Gase),再分泌全酶(FPA)和外切酶(C1)的方式达到降解秸秆的目的。通过纤维素酶活性与微生物类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放线菌群是分泌纤维素酶的主要微生物类群。TF18菌群发酵液与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混合8 d后玉米秸秆降解率可以达21.3%。因此,TF18菌群可以作为降解作物秸秆的目标微生物资源,进一步开发秸秆降解菌剂等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腐解菌群 纤维素酶
下载PDF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选育
2
作者 闫荣荣 《山西化工》 2016年第5期38-39,61,共3页
以含腐草的土壤为样品,通过土样稀释,选择培养基培养初筛,将初筛选择出的菌株在CMC-Na培养基上进行多次复筛,通过刚果红染色观察透明圈,CMC糖化力法测纤维素酶活力进一步筛选,选择出1菌株与15菌株为该次实验的优良菌株。
关键词 纤维素 分解菌 分离 选育
下载PDF
一株高纤维素酶活力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2
3
作者 顿宝庆 吴薇 +5 位作者 王旭静 曲小爽 李桂英 林敏 路明 张保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3-117,共5页
从腐烂朽木及附近土壤筛选分离到一株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纤维素分解菌CDY-3,经初步鉴定其为芽孢杆菌属菌株。pH 5时,该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最高达14.59 IU,对滤纸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生理生化特性表明该菌最适生长条件为30℃,pH 7。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筛选 纤维素酶 鉴定
下载PDF
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和酶活性测定及鉴定 被引量:43
4
作者 张楠 杨兴明 +2 位作者 徐阳春 沈其荣 黄启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87,共6页
以滤纸条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从牛粪堆肥中分离出6株能降解纤维素的高温细菌,对其进行了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对各菌株进行了透明圈测定、纤维素酶活性测定和滤纸条崩解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可以在纤维素-刚果红平板上快速生... 以滤纸条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从牛粪堆肥中分离出6株能降解纤维素的高温细菌,对其进行了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对各菌株进行了透明圈测定、纤维素酶活性测定和滤纸条崩解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可以在纤维素-刚果红平板上快速生长,透明圈形成速度达到8~10 mm.d-1。酶活性最高的菌株A-3在接种后16 h酶活性为1.21 mg.mL-1(30 min)。部分优良菌株能在3 d内将滤纸条完全降解。为确定菌株A-3的分类学地位,PCR扩增后测定其16S rDNA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并与一些相关细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整体来看,筛选到的菌株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高,在纤维素类物质污染的治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筛选 酶活性 鉴定
下载PDF
大豆轮作系统对土壤细菌生理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2
5
作者 刘新晶 许艳丽 +1 位作者 李春杰 孟庆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3-727,共5页
大豆连作引起土壤微生态变化,导致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试验研究了连作和轮作条件下,大豆根际土壤氨氧化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和反硝化细菌4种细菌生理菌群差异。结果表明:大豆轮作系统条件下,麦-米-豆轮作和休闲... 大豆连作引起土壤微生态变化,导致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试验研究了连作和轮作条件下,大豆根际土壤氨氧化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和反硝化细菌4种细菌生理菌群差异。结果表明:大豆轮作系统条件下,麦-米-豆轮作和休闲区氨氧化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高于大豆15年连作;轮作大豆反硝化细菌数量稍低于大豆连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氨氧化细菌 好气性自生固氮菌 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 反硝化细菌
下载PDF
海洋微生物对甲胺磷农药的降解作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郑天凌 鄢庆枇 +3 位作者 林良牧 王斐 谭凤仪 黄玉山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5-99,共5页
作者从沿岸海域分离了38株有机磷农药的耐药菌,用分批培养法进行富集培养,得到有机磷农药的降解菌,并着重研究了其中两株菌对甲胺磷农药的降解情况,其结果表明:在10d内,降解菌株1对甲胺磷的降解率为59.1%,降解菌株2... 作者从沿岸海域分离了38株有机磷农药的耐药菌,用分批培养法进行富集培养,得到有机磷农药的降解菌,并着重研究了其中两株菌对甲胺磷农药的降解情况,其结果表明:在10d内,降解菌株1对甲胺磷的降解率为59.1%,降解菌株2的降解率为 53.3%;在各自的甲胺磷培养液中,降解菌株1的数量大于降解菌株2;在甲胺降解过程中,其毒性逐渐减弱,降解菌株1所引起的毒性下降幅度大于降解菌株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甲胺磷 降解作用 海洋环境 有机磷农药 降解菌 生物毒性
下载PDF
胶州湾水域异养细菌、大肠菌群和石油降解菌的生态分布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文琪 钱振儒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通过对1991~1998年的胶州湾10个常规监测站的有关微生物方面的分析研究,发现胶州湾水域中异养细菌、大肠菌群、石油降解菌的数量普遍较高,三者在表层水体中的最高值分别达1.1×106,4.6×104,4.6×102个/ml;异养细... 通过对1991~1998年的胶州湾10个常规监测站的有关微生物方面的分析研究,发现胶州湾水域中异养细菌、大肠菌群、石油降解菌的数量普遍较高,三者在表层水体中的最高值分别达1.1×106,4.6×104,4.6×102个/ml;异养细菌和大肠菌群的数量在胶州湾沿岸区域数量最高,湾心、湾口、湾外数量减少;大肠菌群和异养细菌的数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夏天数量多,冬天数量少,春、秋数量居中,与水温有着紧密的关系;石油降解菌的数量一年四季变化不大;异养细菌和大肠菌群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且二者的数量与水域中的溶解有机碳、无机氮、无机磷等营养盐的含量有着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异养细菌 大肠菌群 石油降解菌 海水
下载PDF
固态降解农作物秸杆纤维素菌株⒇分离筛选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淑军 杨从发 陈静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42-45,共4页
研究了降解作物秸杆纤维素菌株分离筛选方法。菌株初筛以刚果红纤维素粉琼脂为主,辅以滤纸条培养基,再经过以稻草或玉米秸为主的发酵培养基复筛,初步得到较高酶活菌株2株。其CMC酶活为7385.3μ,FP酶活为348.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作物 秸杆 分离 降解 饲料
下载PDF
滇池微生物解磷与聚磷作用的实验研究及磷的现代沉积与微生物成矿作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东野脉兴 樊竹青 +3 位作者 张灼 夏学惠 田升平 周建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2-289,共8页
滇池是世界上磷质来源最丰富的湖泊,是研究磷的现代沉积和微生物对磷循环作用及微生物成矿的天然场所。研究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这两类微生物与滇... 滇池是世界上磷质来源最丰富的湖泊,是研究磷的现代沉积和微生物对磷循环作用及微生物成矿的天然场所。研究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这两类微生物与滇池磷的含量之间有一系列规律的相关性:在底泥磷高含量区域,解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而聚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在底泥磷低含量区域,上述相关性则相反。滇池中这种活着的微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磷的溶解、转化、迁移、聚集和沉积的作用,对古磷块岩微生物成矿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对以磷为限制性因子的湖、海、江河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微生物 解磷作用 实验研究 聚磷作用 磷矿床 现代沉积 微生物成矿 解磷菌 聚磷菌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细菌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 被引量:22
10
作者 孙玲 吴景贵 +3 位作者 李建明 范围 王彩云 姚颜莹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2-407,共6页
为了寻找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提高秸秆降解效果并缩短秸秆腐解时间,从腐烂秸秆及附近土壤中,筛选获得高效秸秆纤维素降解细菌,并研究其对秸秆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结合纤维素刚果红测定、滤纸条... 为了寻找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提高秸秆降解效果并缩短秸秆腐解时间,从腐烂秸秆及附近土壤中,筛选获得高效秸秆纤维素降解细菌,并研究其对秸秆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结合纤维素刚果红测定、滤纸条降解试验和秸秆失重法筛选到2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细菌(CMC-red、CMC-I),经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CMC-red为Massilia arvi菌属,菌株CMC-I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banpakuense)。菌株CMC-red的降解能力强,10 d可将滤纸降解成糊状,10 d内对秸秆的降解率可达24. 14%。通过分析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图可以得出,经纤维素降解菌降解的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吸收峰减弱,纤维素的结构变得疏松。筛选获得的2株细菌中,菌株CMC-red对秸秆具有显著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玉米秸秆 16SRDNA序列 降解率
原文传递
不同发酵处理对玉米秸秆黄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白冰 赵晶 +2 位作者 朴春香 严昌国 李光春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7年第4期62-67,共6页
为研究不同发酵处理对玉米秸秆黄贮品质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处理1(乳酸菌),处理2(纤维素酶),处理3(乳酸菌+纤维素酶),处理4(乳酸菌+CICC10089),在30℃和45℃条件下进行秸秆发酵。玉米秸秆发酵15d后,测定pH值、颜色、气味、质地及有机... 为研究不同发酵处理对玉米秸秆黄贮品质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处理1(乳酸菌),处理2(纤维素酶),处理3(乳酸菌+纤维素酶),处理4(乳酸菌+CICC10089),在30℃和45℃条件下进行秸秆发酵。玉米秸秆发酵15d后,测定pH值、颜色、气味、质地及有机酸含量并进行综合评定。试验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发酵的玉米秸秆黄贮品质比45℃条件下发酵的品质好;而且30℃条件下乳酸菌和纤维素酶组合处理的发酵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黄贮 纤维素酶 乳酸菌 纤维素分解菌
下载PDF
接种纤维素分解菌与固氮菌对牛粪堆肥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海英 许修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54,共3页
将牛粪与稻草按1:3.5的比例混合堆肥,接种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固氮菌。结果表明,与接种纤维素分解菌和不接种的对照处理比较,接种纤维素分解菌+固氮菌的处理堆温上升显著加快、C/N(碳氮比)显著降低、pH在堆肥前期上升快;接种纤... 将牛粪与稻草按1:3.5的比例混合堆肥,接种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固氮菌。结果表明,与接种纤维素分解菌和不接种的对照处理比较,接种纤维素分解菌+固氮菌的处理堆温上升显著加快、C/N(碳氮比)显著降低、pH在堆肥前期上升快;接种纤维素分解菌的处理比对照堆温上升加快、C/N低。在同时加入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之后,堆肥过程中C/N明显降低,提高了堆肥的肥效,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堆肥物料中的氮素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固氮菌 牛粪 堆肥
下载PDF
纤维素分解菌与布氏乳杆菌联合接种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和瘤胃降解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凡凡 张玉琳 +2 位作者 王旭哲 贾舒安 马春晖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35-174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纤维素分解菌(CDB)与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联合接种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和瘤胃降解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真空袋法调制全株玉米,共设计3个发酵处理,CK处理不添加任何菌剂;Y处理添加4.7×105 ... 本试验旨在探究纤维素分解菌(CDB)与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联合接种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和瘤胃降解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真空袋法调制全株玉米,共设计3个发酵处理,CK处理不添加任何菌剂;Y处理添加4.7×105 CFU/g Lactobacillus buchneri;YX处理添加4.7×105 CFU/g Lactobacillus buchneri和纤维素分解菌,其中纤维素分解菌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添加比例为2∶1∶1(质量比),添加量为0.3%。对3个处理发酵60 d时营养物质含量、主要微生物数量、瘤胃降解参数及开袋后第5天有氧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发酵60 d时,Y处理pH显著低于CK和YX处理(P<0.05),Y处理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P<0.05),CK处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Y和YX处理(P<0.05),YX处理乳酸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CK和Y处理(P<0.05),YX处理乙酸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P<0.05),YX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K和Y处理(P<0.05)。各处理间氨态氮、淀粉、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含量及主要微生物(好氧细菌、乳酸菌、酵母菌、霉菌)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2)开袋第5天时,Y处理和CK处理的pH和霉菌数量显著低于YX处理(P<0.05),YX和Y处理的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低于CK处理(P<0.05),Y和YX处理有氧稳定性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各处理间好氧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3)Y处理的干物质基础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P<0.05),CK处理的干物质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YX处理(P<0.05)。YX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基础含量显著低于Y和CK处理(P<0.001),YX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Y处理(P<0.05)。各处理间其余各指标降解参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合10项产生显著差异的指标进行模糊相似优先比分析综合评价,结果表明YX处理>Y处理>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纤维素分解菌 布氏乳杆菌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瘤胃降解率
下载PDF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腐解稻草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田慧 肖启明 +2 位作者 谭周进 肖克宇 肖嫩群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2,共4页
为了研制1种用于早稻秸秆还田的生物助腐剂,通过稀释平板法分离到了1株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CMC-Na酶活为3.2U,0.1%的尿素最适合该菌产纤维素酶,14d左右能够基本完成稻草的腐解过程,在19d内对早稻秸秆的腐解失重率为56.97%,比对照提高... 为了研制1种用于早稻秸秆还田的生物助腐剂,通过稀释平板法分离到了1株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CMC-Na酶活为3.2U,0.1%的尿素最适合该菌产纤维素酶,14d左右能够基本完成稻草的腐解过程,在19d内对早稻秸秆的腐解失重率为56.97%,比对照提高了4.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稻草 生物制剂 稻草还田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生物学特性及降解效果 被引量:15
15
作者 贾辉 陈秀蓉 +2 位作者 芦光新 孔雅丽 杨成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6,共7页
为了从东祁连山高寒草甸土壤中分离筛选纤维素分解细菌,本研究根据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和滤纸平板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初步筛选出3株具有较强纤维素分解能力的细菌,并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 为了从东祁连山高寒草甸土壤中分离筛选纤维素分解细菌,本研究根据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和滤纸平板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初步筛选出3株具有较强纤维素分解能力的细菌,并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生长pH 因菌种不同位于5~8 之间;最适生长盐浓度位于4%~5%.菌株X1-2具有较好降解特性,根据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及16SrRNA 系统发育比较,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犅犪犮犻犾犾狌狊sp.),是一株十分具有开发生产纤维素酶能力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筛选 生物学特性 降解效果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酶活测定 被引量:15
16
作者 蒋明星 丁晓帆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6期161-164,共4页
为了充分利用植物废渣中丰富的纤维素资源,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和刚果红染色筛选法从朽木周围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筛选得到3株活性较高的纤维素降解细菌:ZWY-3、DP-6和DP-8,并分别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起... 为了充分利用植物废渣中丰富的纤维素资源,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和刚果红染色筛选法从朽木周围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筛选得到3株活性较高的纤维素降解细菌:ZWY-3、DP-6和DP-8,并分别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起始p H、碳源下对3株菌株进行酶活测定。结果表明:3株菌株都在接种后24 h、p H 7、30℃、葡萄糖为碳源时达到产酶高峰,其中接种后24 h时DP-6的酶活最高,达144.86 U;ZWY-3在30℃、p H 7时酶活最大,分别达126.74 U和133.82 U;3株菌株在其最适条件下培养,并以葡萄糖为碳源时,DP-6活性最高,可达218.96 U。3株细菌菌株在降解农业纤维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细菌 筛选 酶活性
下载PDF
高效纤维素优势分解菌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盼 刘婉瑜 +4 位作者 李晓秀 刘益均 张爽 刘霄 单德鑫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本试验基于获得高效纤维素优势分解菌的目的,通过分离纯化初步得到30株菌株,利用刚果红染色法初筛共得到14株纤维素分解菌,并通过滤纸条崩解实验进一步进行筛选得到5株效果较好的纤维素分解菌,通过发酵产酶利用DNS显色法测定CMC酶活力和... 本试验基于获得高效纤维素优势分解菌的目的,通过分离纯化初步得到30株菌株,利用刚果红染色法初筛共得到14株纤维素分解菌,并通过滤纸条崩解实验进一步进行筛选得到5株效果较好的纤维素分解菌,通过发酵产酶利用DNS显色法测定CMC酶活力和FPA酶活力最终确定了4株优势纤维素分解菌,通过测定4株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滤纸酶(FPA)以及β-葡萄糖苷酶(β-Gase)活,验证4株纤维素优势分解菌的产酶能力,并分别命名为X-1、X-6、X-7和X-11,并将该4株优势纤维素分解菌应用于秸秆的液态发酵,其对秸秆的降解率较自然降解相比,降解率分别提高了31.92%、40.15%、35.29%和39.98%。对4株优势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根据16S r DN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菌株X-1、X-7和X-11均为粪产碱杆菌;菌株X-6属于解糖假苍白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酶活力测定 液态发酵 分子鉴定
下载PDF
纤维素分解菌筛选方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岳耀峰 黄晓艳 龚明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67-1668,1779,共3页
[目的]研究添加葡萄糖和明胶对纤维素分解菌筛选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液富集,结合改良刚果红平板直接分离法筛选和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结果]培养基中添加少量葡萄糖可以促进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但降低了筛选效率;添加少量明胶有助于... [目的]研究添加葡萄糖和明胶对纤维素分解菌筛选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液富集,结合改良刚果红平板直接分离法筛选和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结果]培养基中添加少量葡萄糖可以促进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但降低了筛选效率;添加少量明胶有助于稳定纤维素分解菌在平板上水解圈的显色反应从而快速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结论]采用添加土壤浸汁和明胶的刚果红平板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纤维素分解菌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葡萄糖 明胶 刚果红
下载PDF
白蚁肠道木质素及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云航 王巍 +2 位作者 李秋菊 马红霞 娄玉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89,共6页
利用刚果红法、Azure-B平板法从白蚁肠道中分离出5株同时具有木质素降解和纤维素分解功能的菌株,选取其中分解功能最强的菌株MX5经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和16S rRNA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产酶条件优化试... 利用刚果红法、Azure-B平板法从白蚁肠道中分离出5株同时具有木质素降解和纤维素分解功能的菌株,选取其中分解功能最强的菌株MX5经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和16S rRNA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产酶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菌株MX5以w=0.5%秸秆为碳源,w=0.5%酵母粉和硫酸铵混合物为氮源,初始pH8.0,37℃摇瓶培养96 h,接种量为1%时,产酶活性最高。筛选出产酶活性优良的菌株,对提高木质纤维素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木质素分解菌 纤维素分解菌 鉴定 条件优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湿地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和产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何特 李妮 +2 位作者 黄小菲 杨志荣 张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12-117,共6页
自青藏高原若尔盖高寒湿地距离表层80 cm深处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具有高纤维素分解活性的兼性厌氧菌株H-2。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其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对H-2菌株的产酶条件研究表明,... 自青藏高原若尔盖高寒湿地距离表层80 cm深处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具有高纤维素分解活性的兼性厌氧菌株H-2。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其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对H-2菌株的产酶条件研究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sod ium carboxym ethyl cellu lose-Na,CMC-Na)为最佳碳源;在1.5%CMC-Na,30℃、180 rpm振荡培养24 h,H-2产酶活性最高;15℃时,H-2仍保持80%产酶活性。对H-2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条件进行初步研究表明,pH 7.0、温度40℃时,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的活力最高,可达15.443 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高寒湿地 纤维素分解菌 酶学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