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泥石流监测预报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0
1
作者 崔鹏 刘世建 谭万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0-15,共6页
论述了中国泥石流监测预报研究已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目前泥石流监测预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泥石流灾害监测预报系统的结构模型。
关键词 泥石流 灾害 预测预报 服务系统 监测
下载PDF
泥石流预测、预报技术方法的研究现状浅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高速 周平根 +2 位作者 董颖 李媛 朱晓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79-283,共5页
泥石流灾害的预测、预报是减灾防灾重要环节和基础。在充分研究泥石流形成条件基础上 ,正确预测、预报泥石流 ,是目前最大限度减少泥石流灾害损失所采取的主要方法。本文综合了当前泥石流预测预报的方法 ,分析了泥石流长期、中期、短期... 泥石流灾害的预测、预报是减灾防灾重要环节和基础。在充分研究泥石流形成条件基础上 ,正确预测、预报泥石流 ,是目前最大限度减少泥石流灾害损失所采取的主要方法。本文综合了当前泥石流预测预报的方法 ,分析了泥石流长期、中期、短期预报及泥石流预报的原理 ,不同时期泥石流预报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我国是受泥石流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泥石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几十亿元之多 ,减少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主要取决于预测预报工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监测 预报 形成条件 经济损失 降雨量 传感器
下载PDF
四川都江堰龙池“8·13”八一沟大型泥石流灾害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马煜 余斌 +2 位作者 吴雨夫 张健楠 亓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2-98,共7页
2010年8月13日都江堰龙池八一沟在强降雨(75 mm/h)下导致强大雨水启动沟道及两侧松散堆积物后,冲毁各支沟内的拦挡坝,最终溃决形成规模巨大的过渡性泥石流。在八一沟大型泥石流灾害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水源、物源... 2010年8月13日都江堰龙池八一沟在强降雨(75 mm/h)下导致强大雨水启动沟道及两侧松散堆积物后,冲毁各支沟内的拦挡坝,最终溃决形成规模巨大的过渡性泥石流。在八一沟大型泥石流灾害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水源、物源3个基本条件进行了论述;其次分析了八一沟泥石流的特征和成因;再次计算了泥石流的动静力学参数:容重1.88 g.cm-3左右,泥石流的洪峰流量达1 082 m3.s-1,泥石流的屈服应力在6 700 Pa以上,一次泥石流固体总量为116×104m3,堆积扇上巨石的冲击力为2 449 t;最后分析了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八一沟流域内还存在大量崩滑体及沟道松散堆积体,在强降雨作用下,很容易再次启动,形成泥石流,造成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泥石流 特征 成因 预测
下载PDF
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预报预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闵颖 胡娟 +6 位作者 李超 许迎杰 李华宏 李湘 万石云 李磊 杨素雨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6-220,共5页
应用2000-2011年12年的雨量观测数据和收集整理的滑坡泥石流灾害资料,综合考虑影响滑坡泥石流的内外因子,重点分析了触发滑坡泥石流的雨量、雨强和地质结构因子,得出不同地质结构和降水条件下的滑坡泥石流等级预报指标,结合定量降水预... 应用2000-2011年12年的雨量观测数据和收集整理的滑坡泥石流灾害资料,综合考虑影响滑坡泥石流的内外因子,重点分析了触发滑坡泥石流的雨量、雨强和地质结构因子,得出不同地质结构和降水条件下的滑坡泥石流等级预报指标,结合定量降水预报业务建立了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预报预警模型。通过个例检验表明:该系统在2012年9月11日彝良滑坡泥石流灾害中表现了较好的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泥石流 预报预警模型 云南
下载PDF
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空间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金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通过荒溪调查与分类 ,在分析北京山区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历史、影响因子、灾害特点的基础上 ,建立了北京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空间预报信息系统 ,并对北京山区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报。建立的空间预报信息系统能查询、更新... 通过荒溪调查与分类 ,在分析北京山区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历史、影响因子、灾害特点的基础上 ,建立了北京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空间预报信息系统 ,并对北京山区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报。建立的空间预报信息系统能查询、更新、管理各类荒溪危险区分布及基本情况 ,能准确预报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位置及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泥石流灾害 空间预报 北京山区 信息系统
下载PDF
地貌灾害预测预报的基本问题——以泥石流预测预报为例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希林 莫多闻 《山地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50-156,共7页
从地貌灾害的定义入手 ,阐述了地貌灾害预测预报需要解决的四个基本问题、解决这四个问题的二种途径 ,以及进行预测预报的四种方法。以泥石流为例 ,论述了泥石流预测预报的现状及其热点、难点和可能的突破点 ,以及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 从地貌灾害的定义入手 ,阐述了地貌灾害预测预报需要解决的四个基本问题、解决这四个问题的二种途径 ,以及进行预测预报的四种方法。以泥石流为例 ,论述了泥石流预测预报的现状及其热点、难点和可能的突破点 ,以及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切入点和研究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对泥石流小尺度空间预测 ,规模预测 ,时间预测 ,包括重现期预测、降雨预测和危险度预测的一系列有实用价值的经验公式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灾害评价和预测预报在灾害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灾害 泥石流 预测预报 灾害评价
下载PDF
数量化理论在泥石流易发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程英建 石豫川 +1 位作者 石胜伟 刘富开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5,153,共7页
泥石流易发性是泥石流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泥石流易发性的确定对于泥石流整体特征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总结现行标准和前人研究不足的基础上,从发生学角度选取流域面积、纵坡降、谷坡坡度等9个评价指标,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 泥石流易发性是泥石流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泥石流易发性的确定对于泥石流整体特征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总结现行标准和前人研究不足的基础上,从发生学角度选取流域面积、纵坡降、谷坡坡度等9个评价指标,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泥石流易发性预测模型。通过模型自检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准确率分别达到87.14%和90%,证明了该方法在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中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易发性 发生学 数量化理论 预测评价模型
下载PDF
GIS技术在暴雨泥石流减灾预报中的运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罗晓梅 《山地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73-76,共4页
运用GIS这一新技术手段于暴雨泥石流区域减灾预报研究是一种尝试.通过该项研究,建立了为孙水河流域泥石流减灾预报提供分析依据和决策支持的地形及各类专题要素的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集数据库、图形库、模型库为一体,具有空间数据... 运用GIS这一新技术手段于暴雨泥石流区域减灾预报研究是一种尝试.通过该项研究,建立了为孙水河流域泥石流减灾预报提供分析依据和决策支持的地形及各类专题要素的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集数据库、图形库、模型库为一体,具有空间数据采集、属性处理、灾例检索、灾损预估、灾情分析与区域预测和减灾决策支持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孙水河 GIS技术 暴雨 减灾 预报
下载PDF
基于相似试验的尾矿库溃坝泥石流预测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永强 张继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75,共6页
模型试验是较为准确预测尾矿型泥石流危害影响范围的研究手段。以四川盐源平川铁矿58号尾矿库为研究原型,应用相似试验原理建立该库的试验模型,进行全溃坝试验。试验中冲击压力在断面1达到峰值21 kPa;泥深呈周期性变化在断面2达到最大值... 模型试验是较为准确预测尾矿型泥石流危害影响范围的研究手段。以四川盐源平川铁矿58号尾矿库为研究原型,应用相似试验原理建立该库的试验模型,进行全溃坝试验。试验中冲击压力在断面1达到峰值21 kPa;泥深呈周期性变化在断面2达到最大值5.8 cm,流速随泥石流演进长度不断减小,在断面1出现最大流速1.7 m/s。试验结果表明,溃坝泥石流的冲击压力、泥深和流速在运动过程中先快速到达峰值,然后逐渐减小,而泥深的变化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各断面冲击压力、泥深和流速的峰值出现的时间并不相同,其出现先后与流通地形有很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试验 泥石流 尾矿 溃坝危害 预测
下载PDF
中国西南山区的泥石流分区与预测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宁生 谢万银 李战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34-140,共7页
鉴于泥石流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同, 泥石流预测时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应有所区别。根据这些控制因素, 同时依据西南地区的具体特点, 可将我国西南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地区分为降雨控制区、土源控制区、气温控制区及复合控制区。(1)降雨... 鉴于泥石流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同, 泥石流预测时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应有所区别。根据这些控制因素, 同时依据西南地区的具体特点, 可将我国西南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地区分为降雨控制区、土源控制区、气温控制区及复合控制区。(1)降雨控制区土源极为丰富, 泥石流的预测主要考虑暴雨的作用; (2)土源控制区降雨丰富, 泥石流的预测应主要考虑土源的累计数量; (3)气温控制区内冰川泥石流分布较广, 区内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受气温的影响; (4)复合控制区内, 水源和土源在较小的概率条件下满足泥石流的爆发, 故泥石流爆发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 泥石流 主控因素 分区 预测
下载PDF
基于改进KPCA与混合核函数LSSVR的泥石流预测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丽敏 程少康 +3 位作者 温宗周 萧明伟 徐根祺 张顺锋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6-544,共9页
针对引发泥石流灾害的多重影响因素而导致的预测维数灾难,以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LSSVR)模型中选取单核函数而导致的模型训练性能部分缺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 针对引发泥石流灾害的多重影响因素而导致的预测维数灾难,以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LSSVR)模型中选取单核函数而导致的模型训练性能部分缺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与混合核函数LSSVR的泥石流灾害预测方法.首先,将影响泥石流发生的7种初始因子赋予权重,利用加权KPCA法筛选出3个主成分影响因子作为模型输入;然后,将局部核函数与全局核函数相结合,运用到LSSVR模型上,进行泥石流发生概率预测,以平衡样本学习能力与泛化能力,并使用果蝇优化算法(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FOA)更新模型的最优参数;最后,以磨子沟监测数据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维数灾难并提升预测模型精确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预测出泥石流发生概率值及对应的预警等级,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 混合核函数 加权核主成分分析 概率预测
原文传递
坡面泥石流降雨预报模型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余斌 朱云波 刘秧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9-848,共10页
中国东部地区的地质灾害多以坡面泥石流的形式发生,预测预报坡面泥石流的发生对于开展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地形、地质和降雨三大条件是影响坡面泥石流发生的主要条件。通过选择同样地质条件和基本相同降雨条件的区域,研究影响坡面泥... 中国东部地区的地质灾害多以坡面泥石流的形式发生,预测预报坡面泥石流的发生对于开展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地形、地质和降雨三大条件是影响坡面泥石流发生的主要条件。通过选择同样地质条件和基本相同降雨条件的区域,研究影响坡面泥石流发生的地形条件,并得出可以用于坡面泥石流预报的坡面泥石流地形条件。结果表明:地形条件由坡面坡度因子、泥石流上部因子、泥石流侧面因子和临空面因子组成;较大的地形条件T对应较大的泥石流发生可能性;降雨条件由泥石流发生前的降雨量与1 h降雨量组成;得出了由地形条件T和降雨条件R组成的坡面泥石流预报条件P,P值越大,坡面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越大。预报条件P可以预报坡面泥石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条件 降雨条件 坡面泥石流 预报模型
下载PDF
尾矿库溃坝室外模型试验及灾害预测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辛保泉 万露 +1 位作者 耿龙龙 谭钦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108,共7页
为真实模拟尾矿库溃坝灾害后果,提高库区下游事故防控能力,以四川鑫联矿业尾矿库为试验原型,应用模型相似理论进行了室外全溃坝试验,探究了2种不同沟槽条件下,溃坝泥石流的流速变化、冲击高度和沉积深度等流动特性,并预测了下游溃坝影... 为真实模拟尾矿库溃坝灾害后果,提高库区下游事故防控能力,以四川鑫联矿业尾矿库为试验原型,应用模型相似理论进行了室外全溃坝试验,探究了2种不同沟槽条件下,溃坝泥石流的流速变化、冲击高度和沉积深度等流动特性,并预测了下游溃坝影响范围。试验结果表明:流速随下游距离近似呈对数函数逐渐降低,且粗糙度对流速影响较大,有土工布时的流速是无土工布时的1.05~1.34倍;最大冲击高度和最终沉积深度是反映下游溃坝影响范围的重要指标,推算出下游5个断面位置的冲击高度在12~20 m,沉积深度6~14 m;在靠近溃坝口处的冲击高度最大,但沉积深度最小,随矿浆泥石流的运动,冲击高度随地形高差交替变化,而沉积深度总体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溃坝灾害 相似试验 泥石流 预测分析
下载PDF
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静 常鸣 +1 位作者 丁军 齐信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4,共8页
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暴雨泥石流活动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根据对北川震区2008年9月24日暴雨泥石流调查,泥石流流域中地震诱发大量滑坡导致松散物源巨大,泥石流过程的洪峰流量比通常的要大数倍,应用以往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模型进行计算... 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暴雨泥石流活动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根据对北川震区2008年9月24日暴雨泥石流调查,泥石流流域中地震诱发大量滑坡导致松散物源巨大,泥石流过程的洪峰流量比通常的要大数倍,应用以往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模型进行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的误差较大。因此,需要建立适用于强震区的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方法。本文以9.24北川暴雨泥石流为典型实例,结合野外调查,利用震后高分辨航空图像和9.24暴雨后SPOT5图像分别提取泥石流发生前流域中滑坡物源储量及发生后形成的堆积扇特征数据,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汶川震区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模型,该方法可用于估算泥石流最大堆积距离和堆积宽度。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强震区泥石流危险范围的预测,模型方法可为震区重建中安全地段选择和未来地震区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范围 条件因子 预测模型 汶川地震
下载PDF
白龙江流域降雨型泥石流活动规模预测模型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高峰 邓兵 +4 位作者 田运涛 毛佳睿 叶振南 郭宁 高幼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10642-10648,共7页
白龙江地区泥石流沟谷内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在强降雨的激发下易形成规模较大的降雨型泥石流,泥石流一次冲出量比同等条件下要放大数倍,应用以往泥石流活动规模预测模型进行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值误差较大,因此,需构建适用于白龙江流域暴雨型... 白龙江地区泥石流沟谷内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在强降雨的激发下易形成规模较大的降雨型泥石流,泥石流一次冲出量比同等条件下要放大数倍,应用以往泥石流活动规模预测模型进行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值误差较大,因此,需构建适用于白龙江流域暴雨型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定量预测方法。以区内降雨频率为10 a一遇的24条沟谷型泥石流历史活动规模为典型实例,结合野外调查,利用MATALB多元非线性统计方法建立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预测模型,结合舟曲三眼峪沟“8·8”特大泥石流等5条暴雨型泥石流灾害特征对预测模型优化完善,构建了不同规模降雨频率下的泥石流活动规模定量表达式。结果表明:影响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的有泥石流灾害爆发区面积、流域内松散固体物质总量及诱发泥石流的降雨条件等3个因素,所建立的模型适用于白龙江流域降雨沟谷型泥石流活动规模的预测。该方法可为经济建设安全地段选址和未来城镇泥石流快速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降雨型泥石流 一次最大冲出量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四川汶川县佛堂坝沟“7·10”泥石流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曹晨 余斌 +1 位作者 马二龙 刘双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3,共6页
2013年7月8日至7月10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连续强降雨,引发境内佛堂坝沟泥石流灾害,给沟口处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佛堂坝沟是一条历史很悠久的泥石流沟,形成以后发生过多次严重的泥石流灾害,位于“5·12”汶川地震的重灾区... 2013年7月8日至7月10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连续强降雨,引发境内佛堂坝沟泥石流灾害,给沟口处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佛堂坝沟是一条历史很悠久的泥石流沟,形成以后发生过多次严重的泥石流灾害,位于“5·12”汶川地震的重灾区。通过对佛堂坝沟进行详细的野外勘查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泥石流流域的基本特征与形成原因,计算了泥石流的静动力学参数,探讨了佛堂坝沟泥石流的发展趋势,为泥石流预警预报及工程治理提供了依据。分析表明:佛堂坝沟流域内崩塌滑坡体十分发育,沟床含有丰富的固体松散物质,沟内还有多处沟道堵塞现象,在强降雨作用下很有可能再次暴发泥石流,造成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基本特征 形成机理 动力学参数 预测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米林段泥石流堆积扇危险范围预测模型 被引量:12
17
作者 常鸣 唐川 +1 位作者 苏永超 黄翔超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1-978,共8页
雅鲁藏布江米林段紧邻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地势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因此泥石流分布广泛。本文经过遥感与野外实际调查,以研究区的34条泥石流沟为样本进行分析,利用GIS与RS软件对研究区内的泥石流流域高差、物源量等... 雅鲁藏布江米林段紧邻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地势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因此泥石流分布广泛。本文经过遥感与野外实际调查,以研究区的34条泥石流沟为样本进行分析,利用GIS与RS软件对研究区内的泥石流流域高差、物源量等基本参数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确定相关因子后,利用Mat lab软件进行泥石流最大冲出长度、最大冲出宽度与其相关因子的回归分析,发现泥石流最大冲出长度、最大冲出宽度与流域高差、物源量之间具有明显的指数相关的关系,从而建立泥石流危险范围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吸纳前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较少的因子就能够判别研究区泥石流的危险性范围,缩短了判断泥石流危险性范围的时间,更加有利于快速防灾避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性预测模型 最大冲出长度 最大冲出宽度
下载PDF
泥石流灾害的物源控制与高性能减灾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宁生 田树峰 +1 位作者 张勇 王政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7-348,共12页
传统的观点认为山区泥石流灾害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降水,其产汇流运动的过程是可采用水文过程模拟的物理过程。基于目前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于地震带和干旱河谷的现象以及现有的泥石流形成与防治研究基础,我们发现在人类居住与活动的山区,... 传统的观点认为山区泥石流灾害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降水,其产汇流运动的过程是可采用水文过程模拟的物理过程。基于目前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于地震带和干旱河谷的现象以及现有的泥石流形成与防治研究基础,我们发现在人类居住与活动的山区,其坡度和降水极易满足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因此物源控制着泥石流灾害的孕育、形成和演化,主宰了灾害性泥石流的过程。物源的动态变化改变了泥石流发育的难易程度,主导了泥石流的规模和频率变化。泥石流物源在内外动力作用下经历松散化或密实化两个不同的演化过程,不同密度的土体通过剪缩或剪胀形成不同规模、频率与性质的泥石流。此外物源也控制了泥石流的规模放大过程。实践证明基于物源控制理论的区域预测、分级多指标预警和工程调控技术是科学有效的。因此,灾害性泥石流是一个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过程,该过程的特征描述需要更多地考虑基于地质环境条件的经验模型,且高效能的灾害预测预警与调控需要基于物源控制的机理和过程而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灾害 物源控制 起动与规模放大过程 预测预警体系 高性能减灾
下载PDF
西南地区泥石流灾害及防灾预警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朝安 魏鸿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34-37,共4页
西南地区山地分布广泛,地质条件复杂,构造运动剧烈,是山地灾害严重地区之一,其中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它们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为此,加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和研究极为必要。文章论述了西南地区泥石流... 西南地区山地分布广泛,地质条件复杂,构造运动剧烈,是山地灾害严重地区之一,其中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它们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为此,加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和研究极为必要。文章论述了西南地区泥石流的特征、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总结当前泥石流的防治及其预测预报的方法和经验,详细地论述了西南地区泥石流灾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指出今后防治泥石流灾害的发展方向是成灾信息采集和传输的网络化、实时化、自动化、数字化(可视化)等,使其成灾信息能够实现实时更新,便于科学管理及信息可视,从而准确、实时地预报、预警,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灾害 成灾信息采集 预测预报 西南地区
下载PDF
高山峡谷区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成灾模式与危险性评价——以舟曲立节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种艳 陈冠 +10 位作者 孟兴民 岳东霞 张毅 郭富赟 李亚军 曾润强 赵岩 边世强 杨云鹏 金佳成 黄逢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2-384,共13页
以舟曲立节滑坡-泥石流灾害链为例,在快速探测滑坡变形特征与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分析立节滑坡-泥石流的成灾模式,基于数值模拟开展不同情景下灾害链的危险性定量预测,建立“光学遥感回溯分析-地球物理快速探测-数值模型定量评价”的滑坡... 以舟曲立节滑坡-泥石流灾害链为例,在快速探测滑坡变形特征与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分析立节滑坡-泥石流的成灾模式,基于数值模拟开展不同情景下灾害链的危险性定量预测,建立“光学遥感回溯分析-地球物理快速探测-数值模型定量评价”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综合评价方法,可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类似灾害链风险预测与应急处置提供参考.立节滑坡是受断裂带控制的黄土-碎石土堆积层滑坡,滑坡崩解滑塌区松散滑坡体和堆积区坡面、沟道堆积物是北山沟泥石流的主要物源,被地表径流侵蚀夹带转化为泥石流,形成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对沟口立节镇造成严重威胁.为评价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效应,利用MassFlow与BASEMENT综合数值建模方法,对滑坡的堆积以及不同降雨情景下可能形成的泥石流的流量、流速、堆积情况进行评价预测,结果显示,假设滑坡强度降低后,有约3.52×105m3滑坡物质极易转化为泥石流,在极端降雨条件下会出现泥石流堵江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泥石流 灾害链 危险性预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