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特征与后续扶持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67
1
作者 武汉大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研究课题组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8-102,共15页
易地扶贫搬迁意味着将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地区的贫困农户搬迁出来,并实现增收脱贫。本文基于实地调查数据,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六大特征:迁移作用力以迁出地的推力为主;安置方式以城镇化集中安置为主;生产方式以... 易地扶贫搬迁意味着将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地区的贫困农户搬迁出来,并实现增收脱贫。本文基于实地调查数据,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六大特征:迁移作用力以迁出地的推力为主;安置方式以城镇化集中安置为主;生产方式以非农化为主;劳动力转移方式上县内就地转移与外出异地转移并举;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成为重要支撑;面临经济融入和社会融合两大命题。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要实现其与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协同并进,同步推进就地安置与劳务输出,扶技、扶志与扶业并重,加快安置地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加快易迁贫困人口的社会融合,盘活用好迁出地的各项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后续扶持 城镇化 非农化 社会融合
原文传递
村落转型再生进程中“乡村性”的发现与重写——以浙西M村为中心 被引量:21
2
作者 田毅鹏 张红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72,237,共13页
将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置于由工业化、城市化而引发的"去农业化"的背景之下,我们会发现,作为乡村剧烈变迁的直接后果,村落社会的"乡村性"发生了大量的流失,表现为劳动力外流、环境恶化、组织松散、文化传统丢失... 将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置于由工业化、城市化而引发的"去农业化"的背景之下,我们会发现,作为乡村剧烈变迁的直接后果,村落社会的"乡村性"发生了大量的流失,表现为劳动力外流、环境恶化、组织松散、文化传统丢失等。通过对浙西M村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村落转型实质上也是村落乡村性被重新发现和激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M村通过村落文化传统的发现,生态环境的涵养,政府主导下的村落再组织化,以及基于市场而生发出的"新乡村性",努力促进文化、生态、政策、市场之间亲和性互动,形成"多重推力",使衰败的村落涅槃重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发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农业化 村落转型 乡村性 内生动力
下载PDF
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成就、问题和发展前景 被引量:9
3
作者 胡景北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0-49,共10页
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是迄今为止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在纪念刘易斯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站在刘易斯的肩上,发现刘易斯的剩余劳动转移可以在人类非农化转型背景下理解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我们指出在刘易斯拐点右侧剩余劳动不再... 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是迄今为止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在纪念刘易斯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站在刘易斯的肩上,发现刘易斯的剩余劳动转移可以在人类非农化转型背景下理解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我们指出在刘易斯拐点右侧剩余劳动不再,但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率差距持续存在,所以生产率差距和剩余劳动时间维度不同,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剩余劳动消除后继续存在。我们提出把劳动力转移问题推进到转移速度问题,指出对后者的研究将深化我们对非农化转型的理解并为劳动力转移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模型 非农化转型 农业劳动力 转移速度
下载PDF
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卢正惠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0,共5页
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滞后,与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呈东低西高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经济发展中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21世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应加快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并在城市体系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以期借西... 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滞后,与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呈东低西高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经济发展中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21世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应加快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并在城市体系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以期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民族地区 城市化 工业化 非农化
下载PDF
基于TM图像的黄冈市耕地非农化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熊念 胡红兵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8期4424-4429,共6页
以1990年和2010年2个时段的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应用最大似然法进行遥感图像分类,获得黄冈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状况及土地利用变化图,在此基础上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黄冈市在这20年间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并对黄冈市耕... 以1990年和2010年2个时段的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应用最大似然法进行遥感图像分类,获得黄冈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状况及土地利用变化图,在此基础上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黄冈市在这20年间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并对黄冈市耕地非农化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黄冈市耕地面积大幅减少,耕地主要向林地、建设用地和园地转化;在不同的区域,耕地转化的方向有所不同。耕地的非农化既有自然方面的驱动因素,也有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方面的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非农化 驱动因素 黄冈市
下载PDF
农村青年“离农化”趋势析论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安龙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39-43,50,共6页
近年来,农村青年"离农化"趋势愈益明显,其原因在于城乡发展水平的显著差距、农村青年日益降低的土地眷恋感与心理依附感等。农村青年"离农化"虽然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繁荣,同时也留下了一个... 近年来,农村青年"离农化"趋势愈益明显,其原因在于城乡发展水平的显著差距、农村青年日益降低的土地眷恋感与心理依附感等。农村青年"离农化"虽然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繁荣,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日益空巢、日益衰落的农村,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无人种田耕作,土地荒芜严重;无人抚老育幼,社会问题丛生;无人建设乡村,凋敝趋势明显;无人传承技艺,乡土文化失传等。应对农村青年的"离农化"趋势,需要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注重农村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青年 离农化 乡村振兴 教育引导
下载PDF
Changes in Gender Structu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agriculturalization in Rural Areas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被引量:2
7
作者 金一虹 Feng Yihan Su Xuetao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0年第2期66-76,共11页
关键词 Changes in Gender Structu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agriculturalization in Rural Areas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原文传递
农家休闲养老驱动的乡村转型及其政策启示——以浙江长兴“上海村”(顾渚村)为例
8
作者 江朗 陈泽胤 +1 位作者 王震 陈晨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78,共7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从生产主义到后生产主义的乡村转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乡村地区的去农业化、去社区化、空间商品化等现象。区别于传统的农业专业化、乡村工业化等模式,近年来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旅融合发展、电...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从生产主义到后生产主义的乡村转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乡村地区的去农业化、去社区化、空间商品化等现象。区别于传统的农业专业化、乡村工业化等模式,近年来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旅融合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等为特色的乡村转型模式不断涌现,这些现象对传统乡村地区带来怎样的冲击?文章以位于上海大都市圈腹地的乡村——浙江省长兴县“上海村”(顾渚村)为例,研究农家休闲养老驱动乡村转型的特征,对去农业化、去社区化、空间商品化等现象的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和理论探讨,为广大乡村地区转型中的政策干预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转型 农家休闲养老 去农业化 去社区化 空间商品化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西南石漠化地区相对贫困的治理路径与成效 被引量:3
9
作者 袁益 万仞雪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27,共6页
基于中国西南石漠化地区H县2018-2020年2004户家庭相对贫困治理追踪数据,文中分析了提升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发展工具)和财政再分配(财政工具)在降低收入差距,改善相对贫困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发展工具带来的增长效应能够缓解... 基于中国西南石漠化地区H县2018-2020年2004户家庭相对贫困治理追踪数据,文中分析了提升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发展工具)和财政再分配(财政工具)在降低收入差距,改善相对贫困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发展工具带来的增长效应能够缓解相对贫困,但收入差距会恶化增长效应的积极作用。2)相对贫困治理推动了收入差距缩小,大大降低了相对贫困发生率。3)帮助家庭实现非农就业的“去农化”发展工具有助于抑制收入差距,改善收入分配,降低相对贫困发生率;促进家庭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再农化”发展工具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相对贫困更加严重;财政工具对相对贫困的治理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农化 再农化 财政再分配 相对贫困
原文传递
Marketization,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are rotation" for the rural elderly in the suburbs of urban areas:an analysis of the children's recollections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翼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年第1期173-184,共12页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s of rural residents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city of Baoding, Hebei Provinc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old couples with two or more married sons ...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s of rural residents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city of Baoding, Hebei Provinc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old couples with two or more married sons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ir lives.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adult sons' setting up their own homes is a precondition for elderly couples' becoming "empty nesters," a situation which in turn leads to contracts for "care rotation." Many factors, including marketiz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rising status of daughters-in-law in family decision-making are responsible for elderly people's loss of their role in such decision-making. Therefore, during the life course of the elderly, "care rotation" is in fact an arrangement imposed on elderly parents rather than their own cho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e rotation AGING de-agriculturization
原文传递
从《诗经》祭祖诗看“周德”的建构
11
作者 高建文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3期39-44,共6页
"周德"是具有周民族特色的德业,它的建构使得周得以与虞、夏、商等王朝并立而获得正统地位。从《诗经》祭祖诗中可以梳理出周人对其"周德"建构的脉络:"周德"以后稷"立(粒)民"之"农德"... "周德"是具有周民族特色的德业,它的建构使得周得以与虞、夏、商等王朝并立而获得正统地位。从《诗经》祭祖诗中可以梳理出周人对其"周德"建构的脉络:"周德"以后稷"立(粒)民"之"农德"为发端和特色,以文王之"文德"为周王政德之典范。前者是从族群的层面、后者从政权的层面确立了周人绍绪大统的合法性和区别于历代受命诸族的独特性;前者为后者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族群文化土壤并因后者而为天下贵,后者则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了赋予了前者以"文"的特性进而提升了前者;二者统一于敬天保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祭祖诗 周德 后稷 农德 文王 文德
下载PDF
浅析制约甘肃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因素
12
作者 贾洪文 《西北人口》 2001年第2期F003-F003,53,共2页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制约甘肃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因素。
关键词 甘肃 非农化 制约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