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kV电缆中间接头典型施工缺陷的电场及局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陶玉宁 陈皇熹 +1 位作者 赵国伟 方春华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120,共7页
电力电缆故障多发生于中间接头位置,而施工缺陷是引发中间接头故障最主要的原因。为评估电缆中间接头典型施工缺陷的危害性,文中建立电缆中间接头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电缆中间接头存在硅脂涂抹不均匀、主绝缘划伤和接头受潮3种施工缺陷... 电力电缆故障多发生于中间接头位置,而施工缺陷是引发中间接头故障最主要的原因。为评估电缆中间接头典型施工缺陷的危害性,文中建立电缆中间接头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电缆中间接头存在硅脂涂抹不均匀、主绝缘划伤和接头受潮3种施工缺陷时的电场分布规律,探究不同缺陷位置与场强之间的关系,并搭建工频交流电压局放试验平台对试样进行局放试验。结果表明:硅脂涂抹不均匀时,空气间隙在应力锥周围造成的电场畸变程度最严重;远离应力锥时,场强逐渐减小。主绝缘划伤时,电场畸变最为严重,空气间隙在外半导切断处场强最大。接头受潮后,当水膜位于应力锥附近时,电场畸变程度最为剧烈。相同加压条件下,接头受潮、硅脂涂抹不均匀、主绝缘划伤3种缺陷造成局部放电的次数依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中间接头 施工缺陷 接头受潮 电场分布 局部放电
下载PDF
老化中压电缆复合界面的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万航 周凯 +3 位作者 刘力 曾琴 张春烁 陈诗佳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4-18,共5页
针对中压电缆热缩型中间接头界面受潮老化的放电特性做了相关研究,分别在不同的湿度环境下做了两类中间接头样本。通过对干燥电缆接头和受潮电缆接头界面间的放电特性做了对比,将整个放电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对比这三个阶段的不同... 针对中压电缆热缩型中间接头界面受潮老化的放电特性做了相关研究,分别在不同的湿度环境下做了两类中间接头样本。通过对干燥电缆接头和受潮电缆接头界面间的放电特性做了对比,将整个放电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对比这三个阶段的不同放电特征。对击穿后的样本进行了解剖,观测到受潮界面和干燥界面绝缘失效后的电痕有差异。分析了造成放电特性和电痕差异的主要原因。得出了由于界面间水的作用,使得界面空腔被填满的同时降低了绝缘强度,虽然消弱了初始阶段的局部放电,但增加了后期的击穿概率。而造成不同的电痕特征的主要原因在于干燥界面间的放电对绝缘的劣化具有累积效应,所以放电主要集中在一条通道上。而潮湿界面在水的作用下,界面击穿发生在不同的位置,碳化痕迹分布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潮 界面 放电特性 中间接头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受潮电缆终端头的绝缘状态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巍巍 朱轲 +6 位作者 吴驰 方欣 朱斌 袁野 张雨津 贾志东 游蛟 《环境技术》 2016年第4期6-10,23,共5页
近年来,中压电力电缆在城市输配电网中得到了大量使用,然而电缆附件故障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电缆附件的制作和运行过程中,环境中的水分较易进入附件,导致受潮,从而影响其绝缘状态,最终引发绝缘故障。本文搭建了电缆温升试验平台,选取4... 近年来,中压电力电缆在城市输配电网中得到了大量使用,然而电缆附件故障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电缆附件的制作和运行过程中,环境中的水分较易进入附件,导致受潮,从而影响其绝缘状态,最终引发绝缘故障。本文搭建了电缆温升试验平台,选取4条不同程度受潮的终端头的电缆,通过负荷温升试验,在不同温度下,测量受潮终端头的绝缘电阻和介质损耗角正切,研究终端头的绝缘电阻和介质损耗受温度、受潮程度影响的变化规律,进而研究受潮电缆终端头在不同温度下的绝缘状态变化情况。试验中,电缆终端头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排水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受潮终端头由于水分排出受潮程度减轻,绝缘状态逐渐上升;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温度对绝缘材料的影响逐渐成为影响绝缘状态的主要因素,电缆终端头的绝缘状态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 受潮终端头 绝缘电阻 介质损耗角正切
下载PDF
基于电气性能综合评估的XLPE配网电缆受潮过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思敏 栾乐 +3 位作者 许中 范伟男 崔屹平 徐硕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7-53,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受潮途径对电缆的作用效果,结合运行经验设置多种内源性、外源性受潮途径,进行90个循环周期的电缆加速受潮试验,并定期检测绝缘电阻、局部放电、去极化电流等,采用理想解法(TOPSIS)对试验电缆的受潮状态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为了研究不同受潮途径对电缆的作用效果,结合运行经验设置多种内源性、外源性受潮途径,进行90个循环周期的电缆加速受潮试验,并定期检测绝缘电阻、局部放电、去极化电流等,采用理想解法(TOPSIS)对试验电缆的受潮状态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水分能够在电缆运行过程中通过破损本体、中间接头和电缆终端的多种界面结构进入电缆内部并快速扩散,中间接头浸水和内源性受潮的绝缘劣化效果最为突出,需要重点预防和关注。此外,基于绝缘电阻、局部放电和去极化电流的电气性能综合评估能够有效研究受潮过程、识别受潮状态,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以评估湿热环境下配网电缆的受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受潮 电气性能评估 理想解法 中间接头 内源性受潮
下载PDF
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8
5
作者 田爱平 匙磊 +2 位作者 宋秋梅 吕会超 迟明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961-967,共7页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对脾肾亏虚、湿注关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脾肾亏虚、湿注关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氨基葡萄糖口服联...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对脾肾亏虚、湿注关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脾肾亏虚、湿注关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氨基葡萄糖口服联合关节腔注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连续治疗5周。治疗5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膝关节活动范围(ROM)与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剔除1例、脱落1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WOMAC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WOMAC指数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主动屈膝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主动屈膝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能明显改善脾肾亏虚、湿注关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膝骨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炎症因子 脾肾亏虚 湿注关节
原文传递
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效果 被引量:21
6
作者 陆继娣 葛显应 +1 位作者 王海林 李兴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8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5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甲...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5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炎症因子水平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CRP、TNF-α及IL-6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痹阻证 桂枝芍药知母汤 甲氨蝶呤 疗效 炎症因子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燕珍 梁超 +2 位作者 鲍春龄 陈少萍 陈义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2656-2662,共7页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4例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观察组给...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4例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13)的变化情况,以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TIMP-1、MMP-13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TIMP-1、MMP-13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IL-18、IL-1β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IL-18、IL-1β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WOMAC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WOMAC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60/62),对照组为90.32%(56/6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6%(5/62),观察组为6.45%(4/6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药线点灸 针刺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毫火针半刺法治疗急性期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泽秋 李鹏程 陈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692-1697,共6页
【目的】探讨毫火针半刺法治疗急性期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期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毫火针半刺法治疗,... 【目的】探讨毫火针半刺法治疗急性期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期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毫火针半刺法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疼痛程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关节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Lequesne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液中的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毫火针半刺法治疗急性期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火针 半刺法 膝骨性关节炎 急性期 寒湿痹阻型 关节功能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两种湿证OA患者关节腔积液量和组织中MMP13、NO、TNF-α及TGF-β1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谭永振 梁文 +2 位作者 陈一凡 周尧 林秀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406-1408,I0001,共4页
目的:比较寒湿证和湿热证骨关节炎(OA)患者关节腔积液量,以及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 目的:比较寒湿证和湿热证骨关节炎(OA)患者关节腔积液量,以及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湿热证OA患者(观察1组)和100例寒热证OA患者(观察2组),均行患肢膝关节核磁共振成像(MR)检查,比较关节腔积液量。再随机选择7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OA患者,分为湿热组30例,寒湿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比较其组织中MMP13、NO、TNF-α及TGF-β1表达水平。结果:(1)观察1组患者关节腔积液厚度显著大于观察2组(P〈0.05)。(2)湿热组MMP13阳性率高于寒湿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寒湿组MMP13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湿热组NO水平高于寒湿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寒湿组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湿热组TNF-α阳性率高于寒湿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TGF-β1阳性率显著低于寒湿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寒湿组TNF-α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GF-β1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湿热证OA患者关节腔积液量较寒湿证OA患者高,MMP13、TNF-α阳性表达率和NO水平高于寒湿证OA患者,TGF-β1阳性表达低于寒湿证OA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证 湿热证 骨关节炎(OA) 关节腔积液量 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 一氧化氮(NO)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下载PDF
生地苦参汤加减联合塞来昔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邵宗钫 王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3033-3040,共8页
【目的】探究生地苦参汤加减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湿热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RA湿热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塞... 【目的】探究生地苦参汤加减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湿热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RA湿热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联合组给予生地苦参汤加减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疾病活动指数28项(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骨代谢、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1.73%(51/55),对照组为72.73%(40/55),组间比较,联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晨僵、关节灼热、肌肤麻木不仁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关节活动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炎性因子、骨代谢、免疫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1型胶原羟基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骨钙素(N-MID)、人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对血清IFN-γ、TNF-α、β-CTX、IgA、IgG、IgM水平的降低幅度及对血清IL-4、N-MID、T-P1NP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地苦参汤加减联合塞来昔布治疗RA湿热痹阻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 生地苦参汤 塞来昔布 疼痛程度 关节活动度 炎性因子 骨代谢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小针刀联合膝痹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岭 杨帆 +3 位作者 杨晓晓 杨洋 张成勇 刘陆勇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膝痹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以104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1∶1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的KOA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 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膝痹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以104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1∶1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的KOA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针刀联合膝痹丸治疗,两组治疗期均为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评分(VAS)、骨关节炎指数(WOMAC)、膝关节(AKS)、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素-6(IL-6)、关节液聚基质蛋白(COMP)和关节液胶原蛋白2-1(Coll2-1)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KOA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23%,优于对照组78.85%(P<0.05)。治疗后两组KOA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KOA患者VAS、WOMAC评分、血清CRP、IL-6水平、关节液COMP、Coll2-1水平较之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AK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之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膝痹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可以减轻中医证候,缓解疼痛,降低骨关节炎生物标志物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小针刀 膝痹丸 关节液聚基质蛋白 胶原蛋白2-1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祛痹通络法联合热敏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胡林飞 傅慧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57-60,共4页
目的探究祛痹通络法、热敏灸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湿痹阻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祛痹通络法联合热敏灸治疗。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关节... 目的探究祛痹通络法、热敏灸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湿痹阻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祛痹通络法联合热敏灸治疗。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关节功能、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12周,治疗组关节压痛及肿胀个数较对照组少、晨僵时间较短(P<0.05);治疗12周,2组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2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痹通络法联合热敏灸治疗可减轻寒湿痹阻型RA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其实验室指标及关节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阻 祛痹通络法 热敏灸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克痹丸联合关节镜微创术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13
作者 赵玉果 叶向阳 程省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15-119,共5页
目的:观察关节克痹丸联合关节镜微创术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7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28例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4... 目的:观察关节克痹丸联合关节镜微创术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7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28例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4例。2组均给予关节镜微创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关节克痹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HS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医证候评分、微循环功能指标[血细胞平均运动速度(AVBC)、运动血细胞浓度(CMBC)、微血管血流灌注量(MBP)、经皮氧分压(Tcp O2)]、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SS、WHOQOL-BREF评分及AVBC、CMBC、MBP、Tcp O2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SS、WHOQOL-BREF评分及微循环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克痹丸联合关节镜微创术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及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关节功能 关节克痹丸 关节镜微创术 微循环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雷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6期148-152,共5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2例寒湿痹阻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2例寒湿痹阻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血清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血沉(ESR)]及膝关节活动度(ROM),以及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为71.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僵硬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s-CRP、IL-6、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ROM值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ROM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对照组为10.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KOA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关节活动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布洛芬缓释胶囊 温针灸 关节活动度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中药热敷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临床研究
15
作者 王强力 徐欢欢 +1 位作者 郑贺彬 陈宁宁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4期79-83,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66例。对照组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试验组予中药热敷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2组均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66例。对照组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试验组予中药热敷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KS)评分及血清缓激肽(BK)、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试验组92.06%,高于对照组77.78%(P<0.05)。2组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LK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K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BK、PGE2、5-H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BK、PGE2、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敷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改善病情,进一步降低疼痛介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证 中药热敷 体外冲击波 膝关节功能 疼痛介质
原文传递
中药塌渍联合归原灸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阻络证临床研究
16
作者 许琬茹 张恒 +1 位作者 刘海霞 郑琳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8期162-166,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联合归原灸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寒湿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简单随机化法将88例KOA寒湿阻络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塌渍联合归原灸...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联合归原灸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寒湿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简单随机化法将88例KOA寒湿阻络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塌渍联合归原灸疗法治疗。以14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7.27%(P<0.05)。治疗2个疗程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疗程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1个疗程后降低(P<0.05),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2组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功能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塌渍联合归原灸疗法治疗KOA寒湿阻络证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寒湿阻络证 中药塌渍 归原灸疗法 疼痛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铺灸疗法应用于寒湿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涂显琴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5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铺灸疗法应用于寒湿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贵阳市花溪区中医院收治的82例寒湿型KOA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对...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铺灸疗法应用于寒湿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贵阳市花溪区中医院收治的82例寒湿型KOA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铺灸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8周后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日常生活、疼痛、关节僵硬、总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巴氏指数量表(BI)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铺灸疗法可提高寒湿型KOA治疗效果,减轻患者膝部疼痛,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寒湿型 针刺 铺灸疗法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膝关节消肿方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朱守旭 朱磊 +1 位作者 张宗逸 吴港归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31-35,共5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消肿方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中药膝关节消肿方内服,对照组采取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 目的探究膝关节消肿方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中药膝关节消肿方内服,对照组采取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疗效性评价量表分值(WOMAC评分和VAS评分),以及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治疗前后的IL-6、TNF-α、hs-CRP数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降低中医证候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评分方面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外周血血清中,炎症标志物IL-6、TNF-α、hs-CRP的水平在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消肿方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炎症水平、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对于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湿热痹阻 膝关节消肿方
下载PDF
自拟秦艽除湿汤联合针灸治疗湿热痹阻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厚晓昀 董海英 徐世红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秦艽除湿汤联合针灸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 目的观察自拟秦艽除湿汤联合针灸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自拟秦艽除湿汤联合针灸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两组关节疼痛程度、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2周及1个月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3/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3%(11/60)(P<0.05)。结论自拟秦艽除湿汤联合针灸能有效减轻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秦艽除湿汤 针灸 湿热痹阻型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疼痛 关节功能
下载PDF
清利活血解毒汤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家远 胡慧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7期9-12,共4页
目的:探究清利活血解毒汤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孝感市中医医院2018年9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行西医治疗,研究组联合清利活血解... 目的:探究清利活血解毒汤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孝感市中医医院2018年9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行西医治疗,研究组联合清利活血解毒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并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关节肿胀及压痛评分、血尿酸水平,以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关节肿胀及压痛评分、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利活血解毒汤在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治疗中获得确切效果,患者各临床症状、血尿酸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关节肿胀及压痛均好转,并可降低复发率低,利于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湿热蕴结型 清利活血解毒汤 关节肿胀 疼痛评分 血尿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