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娟 许丽旋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5期103-104,110,共3页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NICU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共78例,予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9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引导,研究组则...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NICU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共78例,予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9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引导,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行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照护能力评分、患儿家属满意度和30 d内再入院情况。结果两组家属护理前护理知识评分[(43.20±5.16)分、(44.17±6.10)分]和护理技能评分[(37.30±3.20)分、(38.23±4.55)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8、1.044,P=0.451、0.300);经过护理后研究组[(89.67±6.42)分、(88.65±6.25)分]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84.40±5.56)分、(72.40±6.52)分](t=3.875、11.236,P=0.000、0.000);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2.3%)优于对照组(74.3%),30 d内再入院率对比,研究组(2.5%)低于对照组(17.9%)(χ^2=4.523、5.014,P=0.033、0.02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提升患儿家属的照护效果,提升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 基础护理 家属满意度 30 d再入 护理评分
下载PDF
国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30天内再入院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鑫淼 吕珊珊 +1 位作者 吕芳芳 祝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23期3209-3214,共6页
30 d内再入院率是评价医院医疗及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国内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早期再入院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外该人群30 d内再入院概念、筛查工具、现状及主要原因进行综述,从患者、医院及社会3个方面分析影响因素,旨... 30 d内再入院率是评价医院医疗及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国内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早期再入院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外该人群30 d内再入院概念、筛查工具、现状及主要原因进行综述,从患者、医院及社会3个方面分析影响因素,旨在为构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30 d内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30 d再入 现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0~14岁儿童31d反复再入院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晓 董凯琴 +5 位作者 张融 杨勇 徐金梅 孙姜明 徐振兴 魏文凭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215-217,共3页
住院儿童出院后31 d非计划再入院是导致患者负担加重和社会卫生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也是增加儿童反复抗生素暴露及静脉输液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际上对再入院的研究主要涉及内科及外科疾病,对于儿科患者的再入院进行单独分析的未见... 住院儿童出院后31 d非计划再入院是导致患者负担加重和社会卫生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也是增加儿童反复抗生素暴露及静脉输液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际上对再入院的研究主要涉及内科及外科疾病,对于儿科患者的再入院进行单独分析的未见系统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2年内反复再入院患者进行现状分析,探讨出院后31 d非计划再入院危险因素,为医疗质量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 d反复再入 危险因素 感染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璐 陈中腾 +1 位作者 徐丽云 陈德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明确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至少一次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初次入院和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原因。方法:对2013年10月~2019年04月在我中心住院的MHD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有无31 d内... 目的:明确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至少一次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初次入院和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原因。方法:对2013年10月~2019年04月在我中心住院的MHD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有无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特征及初次入院特征。并根据初次入院和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主要原因,确定两次入院原因符合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90(占18.1%)例MHD患者有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仅20.5%的患者初次入院和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主要原因相符。合并脓毒血症(a OR 4.491,95%CI 1.555~12.97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 OR 1.814,95%CI 1.084~3.126)和抑郁症(a OR 1.610,95%CI 1.013~2.558),以及初次入院住院时长≥21 d(a OR 2.780,95%CI 1.254~6.164)和急门诊入院(a OR2.845,95%CI 1.005~8.26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a OR 1.572,95%CI 1.049~2.356)均是MHD患者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支付类型为商业医疗保险(a OR 0.192,95%CI 0.068~0.543)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近1/5的MHD患者有31 d内非计划地再入院。大多数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主要原因与初次入院不同。脓毒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抑郁症、住院时长≥21 d、急门诊入院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商业医疗保险均是影响MHD患者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31 d非计划再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50例儿科患者1w内再入院分析及对策
5
作者 况茗露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0期60-60,共1页
目的探讨儿科患者1w内再入院的原因,寻找相关的预防对策。方法将本院2013年全年出院患者信息数据库中所有数据导入Excel2003,对出院1w内再住院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1w内再入院50例患者中,与前次住院诊断相同或相关者37例,平均住院天... 目的探讨儿科患者1w内再入院的原因,寻找相关的预防对策。方法将本院2013年全年出院患者信息数据库中所有数据导入Excel2003,对出院1w内再住院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1w内再入院50例患者中,与前次住院诊断相同或相关者37例,平均住院天数增加了0.72d。结论在多个环节采取改进措施,减少儿科患者1w内再入院率,减轻儿童身心痛苦和家庭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1w再入 分析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