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盗窃财产性利益 |
张明楷
|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6
|
|
2
|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系 |
陈洪兵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6
|
|
3
|
利用第三方支付非法取财的刑法规制误区及其匡正 |
杨志琼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0
|
|
4
|
论QQ号的法律性质及其刑法保护 |
于志刚
|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3
|
|
5
|
涉人脸识别犯罪的关键问题 |
周光权
|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6
|
|
6
|
盗伐、滥伐林木罪的重要问题 |
张明楷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
2021 |
20
|
|
7
|
网络支付环境下盗窃罪适用扩张的路径、弊端及其限制研究——基于司法裁判实践的分析 |
涂龙科
|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8
|
论盗窃罪既遂标准的实践把握 |
董玉庭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
2004 |
5
|
|
9
|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之定性探讨 |
安利萍
|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8
|
|
10
|
基于LSTM网络的盗窃犯罪时间序列预测研究 |
颜靖华
侯苗苗
|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11
|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定性的困境与破解 |
刘宪权
|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12
|
财产罪中规定非法占有目的的质疑 |
张红昌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9
|
|
13
|
诈骗罪中处分行为的体系位置与内容构成 |
邹兵建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1
|
|
14
|
关于“使用盗窃”行为在网络背景下入罪化的思考 |
于志刚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
8
|
|
15
|
盗窃案件中检察院和法院定罪分歧研究 |
刘刚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
7
|
|
16
|
盗窃罪司法解释新论 |
张勇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7
|
供卡人掐卡、取款的行为性质 |
张明楷
|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8
|
盗窃罪新增行为方式评析 |
王志祥
张伟珂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8
|
|
19
|
盗窃游戏物品与网络犯罪 |
黎其武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20
|
论案件事实的定性原则——以盗窃与抢夺、抢劫三个概念的界限为例 |
聂长建
李国强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