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经济区县域碳收支空间分异及碳平衡分区 被引量:73
1
作者 赵荣钦 张帅 +4 位作者 黄贤金 秦耀辰 刘英 丁明磊 焦士兴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25-1437,共13页
区域碳收支核算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开展县域空间碳收支与碳平衡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构建县级尺度碳效率和碳生态压力评估的方法,而且对于县域空间碳补偿及低碳发展策略的制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 区域碳收支核算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开展县域空间碳收支与碳平衡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构建县级尺度碳效率和碳生态压力评估的方法,而且对于县域空间碳补偿及低碳发展策略的制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09年中原经济区县域单元的各种统计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对县域空间的碳收支状况进行了核算分析,并在碳平衡分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区优化的思路和政策建议。主要结论:1中原经济区2009年碳吸收和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3亿t和2.1亿t。碳排放量基本呈现"从市辖区到周边县(市)逐渐降低"的规律;碳吸收量的分布具有"西北低、东南高"的特点;2县域空间碳补偿率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人均GDP越高的地区,其碳补偿率往往越低;反之,碳补偿率越高;3由于县域单元碳源/汇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中原经济区县域空间的碳排放经济贡献率和碳生态容量存在明显不匹配现象;4基于碳平衡分析,本文将中原经济区县域空间划分为碳强度控制区、碳收支平衡区、碳汇功能区、碳总量控制区及低碳优化区等5类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区优化的思路及低碳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县域空间 碳收支 碳平衡分区 碳补偿
原文传递
基于县域分析的山东经济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代合治 陈秀洁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3年第4期49-53,共5页
文章以县域为单元,运用定量方法系统分析了山东省经济空间差异现状及演变趋势。全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但尚存在1/3以上的欠发达县域,且地区差距还在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宏观上"东高西低",但微观上错综复杂,城市地区、... 文章以县域为单元,运用定量方法系统分析了山东省经济空间差异现状及演变趋势。全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但尚存在1/3以上的欠发达县域,且地区差距还在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宏观上"东高西低",但微观上错综复杂,城市地区、铁路沿线、沿海地带显著高于内陆县域,点-轴格局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城 经济发展 空间差异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ESDA分析的关中城市群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虹 薛东前 马蓓蓓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60,共6页
通过ESDA分析,对关中城市群43个县域2009年的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县域尺度上关中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分异规律,研究表明:1)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关中城市群在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中存在着... 通过ESDA分析,对关中城市群43个县域2009年的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县域尺度上关中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分异规律,研究表明:1)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关中城市群在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中存在着全局空间正相关,经济发展速度存在着较弱的空间负相关;2)在经济局部空间格局上,关中城市群的经济总体水平呈现南北两极分化格局,并以西安为核心呈圈级结构,民生建设水平冷点区集中分布在中部,经济发展速度热点区多分布在经济总体实力较低区域;3)关中城市群各县域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与各区经济基础、经济区位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关中城市群 空间分异 空间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县域空间逻辑建构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远杰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6-77,共12页
以乡村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振兴为核心价值关切,县域教育研究已成为中国教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路向,并已积淀起一定传统。但县域作为一种特定空间,至今尚未在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上引起必要的关注,进而也未能在相关研究中真正确立起... 以乡村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振兴为核心价值关切,县域教育研究已成为中国教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路向,并已积淀起一定传统。但县域作为一种特定空间,至今尚未在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上引起必要的关注,进而也未能在相关研究中真正确立起其应有的知识地位。在新时代中国乡村与城市社会不断整体深度融合、县域成为城乡融合性空间的适切尺度和表征形式的背景下,"县域"应当正式进入教育学研究的概念、方法与价值体系,进而作为纯粹"乡村"教育逻辑"、城-乡"教育二分逻辑之外的第三种空间逻辑选择。县域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度推进和真实发生的关键空间类型,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教育振兴和城乡教育融合发展必然要求确立起一种教育改革的县域空间逻辑,这就要求:塑造作为本土教育建设共同体的县域公民,深度推进县域教育变革与社会进步;在发展当地教育传统、激发教育活力、回归教育公共品性及改造县域社会的价值框架中,构建作为中国县域教育价值空间的县域教育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空间 城乡教育融合 乡村教育振兴
原文传递
重庆市县域空间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袁霄 倪九派 谢德体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8,共14页
为从县域尺度上探讨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研究单元,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直接与间接碳排放估算模型,计算了1997~2015年各区县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揭示了其... 为从县域尺度上探讨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研究单元,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直接与间接碳排放估算模型,计算了1997~2015年各区县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揭示了其时空演变规律,同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空间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1997~2015年期间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从1010.06×104t增加到2443.15×104t,其增长趋势划分为缓慢增长、波动增长、快速增长、持续稳定等4个阶段.受复杂地形地貌类型和差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重度排放集中在主城核心区,中轻度排放集中在主城拓展区、环主城区及区域中心城市,微度排放主要集中在渝东南武陵山区和渝东北三峡库区.②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总体上处于集聚状态,并且呈现高值集聚状态.局部空间自相关显示高值集聚区域主要位于主城区和环主城区,低值集聚区域主要位于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并具有一定的空间路径依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县域空间 土地利用 碳排放 时空格局 空间自相关
原文传递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县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娟 李振林 《地理空间信息》 2021年第9期57-60,I0002,共5页
基于三生空间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对于合理布局和有序开发国土空间、实现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临泽县为例,利用GIS技术和“千层饼”模型,以5 m×5 m的格网大小为基本单元,开展基于三生空间的国土空间开发... 基于三生空间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对于合理布局和有序开发国土空间、实现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临泽县为例,利用GIS技术和“千层饼”模型,以5 m×5 m的格网大小为基本单元,开展基于三生空间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多尺度定量揭示了临泽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状况。该方法可为县域单元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优化配置与有序开发提供决策参考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县域 国土空间 开发适宜性 临泽
下载PDF
西藏吉隆县地质灾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韩培锋 王镁河 +2 位作者 姜兆华 樊晓一 田述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111-118,共8页
2015年“4·25”尼泊尔地震后,调查发现吉隆县境内有183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调查发现地质灾害主要是中、小型地质灾害,其中小型占65.55%,中型占29.5%。吉隆县震后地质灾害分布极不均匀,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吉隆镇... 2015年“4·25”尼泊尔地震后,调查发现吉隆县境内有183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调查发现地质灾害主要是中、小型地质灾害,其中小型占65.55%,中型占29.5%。吉隆县震后地质灾害分布极不均匀,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吉隆镇、贡嘎镇和贡当乡,这三个乡(镇)占81.41%。调查发现高程、坡度、坡向、地层岩性及地震烈度影响灾害空间分布,并且每一种影响因子对灾害形成的作用差异较大。其中高程1000~2000 m敏感性最高,随着高度的增加,敏感性逐渐降低;坡度对灾害的敏感性系数整体较低,其中在0°~15°及45°以上范围内,坡度对灾害敏感性较强;地质灾害在西坡向上分布数量及敏感性最大,而在北坡向上分布数量及敏感性最低;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第四系,而上第三系、奥陶系、石炭系则灾害数量极少。可见不同影响因子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差异较大,震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类分析,研究结果将为震后灾害预测及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地震 吉隆县 地质灾害 空间分布 敏感性
下载PDF
人口双向集散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及其空间梯度 被引量:9
8
作者 李玉文 侯新烁 李五荣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102,共12页
人口集聚的向度和深度调整,就会反映为城乡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利用"五普""六普"的"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以及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2018)从县域层面对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进行识别和区分,并... 人口集聚的向度和深度调整,就会反映为城乡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利用"五普""六普"的"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以及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2018)从县域层面对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进行识别和区分,并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考察县域层面人口双向流动对城镇化的空间异质效应。研究发现:人口流动的空间集聚具有明显的"节点"特征,人口自分散的区县向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市辖区的集聚过程十分明显;人口流入和流出的双向集散过程对城镇化有不同的空间非平稳影响;城镇化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梯度性;人口负担反映的劳动力不足是制约县域城镇化的重要机制渠道;人口集散过程通过地区人口抚养比调整机制对城镇化形成重要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非农化程度和人口密度也是城镇化实现的重要基础;市辖区依旧是城镇化中心,相比县城具有更强的人口吸纳能力;城镇化要选择何种路径是未来区县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入 人口流出 县域城镇化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梯度
原文传递
信息技术应用对农村居民行为空间的影响——以河北省无极县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丁疆辉 刘卫东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3-744,共12页
地理学对信息技术空间作用的研究主要以城市地区为主而缺少对农村的关注,但从理论上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在农村产生的影响似乎比城市更大。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输渠道、互动媒介与平台,正在改变着农村居民日常行为空间。利用中国东... 地理学对信息技术空间作用的研究主要以城市地区为主而缺少对农村的关注,但从理论上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在农村产生的影响似乎比城市更大。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输渠道、互动媒介与平台,正在改变着农村居民日常行为空间。利用中国东部典型农业大县的农村信息化发展为基础,通过问卷与访谈的方法对农村居民信息技术应用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社会交往空间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不同时期信息基础设施的拥有情况是影响人际交往空间变化的根本;随着新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的发展,农村居民人际交往空间出现极大拓展,同时相同空间范围的人际交往频次增加;互联网的即时通信功能使农村居民社会交往空间类型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的信息技术 农村信息化 无极县 人际交往空间
原文传递
基于绩效评估体系的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以贵定县为例
10
作者 王时宏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第2期59-61,共3页
本文分析了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案。在规划实施一致性评估的基础上,以贵定县国土空间规划绩效评估体系应用为例,通过建立绩效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对规划实施的... 本文分析了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案。在规划实施一致性评估的基础上,以贵定县国土空间规划绩效评估体系应用为例,通过建立绩效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对规划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为当前编制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绩效评估 贵定县
下载PDF
吉林西部草甸草原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以2022年长岭县草原为例
11
作者 兰理实 由成成 +7 位作者 张龙 王珑凯 邱信东 贾冷 李鑫 朱荣利 张学宇 林长存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9-1537,共9页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和稳定性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维持的根本。温性草甸草原位于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区,其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变化敏感,探讨其草地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北...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和稳定性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维持的根本。温性草甸草原位于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区,其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变化敏感,探讨其草地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北方天然草地生产与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吉林省长岭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分析了2022年该区草原生产力和群落多样性指标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长岭县内天然草原生产力整体较高,按照草地评价标准,25个样地内19个样地的生产力均达到4级以上;长岭县内天然草原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均较高;接近半数样地的优势物种多样性与保护区内相近,说明近年来吉林省天然草原修复项目效果正在逐步显现。本研究也为温性草甸草原适应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等实践应用提供补充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性草甸草原 长岭县 草地生产力 物种多样性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土地财政驱动的县城发展问题和转型思路评析--以某县级市为例
12
作者 杨建军 李入凡 唐古拉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116,共7页
上一阶段城市的发展受到“土地财政”机制的驱动,引起了有关经济和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模式问题的讨论。文章以一个县级市为例,分析了土地财政驱动下的经济发展特点,剖析了旅游度假房地产和土地开发为导向的城市发展路径和空间扩展过程,... 上一阶段城市的发展受到“土地财政”机制的驱动,引起了有关经济和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模式问题的讨论。文章以一个县级市为例,分析了土地财政驱动下的经济发展特点,剖析了旅游度假房地产和土地开发为导向的城市发展路径和空间扩展过程,以及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组织存在的问题,探索了经济转型发展和城市空间优化的对策,对于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和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发展具有典型案例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县城 城市规划 城市空间
下载PDF
中国未老龄化区县特征及成因研究
13
作者 和明杰 宫倩楠 《中国劳动》 2024年第3期5-18,共14页
在全国老龄化形势越发严峻、国内多数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针对少数未老龄化地区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近三次人口普查的分县数据分析发现,我国31个省区市的未老龄化区县从2000年的1613个收缩至2020年的218... 在全国老龄化形势越发严峻、国内多数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针对少数未老龄化地区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近三次人口普查的分县数据分析发现,我国31个省区市的未老龄化区县从2000年的1613个收缩至2020年的218个,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广东四省(区)。未老龄化区县可划分为生育持续型、经济中心型和政策引导型三类,本文对比分析了三类未老龄化区县的特征。生育、迁移、死亡三方面因素共同塑造了人口年龄结构,生育持续型区县的未老龄化原因是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自然、政策、技术等从生育、死亡和迁移三方对人口年龄结构产生的同向合力,而经济中心型和政策引导型区县的未老龄化原因在于迁移对人口结构的作用力大于其他因素的反作用力。最后,本文围绕未老龄化区县的特征成因及经验,探讨了延缓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老龄化 区县 类型 特征 成因
下载PDF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碳收支时空分异和碳补偿分区:以黄河流域县域为例
14
作者 王奕淇 甄雯青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15-5026,共12页
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探讨碳收支的时空差异与明确碳补偿分区,对推进区域低碳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550个县域为基本单元,在采用集中化指数考察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区碳收支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总量规模、经... 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探讨碳收支的时空差异与明确碳补偿分区,对推进区域低碳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550个县域为基本单元,在采用集中化指数考察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区碳收支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总量规模、经济贡献、生态承载和国土开发强度构建碳补偿分区的四维基准框架,并运用SOM-K-means算法建立差异化碳补偿分区方案.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各主体功能区碳收支量及其增长趋势均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碳收支集中化程度也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②碳排放总量规模、经济贡献、生态承载和国土开发强度这4类属性区域差异明显,碳排放总量规模整体表现为增长态势,中下游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经济贡献比较优势整体先增加后减少,中下游为经济贡献的属性优势区;生态承载能力整体提升,上游具有明显的生态承载属性优势;国土开发优势区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尤其中游的比较优势指数呈快速上升趋势.③黄河流域共有287个获补区、78个平衡区和185个支付区,结合4类属性的比较优势指数与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最终形成11类碳补偿分区,并对每一类型分区提出相应的低碳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收支 碳补偿分区 主体功能区 县域空间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南方特大城市近郊县“两型”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以长沙县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跃云 郭任 +3 位作者 张旺 赵先超 杨燕 谢丁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8-123,共6页
"两型"农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而"两型"农业合理的空间布局有利于"两型社会"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介绍了长沙县农业产业的布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有情况进行"两型&q... "两型"农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而"两型"农业合理的空间布局有利于"两型社会"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介绍了长沙县农业产业的布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有情况进行"两型"农业的战略定位,提出产业布局的基本思路,最后论述了调整"两型"农业产业具体布局的对策:完善近郊"两型"农业产业功能带,构建交通干道"两型"农业产业功能带,重点发展南北"两大特色产业走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农业 农业产业 长沙县 空间布局
下载PDF
文脉传承视角下寿县历史城区空间界面更新策略
16
作者 刘仁义 张晓妍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9,33,共10页
空间界面是表现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乡建设的迅猛推进,历史空间界面遭受破坏的现象愈发严重。作为安徽省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是楚文化的故乡,其历史城区目前面临空间界面文化挖掘不足、... 空间界面是表现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乡建设的迅猛推进,历史空间界面遭受破坏的现象愈发严重。作为安徽省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是楚文化的故乡,其历史城区目前面临空间界面文化挖掘不足、文脉断裂、空间活力不足等困境。从文脉传承视角出发,通过对物质空间要素的归纳与整理,分析其本质特征,研究其空间界面风貌及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以减少“失真”“失意”,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县 文脉传承 空间界面 街巷 院落
下载PDF
袁黄与地方社会:晚明江南的士人生活史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贤亮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57,共13页
袁黄是中国社会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在晚明地方行政与军事工作中都曾有卓越的表现。退官归里后,他优游于嘉善与吴江地方社会,并以其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及所居的权势网络环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身为嘉善籍乡绅,他的所言... 袁黄是中国社会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在晚明地方行政与军事工作中都曾有卓越的表现。退官归里后,他优游于嘉善与吴江地方社会,并以其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及所居的权势网络环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身为嘉善籍乡绅,他的所言所行其实都超越了地方性。当然在社会变化剧烈的晚明时代,袁黄是一个有着多重面相的关键人物,在政治、思想、经济等领域,基本是在一种被排斥与接受的矛盾进程中被延续的。这就涉及地方社会精英的分野问题以及民间对其崇信的基础性问题。袁黄生活的世代,从万历朝后期到崇祯末年,已转换为地方新的权势阶层。但时代的不安全感、王朝的危机感,较之前变得更加深化,随着明清更替的到来,他们也很快成为了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嘉善 袁黄 权势格局 生活空间
原文传递
革命老区记忆之场的县域空间探索——以山西岚县抗战史迹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易筱雅 何依 邓巍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77,共11页
革命老区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事件特性,因特定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而成为历史纪念地。由于革命性事件发生剧烈和短暂,仅少数旧址以纪念物形式成为文化遗产,而与事件本身相关联的历史环境,则在事件消失后大多湮没在浩瀚的时空中。一方面... 革命老区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事件特性,因特定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而成为历史纪念地。由于革命性事件发生剧烈和短暂,仅少数旧址以纪念物形式成为文化遗产,而与事件本身相关联的历史环境,则在事件消失后大多湮没在浩瀚的时空中。一方面,历史事件因脱离了具体环境而无法整体“阅读”;另一方面,历史信息的碎片化使历史的整体意义逐渐模糊。本文基于记忆之场理论,以山西岚县抗战史迹为例,在县域空间的单元内解析革命老区的事件特征与事件环境,通过记忆之场使历史事件的意义在县域空间内进行重构,探索事件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之场 革命老区 历史事件 事件性遗产 县域空间
下载PDF
2002-2013年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和集聚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薛永刚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9-195,共7页
本文以广东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广东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相关性,并基于多样性指数研究了2002~2013年区域经济发展集聚效应的变化。研究发现: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布呈现以珠三角为核心的环... 本文以广东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广东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相关性,并基于多样性指数研究了2002~2013年区域经济发展集聚效应的变化。研究发现: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布呈现以珠三角为核心的环状分布状态;目前广东省经济发展主要动力依然是珠三角地区;广东省的产业转移和升级相关发展策略初见成效,减弱了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均衡程度;不同产业空间相关模式差异明显,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等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相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空间相关 集聚效应 空间计量经济
原文传递
阜新彰武县农村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馨 王崇倡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年第11期121-124,128,共5页
为了有效地规划配置彰武县农村医疗服务资源,本文以可达性作为指标,采用GIS技术和基于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度量方法,对彰武县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空间分布进行评价,运用最短就医时间和引力改进模型,得出合理的空间可达性指标。结果显示:彰武... 为了有效地规划配置彰武县农村医疗服务资源,本文以可达性作为指标,采用GIS技术和基于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度量方法,对彰武县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空间分布进行评价,运用最短就医时间和引力改进模型,得出合理的空间可达性指标。结果显示:彰武县医疗服务设施分布集中在西南方向,东北方向的阿尔乡镇、大四家子镇医疗服务资源较少,总体分布不平衡;乡镇中心附近及人口密集区域可达性好,不同乡镇内部可达性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医疗服务设施 可达性 彰武县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