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反应法制备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阵列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燕兰 张方 +3 位作者 张蕾 张植栋 韩瑞山 孙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6-392,共7页
以定向碳纳米管阵列为工作电极,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填充纳米铜颗粒的碳纳米管阵列,研究不同电沉积参数对碳纳米管填充铜纳米颗粒的影响规律;采用气-固原位反应法获得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含能阵列。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填... 以定向碳纳米管阵列为工作电极,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填充纳米铜颗粒的碳纳米管阵列,研究不同电沉积参数对碳纳米管填充铜纳米颗粒的影响规律;采用气-固原位反应法获得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含能阵列。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阵列及其前驱体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其热性能。结果表明:当沉积电流为1 mA和10 mA,可获得填充效果理想的填充有纳米铜的碳纳米管阵列;气固原位反应过程中碳纳米管阵列不与叠氮酸发生反应。在热板点火作用下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阵列可靠起爆。采用兰利法获得其50%电发火能量为3.09 m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阵列 叠氮化铜 电化学沉积 原位反应
下载PDF
叠氮化铜JWL状态方程参数拟合 被引量:10
2
作者 曾庆轩 简国祚 +2 位作者 李兵 郭俊峰 李明愉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31,共4页
采用电探针法测定了叠氮化铜微装药尺寸下的爆轰速度,根据叠氮化铜的密度和测定的爆轰速度,运用γ律状态方程拟合出了JWL状态方程参数。将拟合出的JWL状态方程参数用于动力学数值模拟程序LS-DYNA中,数值模拟叠氮化铜爆轰驱动飞片的作用... 采用电探针法测定了叠氮化铜微装药尺寸下的爆轰速度,根据叠氮化铜的密度和测定的爆轰速度,运用γ律状态方程拟合出了JWL状态方程参数。将拟合出的JWL状态方程参数用于动力学数值模拟程序LS-DYNA中,数值模拟叠氮化铜爆轰驱动飞片的作用过程,并将数值模拟与实验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拟合出的JWL状态方程参数具有较高的精度,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偏差在5%以内,拟合参数能够满足计算爆炸力学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爆药 叠氮化铜 JWL状态方程 γ律状态方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维多孔微纳米结构叠氮化铜的原位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娜 许建兵 +2 位作者 叶迎华 沈瑞琪 胡艳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66,共4页
采用气-固原位合成技术,通过多孔铜与叠氮酸(HN3)反应制备了叠氮化铜(Cu(N3)2),用氢气泡动态模板法制备了三维多孔铜。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多孔铜和叠氮化铜的形貌、组成和结构,采用TG-DTG和DS... 采用气-固原位合成技术,通过多孔铜与叠氮酸(HN3)反应制备了叠氮化铜(Cu(N3)2),用氢气泡动态模板法制备了三维多孔铜。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多孔铜和叠氮化铜的形貌、组成和结构,采用TG-DTG和DSC分析了Cu(N3)2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多孔铜与 HN3反应首先生成叠氮化亚铜(CuN3),之后生成 Cu(N3)2。Cu(N3)2为结晶良好的斜方晶系,其晶枝长度约为500 nm。在178~240℃,Cu (N3)2有较强的放热峰,热分解反应的峰温为216℃,放热量为3116.86J/g,并放出氮气,失重约56.27%,与理论质量损失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叠氮化铜 Cu(N3)2 电化学 原位合成
下载PDF
两种不同结构纳米叠氮化铜的含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燕兰 张方 +2 位作者 张蕾 韩瑞山 张蕊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5,共4页
针对两种不同结构纳米叠氮化铜(三维多孔结构以及一维阵列结构)开展含能特性研究,重点研究了热性能以及电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叠氮化铜的不同纳米结构影响其热性能及电爆性能。当采用镍铬换能元起爆叠氮化铜时,相比于三维多孔结构叠... 针对两种不同结构纳米叠氮化铜(三维多孔结构以及一维阵列结构)开展含能特性研究,重点研究了热性能以及电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叠氮化铜的不同纳米结构影响其热性能及电爆性能。当采用镍铬换能元起爆叠氮化铜时,相比于三维多孔结构叠氮化铜,一维阵列结构叠氮化铜对热更敏感,同时可以释放出更多能量。当采用半导体桥换能元起爆叠氮化铜时,不同于三维多孔结构叠氮化铜的热引发机理,一维阵列结构叠氮化铜的50%发火电压更大,作用时间更长,引发机理为等离子引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化铜 三维多孔结构 一维阵列结构 含能特性
下载PDF
铜叠氮化物微装药的激光二极管点火特性研究
5
作者 孟冠彤 曾庆轩 +2 位作者 李明愉 任杰 熊鹏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0,共5页
为有效提高铜叠氮化物使用的安全性,对原位合成铜叠氮化物微装药的激光二极管点火特性进行了研究,对不同铜转化率的铜叠氮化物微装药在不同功率密度下的激光点火能量进行了测试,并拟合其激光点火判据。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纯叠氮化铜,原... 为有效提高铜叠氮化物使用的安全性,对原位合成铜叠氮化物微装药的激光二极管点火特性进行了研究,对不同铜转化率的铜叠氮化物微装药在不同功率密度下的激光点火能量进行了测试,并拟合其激光点火判据。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纯叠氮化铜,原位合成的铜叠氮化物中由于存在未反应纳米铜核,激光点火能量明显降低,最低可达到20μJ以下;叠氮化反应铜的转化率越高,铜叠氮化物微装药的激光点火感度越高;在激光功率密度大于4.0W·mm^(-2)时,铜叠氮化物微装药可控制在50μs以内点火;试验获得的铜叠氮化物的James形式的起爆判据为2.62/q+16.4/E=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点火 叠氮化铜 微装药 点火判据
下载PDF
叠氮化铜含能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旭文 胡艳 +1 位作者 叶迎华 沈瑞琪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4-459,I0008,共17页
新型含能器件微型化、芯片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火工药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含铅类起爆药的毒性问题也日益引发担忧。长期以来受制于较高的敏感性而未被广泛实际应用的叠氮化铜,由于其绿色高能的特性,近年来愈发引起研究者的... 新型含能器件微型化、芯片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火工药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含铅类起爆药的毒性问题也日益引发担忧。长期以来受制于较高的敏感性而未被广泛实际应用的叠氮化铜,由于其绿色高能的特性,近年来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兴趣。从叠氮化铜的晶体结构理论研究、合成方法、复合含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以及它在微型装药中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对叠氮化铜含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实现其应用前景的关键点:从理论上更深入地掌握其晶体结构与反应释能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构建新型复合含能体系弥补其过于敏感的缺陷的同时,发挥其高能量密度的优势;通过实验和仿真更系统地了解其性能参数;开发先进的合成方法和装药技术以满足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火工品对含能材料精密可靠装药方式提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叠氮化铜 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性能测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MEMS平面微起爆器的原位构筑及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方 陈建华 +4 位作者 王燕兰 张蕾 卢飞朋 韩瑞山 李少群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6-362,共7页
设计了一种微机电系统(MEMS)平面微起爆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该微起爆器由MEMS微结构换能元和直写起爆装药两部分组成。金属微结构换能元和装药构筑在同一平面上。首先在氮化硅硅片上构造Ni/Cr微结构换能元,然后在微结构换能元的一... 设计了一种微机电系统(MEMS)平面微起爆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该微起爆器由MEMS微结构换能元和直写起爆装药两部分组成。金属微结构换能元和装药构筑在同一平面上。首先在氮化硅硅片上构造Ni/Cr微结构换能元,然后在微结构换能元的一侧刻蚀微装药腔体,微结构换能元的桥区部分构造在微装药腔体的内部。采用微控直写法,在微装药腔体内部写入一种具有多孔性质的纳米铜墨水前驱体,经过气固原位叠氮化反应后,形成叠氮化铜(Cu(N_(3))_(2))MEMS起爆器件。该微起爆器平均电阻为4Ω,作用时间为8.44μs,50%发火电压为14.29 V,发火能量为0.33 mJ,装药量平均值5.18mg,质量相对标准偏差2.6%。该微起爆器能够起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炸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起爆器 微机电系统(MEMS) Cu(N_(3))_(2) 直写 原位
下载PDF
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程刚 胡艳 +2 位作者 郭锐 叶迎华 沈瑞琪 《爆破器材》 CAS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首先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碳纳米管中沉积铜,再利用叠氮化反应制备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纳米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X射线能谱(EDS)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 首先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碳纳米管中沉积铜,再利用叠氮化反应制备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纳米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X射线能谱(EDS)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定向碳纳米管中空管腔内合成了针状纳米枝晶铜,非连续的枝晶结构有利于后续的气固叠氮化反应,最终制备得到填充叠氮化铜晶体的碳纳米管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叠氮化铜 电化学沉积法
下载PDF
基于未反应核模型的叠氮多孔铜合成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蕾 张方 +4 位作者 王燕兰 姜元勇 杨利 陈建华 张蕊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49-1055,共7页
针对叠氮多孔铜的气固原位合成过程中各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问题,建立了二维稳态气固未反应核数学模型,对叠氮多孔铜原位合成过程中的晶体生长机制和动态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叠氮多孔铜的原位反应速率以及固体转化率与前躯体多孔铜的粒... 针对叠氮多孔铜的气固原位合成过程中各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问题,建立了二维稳态气固未反应核数学模型,对叠氮多孔铜原位合成过程中的晶体生长机制和动态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叠氮多孔铜的原位反应速率以及固体转化率与前躯体多孔铜的粒径、孔隙率、装药高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选取一组孔隙率约为80%,高度为1 mm,粒径分别为50,100,200,500 nm的前驱体多孔铜进行叠氮化铜合成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不同条件下的试验数据与模拟仿真数据的产物成分比变化趋势一致,且最大偏差仅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反应 叠氮多孔铜 微元体动力学 原位反应 未反应核模型
下载PDF
Cu(N_3)_2及其复合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国英 王虹阳 杨利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6,共3页
采用Material Studio程序构建叠氮化铜Cu(N_3)_2、Cu(N_3)_2/C和Cu(N_3)_2/Si的超晶胞结构,以及Cu(N_3)_2/石墨烯的计算模型,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Cu(N_3)_2及其复合结构各自的弹性系数区别较大,均表现出明... 采用Material Studio程序构建叠氮化铜Cu(N_3)_2、Cu(N_3)_2/C和Cu(N_3)_2/Si的超晶胞结构,以及Cu(N_3)_2/石墨烯的计算模型,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Cu(N_3)_2及其复合结构各自的弹性系数区别较大,均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且Cu(N_3)_2/石墨烯的弹性系数明显不同于其它3者;复合结构Cu(N_3)_2/C、Cu(N_3)_2/Si和Cu(N_3)_2/石墨烯均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体积模量数值表明,加入C和Si使得Cu(N_3)_2断裂强度变化不明显,但石墨烯复合使得Cu(N_3)_2的断裂强度大幅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化铜 复合物 分子动力学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起爆药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鹏阳 王可欣 +2 位作者 易镇鑫 张琳 朱顺官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7-566,I0010,共11页
叠氮化铅和斯蒂芬酸铅作为最常用的起爆药,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对环境和人体有严重危害。因此,开发新型绿色起爆药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围绕四唑、呋咱、稠环、配位化合物、叠氮化铜以及纳米铝热剂六类新型起爆药的合... 叠氮化铅和斯蒂芬酸铅作为最常用的起爆药,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对环境和人体有严重危害。因此,开发新型绿色起爆药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围绕四唑、呋咱、稠环、配位化合物、叠氮化铜以及纳米铝热剂六类新型起爆药的合成和性能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六类起爆药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四唑类爆轰性能优异但安全性能较低;呋咱类具有较高的密度,同时氧平衡较好;稠环类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高感度低,安全性好;配位化合物通过改变金属离子,配体以及阴离子能够实现感度与能量的调控;叠氮化铜起爆能力很强,但静电感度极高;纳米铝热剂能量密度高,合成简单,绿色环保,但难以实现快速燃烧转爆轰;除叠氮化铜和纳米铝热剂外,其余四类起爆药合成工艺复杂,产率较低。因此,在确保起爆能力强的前提下,降低感度和简化工艺是起爆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爆药 四唑类化合物 呋咱类化合物 稠环类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叠氮化铜 纳米铝热剂
下载PDF
PDA@Cu(N3)2核壳结构起爆药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耶金 杨娜 +3 位作者 程彦飞 王煜 马海霞 郭兆琦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29,共4页
为了降低叠氮化铜的感度,扩展其在火工品中的应用,以水为溶剂合成了纳米叠氮化铜,再采用原位反应的方法在叠氮化铜表面包覆聚多巴胺(PDA),获得具有不同PDA含量的PDA@Cu(N3)2核壳结构起爆药。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FT-IR表征了不同PDA用... 为了降低叠氮化铜的感度,扩展其在火工品中的应用,以水为溶剂合成了纳米叠氮化铜,再采用原位反应的方法在叠氮化铜表面包覆聚多巴胺(PDA),获得具有不同PDA含量的PDA@Cu(N3)2核壳结构起爆药。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FT-IR表征了不同PDA用量时PDA@Cu(N3)2的结构;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PDA@Cu(N3)2的形貌和尺寸,并利用能谱和XPS分析了元素组成;此外,利用DSC研究了PDA@Cu(N3)2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随多巴胺用量的增加,PDA@Cu(N3)2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发生改变,叠氮基团的特征红外吸收峰强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所得叠氮化铜主要为粒径数百纳米的片状结构,其中还有粒径几十纳米的颗粒,但都有明显棱角;PDA@Cu(N3)2的热分解温度随多巴胺用量的增加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化铜 多巴胺 起爆药 核壳结构
下载PDF
低静电感度叠氮化铜起爆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振展 李龙 +1 位作者 杨利 韩纪旻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9-286,共8页
叠氮化铜的高静电感度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碳纤维作为框架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其静电安全性。以便宜易得的乙酸铜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通过碳化、叠氮化制备了碳基叠氮化铜起爆薄膜。制备的叠氮化铜复合薄膜具有一定的柔性,叠氮化铜纳米... 叠氮化铜的高静电感度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碳纤维作为框架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其静电安全性。以便宜易得的乙酸铜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通过碳化、叠氮化制备了碳基叠氮化铜起爆薄膜。制备的叠氮化铜复合薄膜具有一定的柔性,叠氮化铜纳米片均匀生长在碳纤维表面,碳纤维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降低其静电感度。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积测试和热重分析等对前驱体、碳化中间体和叠氮化铜薄膜都进行了详细的表征。测试结果表明:由于碳纤维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制备的叠氮化铜起爆薄膜的静电感度降低至1.2 mJ、火焰感度提高至45 cm;0.65 mg叠氮化铜起爆薄膜在33μF电容放电条件下,10 V以上电压就可以成功发火,并将铅板炸出凹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化铜 碳纤维 微起爆装置 静电纺丝
下载PDF
叠氮化铜纳米线阵列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燕兰 张蕾 +2 位作者 张方 韩瑞山 杨啸天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53,共4页
以有序结构叠氮化铜纳米线阵列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验现象开展原位反应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叠氮化铜纳米线阵列三维稳态气固未反应核数学模型;通过对比反应时间对叠氮化程度的影响规律,验证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 以有序结构叠氮化铜纳米线阵列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验现象开展原位反应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叠氮化铜纳米线阵列三维稳态气固未反应核数学模型;通过对比反应时间对叠氮化程度的影响规律,验证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叠氮化反应程度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加,反应时间大于15h后,反应速率减缓。反应时间与叠氮化铜纳米线阵列叠氮化程度较好地符合S型函数DoseResp模型,模拟仿真结果可为叠氮化铜纳米线阵列工艺参数优化及爆炸性能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化铜 纳米线 未反应核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内嵌叠氮化铜碳纳米管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城宽 许湘宁 +3 位作者 董成 刘旭文 胡艳 陈秉文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23,共5页
叠氮化铜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高能含能材料,其极高的静电感度限制了它在MEMS火工品微型装药中的应用。碳纳米管优异的导电性可以有效地降低叠氮化铜的静电感度,而且取向一致、高机械强度的碳纳米管可以有效地提高叠氮化铜的安全性和爆轰输... 叠氮化铜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高能含能材料,其极高的静电感度限制了它在MEMS火工品微型装药中的应用。碳纳米管优异的导电性可以有效地降低叠氮化铜的静电感度,而且取向一致、高机械强度的碳纳米管可以有效地提高叠氮化铜的安全性和爆轰输出能量。本文中,设计并制备了基于硅基底及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内嵌叠氮化铜碳纳米管复合含能材料,探究了合适的制备条件,并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氧化电压45V、沉积电流密度0.1mA/cm^2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经72h叠氮化反应后得到的内嵌叠氮化铜碳纳米管复合含能材料在静电感度仪测试范围(≤25kV)内均未发火,有望作为一种新型含能装药应用于MEMS器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化铜 碳纳米管 复合含能材料
下载PDF
喷墨打印CA/CL-20点火起爆序列及其性能研究
16
作者 杨宏伟 熊庭隆 +3 位作者 陶培培 易镇鑫 朱顺官 张琳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1,共6页
为了实现CA/CL-20点火起爆序列的微型化制备,基于喷墨打印技术,以叠氮化钠墨水、铜盐墨水、CL-20墨水为前驱体,采用分层打印的方式在SCB上原位制备了叠氮化铜(CA)和CL-20炸药,制成SCB+CA+CL-20微型化点火起爆序列,并通过发火性能试验及... 为了实现CA/CL-20点火起爆序列的微型化制备,基于喷墨打印技术,以叠氮化钠墨水、铜盐墨水、CL-20墨水为前驱体,采用分层打印的方式在SCB上原位制备了叠氮化铜(CA)和CL-20炸药,制成SCB+CA+CL-20微型化点火起爆序列,并通过发火性能试验及RDX雷管-铅板起爆试验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位制备的CA在作用过程中发生了爆燃转爆轰,且能够点燃CL-20;SCB+CA+CL-20样品的点火持续时间超过6ms,而SCB裸桥和SCB+CA样品均小于2ms,表明打印的CL-20未发生爆轰,而是以燃烧为主;SCB+CA+CL-20点火起爆序列能够可靠起爆RDX雷管,并将铅板炸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叠氮化铜(CA) CL-20 点火 起爆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f Nano Copper Azide
17
作者 Runpeng Jiang Zhenzhan Ya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3年第7期104-113,共10页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iniaturization, chipization, integration, and intelligence of new energetic devices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rimary explosives, and the toxicity of lead-containing initiating ...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iniaturization, chipization, integration, and intelligence of new energetic devices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rimary explosives, and the toxicity of lead-containing initiating explosives has also caused increasing concerns. Nano copper azide, due to its green and high-energy characteristics,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interest from researchers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ano copper azide energetic materials is summarized from the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composite energetic materials, and the analysis of sensitivity changes. On this basis, the key points to realize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s are discussed: Develop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carbon material modific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processing and forming to prepare new composite materials to make up for their overly sensitive defects, while giving full play to their advantages of high energy density. By compar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progress of Nano copper azide, we can understand its performance parameters more systematically, and guide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Nano copper azid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 copper azide Energetic Material Primary Explosives
下载PDF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nergetic Monovalent Copper Azide Complex: [Cu_2(dmpz)(N_3)_2]_n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广 李小博 +3 位作者 马占营 邓玲娟 张引莉 郭金婵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508-1512,共5页
A novel cuprous azide complex with the formula of [Cu2(dmpz)(N3)2]n(1, dmpz: 2,6-dimethylpyraz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hydrothermal synthesis with the reducibility of H3PO3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 A novel cuprous azide complex with the formula of [Cu2(dmpz)(N3)2]n(1, dmpz: 2,6-dimethylpyraz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hydrothermal synthesis with the reducibility of H3PO3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s the title complex represents a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featuring 2D [Cu N3]n plane units bridged by bridging dmpz ligands to form a 3D network. Research results reveal that 1 has lower impact sensitivity and friction sensitivity, which may be expected to become insensitive energetic material and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Crystal data: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a = 17.8599(15), b = 8.2889(5), c = 14.8076(14) A, β = 113.2580(10)o, V = 2014.0(3) A3, Z = 8, S = 1.025, the final R = 0.0303, w R = 0.0825 for 1460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2σ(I) and R = 0.0386, wR = 0.0870 for all reflections. In addition,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sensitivity characterization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ovalent copper azide 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energetic complex hydrothermal synthesis high-energy density materials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孔径对原位合成叠氮化铜-碳复合起爆药的影响规律
19
作者 秦剑 迟殿鹏 +2 位作者 杨利 韩纪旻 佟文超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95-1303,共9页
原位合成是解决微小火工品装药问题的关键技术。为探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孔径对原位合成叠氮化铜的影响,采用普通溶液法制备得到3种不同孔径的含铜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在高温碳化后进行叠氮化反应,最终得到叠氮化铜-碳复合起爆药。利用... 原位合成是解决微小火工品装药问题的关键技术。为探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孔径对原位合成叠氮化铜的影响,采用普通溶液法制备得到3种不同孔径的含铜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在高温碳化后进行叠氮化反应,最终得到叠氮化铜-碳复合起爆药。利用氮气吸附脱、扫描电镜、粉末X射线衍射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等表征手段,对各阶段产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孔径大小会影响到骨架中铜的叠氮化程度,孔径越大,叠氮化反应越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起爆药 叠氮化铜-碳 金属有机骨架 原位合成
下载PDF
铜催化的不对称叠氮和炔烃的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才 周锋 周剑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65-3077,共13页
尽管铜催化的叠氮和炔烃环加成(CuAAC)反应作为点击化学的核心反应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其不对称催化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反应本身虽然不产生手性元素,但是能够通过对具有潜手性的炔烃或叠氮化合物的去对称化以及外消旋叠氮或炔烃化合物的动... 尽管铜催化的叠氮和炔烃环加成(CuAAC)反应作为点击化学的核心反应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其不对称催化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反应本身虽然不产生手性元素,但是能够通过对具有潜手性的炔烃或叠氮化合物的去对称化以及外消旋叠氮或炔烃化合物的动力学拆分,来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叠氮、炔烃和三氮唑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合物.自2013年首例高对映选择性的CuAAC反应被报道以来,相关研究有了重要进展,并被成功用于中心手性、轴手性和平面手性的构建.概述了不对称CuAAC反应的研究进展,讨论其面临的发展难题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催化的叠氮和炔烃环加成(CuAAC)反应 去对称化 (动态)动力学拆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