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当代诗歌的视觉诗学 被引量:1
1
作者 罗良功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6,112,共8页
美国当代诗歌呈现出清晰的视觉转向趋势。诗人们通过自觉的视觉诗学实践,以视觉驱动的版式建构、语言文字的物质性开发、非语言视觉元素的文本化等方式,强化外在视觉呈现在当代诗歌文本建构及其意义生成机制中的作用。当代视觉诗学不仅... 美国当代诗歌呈现出清晰的视觉转向趋势。诗人们通过自觉的视觉诗学实践,以视觉驱动的版式建构、语言文字的物质性开发、非语言视觉元素的文本化等方式,强化外在视觉呈现在当代诗歌文本建构及其意义生成机制中的作用。当代视觉诗学不仅深刻改变了诗歌文本的质地与观念,颠覆了传统诗学观和语言观,突破了既有的诗歌艺术范式和阅读模式,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美学意义;而且对美国当代文化转向和科技发展作出了回应与反思,彰显了强烈的时代性和文化批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当代诗歌 视觉诗学 视觉转向 诗歌文本 视觉文本
下载PDF
声音诗、语言诗、概念诗与乌力波——玛乔丽·帕洛夫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2
作者 玛乔丽·帕洛夫 冯溢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1年第1期149-159,共11页
作为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现代主义和当代诗歌批评家之一,玛乔丽·帕洛夫教授撰写了14本学术著作,其中最近出版的是《反讽的边缘:哈布斯堡帝国阴影下的现代主义》(2016),和近400篇论文。我非常荣幸地在2019年的CAAP会议上遇到... 作为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现代主义和当代诗歌批评家之一,玛乔丽·帕洛夫教授撰写了14本学术著作,其中最近出版的是《反讽的边缘:哈布斯堡帝国阴影下的现代主义》(2016),和近400篇论文。我非常荣幸地在2019年的CAAP会议上遇到了帕洛夫教授,当时她作了题目为《向后阅读诗歌:埃兹拉庞德《诗章》中的视觉和声音设计》的大会主旨发言。这次采访主要围绕诗歌的声音及其在诗歌中如何传达意义的重要性。从庞德在《诗章》中使用无声的中国表意汉字谈起,帕洛夫教授谈到了她对各种主题的独特理解,从声音诗、谐音翻译、乌力波到语言诗、概念诗和当代最新趋势美国诗歌。她认为,庞德使用中国的表意文字会使《诗章》中的意思丰富并增值,因为"一个表意文字可以传达正常书写中许多单词所能表达的内容"。作为长期研究语言诗歌的重要评论家,帕洛夫教授展示了她对语言诗歌与其后继者概念诗歌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她对数字化和多媒体时代的诗歌未来表达了自己的信心。同时,她还提供了对声诗的定义,举例说明了声音模式如何创造意义,并阐明了乌力波这一重要的诗歌运动。在采访的最后,帕洛夫教授回顾了她70年的诗歌评论家的经历,并谈到了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理解当代诗歌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诗 语言诗 概念诗 乌力波 当代美国诗歌 玛乔丽·帕洛夫
下载PDF
“见证诗歌”:21世纪美国诗歌发展新趋势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立恒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166-180,共15页
"见证诗歌"理念最早由美国著名诗人卡洛琳·弗池于1981年提出,它强调诗歌的社会责任与政治性,主张诗歌以见证、记录历史及重大事件为己任,定格社会个人和体制在重大历史事件等极端情境下的困惑与反思,这也成为美国诗歌进入21世纪... "见证诗歌"理念最早由美国著名诗人卡洛琳·弗池于1981年提出,它强调诗歌的社会责任与政治性,主张诗歌以见证、记录历史及重大事件为己任,定格社会个人和体制在重大历史事件等极端情境下的困惑与反思,这也成为美国诗歌进入21世纪以来的全新发展趋势。本文重点考察新千年以来出版的数部美国诗歌选集,从纵横两个方向深入探讨该类诗歌创作思潮的缘起、内涵、社会价值、艺术策略,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证诗歌 当代美国诗歌 缘起 内涵与社会价值 艺术策略
下载PDF
美国诗歌语境中的Burton Watson中国古诗英译 被引量:2
4
作者 袁丽梅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3期99-103,共5页
美国汉学家Burton Watson同时也是一位成就斐然的中国古典诗歌译者,他的译文语言明白晓畅、诗歌意境悠远,在学界与普通读者中均有较高的评价。本文尝试考察与Watson翻译活动密切相关的美国当代诗歌写作传统,尤其关注后者对前者翻译行为... 美国汉学家Burton Watson同时也是一位成就斐然的中国古典诗歌译者,他的译文语言明白晓畅、诗歌意境悠远,在学界与普通读者中均有较高的评价。本文尝试考察与Watson翻译活动密切相关的美国当代诗歌写作传统,尤其关注后者对前者翻译行为的具体影响,从一个新的角度对Watson译作的成功做出深入阐述,并由此建议在对外译介中国文学时,有必要将译入语国家诗学状况、文学传统等重要因素纳入考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诗翻译 美国诗歌写作 Burton WATSON
原文传递
抒情史诗:查尔斯·奥尔森的《马克西姆斯诗篇》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宗英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82,共10页
现当代美国长篇诗歌创作艺术的核心是抒情性与史诗性兼容并蓄。诗人们强调个人与民族之间的血肉关系,往往透过个人的眼睛放眼整个民族与时代,置个人的情感于时代精神之中,融抒情式的灵感与史诗般的抱负为一体。研读查尔斯·奥尔森... 现当代美国长篇诗歌创作艺术的核心是抒情性与史诗性兼容并蓄。诗人们强调个人与民族之间的血肉关系,往往透过个人的眼睛放眼整个民族与时代,置个人的情感于时代精神之中,融抒情式的灵感与史诗般的抱负为一体。研读查尔斯·奥尔森的《投射诗》、《人类宇宙》等诗学论著及其长篇诗歌《马克西姆斯诗篇》,不仅有助于理解现当代美国诗歌与诗学理论,而且为更深刻地把握现当代美国社会的文化语境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国诗歌 抒情史诗 查尔斯·奥尔森 《马克西姆斯诗篇》
原文传递
莎朗·奥兹诗歌研究述评
6
作者 张冬颖 《外国语文研究》 2018年第2期18-26,共9页
莎朗·奥兹(Sharon Olds,1942-)是美国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女诗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创作诗集十余部,其中,诗集《死者与生者》获1984年美国图书评论界奖,诗集《雄鹿之跃》获2012年T.S.艾略特诗歌奖和2013年普利策诗歌奖。本文从多... 莎朗·奥兹(Sharon Olds,1942-)是美国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女诗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创作诗集十余部,其中,诗集《死者与生者》获1984年美国图书评论界奖,诗集《雄鹿之跃》获2012年T.S.艾略特诗歌奖和2013年普利策诗歌奖。本文从多个视角梳理了国内外奥兹诗歌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国外的奥兹诗歌研究在过去三十年间蓬勃发展,但对奥兹的新近作品关注较少,缺乏对奥兹诗歌作为当代自白诗的整体性观照;而国内关于奥兹诗歌的研究刚刚起步,仅有少量评论和译介,存在较大的研究潜力和探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朗·奥兹 美国当代诗歌 后自白派诗歌
下载PDF
论格吕克诗歌中的面具声音
7
作者 孙立恒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81,共14页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抒情诗人露易丝·格吕克素有"面具大师"之称,通过在第一人称抒情诗中施加所谓"变色龙颜色",其诗歌多围绕一系列面具声音,如神话人物面具之声、自然花语者面具之声和现世凡人面...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抒情诗人露易丝·格吕克素有"面具大师"之称,通过在第一人称抒情诗中施加所谓"变色龙颜色",其诗歌多围绕一系列面具声音,如神话人物面具之声、自然花语者面具之声和现世凡人面具之声进行自我组织。藉由这些面具之声,她得以将人类的精神渴望和含蓄表达的优雅轻盈完美结合,开创了属于其个人的抒情叙事模式。本文以其诗作的全景式阅读和文本细读为依托,旨在分析解读格吕克诗歌对面具声音的调度,包括面具声音的分类、表现和作用等,以期揭示其藉由面具声音对第一人称抒情诗传统进行反拨与改造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吕克 当代美国诗歌 第一人称抒情诗 面具 声音
原文传递
“观,即观其重影”:——阿曼特劳特诗歌中的城市景观再现
8
作者 孙立恒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49,共9页
蕾·阿曼特劳特出生于南加州海滨度假胜地圣地亚哥,并自1978年以来一直生活于此,但其诗歌中的城市景观描写却更多专注于散落在城市空间中庸常寡趣的街景或居家庭院,而非度假海滩或主题公园。本文拟从城市文化研究视角出发,以文本细... 蕾·阿曼特劳特出生于南加州海滨度假胜地圣地亚哥,并自1978年以来一直生活于此,但其诗歌中的城市景观描写却更多专注于散落在城市空间中庸常寡趣的街景或居家庭院,而非度假海滩或主题公园。本文拟从城市文化研究视角出发,以文本细读为依托,深入探讨其作品中的城市景观描写,以及深嵌于其中对美国社会文化的批判和诗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曼特劳特 当代美国诗歌 城市景观 文化批判 诗学
原文传递
论《不确定诗学:从兰波到凯奇》中玛乔瑞·帕洛夫的当代美国诗学批评观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鑫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29,共8页
美国知名诗歌评论家玛乔瑞.帕洛夫的《不确定诗学:从兰波到凯奇》是一部深入探索当代美国诗歌特色及其创作走向的理论力作。在这部论"不确定诗学"的扛鼎之作中,帕洛夫从"不确定诗学"的鼻祖兰波入手,以从斯泰因到凯... 美国知名诗歌评论家玛乔瑞.帕洛夫的《不确定诗学:从兰波到凯奇》是一部深入探索当代美国诗歌特色及其创作走向的理论力作。在这部论"不确定诗学"的扛鼎之作中,帕洛夫从"不确定诗学"的鼻祖兰波入手,以从斯泰因到凯奇等为主的七位诗人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翔实的文本分析为基础,深入阐释了文化语境中当代美国诗歌的"不确定性"特色和反象征主义倾向,并提出重绘现代诗歌地图的必要性和反思现代主义的迫切性。帕洛夫的研究为微观文本细读和宏观批评建构都带来了实践性和理论性上的双重挑战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乔瑞·帕洛夫 《不确定诗学:从兰波到凯奇》 当代美国诗歌
原文传递
从菲利普·沃伦诗歌看禅宗“缘起”思想在美国现当代诗歌中的体现
10
作者 盛钰 《艺术研究快报》 2018年第3期52-60,共9页
《大乘入楞伽经》作为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印心的般若经典,为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其中的“缘起”观更是重要的核心思想之一;1932年铃木大拙英译《楞伽经》的出版,也将“缘起性空”的禅宗思想带入了美国文坛,影响了一... 《大乘入楞伽经》作为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印心的般若经典,为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其中的“缘起”观更是重要的核心思想之一;1932年铃木大拙英译《楞伽经》的出版,也将“缘起性空”的禅宗思想带入了美国文坛,影响了一代代的美国禅宗佛教诗人。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以美国著名禅宗诗人菲利普·沃伦(Philip Whalen, 1923~2002)的诗歌作品为例,通过以下两部分:1) 美国诗坛与禅宗佛法的交汇联系;2) 沃伦诗歌美学中的“世法缘起”,探讨这深刻的佛学思想所赋予美国现当代禅佛诗歌的独特魅力,也从中进一步思考禅宗佛教的海外传播及其深远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缘起 美国现当代诗歌 菲利普·沃伦
下载PDF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中的动物形象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惠玲 陈晓曦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5期73-81,共9页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中栖息着形形色色的动物形象。它们是诗人歌唱的对象,同时也昭示出当代印第安人承袭印第安传统文化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态度。本文聚焦于当代印第安诗歌作品中两类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形象——强悍狂野的熊和亦正亦邪的郊狼...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中栖息着形形色色的动物形象。它们是诗人歌唱的对象,同时也昭示出当代印第安人承袭印第安传统文化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态度。本文聚焦于当代印第安诗歌作品中两类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形象——强悍狂野的熊和亦正亦邪的郊狼,探讨当代印第安诗人们如何通过这两类动物形象,传达出印第安人对生命、对自然、对宇宙的独特理解,咏唱出一曲曲关于生命的诗性赞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 动物形象 印第安传统文化 印第安宇宙观
下载PDF
位置感、族群记忆与身份回归——生态视域下的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明兰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62-66,97,共6页
20世纪下半叶,随着印第安文学的复兴,美国印第安诗歌也以其浓郁淳厚的地域气息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欣赏和赞叹。相对印第安口传诗歌而言,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的主题得以拓宽,不仅仅是歌咏大地、描绘自然,而是表现出强... 20世纪下半叶,随着印第安文学的复兴,美国印第安诗歌也以其浓郁淳厚的地域气息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欣赏和赞叹。相对印第安口传诗歌而言,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的主题得以拓宽,不仅仅是歌咏大地、描绘自然,而是表现出强烈的族群关怀和民族意识,突出了培育位置感的重要性,并主张通过族群记忆、想象等策略实现向印第安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 位置感 族群记忆 身份回归
下载PDF
论阿莱克西的“诗意”
13
作者 张琼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152-165,共14页
美国当代本土裔作家阿莱克西的诗歌着力揭示文化形象套式化的负面影响,反思族裔身份蕴含的多层次文化。本文聚焦其对"诗意"的探索,分析其作品中对现实的愤懑困惑及对生活的反思与想象,指出其"诗意"强烈的表演性能引发保护或传承文... 美国当代本土裔作家阿莱克西的诗歌着力揭示文化形象套式化的负面影响,反思族裔身份蕴含的多层次文化。本文聚焦其对"诗意"的探索,分析其作品中对现实的愤懑困惑及对生活的反思与想象,指出其"诗意"强烈的表演性能引发保护或传承文化传统的愿望。本文认为,阿莱克西的诗具有人际关系和力量转化的意义,诵读与倾听的情绪互动能引人进入诗人所希望的平等交流,而他坚持自己"局外人中的局外人"身份,实际上是在鼓励人们走出政治、族裔及意识形态樊笼,积极面对文化差异,从而使"诗意"超越单纯的本土裔语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当代本土裔诗歌 阿莱克西 文化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