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多苷致DOR小鼠子宫内膜生长发育及卵巢相关干细胞因子、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赵阳春 江丽燕 +1 位作者 胡凤英 祝秀芝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4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致卵巢储备下降小鼠子宫内膜生长发育及卵巢相关干细胞因子、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变化。方法购入小鼠后进行1周适应性喂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各10只;对照组予以正常饮食;模型组予以雷公藤制剂灌胃造模,...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致卵巢储备下降小鼠子宫内膜生长发育及卵巢相关干细胞因子、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变化。方法购入小鼠后进行1周适应性喂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各10只;对照组予以正常饮食;模型组予以雷公藤制剂灌胃造模,末次给药24小时后,将小鼠进行麻醉取血并处死。计算两组小鼠子宫内膜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卵巢干细胞因子(SCF)、缝隙连接蛋白37(Cx37)的表达;采用双抗体夹心检测法检测小鼠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结果显微镜下观察,模型组卵巢萎缩,各级卵泡数量减少,颗粒细胞排列紊乱,黄体较少,可见病理性纤维化增生及炎性浸润;模型组小鼠子宫指数较对照组降低(t=3.00,P=0.01);模型组小鼠子宫内膜VEGF和VEGFR2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P<0.01;t=111.80,P<0.01);模型组小鼠SCF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Cx-37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7,P<0.01;t=27.95,P<0.01);模型组小鼠血液中FSH、L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5.40,P<0.01;t=23.90,P<0.01);模型组小鼠血液中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P<0.01)。结论雷公藤多苷可引起小鼠体内Cx-37表达下降,SCF表达上升,导致小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抑制子宫内膜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子宫内膜生长发育 卵巢相关干细胞因子 缝隙连接蛋白
下载PDF
间隙连接蛋白37(Cx37)rs1764391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辅助生殖技术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吕爱霞 常飞 +3 位作者 孙小燕 任杉杉 莫少康 王玲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连接蛋白37(Cx37)rs1764391基因多态性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对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反应性及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的98例PCOS不孕女性,使用Taqman技术分析rs1764391基因多态性分布,随后评估rs... 目的分析连接蛋白37(Cx37)rs1764391基因多态性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对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反应性及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的98例PCOS不孕女性,使用Taqman技术分析rs1764391基因多态性分布,随后评估rs1764391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对超促排卵的反应性以及ART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PCOS患者组TT基因型、等位基因T的频率(18.4%,31.6%)显著高于正常组(9.6%,P=0.03;22.3%,P=0.04);LH浓度、窦卵泡数、h CG注射日雌激素水平、获卵数在基因型为TT的PCOS患者中要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P<0.05);此外,受精率在不同的rs1764391基因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TT基因型患者的种植率(27.5%)与临床妊娠率(30.7%)显著低于CC、CT基因型患者(47.2%,52.3%,P=0.02;57.4%,69.6%,P=0.03);等位基因型T患者的临床妊娠率(45.1%)均显著低于C等位基因型(66.8%,P=0.04)。结论在PCOS不孕患者中Cx37 rs1764391基因多态性与ART结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连接蛋白37(cx37) rs1764391 基因多态性 辅助生殖技术(ART)
原文传递
陕西汉族人群细胞连接蛋白Cx37基因多态性分布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学建 李兰荪 +4 位作者 郭文怡 舒青 姜文瑞 殷忠 李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01-1102,共2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细胞连接蛋白37(Connexin37,Cx37)基因C1019T多态性在陕西汉族人群的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16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陕西汉族人的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基因型频率、等位...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细胞连接蛋白37(Connexin37,Cx37)基因C1019T多态性在陕西汉族人群的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16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陕西汉族人的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与其他种族进行比较。结果Cx37基因C1019T等位基因频率为:C=68.5%,T=31.5%;基因型频率为:C/C=63.8%,C/T=30.2%,G/G=6.0%;其中男性等位基因频率为:C=76.1%,T=23.9%;基因型频率为:C/C=59.2%,C/T=33.8%,G/G=7.0%;陕西汉族人Cx37基因C1019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瑞典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日本、我国台湾人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陕西汉族人Cx37基因C1019T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东方人种无差异,而有别于西方人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nexin 37基因(cx37基因) 基因多态性 基因频率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广东汉族人群缝隙连接蛋白37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邱壮丽 符家武 林海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缝隙连接蛋白37(Cx37)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SNaPshot技术,检测25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20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Cx37基因rs1764391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缝隙连接蛋白37(Cx37)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SNaPshot技术,检测25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20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Cx37基因rs1764391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Cx37基因的多态位点rs1764391的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217);病例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22.4%vs 17.7%,P=0.085);病例组中,TT+CT基因型(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大于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广东汉族人群Cx37基因的多态位点rs1764391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无关,T等位基因增加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37(cx37)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多态性 SNaPshot技术 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