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正畸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影响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美玲 黄臻 +1 位作者 王宠 王予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正畸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术前正畸完成前后检查并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测量髁... 目的探讨术前正畸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术前正畸完成前后检查并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测量髁突各径值(d)、髁突高度(h)、不同角度下关节间隙(L)、双侧髁突间距(R)及各髁突角度值,比较和分析不同时期TMJ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正畸前后关节症状无明显改变;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各测量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中,术前正畸不会对患者TMJ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正畸 骨性Ⅲ类错(牙合) 颞下颌关节 髁突 锥形束CT
下载PDF
锥形束CT与数字化根尖片对C型根管充填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吕汉孝 汪敏 +2 位作者 孙瑜 杜雨 潘乙怀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926-929,共4页
目的:比较锥形束CT(CBCT)与数字化根尖片对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充填效果的评价,探讨CBCT在C型根管充填效果评价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下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的患者82例(患牙86颗),根管治疗充填后... 目的:比较锥形束CT(CBCT)与数字化根尖片对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充填效果的评价,探讨CBCT在C型根管充填效果评价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下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的患者82例(患牙86颗),根管治疗充填后拍摄CBCT与数字化根尖片,术后由2位高年资医师对根管充填效果进行评价,比较根管充填恰填率和充填材料与根管壁间的致密度,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评价方法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采用同样的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方法,不同的术后评价方法结果差异较明显,在根管充填长度和充填材料致密度评价方面,CBCT的检测能力明显优于根尖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较数字化根尖片在评价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的充填效果方面可信度更高,在解剖复杂的根管系统评价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数字化根尖片 C型根管 根管充填
下载PDF
继发性牙根纵裂诊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海明 齐斌 卢志山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8期646-652,共7页
牙根纵裂是一种源自牙根的纵向裂纹,可发生在活髓牙和根管治疗后牙齿,是病因复杂、预后较差的牙体硬组织疾病。发生于牙髓治疗后的牙根纵裂称为继发性牙根纵裂(secondary 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对SVRF的诊断,应结合临床体征(如... 牙根纵裂是一种源自牙根的纵向裂纹,可发生在活髓牙和根管治疗后牙齿,是病因复杂、预后较差的牙体硬组织疾病。发生于牙髓治疗后的牙根纵裂称为继发性牙根纵裂(secondary 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对SVRF的诊断,应结合临床体征(如疼痛、肿胀、牙齿松动、位于牙龈边缘附近的窦道和深而窄的孤立牙周袋)和根尖片(如牙周膜增宽、垂直骨丧失和根周骨丧失、根周“晕圈状”或“J”形的透射影)进行综合判断。对疑似牙根纵裂的牙齿,应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等三维影像学辅助诊断,如CBCT显示牙根上的折裂线以及颊侧或舌侧骨板缺损;优化设置CBCT参数,如选用小视野CBCT、增强染料辅助的应用、使用金属伪影还原工具(metal artifact reduction,MAR)等方法提高CBCT诊断SVRF的精确度。使用多种影像技术可对不同宽度的裂纹进行检测,如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表现为异常的高强度信号;使用数字减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radiography,DSR)进行图像处理后出现的黑色线状区域;不同宽度的裂纹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可表现为高亮度线或暗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诊断技术和预测模型也是SVRF诊断的辅助手段。通过各种无创手段仍然无法确诊的SVRF病例,可通过根管内直视和翻瓣手术中直视发现SV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牙根纵裂 锥形束CT 核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金属伪影还原工具 人工智能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CT检查重建图像观察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亚南 孙克勤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27-31,共5页
目的 基于锥形束CT(CBCT)检查重建图像观察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1 102颗下颌第一前磨牙CBCT检查重建图像,使用one volume viewer软件观察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形态、根面沟(凹陷)发生情况,并测量不同... 目的 基于锥形束CT(CBCT)检查重建图像观察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1 102颗下颌第一前磨牙CBCT检查重建图像,使用one volume viewer软件观察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形态、根面沟(凹陷)发生情况,并测量不同横截面单根单管牙的最薄根管壁厚度。结果 1 102颗下颌第一前磨牙中,Ⅰ型根管958颗、Ⅴ型根管92颗、C形根管42颗、Ⅲ型根管10颗。424例男性患者Ⅰ型、Ⅲ型、Ⅴ型、C形根管的检出率分别为75.0%、2.4%、15.6%、7.1%,678例女性患者Ⅰ型、Ⅲ型、Ⅴ型、C形根管的检出率分别为94.4%、0、3.8%、1.8%,两者相比,P均<0.05。1 102颗下颌第一前磨牙中有524颗(564条)根面沟(凹陷),根面沟(凹陷)发生率为47.5%。524颗存在根面沟(凹陷)的牙齿中,起始位置在根冠1/3处4颗、在根中1/3处500颗、在根尖1/3处20颗。564条根面沟(凹陷)中,356条在近中根面、194条在远中根面、10条在舌侧根面、4条在颊侧根面,起始位置在根冠1/3处4条、在根中1/3处536条、在根尖1/3处24条。958颗单根单管牙的牙冠与牙根交界处最薄根管壁厚度为(1.74±0.14)mm,男性牙冠与牙根交界处最薄根管壁厚度大于女性(P<0.05);根颈1/3与根中1/3交界处最薄根管壁厚度为(1.24±0.10)mm,男性与女性相比,P>0.05;根中1/3与根尖1/3交界处最薄根管壁厚度为(0.85±0.11)mm,男性与女性相比,P>0.05。结论 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复杂多变,根管类型中Ⅰ型最为常见,且男女根管类型存在差异。下颌第一前磨牙根面沟(凹陷)发生率较高,好发于近中根面,多起始于根中1/3处。不同横截面单根单管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最薄根管壁厚度不同,且牙冠与牙根交界处最薄根管壁厚度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管 牙根管形态 牙根管解剖 前磨牙 下颌第一前磨牙 锥形束CT
下载PDF
锥形束CT的特点及其在胸部肿瘤精确放疗中摆位误差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谭炳煦(综述) 程玉峰(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前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技术迅速发展,对放疗时治疗体位的固定性和重复性要求更加精确,利用锥形束CT(CBCT)来验证并校正摆位误差非常方便有效。CBCT是图像引导放疗(IGRT)的一种方式,可直接安装到直线加速器上,在减少摆位误... 目前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技术迅速发展,对放疗时治疗体位的固定性和重复性要求更加精确,利用锥形束CT(CBCT)来验证并校正摆位误差非常方便有效。CBCT是图像引导放疗(IGRT)的一种方式,可直接安装到直线加速器上,在减少摆位误差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放射疗法 适形 非小细胞肺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锥束CT圆加直线轨迹反投影滤波重建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增光 李磊 +3 位作者 韩玉 席晓琦 闫镔 李建新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9-156,共8页
针对圆加直线轨迹重建,提出了一种基于M-line的反投影滤波重建算法。结合圆加直线轨迹几何特点,给出简洁合适的M-lines选取方法;通过求解穿过M-line上重建点的R-line的端点坐标,确定反投影积分区间,从而推导得到算法的具体重建公式。证... 针对圆加直线轨迹重建,提出了一种基于M-line的反投影滤波重建算法。结合圆加直线轨迹几何特点,给出简洁合适的M-lines选取方法;通过求解穿过M-line上重建点的R-line的端点坐标,确定反投影积分区间,从而推导得到算法的具体重建公式。证明圆加直线轨迹重建区域(圆轨迹平面区域除外)R-line的唯一性,并求解扫描所需最短的直线轨迹长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大锥角扫描时获得较好的重建结果,明显提高了重建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M-line重建 差分反投影 圆加直线轨迹 锥束CT
原文传递
在线自适应放疗技术治疗局部进展期宫颈癌一例
7
作者 王光宇 晏俊芳 +6 位作者 汪之群 张宇 孙显松 李晶 李文博 杨波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1101-1105,共5页
在线自适应放疗技术是继调强放疗技术后的革命性进步,目前国内首个基于迭代锥形束CT(iterative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iCBCT)的人工智能在线自适应放疗平台在北京协和医院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报道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 在线自适应放疗技术是继调强放疗技术后的革命性进步,目前国内首个基于迭代锥形束CT(iterative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iCBCT)的人工智能在线自适应放疗平台在北京协和医院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报道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首次采用基于iCBCT的在线自适应放疗技术治疗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1例,治疗后患者症状达到临床完全缓解且仅发生1级下消化道不良反应(腹泻),未出现1级及以上的血液学、泌尿生殖系统及其他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本文就该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及随访展开讨论,以期为后续大规模应用该技术提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在线自适应放疗 锥形束CT
下载PDF
Diagnostic imaging:Morphological and eruptive disturbances in the permanent teeth
8
作者 Deepak Sharma Ramneet Kaur +2 位作者 Suneet Monga Simerjeet Kaur Ruchika Kundra 《World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5年第2期72-80,共9页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on newer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 of various dental anomalies.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can occur during any of 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on newer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 of various dental anomalies.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can occur during any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are manifested clinically after the tooth is fully formed. These dental anomalies may involve a single tooth, a group of teeth, or the entire dentition. Two-dimensional diagnosticimaging, including periapical, occlusal, panoramic, or cephalometric radiographs are essential in loca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rphological and eruptive disorders. However, due to their inherent limitations such as insufficient precision because of unusual projection errors and lack of information about spatial relationships, these methods are considered unreliable. Thus, the use of newer image acquisition techniques that allow comprehensive three dimensional imaging and visualization of dental abnormalities is highly recommended for making a confirmatory diagnosis. The significance of accurate endodontic, surgical and orthodontic treatment planning in dental abnormalities cannot be overstated as it pertains to critical anatomic landmarks such as proximity to adjacent teeth or the mandibular canal. The precise information on spatial relationships provided by multiplanar imaging helps the dental surgeon to establish more accurate diagnosis,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also increases the patient safety.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use of high-end diagnostic imaging modalities in diagnosis of the various morphologic and eruptive dental abnorma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RUPTIVE MALFORMATIONS MORPHOLOGICAL disturbances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下载PDF
锥形束CT观测下牙槽神经管分支 被引量:2
9
作者 戴昱 张国志 孙海鹏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了解下颌管分支的发生率、直径、角度和其大致形态位置分布,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下颌管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学资料500例观测下颌管分支发生率及类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Naitoh的分型将下颌管... 目的了解下颌管分支的发生率、直径、角度和其大致形态位置分布,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下颌管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学资料500例观测下颌管分支发生率及类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Naitoh的分型将下颌管分支分为4类:Ⅰ类是磨牙后管,Ⅱ类是根尖下管,Ⅲ类是前行管,Ⅳ类是颊舌向管,对各类型分支与其主干直径关系和夹角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患者的1 000侧下颌骨中,190例患者共322侧下颌骨中观测到下颌管分支,其中,各类型发生率分别为52.17%,36.03%,6.21%,5.59%。下颌管分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主干1/2的有90例;少于主干1/2的有100例。下颌管分支与主干间的夹角:Ⅰ、Ⅱ、Ⅲ型夹角的均值分别为50.21°±22.25°、28.81°±11.5°和13.50°±2.39°。结论通过CBCT可观测到较高的下颌管分支检出率,最常见的是磨牙后管,在施行下颌手术前可首选CBCT仔细评估该部位的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CT 下颌神经 下颌神经管 分支 影像
下载PDF
腺样体及上气道的二维和三维测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光耀 高雪梅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26-231,共6页
目的对腺样体及上气道的二维和三维影像测量的方法学进行比较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正畸前因埋伏牙或颞下颌关节病而同期拍摄了头颅定位侧位片和锥形束CT(conebine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的患者30例。其中女18例,男12例,年龄7~1... 目的对腺样体及上气道的二维和三维影像测量的方法学进行比较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正畸前因埋伏牙或颞下颌关节病而同期拍摄了头颅定位侧位片和锥形束CT(conebine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的患者30例。其中女18例,男12例,年龄7~14岁。在头颅定;位侧位片上进行腺样体A、鼻咽腔N、软组织鼻咽长度R-PNS以及A/N值的测量,利用CBCT图像于正中矢状断层、轴面断层、冠状面断层分别进行A、N、A/N值测量,以及上气道三维测量。比较和评估头颅侧位片测量腺样体及上气道的准确度。结果头颅定位侧位片中A、N、A/N值的测量值[(13.01±3.04)mm、(26.50±3.05)mm、(0.49±0.10)]与CBCT图像正中矢状面相应的测量值(13.29±3.42)mm,(26.62±2.19)mm,(0.50±0.11),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较高的一致性(P<0.01);与CBCT轴截面相应测量值[(15.36±4.87)mm、(28.54±4.65)mm、(0.54±0.10)]和冠状面的测量值A:[(16.55±4.31 mm],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头颅定位侧位片鼻咽大小(R-PNS)、腭咽大小(VP)、下部气道大小(LP)与CBCT相应的鼻咽、腭咽、下部气道体积和平均截面积也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头颅定位侧位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腺样体、上气道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 上气道 头颅定位侧位片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锥形束CT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芸 聂敏海 黎春晖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beam,CBCT)在各个轴面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将150颗单根管离体恒牙分为5组,分别是实际长度测量组、根尖定位仪测量组,CBCT近远中面测量组、颊舌面测量组、最弯曲面测量组,分别用实际测量法,根尖定位...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beam,CBCT)在各个轴面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将150颗单根管离体恒牙分为5组,分别是实际长度测量组、根尖定位仪测量组,CBCT近远中面测量组、颊舌面测量组、最弯曲面测量组,分别用实际测量法,根尖定位仪法及CBCT软件测量法测量150颗离体牙的根管工作长度,验证CBCT在各个轴面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结果:5个组测量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最弯曲面组与实际长度测量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管弯曲数目为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根管弯曲数目为1、2个弯曲时,测量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最弯曲面组与实际长度测量组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弯曲角度为5°~20°时,测量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最弯曲面组与实际长度测量组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BCT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高,且测量结果不受根管弯曲数目、角度的影响,可能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根管工作长度 根管弯曲 根管治疗 三维测量
下载PDF
青岛地区上颌第一磨牙根管解剖特点的锥形束CT研究
12
作者 吴迪 王伟 +2 位作者 邵云蕾 孙德刚 崔传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扫描法研究846颗青岛地区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点。方法随机选取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放射科拍摄CBCT的成人数据资料中465例患者的846颗上颌第一磨牙,根据年龄分组,分析其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管形态、...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扫描法研究846颗青岛地区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点。方法随机选取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放射科拍摄CBCT的成人数据资料中465例患者的846颗上颌第一磨牙,根据年龄分组,分析其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管形态、髓室高度、根尖与上颌窦底关系的解剖特点。结果①牙根数目: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以三根为主。②根管数目:在18~49岁组中以四根管为主,发现2例五根管病例出现在30~39岁年龄组。在50~69岁组中以三根管为主。③根管形态:在18~49岁组中MB根管与MB2根管多为I型,在50~69岁组MB根管多为I型,各年龄组DB根管均为Ⅰ型,P根管以腭侧单根单根管为主。④髓腔高度:随年龄增加髓腔高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⑤根尖与上颌窦底关系:各牙根根尖与上颌窦底之间的关系以平齐为主。结论青岛地区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复杂多变,并且随年龄增长根管数目、根管形态、髓腔高度及根尖与上颌窦底关系也有不同表现,CBCT扫描法可有效发现各年龄段各型根管解剖特点,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根管变异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青岛地区 增龄性变化
原文传递
Microscopic removal of type Ⅲ dens invaginatus and preparation of apical barrier with 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in a maxillary lateral incisor: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被引量:4
13
作者 Jie Liu Yue-Rong Zhang +2 位作者 Fu-Yu Zhang Guang-Dong Zhang Hai X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6期1150-1157,共8页
BACKGROUND Invaginated teeth pose greater challenges in clinical management because of their complex configuration.With advancements in equipment and materials,such as the dental operation microscope,cone-beam compute... BACKGROUND Invaginated teeth pose greater challenges in clinical management because of their complex configuration.With advancements in equipment and materials,such as the dental operation microscope,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the preservation rate of type Ⅲ dens invaginatus could be greatly increased.CASE SUMMARY This case report presented a 31-year-old woman with complaints of spontaneous swelling and pain in the right maxillary lateral tooth.With the aid of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type Ⅲ dens invaginatus with apical periodontitis was diagnosed and confirmed.Three-visit endodontic treatment was performed.In the first visit,the invagination was carefully removed under the dental operation microscope,and chemomechanical preparation was done.In the second visit,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apical barrier surgery was performed in this tooth.In the third visit,the canal was finally obturated with thermoplastic gutta-percha to recover the crown morphology.A 26-mo follow-up revealed a satisfied outcome both in the radiographic and oral examinations.CONCLUSION In this case,removal of the entire abnormal structure provided great convenience for the follow-up treatment.When confronted with the same clinical case in the future,we can take a similar approach to address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Ⅲdens invaginatus 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APICAL barrier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Dental operation microscope Case report
下载PDF
伪影减少模式对不同材料全冠继发龋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屠青青 黄凌霞 +1 位作者 周杭涛 陈建治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不拆除固定义齿的情况下,伪影减少(artefact reduction, AR)模式对不同材料全冠修复体下继发龋检测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颗因龋坏拔出的第三磨牙用蜡块充填修复后,根据全瓷冠的预备要求完成牙体预备,每颗基牙制作钴铬金属、... 目的:探讨在不拆除固定义齿的情况下,伪影减少(artefact reduction, AR)模式对不同材料全冠修复体下继发龋检测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颗因龋坏拔出的第三磨牙用蜡块充填修复后,根据全瓷冠的预备要求完成牙体预备,每颗基牙制作钴铬金属、纯钛金属、铸瓷及氧化锆全瓷的冠部固定修复体。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每个全冠修复下的继发龋模型分有/无AR模式分别进行扫描,SPSS软件分析评估轴向截面图像的表现并计算分析龋病与健康牙本质的灰度值差值。结果:AR模式有无对纯钛及钴铬全冠的龋病与牙本质的灰度值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铸瓷及氧化锆未见明显差异(P>0.05)。AR模式的有无仅在纯钛金属冠的龋病与牙本质的灰度值差值d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修复材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不论AR模式的有无,d值大小满足:铸瓷>纯钛>钴铬>氧化锆,且有AR模式的d值均总体小于无AR模式。结论:AR模式不利于检测全冠下的继发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影减少模式 全冠修复 继发龋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