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高强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承载性能,进行了13个高强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从破坏模式、荷载-位移关系、承载力、残余承载力和延性方面对内填普通强度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短柱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钢管强度、混凝...为了研究高强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承载性能,进行了13个高强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从破坏模式、荷载-位移关系、承载力、残余承载力和延性方面对内填普通强度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短柱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钢管强度、混凝土强度以及径厚比对两种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短柱的破坏模式与等效径厚比相关,分为腰鼓型破坏和剪切型破坏两种;在相同钢管强度及径厚比条件下,内填普通强度混凝土的短柱较内填高性能混凝土的短柱具有更高的承载力提高系数和残余承载力比,以及更好的延性。同时,将试验承载力结果与我国GB 50936—2014《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欧洲规范BS EN 1994-1-1:2004和美国规范ANSI/AISC 360-16中相关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现行规范一定程度上高估了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承载力。结合已有试验统计数据与高强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试验结果,对圆钢管高强及超高强混凝土短柱受压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得到偏安全的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展开更多
为研究高强钢材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和延性,开展了涵盖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和多腔体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等三种截面的10根方形和圆形短柱轴压试验,分析其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为研究高强钢材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和延性,开展了涵盖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和多腔体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等三种截面的10根方形和圆形短柱轴压试验,分析其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延性系数以及组合强度。试验结果表明:与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和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相比,多腔体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更大的延性系数。同时,将试验承载力与中国T/CCES 7—2020、欧洲BS EN 1994-1-1以及美国ANSI/AISC 360-16中相关公式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显示:欧洲规范BS EN 1994-1-1和美国ANSI/AISC 360-16的预测结果过于保守;对于T/CCES 7—2020的预测结果,由于材料强度超过了限定范围且钢管发生局部屈曲,高估了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和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承载力;由于没有考虑加劲肋的有利作用,而低估了多腔体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短柱的承载力。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研究高强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承载性能,进行了13个高强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从破坏模式、荷载-位移关系、承载力、残余承载力和延性方面对内填普通强度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短柱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钢管强度、混凝土强度以及径厚比对两种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短柱的破坏模式与等效径厚比相关,分为腰鼓型破坏和剪切型破坏两种;在相同钢管强度及径厚比条件下,内填普通强度混凝土的短柱较内填高性能混凝土的短柱具有更高的承载力提高系数和残余承载力比,以及更好的延性。同时,将试验承载力结果与我国GB 50936—2014《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欧洲规范BS EN 1994-1-1:2004和美国规范ANSI/AISC 360-16中相关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现行规范一定程度上高估了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承载力。结合已有试验统计数据与高强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试验结果,对圆钢管高强及超高强混凝土短柱受压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得到偏安全的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文摘为研究高强钢材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和延性,开展了涵盖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和多腔体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等三种截面的10根方形和圆形短柱轴压试验,分析其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延性系数以及组合强度。试验结果表明:与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和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相比,多腔体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更大的延性系数。同时,将试验承载力与中国T/CCES 7—2020、欧洲BS EN 1994-1-1以及美国ANSI/AISC 360-16中相关公式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显示:欧洲规范BS EN 1994-1-1和美国ANSI/AISC 360-16的预测结果过于保守;对于T/CCES 7—2020的预测结果,由于材料强度超过了限定范围且钢管发生局部屈曲,高估了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和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承载力;由于没有考虑加劲肋的有利作用,而低估了多腔体中空夹层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短柱的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