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脊柱数字化拼接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兴宁 徐中佑 +4 位作者 周燚 何万林 唐磊 周赞 曾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拼接法数字化全脊柱成像在脊柱侧弯、旋转畸形的诊断、治疗及治疗后复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DR数字化成像设备及PACS影像处理系统上,检查134例脊柱侧弯、旋转病例,共获得168帧全脊柱影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和图像观察、测量... 目的探讨拼接法数字化全脊柱成像在脊柱侧弯、旋转畸形的诊断、治疗及治疗后复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DR数字化成像设备及PACS影像处理系统上,检查134例脊柱侧弯、旋转病例,共获得168帧全脊柱影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和图像观察、测量。结果拼接后的图像与拼接前的图像甲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由度=2,χ2=1.48,P>0.05)。全脊柱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对全脊柱进行观察、诊断及对Cobb角、临床人体平衡线的测量要求。结论拼接法全脊柱成像清晰显示全段脊柱结构,满足临床脊柱侧弯、旋转畸形测量要求,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脊柱旋转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MSCT冠脉成像与DSA在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钱会绒 朱刚明 +2 位作者 王青云 许团新 张丽萍 《罕少疾病杂志》 2017年第5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数字减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腔内再狭窄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1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64排冠脉CT...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数字减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腔内再狭窄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1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64排冠脉CTA的后处理图像与DSA冠脉造影图像进行比较,观察两者在支架腔内的通畅性、狭窄程度、支架远端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经冠脉CTA发现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8例,经DSA检查证实支架腔内再狭窄10例。CTA对支架腔内再狭窄的敏感度为83%,特异度90%,阳性预测值为71%。与DS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SCT冠脉成像可获得与DSA相近的检查结果,对了解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将二者结合能更加准确的判断和了解冠脉支架腔内的通畅性与狭窄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脉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CT检查对眼眶眼球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龙君 杜晓光 +1 位作者 李志刚 谢新立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年第7期529-531,共3页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PET-CT)检查对眼眶及眼球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眼眶及眼球恶性肿瘤33例(41眼).病程1月~5年,行18氟-2-氟-2-脱氧-D-...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PET-CT)检查对眼眶及眼球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眼眶及眼球恶性肿瘤33例(41眼).病程1月~5年,行18氟-2-氟-2-脱氧-D-葡萄糖(18F-2-fluoro-2-deoxy-D-glucose,18F-FDG) PET-CT肿瘤代谢全身体层融合显像.结果 术后病理学证实眼眶眼球恶性肿瘤33例,其中淋巴瘤16例,脉络膜黑色素瘤7例,视网膜母细胞瘤4例,眼眶转移瘤6例.17例在眼眶或眼球局部或在其外的皮肤、淋巴结、骨骼、内脏等组织器官有18F-FDG高代谢灶,明确提示为眼眶或眼球恶性肿瘤或转移瘤,3例未能给予明确提示,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确诊.13例提示术后或化疗后改变,其中4例可见18F-FDG放射性浓集灶,提示恶性肿瘤术后残留、复发或转移,9例未见18F-FDG浓聚,提示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PET-CT肿瘤全身断层融合显像通过人体组织的分子功能及CT复合影像,对眼眶及眼球肿瘤的良恶性质鉴别有重要参考价值;对肿瘤术后有无残留、复发和疗效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眼眶 眼球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原文传递
颈椎病的X线、CT诊断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章华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2212-2213,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诊断方法。方法对73例颈椎病的回顾分析。结果颈椎病的X线及CT表现主要是生理屈度改变(变直或反曲);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及钩椎关节退变增生,致侧隐窝及椎间孔、横突孔变窄;椎体前缘及后缘骨质增生。结论由于上述改变致...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诊断方法。方法对73例颈椎病的回顾分析。结果颈椎病的X线及CT表现主要是生理屈度改变(变直或反曲);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及钩椎关节退变增生,致侧隐窝及椎间孔、横突孔变窄;椎体前缘及后缘骨质增生。结论由于上述改变致硬膜囊,神经根、椎动脉受压及交感受神经受压、刺激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形成颈椎病;CT在其诊断上虽较X线平片优越,但平片仍是基础和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x线平片断层摄影 计算机 临床病理
下载PDF
连颅双胎畸形影像表现与手术对照(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杨智云 罗柏宁 吴新建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5年第4期201-202,共2页
目的报道1例连颅双胎罕见畸形并复习文献,提高对连颅双胎畸形的认识。方法一对女性连颅双胎婴儿的影像学表现,与手术对照。结果影像学表现与手术所见一致。结论现代影像发展可发现复杂畸形,对其矫形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连颅双胎 x线断层扫描 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MRI)
下载PDF
少见肝脏恶性肿瘤(附4例CT分析)
6
作者 王云华 黎凤媛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6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中,最多见为肝细胞癌,其他肝癌亚型及肝肉瘤均属罕少见肿瘤。本文报道4例,其中3例肝母细胞瘤和1例原发性肝淋巴瘤。作者结合本文病例与文献,着重对这两种疾病的CT表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恶性 肝肿瘤 CT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泽年 郭天畅 张婷 《中外医疗》 2009年第18期23-26,共4页
目的利用16层螺旋CT对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成像(冠脉CTA),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5例受检者能屏气时间≥18S,控制心率在(65±10)次/min,行16层螺旋CT冠脉CTA检查,利用血管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主要采用容积再现(... 目的利用16层螺旋CT对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成像(冠脉CTA),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5例受检者能屏气时间≥18S,控制心率在(65±10)次/min,行16层螺旋CT冠脉CTA检查,利用血管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主要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对冠脉CT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其中21例患者的冠脉CTA结果与冠状动脉导管造影检查(CAG)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采用相对值或绝对值时间法重组心脏容积数据。对128例患者中512支血管进行成像质量分析:质量优、良、中和差分别为22.5%(115支)、41.0%(210支)、24.4%(125支)和12.1%(62支),可用于诊断评价的血管为87.9%(450支)。21例与CAG进行对照,共分析冠状动脉血管84支,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89.6%、86.8%和93.5%。结论利用16层CT行冠脉CTA,虽然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比不上更多层数的高挡CT,但充分做好病人扫描前准备和合理的扫描、重建方法,仍可达到较高的检查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术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CT virtual bronchoscopy: imaging method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8
作者 熊明辉 张挽时 +1 位作者 王东 徐家兴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62-65,共4页
To evaluate the imaging method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T virtual bronchoscopy (CTVB) Methods Fifty two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nd pulmonary diseases were studied with CTVB All patients underwent fiberoptic ... To evaluate the imaging method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T virtual bronchoscopy (CTVB) Methods Fifty two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nd pulmonary diseases were studied with CTVB All patients underwent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and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s were confirmed pathologically Lung cancer of center type was found in 46 patients, postoperative lung cancer in 4, tracheal adenoidcystic carcinoma in 1, and bronchial diverticulum in 1 CTVB was performed using Navigator Smooth software on the workstation(Advantage Windows 3 1, GE Medical Systems) Source images included slice thickness of 3?mm or 5?mm, pitch of 1 0 or 1 5, 1 0?mm or 2 0?mm interval (overlap more than 60%) reconstruction Results CTVB could reveal vividly the tracheo^bronchial lumens, the cartilage rings, the carina and the left and right main bronchi, down to the fourth order of bronchial orifices, mimicing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Among 46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s of center type,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showed the masses in 45 patients and CTVB displayed the masses in 42 The sensitivity of CTVB was 93 3% and its accuracy was 93 5% (χ 2=1 33, 0 10< P <0 25) The tumors appeared as masses or nodules, causing bronchial stenosis (n=35) or occlusion (n=7). The bronchial rings near the masses were blurred, smooth or absent in contrast to the findings of fiberoptic endoscopy Postoperative bronchial stump (n=4) appeared to be smooth Bronchial diverticulum exhibited a local concavity on CTVB and local protrusion on surface shadow display (SSD) CTVB could pass through the stenotic bronchi and detect the occlusive bronchi from the distal end Conclusions The sensitivity of CTVB in detecting bronchial mass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Combined with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 and CTVB can demonstrate the extraluminal extension of tumors As a noninvasive examining method, however, CTVB is limited to observe mucosal abnormalities and to obtain histologic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monary neoplasm virtual bronchoscopy tomography x ray computer
原文传递
螺旋CT三维重建孤立性肺结节的检查方法
9
作者 刘天碧 杨德勇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建孤立性肺结节的实用方法与技巧。方法 :螺旋CT扫描孤立性肺结节 2 4例。扫描层厚 2mm ,螺距 1∶1 ,重建间隔1mm ,应用表面覆盖法进行处理。结果 :结节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关系在三维图像上显示良好。阈值参数的选择影响结节... 目的 :探讨重建孤立性肺结节的实用方法与技巧。方法 :螺旋CT扫描孤立性肺结节 2 4例。扫描层厚 2mm ,螺距 1∶1 ,重建间隔1mm ,应用表面覆盖法进行处理。结果 :结节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关系在三维图像上显示良好。阈值参数的选择影响结节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关系的显示 ,其下界值起决定性作用 ,而上界值作用不显著。结论 :高质量的三维图像依赖于技术参数的合理选择与匹配 ,其中层厚、螺距和阈值参数是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孤立性肺结节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