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高龄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左琦 李天发 +4 位作者 秦将均 张光星 刘先霞 王军 杨新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828-832,共5页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64-SCTCA)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住院的16例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的高龄(≥60岁)患者,先后行64-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参照美国...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64-SCTCA)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住院的16例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的高龄(≥60岁)患者,先后行64-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参照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分段法对冠状动脉进行分段,评价64-SCTCA诊断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阴性预测值。结果:(1)在CAG可清晰显影的144个节段中,64-SCTCA可清晰辨认和评价的占139段(96.53%),另外5段(3.47%)显影不清。左主干、前降支及左回旋支可评价节段的比例显著高于右冠状动脉(χ2=10.36,P=0.016),同一支血管中近、中、远段可评价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2)64-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71.43%、81.25%、80.00%、83.33%。按可评价节段计算,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各节段有意义狭窄病变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0%、97.58%、95.83%、85.00%、97.58%。(3)按可评价节段计算,64-SCTCA检出存在有意义病变与CAG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检测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及同一支血管近、中、远段的假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SCTCA与CAG检查结果高度相近,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检测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病变的价值高于右冠状动脉,对临床诊断冠心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冠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高龄 冠心病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卢照翾 李志伟 卢方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680-683,共4页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体AVF功能不良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TA明确内瘘狭窄的部位、数目、程度等.结果 48例次临床诊断自体AVF功...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体AVF功能不良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TA明确内瘘狭窄的部位、数目、程度等.结果 48例次临床诊断自体AVF功能不良的MHD患者,经CTA显示内瘘狭窄病变共86处,其中局限性狭窄51处(59.3%),节段性狭窄35处(40.7%).自体AVF位于前臂患者41例次狭窄共77处,近吻合口动脉狭窄9处(11.7%),吻合口狭窄12处(15.6%),近吻合口狭窄37处(48.0%),流出道狭窄共19处(24.7%),其中远心端距吻合口3~5 cm 14处(18.2%);5~10 cm 4处(5.2%);>10cm 1处(1.3%);自体AVF位于上臂患者7例次狭窄共9处,近吻合口狭窄6处(66.7%),流出道狭窄3处(33.3%),其中远心端距吻合口3~5cm 1处(11.1%);5 ~10 cm 2处(22.2%).血管狭窄程度25% ~ 49% 10例次(20.8%),50% ~74% 25例次(52.1%),75% ~99% 13例次(27.1%).结论 CTA可准确评估MHD患者自体AVF功能不良的内瘘血管狭窄部位、数量及程度,为进一步手术干预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血管造影 计算机体层成像
原文传递
囊腔型肺癌的CT表现及^(18)F-FDG代谢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翅鹏 程少容 +3 位作者 黄文才 熊飞 谭惠斌 刘江勇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477-480,485,共5页
目的分析囊腔型肺癌的CT表现及^(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orodeoxy glucose,^(18)F-FDG)的代谢特点。方法从978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中,收集术前CT表现为含气囊腔的肺癌19例,其中腺癌14例(73.68%),腺鳞癌2例(10.53%),鳞癌... 目的分析囊腔型肺癌的CT表现及^(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orodeoxy glucose,^(18)F-FDG)的代谢特点。方法从978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中,收集术前CT表现为含气囊腔的肺癌19例,其中腺癌14例(73.68%),腺鳞癌2例(10.53%),鳞癌2例(10.53%),小细胞肺癌1例(5.26%),其中5例术前经多次CT随访观察,10例术前接受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回顾分析19例囊腔型肺癌的CT征象、葡萄糖最大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maximum,SUVmax)。结果19例囊腔型肺癌根据Mascalchi法形态学分型,其中Ⅰ型(腔外结节型)6例,Ⅱ型(腔内结节型)1例,Ⅲ型(厚壁囊腔型)8例,Ⅳ型(复杂囊腔型)4例。19例囊腔型肺癌中具有分叶征15例(78.95%)和毛刺征15例(78.95%),病灶周边血管集束征18例(94.74%),胸膜凹陷征14例(73.68%)。10例PET-CT检查的囊腔型肺癌SUVmax范围为1.30%~3.90%(2.6±1.1)。结论高分辨CT有助于原发性囊腔型肺癌的定性诊断,而PET-CT检查的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囊腔 X线计算机 计算机体层摄影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原文传递
沥青混合料细观分形特征研究
4
作者 范萍 《福建建筑》 2024年第8期102-107,共6页
沥青混合料的集料骨架和空隙结构与路面性能高度相关。然而,沥青混合料内部复杂的几何结构和非均质特性,给其细观结构表征和分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探究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特征,选用两种压实方法和三种设计指标制备试件... 沥青混合料的集料骨架和空隙结构与路面性能高度相关。然而,沥青混合料内部复杂的几何结构和非均质特性,给其细观结构表征和分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探究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特征,选用两种压实方法和三种设计指标制备试件,并进行CT扫描和三维重构。采用分形维数D和多重分形理论的相关参数,描述沥青混合料的内部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多重分形谱参数相较于分形维数D,更能反映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三种沥青混合料随着平均粒径增加,其细观结构特征趋于相同;压实度对沥青混合料简单分形和多重分形特征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集料骨架 空隙 分形维数 多重分形 细观结构
下载PDF
“一键式”个体化低辐射剂量CT结肠造影的可行性
5
作者 李贝贝 赵明月 +3 位作者 王旭 魏巍 刘爱连 刘义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0-395,共6页
目的探究在CT结肠造影(CTC)中应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技术行“一键式”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C扫描的131例患者,均行俯卧位(A组)、仰卧位(B组)两次扫描... 目的探究在CT结肠造影(CTC)中应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技术行“一键式”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C扫描的131例患者,均行俯卧位(A组)、仰卧位(B组)两次扫描。A组管电压采用120 kVp,应用30%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图像;B组管电压使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模式,采用70%ASIR-V图像,其余参数均一致。记录体重指数、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两组轴位图像相同层面肝脏和肠腔内空气(背景)均匀处的CT值和噪声值,计算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噪声比;由2位观察者采用5分法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行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B组(体重指数:17.96~32.05 kg/m^(2))kVp预设值分布为70 kVp 4例、80 kVp 64例、100 kVp 61例、120 kVp 2例。A、B组CTDIvol、DLP分别为(5.57±0.13)mGy、(291.80±7.46)mGy·cm和(3.79±0.14)mGy、(189.70±7.48)mGy·cm,B组与A组相比,CTDIvol、DLP分别降低31.96%和34.99%(Z=9.931,P均<0.05)。B组图像肝脏和肠腔内空气CT值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8、-1.218,P>0.05),B组图像噪声值低于A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均高于A组(t=-33.200、-41.617,16.083、57.748,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766~0.879,P>0.05)。结论在低剂量CTC扫描中应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实现了“一键式”个体化低剂量CTC成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可行性
下载PDF
脾脏影像纹理特征预测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华妮 李嘉颖 +2 位作者 周敏辉 陈海波 孙志超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70-474,I0004,共6页
目的 探讨脾脏影像纹理特征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73例,以内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低危食管静脉曲张组23例和... 目的 探讨脾脏影像纹理特征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73例,以内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低危食管静脉曲张组23例和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组50例。在脾脏CT平扫图像上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纹理特征,筛选出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相关的脾脏影像纹理特征参数,并分析其构建的模型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最终筛选获得8个脾脏纹理特征参数与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有相关性(r=0.282~0.437,均P<0.05)。基于筛选的纹理特征参数构建的LinearSVC影像组学预测模型,训练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70(95%CI:0.773~0.967)、0.823、0.765,验证组分别为0.876(95%CI:0.723~1.000)、0.867、0.714,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脾脏影像纹理特征模型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以辅助临床医师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早期精准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影像组学 脾脏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急诊检查结肠病变误诊与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梅友泉 刘秀丽 +4 位作者 庞华军 伍强 卓兵芝 赵峰 杨春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078-2082,共5页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检查结肠病变误诊与漏诊原因。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10月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行急诊结肠多排螺旋CT检查误诊或漏诊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最终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明确诊断,分析其误诊或漏诊原因。结果 9例患者中误诊6...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检查结肠病变误诊与漏诊原因。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10月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行急诊结肠多排螺旋CT检查误诊或漏诊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最终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明确诊断,分析其误诊或漏诊原因。结果 9例患者中误诊6例,漏诊3例。3例肠痉挛、炎性病变均误诊为结肠癌,经CT复诊行肛管结肠充气后扫描,未见初次CT扫描所见肠内"肿块影",纤维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组织;1例阑尾黏液囊肿误诊为右侧卵巢囊腺瘤,后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直肠中分化腺癌、1例回盲部溃疡性中分化腺癌误诊为炎性病变。3例漏诊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1例直肠腺癌,1例乙状结肠腺癌及1例升结肠腺癌。结论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是肠道清理及充气准备不佳、对"假肿块"CT征象认识不足。充分的肠道清洁及充气准备,认真区别"假肿块"CT征象,可有效降低结肠病变的误诊、漏诊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成像 计算机体层摄影 误诊 漏诊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低keV虚拟单能级图像在小肝癌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骆秋霞 李远辉 +3 位作者 张建生 汤朝晖 谢倩玮 何炳均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低千电子伏特(keV)虚拟单能级图像(VMI)重建在小肝癌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采用DLCT行肝胆胰脾增强扫描的28例小肝癌患者临床影像资料。其中男24例,女4...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低千电子伏特(keV)虚拟单能级图像(VMI)重建在小肝癌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采用DLCT行肝胆胰脾增强扫描的28例小肝癌患者临床影像资料。其中男24例,女4例;年龄29~67岁,中位年龄55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术前1周行DLCT检查,利用后处理工作站将全息光谱图像数据包分解及整合重建,患者图像分为常规CT图像组(CI组)、4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组(VMI40组)、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组(VMI50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等客观评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图像的整体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图像锐利度、病灶显著性等主观评分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客观图像质量评估中,VMI40组病灶CT值、SNR和CNR分别为242±51、14.1±5.9、8.9±4.5,明显高于VMI50组的176±32、12.2±4.4、6.7±3.1(t=18.12,5.08,7.07;P<0.05);VMI50组CT值、SNR和CNR亦明显高于CI组的114±17、7.8±2.4、3.2±1.4(t=18.01,5.60,7.29;P<0.05)。主观图像质量分数评估中,VMI40组病灶显著性分数为5(1)分,明显高于VMI50组和CI组的4(2)、3(2)(Z=4.00,4.77;P<0.05)。结论与CI相比,DLCT低keV VMI可提高小肝癌病灶图像质量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光谱法 肝肿瘤
原文传递
64层CT仿真内镜在结肠隆起性病变及憩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学淳 解祥军 +2 位作者 徐海滨 孙兰敏 张进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CT仿真内镜(CTVC)结合三维成像在结肠隆起性病变及憩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3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隆起性病变及憩室患者进行CTVC检查和三维后处理成像。结果:43例中,26例结肠癌和13例结肠息肉与纤维结肠镜(FC)... 目的:探讨64层CT仿真内镜(CTVC)结合三维成像在结肠隆起性病变及憩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3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隆起性病变及憩室患者进行CTVC检查和三维后处理成像。结果:43例中,26例结肠癌和13例结肠息肉与纤维结肠镜(FC)诊断结果基本一致;4例CTVC诊断为结肠憩室,其中2例FC未发现异常。结论:64层CTVC结合三维成像对结肠隆起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结肠镜检查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超低管电流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重建CT猪结肠成像质量与辐射剂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合松 梁丹 +6 位作者 罗明月 段侪杰 Wen-li Cai 朱珊珊 邱建平 李文儒 Jerome Z Liang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超低管电流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AIDR3D)重建CT猪结肠成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方法制作10段猪结肠息肉模型,每段猪结肠黏膜设有30枚直径1-15mm的结节样模拟息肉。对所有模型均采用640层CT机进行扫描,管电压120kVp,电流... 目的探讨超低管电流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AIDR3D)重建CT猪结肠成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方法制作10段猪结肠息肉模型,每段猪结肠黏膜设有30枚直径1-15mm的结节样模拟息肉。对所有模型均采用640层CT机进行扫描,管电压120kVp,电流剂量分别为10、20、30、40、50mAs。并获得滤波反投影(FBP)和AIDR3D重建图像,不同管电流及重建方法组合10组数据:A组(10mA,FBP)、B组(10mAs,AIDR3D)、C组(20 mAs,FBP)、D组(20mAs,AIDR3D)、E组(30mAs,FBP)、F组(30mAs,AIDR3D)、G组(40mAs,FBP)、H组(40mAs,AIDR3D)、I组(50mAs,FBP)、J组(50mAs,AIDR3D)。测算图像的噪声、SNR及CNR作为定量指标,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定性评分。以有效辐射剂量为指标比较各组图像的辐射剂量。结果相同管电流条件下,AIDR3D图像的噪声低于FBP图像,SNC及CNR均高于FBP图像(P均〈0.05)。D组与I组图像的噪声(P=0.052)、SNR(P=0.129)及CNR(P=0.05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图像的噪声(P=0.002)高于I组,SNR及CNR均低于I组(P均〈0.001)。相同管电流条件下,AIDR3D图像的质量评分高于FBP图像(P均〈0.05)。D组与I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B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I组(P〈0.001)。与I组(50 mAs,FBP)比较,D组(20 mAs,AIDR3D)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了5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管电流(20 mAs)扫描结合AIDR3D重建的猪结肠CT图像质量可媲美常规低管电流(50 mAs)扫描结合FBP重建的图像质量,并有效减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 CT结肠成像 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林小翼 万平华 +1 位作者 张宗利 蒋宁平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CTE)在炎症性肠病(IB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在陈家桥医院经病理确诊的IBD患者,总结分析临床病史、CTE影像学特征,计算CTE诊断IBD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共纳入60例IBD患者...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CTE)在炎症性肠病(IB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在陈家桥医院经病理确诊的IBD患者,总结分析临床病史、CTE影像学特征,计算CTE诊断IBD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共纳入60例IBD患者,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35例,克罗恩病(CD)患者25例,二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E检出UC的敏感度89%、特异度84%;CTE检出CD的敏感度88%、特异度91%。CD以回肠末端与回盲部多见。UC以对称性增厚为主,CD以非对称性增厚为主,且CD较UC更易出现梳征、蜂窝组织炎及瘘管(P<0.05);CD与UC均出现均匀或非均匀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E清晰显示肠壁、肠腔外病变,有助于UC和CD的鉴别诊断,是IBD诊断有效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成像 计算机体层摄影 炎性肠疾病 结肠炎 溃疡性
下载PDF
兔VX_2肝癌模型制作及其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艳 李彩霞 +1 位作者 李春海 宁丹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种植率,分析兔VX2肝癌影像学表现。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60只分为开腹包埋、开腹穿刺及直接经皮穿刺种植三组(每组20只),每组又分为10只瘤块接种,10只悬液接种。接种2周后,以CT、MRI检测肿瘤种植及生...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种植率,分析兔VX2肝癌影像学表现。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60只分为开腹包埋、开腹穿刺及直接经皮穿刺种植三组(每组20只),每组又分为10只瘤块接种,10只悬液接种。接种2周后,以CT、MRI检测肿瘤种植及生长状况,然后行肝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开腹包埋、开腹穿刺接种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与经皮穿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块接种比悬液接种种植率高(P<0.05)。CT平扫,VX2肿瘤呈低密度,动脉期环性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MRI平扫呈长T1,稍长T2信号。肝动脉造影示肿瘤富血供,由肝动脉供血。接种3周后,肿瘤易出血坏死。结论:开腹包埋与开腹穿刺接种制作VX2兔肝癌模型简单,实验周期短,接种率高。开腹瘤块法复制兔VX2肝癌模型,其影像学表现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可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的影像与病理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锦良 李天然 +3 位作者 钱根年 陈自谦 郑春雨 李铭山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CT、MRI、CTA、MRA、DSA等影像学表现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脑动静脉畸形75例,以手术病理及DSA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CT、MRI、CTA、MRA、DSA影像学表现,分析各种影像手段的优缺点。结果CT诊断AVM的敏感性...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CT、MRI、CTA、MRA、DSA等影像学表现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脑动静脉畸形75例,以手术病理及DSA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CT、MRI、CTA、MRA、DSA影像学表现,分析各种影像手段的优缺点。结果CT诊断AVM的敏感性为89.3%(67/75),MR诊断AVM的敏感性为96%(72/75)。CT呈团块状、蜂窝状、结节状或条索状;MR呈蚯蚓状或线样无信号流空血管影;CT发现钙化及超早期出血较MR敏感,MR对血肿的分期敏感。CTA、MRA、DSA可见瘤巢、引入动脉影及引流静脉影,CTA、MRA分辨率不及DSA,DSA对AVM内部结构的显示不及CTA、MRA。影像学表现可以反映脑动静脉畸形的大体病理结构。结论不同的影像手段对AVM的诊断各具有价值,结合不同的影像手段完全可以达到诊断定性的目的,影像表现可以反映AVM大体病理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CT CTA MRI MRA DSA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CT结肠造影对结肠癌及息肉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挽时 王东 +1 位作者 温兆赢 王萍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比较研究螺旋 CT结肠造影对结肠癌及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5 8组结肠癌及结肠息肉的 CT原始图像资料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获取 CT仿真结肠镜 (CT virtual colonoscopy,CTVC)、多平面重建 (m ulitiplanar reform a-tion,... 目的 比较研究螺旋 CT结肠造影对结肠癌及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5 8组结肠癌及结肠息肉的 CT原始图像资料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获取 CT仿真结肠镜 (CT virtual colonoscopy,CTVC)、多平面重建 (m ulitiplanar reform a-tion,MPR) +轴位、表面遮盖显示 (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 +透明显示 (Raysum )图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和 (或 )电子结肠镜 (electronic colonoscopy,EC)活检证实。 结果 轴位 +MPR、CTVC、SSD+Raysum对结肠癌分型的正确判断率分别为 71.74 %、89.13%和 5 8.70 % ,对结肠癌环周侵犯程度的正确判断率为 10 0 %、82 .6 1%和 73.91% ,肿块对肠管侵犯的长度的正确判断率为 80 .4 3%、6 0 .87%和 10 0 % ;对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 6 5 .15 %、75 .76 %和 5 1.5 2 %。 结论 轴位 +MPR能较准确判断肿块环周侵犯的程度 ,CTVC能准确判断肿块的分型 ,SSD+Raysum有助于准确判断肿块的长度 ;以上多种方法综合起来评价更有助于全面、细致地显示病变情况 ,尤其可提高息肉的检出率 ,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结肠息肉 结肠镜检查 CT
下载PDF
CT仿真结肠镜与腹部增强CT对炎症性肠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雪娥 王继琛 汪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50-1854,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CT仿真结肠镜(CTC)与腹部增强CT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价值,探讨IBD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IBD患者36例及非IBD患者36例,IBD患者中17例接受增强CT检查,另19例接受CTC检查;非IBD患者中接受增强CT及CTC检查者各18例。对图... 目的对比观察CT仿真结肠镜(CTC)与腹部增强CT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价值,探讨IBD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IBD患者36例及非IBD患者36例,IBD患者中17例接受增强CT检查,另19例接受CTC检查;非IBD患者中接受增强CT及CTC检查者各18例。对图像进行盲法阅片,对IBD检出的可信度分5级进行评价,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并以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筛选能预测IBD的相关影像学征象。结果 ROC曲线显示CTC的曲线下面积(Az)为0.9354,明显高于增强CT(Az=0.6841,P=0.0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3项影像学改变可预测IBD,包括:①结肠黏膜不光滑、呈颗粒状;②肠壁增厚及强化;③结肠袋消失。以肠壁增厚及强化诊断IBD的敏感度最高,达80.62%;结肠黏膜不光滑、呈颗粒状+结肠袋消失相结合的特异度最高,达97.20%。结论与腹部增强CT相比,CTC对IBD具有更高的检出率。结肠肠壁增厚伴强化是诊断IBD最具敏感性的征象,IBD最特异性的征象是同时具备结肠黏膜不光滑、呈颗粒状和结肠袋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克罗恩病 结肠炎 溃疡性 结肠镜检查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栓塞继发肺梗死CT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海平 吴晓华 +2 位作者 赵田瑞 贺毅 杨正汉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2年第2期227-235,共9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APE)继发肺梗死(PI)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APE继发PI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总结PI的数量、位置、形态、边缘、胸腔积液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PI的CT特征:(1)数量及位置:共79个PI病灶,18例患者为单发PI,2...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APE)继发肺梗死(PI)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APE继发PI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总结PI的数量、位置、形态、边缘、胸腔积液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PI的CT特征:(1)数量及位置:共79个PI病灶,18例患者为单发PI,23例患者为多发;所有PI病灶均位于胸膜下,与胸膜呈宽基底相连;46.8%(37/79)位于右肺下叶,36.7%(29/79)位于左肺下叶,右肺上叶、中叶分别为3.8%(3/79)、6.3%(5/79),左肺上叶舌段6.3%(5/79)。(2)形态:45.6%(36/79)病灶表现为反晕征(RHS),36.7%(29/79)为椭圆形、楔形及驼峰样实变,17.7%(14/79)为斑片状磨玻璃影。(3)支气管血管束包埋征:79.7%(63/79)病变内可见支气管血管束走行其中,21.3%(16/79)病变范围较小,其内未见明确支气管血管束走行、包埋。(4)增强后,79个PI病灶均未见强化。(5)治疗后期,所有PI病灶均演变为斑片或索条影。(6)胸腔积液:63.4%(26/41)患者出现胸腔积液,42.3%(11/26)为双侧胸腔积液,57.7%(15/26)单侧胸腔积液。结论:APE继发PI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胸膜下出现单发或多发病变,有反晕征、楔形或驼峰样实变、支气管血管束包埋特征时应考虑到PI,另外胸腔积液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动脉栓塞 肺梗死 肺动脉造影
下载PDF
16-MDCT仿真内窥镜检查猪结肠模拟息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巍 赵贵辛 +3 位作者 王啸 冯艳丽 林均会 朱海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10mm以下不同大小的猪结肠模拟息肉的敏感性以及充气压力的选择。方法:猪结肠40cm24段。每段制作1~2mm、3~4mm、5~6mm、7~8mm、9~10mm息肉模型5枚。24段猪结肠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8段。3组...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10mm以下不同大小的猪结肠模拟息肉的敏感性以及充气压力的选择。方法:猪结肠40cm24段。每段制作1~2mm、3~4mm、5~6mm、7~8mm、9~10mm息肉模型5枚。24段猪结肠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8段。3组分别注入37.5mmHg、52.5mmHg、67.5mmHg压力的气体。每段猪结肠均行3个角度扫描,即猪结肠纵轴与扫描架平面成0°、45°、90°角。结果:不同角度、压力下息肉检出的敏感性较高,没有显著性差异。仅在气压为37.5mmHg时1~2mm的息肉检出的敏感性为75.0%,其它均为100%。结肠充气的3种压力37.5mmHg与52.5mmHg和67.5mmHg之间,结肠袋深距有显著性差异,52.5mmHg与67.5mmHg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6层螺旋CT对1~2mm、3~4mm、5~6mm、7~8mm、9~10mm的息肉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建议52.5mmHg的气压应作为CT仿真内窥镜充气的首选压力。CT扫描时应始终维持这个压力,直到扫描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结肠镜检查 计算机体层摄影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结肠CT仿真内窥镜充气方法及压力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巍 赵贵辛 +1 位作者 冯艳丽 王啸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27-630,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CT仿真内窥镜较理想的充气方法和充气压力。材料和方法:8名志愿者中,男4名,女4名,最大年龄50岁,最小年龄40岁,平均44.4岁。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通过双腔气囊胶乳导尿管向志愿者结肠内注入气体。先行最大耐受气压CT扫描,... 目的:探讨结肠CT仿真内窥镜较理想的充气方法和充气压力。材料和方法:8名志愿者中,男4名,女4名,最大年龄50岁,最小年龄40岁,平均44.4岁。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通过双腔气囊胶乳导尿管向志愿者结肠内注入气体。先行最大耐受气压CT扫描,扫描期间持续注入这个压力直到扫描结束,然后每降低7.5mmHg进行一次CT扫描,最低压力为30mmHg。结果:肛门插管用双腔气囊胶乳导尿管。CT扫描时,用持续性注入同一压力气体的方法。结肠扩张程度,在52.5mmHg,40mmHg,37.5mmHg,30mmHg4个级别气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肠充气CT扫描后,腹部不适消失时间,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扫描时,持续性注入同一压力气体的方法,可以保持肠管扩张的稳定性,保证CTVE检查的顺利进行。肠管充气压力的控制,不应以患者的最大耐受为标准,应以较低的气压为妥,本研究为30mmHg。肛门插管用双腔气囊胶乳导尿管,其膨胀的气囊可以起到固定导尿管和减少导尿管与肛门间的漏气作用。CT充气扫描后,腹部不适消失时间,女性较男性为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疾病 结肠镜检查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CT虚拟结肠镜对早期筛查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天骄 史学森 孙凯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74-477,共4页
CT虚拟结肠镜(CTVC)应用临床以来,在结直肠癌(CRC)的诊断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较短的检查时间、较低的辐射剂量和高质量的成像使其成为CRC的早期筛查手段。笔者主要对CTVC在CRC早期筛查方面的进展和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肠成像 计算机体层摄影 筛查
原文传递
基于HDCT定量技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少杰 齐琳 +2 位作者 陆金娟 田全凯 李铭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2年第3期574-579,共6页
目的通过胸部CT定量分析COPD患者及PRISm患者支气管、肺血管的部分定量参数,观察其对COPD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双气相胸部CT平扫病例73例,并分析其CT定量参数与PFT检查... 目的通过胸部CT定量分析COPD患者及PRISm患者支气管、肺血管的部分定量参数,观察其对COPD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双气相胸部CT平扫病例73例,并分析其CT定量参数与PFT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及各组病例之间差异性。结果FEV1%pre分别与WL容积比、RL容积比、RUL容积比、RML容积比、LUL容积比、WL段以下支气管/肺容积、RL段以下支气管/肺容积、RUL段以下支气管/肺容积、RML段以下支气管/肺容积等参数成正相关(r分别为:0.280、0.284、0.300、0.282、0.236、0.261、0.324、0.302、0.289,P<0.05)。FEV1/FVC分别与WL容积比、RL容积比、LL容积比、RUL容积比、RML容积比、LUL容积比、LLL容积比、WL段以下支气管/肺容积、RL段以下支气管/肺容积、RUL段以下支气管/肺容积、RML段以下支气管/肺容积、RLL段以下支气管/肺容积等参数成正相关(r分别为:0.372、0.393、0.264、0.292、0.309、0.367、0.245、0.236、0.306、0.407、0.311、0.296、0.333,P<0.05)。DLco分别与距胸膜6mm血管数量(WL)、距胸膜6mm血管数量(RL)、距胸膜6mm血管数量(LL)、距胸膜6mm血管数量(RML)、距胸膜6mm血管数量(RLL)成正相关(r分别为:0.296、0.281、0.301、0.351,P<0.05)。结论CT定量参数作为联合诊断指标可以为COPD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价值,血管数量的定量分析可以反映患者弥散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秒率保留的肺功能损害 计算机体层摄影 老年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