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沿岸地区物流产业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程艳 周燕萍 徐长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12-1418,共7页
城市是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构建了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江沿岸28个中心城市的物流竞争力水平进行了评价。从空间、时间、成本3个维度,综合考虑铁路、公路、水路3种运输方式,构建经济距离公式,计算城际综... 城市是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构建了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江沿岸28个中心城市的物流竞争力水平进行了评价。从空间、时间、成本3个维度,综合考虑铁路、公路、水路3种运输方式,构建经济距离公式,计算城际综合"经济距离",最后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长江沿岸经济带城市物流空间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重庆、武汉、南京物流竞争力水平较高,是长江沿岸物流产业的重要节点;城市群内部的空间联系度明显大于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度;上、中、下游的城市群物流引力强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梯度,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皖江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的物流网络呈现较明显的融合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沿岸 城市物流 经济距离 引力模型 空间结构
原文传递
江苏省城市综合创新竞争力时空联系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承云 沈泽洲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17,共9页
文章基于江苏省各市创新竞争力测度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构建综合创新竞争力评价模型,利用ESDA研究各市创新竞争力的时空分异特征,结合引力模型及SNA构建江苏省创新网络并探究其时空联系特征。研究发现:苏州、南京、无锡、南通为综合创新... 文章基于江苏省各市创新竞争力测度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构建综合创新竞争力评价模型,利用ESDA研究各市创新竞争力的时空分异特征,结合引力模型及SNA构建江苏省创新网络并探究其时空联系特征。研究发现:苏州、南京、无锡、南通为综合创新竞争力第一等级;徐州、常州为第二等级;其余各市为第三等级;其中南通、常州综合创新竞争力表现出持续升高态势,徐州表现出下降态势。区域综合创新能力正逐渐趋于不平衡,形成以苏州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以及以宿迁为中心的低值集聚区。各市间的创新联系表现为“南强北弱”的特点,苏南和苏中联系相对密切,而两者与苏北间的联系相对松散。江苏省创新网络中存在以苏州为中心的创新核心及以南京为中心的次级创新核心,且核心与周围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而其他非核心地区的联系则日趋松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创新竞争力 江苏省 ESDA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区划模型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璞 侯华丽 刘天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15-119,124,共6页
矿产资源综合区划对于引导矿产资源开发空间科学布局、控制开发强度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矿产资源综合区划的内涵、目标,在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影响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综合质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引力模型法的... 矿产资源综合区划对于引导矿产资源开发空间科学布局、控制开发强度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矿产资源综合区划的内涵、目标,在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影响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综合质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引力模型法的综合区划模型,并开展了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区划实证研究。以省级行政区为基本评价和区划单元,重点考虑区域间的矿业经济关联与影响,将全国划分为7个矿产资源综合发展区,对各个综合发展区的资源特征和发展环境进行系统总结,并提出了针对各区的资源型产业发展导向,以期为我国矿产资源规划分区和区域差别化管治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区划 矿产资源 引力模型
下载PDF
湖北省县域道路网络综合通达性及其空间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银超慧 刘艳芳 史滢宜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年第11期3-8,共6页
道路网络通达性是区域交通体系建设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本文以GIS为技术手段,通过重力度量模型、道路加权和密度模型计算得出经济联系指数和道路加权核密度指数,并构建综合通达性指数来分析湖北省县域道路网络综合通达性及其空间特征... 道路网络通达性是区域交通体系建设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本文以GIS为技术手段,通过重力度量模型、道路加权和密度模型计算得出经济联系指数和道路加权核密度指数,并构建综合通达性指数来分析湖北省县域道路网络综合通达性及其空间特征分布。结果表明:(1)湖北省103个县经济联系指数以武汉市主城区最高;(2)道路加权核密度指数以武汉市东西湖区最高;(3)道路网络综合通达性最高的5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硚口区、汉阳区、江岸区、江汉区、东西湖区。本文填补了目前国内省级交通网络通达性方面的研究空白,为湖北省道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布局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网络 综合通达性 重力度量模型 核密度估计法 湖北省
下载PDF
基于综合引力模型对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引力的测度 被引量:3
5
作者 汤新云 张卉 《高师理科学刊》 2019年第7期16-21,共6页
针对促进合肥都市圈发展以推动安徽崛起,采用综合引力模型和断裂点公式,选取2015年合肥都市圈6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加值等11项体现城市综合质量的指标,通过熵值法赋权后对都市圈内(除去桐城市)的城市进行综合分析... 针对促进合肥都市圈发展以推动安徽崛起,采用综合引力模型和断裂点公式,选取2015年合肥都市圈6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加值等11项体现城市综合质量的指标,通过熵值法赋权后对都市圈内(除去桐城市)的城市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综合引力值上,合肥作为核心城市的地位不可动摇,且其对其它城市的吸引力大于其它城市之间的吸引力,这反映都市圈内以合肥市为单核的合作方式;从断裂点位置上,合肥对芜湖和马鞍山市的辐射作用小于其它城市,主要由于这2个城市因交通受南京都市圈辐射的影响远大于合肥,表明了合肥都市圈扩容后整个区域还未实现一体化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都市圈 综合引力模型 断裂点理论 一体化
下载PDF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跨境电商综合实力评价体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广澜 王健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75-86,共12页
我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快速增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数量已达105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省市区。浙江省是全国唯一拥有5批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省份,且区域范围基本覆盖行政区域全境,因此,其跨境电商发展演化过程可以对其他地区有... 我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快速增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数量已达105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省市区。浙江省是全国唯一拥有5批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省份,且区域范围基本覆盖行政区域全境,因此,其跨境电商发展演化过程可以对其他地区有学习借鉴意义。本文以浙江省内各跨境电商综试区为例,基于改进引力模型构建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并对其所在城市之间的联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本文所改进的引力模型能够全面反映各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综合实力、发展定位和评价体系。浙江省内各跨境电商综试区联系呈现“杭州、宁波为中心向外辐射”的特征。省内各综合实力发展程度可以被分为中心型、平衡型、成长型和薄弱型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文章为如何破除行政壁垒,深化城市间联系和融合,达到优化整体城市布局、实现协同发展目的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综合试验区 引力模型 区域划分
下载PDF
河南省公路空间运输联系的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史琴琴 康江江 +2 位作者 杨洋 赵凯娜 鲁丰先 《河南科学》 2016年第6期973-978,共6页
以公路客运量、货运量以及熵值法计算下的复合流量作为测度指标,综合运用集中系数、非均衡系数、重力模型、最大引力连接线等方法与模型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城市节点性与空间联系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从时间上看,2003—2013... 以公路客运量、货运量以及熵值法计算下的复合流量作为测度指标,综合运用集中系数、非均衡系数、重力模型、最大引力连接线等方法与模型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城市节点性与空间联系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从时间上看,2003—2013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公路客货运集中程度差异显著,客运量集中程度比较明显而货运量相对分散,2008年以后两者都表现出比较稳定的集中态势.非均衡系数逐年增加,河南省整体客货运呈现出先分散后集中的发展特征.2从空间特征上看,以客运量测度的河南省城市节点空间联系形态呈现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心-外围"辐射状特征,相反以货运量测度的城市中心节点性较弱且分散.以复合流量测度的河南省城市节点中心性也较分散,除2008年表现出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心-外围"状外,其余年份城市中心节点性较弱且相对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客货运量 复合流量 重力模型 时空演变 河南省
下载PDF
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双边贸易影响因素及潜力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立芳 杨励 《财经理论研究》 2018年第2期80-89,共10页
本文基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成员国的面板数据,以传统引力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双边贸易建立起扩展的引力模型,分别对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流量和贸易潜力... 本文基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成员国的面板数据,以传统引力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双边贸易建立起扩展的引力模型,分别对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流量和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和预测。研究结论表明:影响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双边贸易额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两国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成员国的对外开放度和政治因素。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贸易潜力,得出中国与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这八个国家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再造型,而与日本、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文莱这六个国家间存在"贸易不足"的结论。最后,结合"逆全球化"的动向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 贸易影响因素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下载PDF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经济网络演化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莉琴 石培华 +1 位作者 张毓利 张一楠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190,共9页
以最新验收的168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所在的133个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平台,运用量化模型探究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的空间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示范区创建后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强度明显增强,旅游经济协同格局... 以最新验收的168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所在的133个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平台,运用量化模型探究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的空间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示范区创建后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强度明显增强,旅游经济协同格局初步形成,呈现单一“极核”向“多中心、多群落”的演变态势。2)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突破空间邻近性限制,受旅游产业基础、目的地供给、客源市场和旅游通道四维要素驱动,各因素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3)旅游资源禀赋和交通可达性促进其资源生产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增进其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旅游接待服务水平构成其服务支撑力,市场需求、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政策形成其社会经济支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旅游经济联系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驱动因素
原文传递
广域组织RCEP下我国货物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基于静态面板数据的贸易引力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亮 陈淑梅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50-58,共9页
在广域一体化组织RCEP的区域范围内,运用基于静态面板数据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方法,对我国货物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探讨了什么是RCEP及其发展历程,其次对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间的货物贸易流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接着对... 在广域一体化组织RCEP的区域范围内,运用基于静态面板数据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方法,对我国货物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探讨了什么是RCEP及其发展历程,其次对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间的货物贸易流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接着对货物出口流量与GDP等诸多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再通过对描述性统计和计量研究进行总结,认为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间的货物贸易增长较快但增长率并不稳定,GDP和距离因素是影响相互间贸易的主要因素,人口数量、TPP及FTA是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一体化 RCEP 货物贸易流量 面板数据 引力模型
下载PDF
RCEP区域内中国海洋高科技产业出口效率及前景——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曙光 刘芳潇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5期80-89,共10页
海洋经济发展是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内容,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基础动力。文章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指数分析法,计算出口贸易拓展空间(TS)和海洋高科技产品进口依赖度(IRCA)两项指标,结合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研究中国在RCE... 海洋经济发展是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内容,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基础动力。文章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指数分析法,计算出口贸易拓展空间(TS)和海洋高科技产品进口依赖度(IRCA)两项指标,结合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研究中国在RCEP自贸区内海洋高科技产业出口贸易前景。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海洋高科技产品贸易前景光明,有较大贸易拓展空间,但是在不同海洋高科技产品细分市场上的具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经济规模以及RCEP自贸区其他成员国经济规模对中国海洋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存在显著促进作用。RCEP正式生效后将为中国海洋高科技产品贸易带来战略机遇,中国应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国内海洋产品产业和企业竞争力,扩大中国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高科技产业贸易,大力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强国能力,积极寻求我国海洋经济强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高科技产业 贸易前景 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下载PDF
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鸿鹏 刘爱茹 +1 位作者 徐爽 陈志恒 《中国商论》 2023年第21期72-80,共9页
RCEP的签订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在全面了解RCEP协定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全面分析了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RCEP的签订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在全面了解RCEP协定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全面分析了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因此,为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本文提出中国应维系好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政治关系,推进数字农业发展;拓展贸易合作领域,优化农业产业链;推进要素高效资源配置,构建良好的农产品市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农产品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RCEP生效对贸易流量及福利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
13
作者 张天顶 李汇思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7-34,共18页
区域贸易协定对成员国、非成员国间国际贸易和福利的影响效应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中被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为研究RCEP生效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使用全球范围内40个国家或地区间以及国内总贸易流量、分部门贸易流量的面板数据,与区域贸易协... 区域贸易协定对成员国、非成员国间国际贸易和福利的影响效应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中被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为研究RCEP生效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使用全球范围内40个国家或地区间以及国内总贸易流量、分部门贸易流量的面板数据,与区域贸易协定数据进行匹配,进而构建研究的基础数据集。基于结构引力模型的分析框架,从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视角对RCEP生效的经济效应展开反事实模拟分析,量化RCEP生效对各国的国际贸易和GDP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认为,两种反事实模拟分析手段下,RCEP生效对成员经济体总出口和分部门出口的贸易创造效应表现突出;贸易转移效应不明显,研究样本中还存在着逆向的贸易转移效应;RCEP生效对成员经济体福利水平影响可控,没有发现影响RCEP稳定性的福利净损失严重等突出问题。研究还认为,RCEP将促进中国的总出口、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中间品出口的增长,加快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或地区贸易融合速度,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协定,加快完善国内相关政策法规,选择重点领域和行业,制定实施方案,为协定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相关行业协会需要加快对标国际先进产业水平,做好提升标准、完善规则等相关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深度贸易协定 结构引力模型 一般均衡分析 总出口 中间品贸易
下载PDF
RCEP国家的绿色物流绩效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4
作者 徐铖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6-56,共11页
本文在世界银行提出的物流绩效指数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构建绿色物流绩效指数,并通过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框架下绿色物流绩效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RCEP国家的绿色物流绩效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对R... 本文在世界银行提出的物流绩效指数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构建绿色物流绩效指数,并通过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框架下绿色物流绩效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RCEP国家的绿色物流绩效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对RCEP国家的出口贸易,且不同因素对我国的出口贸易有不同的影响,按程度依次为清关效率、服务竞争力、货物运达及时性、运输能力、CO_(2)排放强度、N2O排放强度。回归分析显示,GLPI整体上对RCEP国家的出口贸易有显著的正向影响,GLPI的子指数中清关效率、服务竞争力、货物运达及时性、运输能力对出口贸易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CO_(2)和N2O排放强度有负向影响,其他则未呈现显著影响。本文最后就推动RCEP国家绿色物流发展,扩大我国出口贸易提出提高清关效率;积极提升国际货物运达及时性;充分发挥各类区域经济组织机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巨大作用;牢牢把握绿色和低碳的时代主题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绿色物流绩效 引力模型 出口贸易 熵值法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L-OD法及其应用
15
作者 张锦 肖斌 +3 位作者 蹇萍 罗轩 罗静 黄睿 《综合运输》 2019年第7期88-94,120,共8页
在物流需求预测中常常存在着地域差异大、基础数据收集难的问题,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L-OD法。该方法在将预测地区划分为内部小区和外部影响区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区域物流水平分类方法,应... 在物流需求预测中常常存在着地域差异大、基础数据收集难的问题,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L-OD法。该方法在将预测地区划分为内部小区和外部影响区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区域物流水平分类方法,应用弹性系数法预测物流总量,根据发生吸引权重分析内部小区的物流生成量,构建综合权重模型计算影响区的物流生成量,构建双约束重力模型预测物流分布量。最后应用改进的L-OD预测四川省物流需求,预测结果与四川省的发展规划契合,并且能够为未来四川省'十四.五'相关规划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需求预测 改进L-OD法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 弹性系数法 综合权重模型 双约束重力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引力模型的云南省州市经济联系演化分析
16
作者 徐远月 《市场周刊》 2022年第1期64-68,共5页
文章以云南省16个州市为例,构建城市发展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测度各城市的综合质量得分,评价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用修正引力模型测度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强度。研究表明:①云南省州市的城市综合发展质量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特... 文章以云南省16个州市为例,构建城市发展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测度各城市的综合质量得分,评价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用修正引力模型测度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强度。研究表明:①云南省州市的城市综合发展质量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特征,昆明发展情况远远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其余大多数城市的发展质量很低、发展水平很不均衡。②就空间联系强度而言,一是州市间的经济联系总体较弱,主要表现在省城与其他州市之间、各地州市对其他州市上;二是16个城市对外联系强度的地域分异特征明显。昆明具有明显的单极化发展优势;而其他边缘、中小城市由于缺乏引力,与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差异过大,城市之间的引力关系出现断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发展质量 空间经济联系 引力模型 云南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