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刻四种丛编本汉人集考论
1
作者 刘明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7年第3期124-129,共6页
以司马相如、冯衍、班固和张衡四人集为例,考察各集原本(主要是唐本)的旧貌,揭示校勘整理汉魏六朝人集不宜单纯依据丛编本,还需爬梳其原始文本资料。司马相如集的校勘表明选择丛编本作为参校本仍有其必要性。南朝隋唐时期存在文人赋作... 以司马相如、冯衍、班固和张衡四人集为例,考察各集原本(主要是唐本)的旧貌,揭示校勘整理汉魏六朝人集不宜单纯依据丛编本,还需爬梳其原始文本资料。司马相如集的校勘表明选择丛编本作为参校本仍有其必要性。南朝隋唐时期存在文人赋作注本的单行本,推测因具备两人共同创作的文本属性而入"总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编本 汉人集 原本旧貌 赋作注本 总集类 明刻本
下载PDF
《慧琳音义》的作者、成书、流传及版本综论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建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4-40,共7页
《慧琳音义》作为一部解释佛经疑难字词的工具书,在语言文字、民俗典籍、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在杨守敬、丁福保、陈垣、周法高、徐时仪、姚永铭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慧琳的个人生平以及《慧琳音义》的成... 《慧琳音义》作为一部解释佛经疑难字词的工具书,在语言文字、民俗典籍、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在杨守敬、丁福保、陈垣、周法高、徐时仪、姚永铭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慧琳的个人生平以及《慧琳音义》的成书、流传和版本勘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琳 一切经音义 生平 流传 版本
下载PDF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量化与质性分析——以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枝南 杨通知 王海福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3-55,79,共4页
小学语文教科书“统编本”是对“实验版”的继承和发展。两种不同版本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在单元主题、选文篇目及其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可知“统编本”的隐性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小学语文教科书与自然... 小学语文教科书“统编本”是对“实验版”的继承和发展。两种不同版本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在单元主题、选文篇目及其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可知“统编本”的隐性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小学语文教科书与自然的关联性、学生生活的贴合性和时代的适切性;二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和传递美好品德与价值观念;三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贯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改精神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科书 统编本 实验版 选文比较 反思
下载PDF
《孚化志略》编纂者考辨——兼论其成书时间与版本 被引量:3
4
作者 任龙 高健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4-108,共5页
《孚化志略》是第一部专门记述新疆乌什地区的地方志,其编纂者并非是钦宪保达或保达,亦并非是保恒,而是咸丰七年乌什办事大臣保恒以及帮办大臣达绶。其成书时间乃咸丰八年。而其传世最早抄本亦并非咸丰七年,而是晚至咸丰八年,甚至更晚。
关键词 《孚化志略》编纂者 版本
下载PDF
让材料自己说话——浅论当前历史传记写作的一种趋势 被引量:3
5
作者 姜萌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85,共7页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束星北档案》等著作,代表了当前历史传记写作的一种趋势。《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文本近似历史叙事散文;《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的文本更接近史学论文;而《束星北档案》则类同电...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束星北档案》等著作,代表了当前历史传记写作的一种趋势。《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文本近似历史叙事散文;《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的文本更接近史学论文;而《束星北档案》则类同电视记录片的文稿。这些著作共有的特点是:在修撰方式上,大量运用了第一手材料;在文本风格上,力求作品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在写作理念上,坚持真实第一,尊重历史。这一趋势非常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传记 修撰方式 文本风格 写作理念
下载PDF
《钦定理藩院则例》版本流传梳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黑龙 赵文博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7-160,共4页
《钦定理藩院则例》是一部清代大型民族行政法,也是清代民族立法集大成之作,在清王朝治理边疆民族、保证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初步梳理《理藩院则例》的纂修过程及版本流传状况,并评析《理藩院则例》整理研究代... 《钦定理藩院则例》是一部清代大型民族行政法,也是清代民族立法集大成之作,在清王朝治理边疆民族、保证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初步梳理《理藩院则例》的纂修过程及版本流传状况,并评析《理藩院则例》整理研究代表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藩院则例 纂修过程 版本流传
下载PDF
A New Integrated System of Logic Programming and Relational Database
7
作者 邓铁清 吴泉源 王志英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1993年第1期58-67,共10页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two methods—interpretation and compilation—for the integration of logic programming and relational database,a new precompilation-based interpretive approach is proposed.It inherits ...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two methods—interpretation and compilation—for the integration of logic programming and relational database,a new precompilation-based interpretive approach is proposed.It inherit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methods,but overcomes the drawbacks of theirs.A new integrated system based on this approach is presented,which has been implemented on Micro VAX Ⅱ and applied to practise as the kernel of the GKBMS knowledge base management system.Also discussed are the key implementation techniques,including the coupling of logic and relational database systems,the compound of logic and relational database languages,the partial evaluation and static optimization of user's programs,fact scheduling and version management in problem-solv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c programming relational database COUPLING COMPOUND compilATION INTERPRETATION precompilation-based interpretation optimization partial evaluation version
原文传递
《初学记》的编纂人员与历代版本考 被引量:1
8
作者 蔺华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7-58,共2页
《初学记》是唐玄宗为儿子等学文、检事及看文体而命大臣编撰的一部启蒙类书。本文试从《初学记》的编纂人员及刊刻版本加以分析,厘清源流。
关键词 初学记 编纂人员 刊刻版本
原文传递
《白山司志》的主要内容、编修背景及其版本收藏述略 被引量:1
9
作者 蓝武 蒋盛楠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50-53,共4页
《白山司志》是全国遗留至今最完整的一部土司志代表作,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今仅存的一部司所志善本,是研究白山土巡检司统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土巡检司统治极具重要参佐意义,因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从文献编纂学... 《白山司志》是全国遗留至今最完整的一部土司志代表作,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今仅存的一部司所志善本,是研究白山土巡检司统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土巡检司统治极具重要参佐意义,因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从文献编纂学的角度对《白山司志》的主要内容、编修背景及其版本收藏状况进行研究,既有利于古文献的保存与传布,亦可为学者从事中国土司制度研究扩大资料来源,还可为文献学者从事古籍整理与研究提供必要的门径与章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山司志》 编纂 版本
下载PDF
《番汉合时掌中珠》管窥
10
作者 穆旋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4-76,共3页
《番汉合时掌中珠》是西夏文和汉文双解通俗语汇辞书,对西夏学研究有重要贡献。自成书之日起,它经过数次版本流变,目前所见《番汉合时掌中珠》是史金波等人在诸本基础上综合整理的结果,为学界所认可。笔者仅通过对该书几个问题的探讨管... 《番汉合时掌中珠》是西夏文和汉文双解通俗语汇辞书,对西夏学研究有重要贡献。自成书之日起,它经过数次版本流变,目前所见《番汉合时掌中珠》是史金波等人在诸本基础上综合整理的结果,为学界所认可。笔者仅通过对该书几个问题的探讨管窥其资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汉合时掌中珠》 骨勒茂才 编修体例 版本 价值
下载PDF
“筹台宗匠”蓝鼎元《鹿洲全集》版本及成书考述
11
作者 杨艳华 《闽台文化研究》 2015年第4期111-116,共6页
蓝鼎元是清前期较有名的循吏、学者,更因其在治理台湾的卓见,被冠以"筹台宗匠"之誉。关于蓝鼎元的治台主张学界述之已多,但对其《鹿洲全集》的成书及版本情况还少有研究。南京图书馆藏有《鹿洲全集》多种版本,藉此可对蓝鼎元... 蓝鼎元是清前期较有名的循吏、学者,更因其在治理台湾的卓见,被冠以"筹台宗匠"之誉。关于蓝鼎元的治台主张学界述之已多,但对其《鹿洲全集》的成书及版本情况还少有研究。南京图书馆藏有《鹿洲全集》多种版本,藉此可对蓝鼎元著述的成书和版本情况进行详细考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鼎元 《鹿洲全集》 版本 成书
下载PDF
我们是怎样编写《现代汉语》教材的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伯荣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66-70,共5页
通过对黄廖本《现代汉语》教材编写过程的回顾,总结发现该教材九大优点与其成因以及编写本教材的成功经验,从而为该教材的使用者和新教材的编写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材编写 现代汉语 黄廖本
下载PDF
《儒藏》精华编《春秋繁露》校点记
13
作者 张世亮 《衡水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3-47,共5页
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代表作,也是研究董仲舒思想的主要资料。《春秋繁露》向无善本,自来错简、文字脱误等现象较多。《儒藏》精华编将《春秋繁露》纳入“经部春秋类附录”(第95册)而加以整理... 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代表作,也是研究董仲舒思想的主要资料。《春秋繁露》向无善本,自来错简、文字脱误等现象较多。《儒藏》精华编将《春秋繁露》纳入“经部春秋类附录”(第95册)而加以整理校点并出校记,目的是为学界提供一个相对简明可靠的版本。此次整理校点,以宋嘉定四年(1211年)江右计台刻本(简称宋本)为底本。校本则选取了清代《春秋繁露》之重要版本三种: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清卢文弨《抱经堂丛书》本(简称卢本)以及清凌曙凌氏蜚云阁本《春秋繁露注》(简称凌本)。其中殿本为主要的对校本,卢本与凌本则为参校本,与宋本参校,出其同异,以明各本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藏》精华编《春秋繁露》 宋本 《大典》本 殿本 卢本 凌本
下载PDF
中国民商法典编纂中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整合与锻萃——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商法典“知识产权编”草案建议稿(黄河版)》
14
作者 王明锁 《私法》 2020年第1期2-56,共55页
知识产权是市场经济科学技术财产化的产物。我国《民法通则》在民事权利章规定知识产权专节,与人身权、物权、债权并列,极具中国科学特色和重大理论实践意义。民法典编纂第一步已经完成的《民法总则》,承继了《民法通则》将知识产权作... 知识产权是市场经济科学技术财产化的产物。我国《民法通则》在民事权利章规定知识产权专节,与人身权、物权、债权并列,极具中国科学特色和重大理论实践意义。民法典编纂第一步已经完成的《民法总则》,承继了《民法通则》将知识产权作为民事基本权利类型的特色亮点;但在第二步即各分编草案中,知识产权被排除在外。从知识产权的社会基础、法律属性、价值地位及中国新时代特色与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等方面看,不应放弃知识产权为民事权利基本类型的准确定位,知识产权制度中的行政性规范和知识产权变化较快等因素不应成为排斥知识产权编入民法典的理由。在完成物权编草案建议稿后,对知识产权部分进行整合锻萃,继续知行合一,凝拟出知识产权编草案建议稿:总则,专利权,商标权,作品创作者权,作品传播者权,其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证书,共七章195条。加上通则编226条,人身权编247条,物权编398条,共1066条。从整部民商法典的结构看,属于静态性、支配性的民事权利类型已经完成,对所剩动态性、交换性民事权利类型的债权与继承权的研究及条文拟定尚待新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编纂 民商法典 知识产权编 草案建议稿 黄河版
原文传递
黄叔琳与中国古典“龙学”的终结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文民 《语文学刊》 2019年第2期1-16,共16页
《文心雕龙》之有注,始于唐代,至黄叔琳《辑注》本出,"始有端绪"。面世之后,其功过是非,学界褒贬不一。通过列表比对和考察成书过程,可以证明其"讥难"为不实之词。我们认为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是对整个古典"... 《文心雕龙》之有注,始于唐代,至黄叔琳《辑注》本出,"始有端绪"。面世之后,其功过是非,学界褒贬不一。通过列表比对和考察成书过程,可以证明其"讥难"为不实之词。我们认为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是对整个古典"龙学"的集成,标志着古典"龙学"的终结,是"龙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同时,在《文心雕龙辑注》养素堂本的乱象中,认为北京首都图书馆藏本当为姚培谦初刻本。古典"龙学"的终点,就是现代"龙学"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叔琳 《文心雕龙辑注》 养素堂本 古典“龙学” 现代“龙学”
下载PDF
民国《福建通志》的成书经过、版本与特点
16
作者 徐长生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0年第5期86-90,共5页
民国《福建通志》,自民国五年(1916)开始修纂,至二十七年(1938)方成,历经波折,但其具体的成书经过,人多不详。文章从史学的角度,详细考证其成书的过程。因兵燹连年、经费短缺,颇历年所,所以前后有不同之本。是志虽褒贬不一,但鸿篇巨帙,... 民国《福建通志》,自民国五年(1916)开始修纂,至二十七年(1938)方成,历经波折,但其具体的成书经过,人多不详。文章从史学的角度,详细考证其成书的过程。因兵燹连年、经费短缺,颇历年所,所以前后有不同之本。是志虽褒贬不一,但鸿篇巨帙,仍不失为福建志书之集大成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福建通志》 成书经过 版本 特点
下载PDF
利用统编语文教科书对青少年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17
作者 赵新华 曹婷 《双语教育研究》 2021年第1期12-19,共8页
教科书是教育传播的重要媒介,是学生接受教育最主要的载体。统编语文教科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国家意志,反映主流价值观念,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这一优势,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厚植家国情怀。文本通... 教科书是教育传播的重要媒介,是学生接受教育最主要的载体。统编语文教科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国家意志,反映主流价值观念,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这一优势,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厚植家国情怀。文本通过梳理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表达爱国这一主题的重点篇目,将其分为描绘壮丽山河、刻画模范人物以及抒发爱国情感三个部分,得出教师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启示。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爱国之情化为具体的实践表达,激发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植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科书 初中语文 青少年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