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性淀粉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何梅 洪洁 +2 位作者 杨月欣 沈湘 边立华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抗性淀粉(RS)及其不同类型的摄入对大鼠肠道常见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喂以不含RS的饲料、含6%二型抗性淀粉(RS2)、含12%RS2和含6%三型抗性淀粉(RS3)饲料4周。收集大鼠实验前后的粪便,检测... 目的观察抗性淀粉(RS)及其不同类型的摄入对大鼠肠道常见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喂以不含RS的饲料、含6%二型抗性淀粉(RS2)、含12%RS2和含6%三型抗性淀粉(RS3)饲料4周。收集大鼠实验前后的粪便,检测其pH值和5种常见菌群(大肠杆菌、拟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分布。饲养4周后,处死大鼠取其盲肠内容物,检测其pH值和短链脂肪酸(SCFA)的含量。结果RS2和RS3均可明显增加大鼠粪便中双歧杆菌菌落数(P<005),显著减少肠球菌落数(P<005);盲肠内容物的SCFA随RS2摄入增加而增加,12%RS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也高于6%RS2组(P<005);RS可降低大鼠盲肠内容物和粪便的pH值(P<005),降低效果随RS摄入量增加而加大,且RS3组优于RS2组(P<005)。结论抗性淀粉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肠道菌群,并增加其酵解产物SCFA,降低肠道pH值,从而发挥对机体的健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淀粉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燕麦β-葡聚糖对小鼠结肠菌群及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申瑞玲 王章存 +1 位作者 董吉林 姚惠源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小鼠结肠菌群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体重23~25g的健康昆明种小鼠126只,分成7组,每组18只,实验组(1~6组)分别以高低剂量0.5g和0.25g/(㎏bw·d)灌胃给予燕麦β-葡聚糖OG2600、OG340和OG5,对照组给予相同体... 目的: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小鼠结肠菌群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体重23~25g的健康昆明种小鼠126只,分成7组,每组18只,实验组(1~6组)分别以高低剂量0.5g和0.25g/(㎏bw·d)灌胃给予燕麦β-葡聚糖OG2600、OG340和OG5,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期28d。分别于实验14、28和35d(停止灌胃后1w)分析各组小鼠结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变化;并在实验28d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鼠结肠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随着灌胃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均可使小鼠肠道和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殖,使大肠杆菌数量减少,作用效果与分子大小和剂量有关;第2、4、6组小鼠结肠内容物的乙酸、丙酸、丁酸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6组细胞增殖指数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燕麦β-葡聚糖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在体内容易发酵产生较高比例的短链脂肪酸,能促进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Β-葡聚糖 结肠菌群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益生菌对结肠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及化疗相关并发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邵云娣 路娜娜 赵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益生菌对于结肠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及化疗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0例结肠癌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化疗方案均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在开... 目的观察益生菌对于结肠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及化疗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0例结肠癌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化疗方案均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在开始化疗的同时开始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每次3粒,每天3次;对照组在开始化疗时不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干预。观察两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收集两组患者的粪便,检测化疗前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的含量变化;检测两组化疗前后血中CD4^+、CD8^+T细胞的比例及CD4^+/CD8^+比值水平。结果在化疗期间,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化疗后,治疗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高于对照组,而肠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CD8^+T细胞比例下降,CD4^+/CD8^+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益生菌有利于调整结肠癌化疗患者的肠道菌群,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化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结肠癌 化疗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梁淑文 屈昌民 +8 位作者 王晓英 李连勇 罗治文 钟长青 曹艳菊 宫淑娟 翟静好 王宝艳 肖慧杰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数量变化的特点,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新途径。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结肠癌患者48例为试验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4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粪便标本进行传统菌落培养与计数检测,... 目的对比分析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数量变化的特点,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新途径。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结肠癌患者48例为试验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4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粪便标本进行传统菌落培养与计数检测,同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肠道细菌相对含量与相关基因表达拷贝数。结果菌落计数结果显示试验组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和酵母菌数量多于对照组,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拟杆菌相对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丁酸盐产生菌数也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总菌基因拷贝数、拟杆菌基因拷贝数与辅酶A基因拷贝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和酵母菌数量明显增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道菌群数量变化在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道菌群 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两种手术方式对结肠癌术后感染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尚武 郭兴坡 +4 位作者 宋世铎 王斌 蒋林华 朱新国 高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176-2180,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感染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90例结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48例和开腹手术组42例。比较两组术后感染率;患者术...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感染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90例结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48例和开腹手术组42例。比较两组术后感染率;患者术前、术后5 d粪便菌群数量;术前、术后1 d、3 d、5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感染率为4.16%,低于开腹手术组的16.66%(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血清IL-6、TNF-α、CRP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低于开腹手术组患者(P<0.05)。术后5 d腹腔镜手术组肠道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低于开腹手术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属、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相对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较轻,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小,术后感染发生率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腹结肠癌根治术 结肠癌 感染率 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益髓健脾汤联合XELOX方案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对肠道菌群及预后影响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祎 王娜 +3 位作者 贾菲 何颖华 李峨 智建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期392-395,400,共5页
目的探讨益髓健脾汤联合XELOX方案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对肠道菌群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XELOX组45例及联合组45例。XELOX组使用XELOX组... 目的探讨益髓健脾汤联合XELOX方案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对肠道菌群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XELOX组45例及联合组45例。XELOX组使用XELOX组方案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益髓健脾汤辨证加减。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菌群失调分级、胃肠功能、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高于治疗前,球杆菌、大肠杆菌数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乳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高于XELOX组,球杆菌、大肠杆菌数量明显低于XEL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Ⅲ度失调例数明显低于治疗前,菌群正常和Ⅰ度失调者例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Ⅲ度失调例数明显低于XELOX组,菌群正常和Ⅰ度失调者例数明显高于XEL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大便异常、食欲不振、胃脘胀满评分及总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恶心呕吐、大便异常、食欲不振、胃脘胀满评分及总评分明显低于XEL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明显高于XEL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髓健脾汤联合XELOX方案能有效调节结肠癌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胃肠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益髓健脾汤 XELOX方案 术后 肠道菌群 预后
下载PDF
30例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初旭 脱璐尧 +1 位作者 辛红 徐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5-310,共6页
目的探讨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30例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患者的粪便样本做为观察组,收集13名健康人体检粪便样本为对照组,分别提取两组样本中细菌总DNA,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各组的粪便样本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讨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30例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患者的粪便样本做为观察组,收集13名健康人体检粪便样本为对照组,分别提取两组样本中细菌总DNA,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各组的粪便样本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杆菌门、拟杆菌属、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丰度明显增加(P<0.01)。Ⅱ期患者的双歧杆菌属、柯林斯菌属明显高于Ⅲ期患者(P<0.05)。结论湿热蕴结型结肠癌与肠道菌群结构紊乱相关,关联度较高的为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相对丰度的升高,益生菌双歧杆菌相对丰度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测序技术 结肠癌 湿热蕴结 中医证型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常琦 张磊 黄江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7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78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与对照组(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每组各39...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78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与对照组(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每组各39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近端切缘长度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并采集粪便标本送至医院检验科,记录肠道菌群培养结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近端切缘长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大肠杆菌、球杆菌菌落计数均高于术前,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术后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菌落计数及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均显著低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结肠癌近期疗效相当,但前者术后恢复更快,具微创优势,且可相对减轻肠道菌群紊乱程度及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腹腔镜 开腹 肠道菌群变化
下载PDF
益生菌对结肠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詹玉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结肠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83例结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化疗同时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照组患者化疗时不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患者化...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结肠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83例结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化疗同时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照组患者化疗时不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目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每克样品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每克样品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每克样品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及食欲下降发生率为19.5%、12.2%、17.1%、36.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5%、33.3%、38.1%、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使用益生菌可以调整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降低化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益生菌 化疗 肠道菌群 预后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结肠癌模型大鼠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楠 方兴刚 +4 位作者 廖莎 陈璐 黄超 曹森林 范利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49-53,共5页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葛根芩连汤对结肠癌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结肠癌组、吉西他滨组及葛根芩连汤(GQD)低、中、高剂量组,对各组大鼠进行腹泻、便血、大便性状等肠炎症...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葛根芩连汤对结肠癌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结肠癌组、吉西他滨组及葛根芩连汤(GQD)低、中、高剂量组,对各组大鼠进行腹泻、便血、大便性状等肠炎症状评分,采用鲎试剂显色基质法测定血清内毒素脂多糖(LPS)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炎性因子水平,通过肠道内容物中微生物的培养检测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采用Shannons法检测肠道内容物菌群的多样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结肠癌组、吉西他滨组及GQD低、中、高剂量组大鼠TNF-α、IL-10、IL-6、LPS水平及腹泻、便血、大便性状症状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结肠癌组相比,GQD低、中、高剂量组大鼠TNF-α、IL-10、IL-6、LPS水平及腹泻、便血、大便性状症状评分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结肠癌组、吉西他滨组及GQD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中S值、E值、H值以及Wnt/β-catenin通路蛋白水平升高,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结肠癌组相比,GQD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肠道内容物菌群的S值、E值、H值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能有效改善腹泻、便血、大便性状等症状,减轻LPS及炎症反应,降低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及肠道菌群数值,并升高Wnt/β-catenin通路蛋白水平,Wnt/β-catenin通路蛋白可有效减轻肠道反应,起到肠道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结肠癌 炎症反应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究化铁丸抗结肠癌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辉 周红光 +4 位作者 李黎 李沐涵 李文婷 周洪立 陈海彬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目的:从肠道菌群探讨化铁丸抗结肠癌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化铁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采用皮下接种的方法构建裸小鼠HCT116细胞移植瘤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32只SPF级雄性BALB/c裸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化铁... 目的:从肠道菌群探讨化铁丸抗结肠癌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化铁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采用皮下接种的方法构建裸小鼠HCT116细胞移植瘤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32只SPF级雄性BALB/c裸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化铁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化铁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1.82 g/(kg·d)、3.64 g/(kg·d)、14.56 g/(kg·d)化铁丸药液灌胃,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1 d,观察各组裸小鼠一般情况及移植瘤体积变化,通过16SrDNA基因测序检测各组裸小鼠粪便菌群的差异。结果:实验期间,化铁丸各剂量组裸小鼠精神状况良好,遇刺激反应灵敏,饮食饮水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对照组裸小鼠体质量变化幅度小,化铁丸低、中、高剂量组裸小鼠体质量升幅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各组瘤体积呈增长趋势,自第13天起,化铁丸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瘤体积生长较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第21天时,化铁丸中剂量组肿瘤体积最小,对照组肿瘤体积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铁丸中剂量组抑瘤率最高,为44.0%,化铁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6.0%、32.1%。化铁丸中剂量组裸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提高,梭菌目Clostridiales、梭菌纲Clostridia、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_FCS020_group、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Ruminiclostridium_5、Lachnoclostridium、Parasutterella的丰度增加,条件致病菌属Enterobacter丰度降低。结论:化铁丸能够抑制结肠癌发展,且中剂量效果最好;其机制可能为提高裸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增加Clostridiales丰度,降低条件致病菌Enterobacter的丰度,抑制结肠癌瘤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铁丸 结肠癌 肠道菌群 裸小鼠 菌群多样性 致病菌 菌群丰度
下载PDF
益肾汤经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肠道菌群、微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海平 聂开兰 +1 位作者 何娜 李正胜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12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探讨益肾汤经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肠道菌群、微炎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5期CKD患者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78例。对... 目的探讨益肾汤经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肠道菌群、微炎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5期CKD患者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结肠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肾汤经结肠透析治疗,2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IL-6、TNF-α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Cr、BUN、尿酸(UA)水平。采集患者新鲜粪便,进行厌氧培养与需氧培养,计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大肠杆菌数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76/78)、对照组为84.6%(66/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7,P=0.005)。治疗后4、8周,治疗组腰膝酸软(t=6.596、8.792)、食少纳呆(t=12.060、24.140)、面色晦黯(t=7.983、12.30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双歧杆菌(t=4.037、2.358)、嗜酸乳杆菌(t=7.352、2.092)水平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t=3.822、6.08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血清CRP(t=9.326、12.300)、IL-6(t=4.591、4.716)、TNF-α(t=9.304、9.775)水平及SCr(t=17.630、11.530)、BUN(t=2.674、2.248)、UA(t=10.860、13.16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益肾汤经结肠透析可改善CKD 3~5期患者肠道微生态状态,抑制微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结肠透析 益肾汤 透析液 肠道菌群 微炎症
原文传递
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分布调查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犇 吴毅 +5 位作者 王胜强 唐显军 廖开友 穆小松 任小川 莫绍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9-761,765,共4页
目的调查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情况亲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5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另选取35例结肠腺瘤患者和3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培养法检查粪便菌群分布,并进行比较分析。手术前后采集结肠癌组患者静脉血,采用ELISA法... 目的调查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情况亲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5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另选取35例结肠腺瘤患者和3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培养法检查粪便菌群分布,并进行比较分析。手术前后采集结肠癌组患者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D-乳酸、内毒素水平,并与两对照组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结肠癌组患者术前的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弯曲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活菌集落数[(7.71±1.59)Log10、(6.93±1.69)Log10、(7.37±1.49)Log10、(7.43±0.89)Log10、(7.37±1.31)Log10]和术后的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弯曲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活菌集落数[(8.68±1.68)Log10、(7.85±1.76)Log10、(5.97±1.53)Log10、(6.12±1.14)Log10、(5.83±1.25)Log10]与结肠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术后与术前比较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弯曲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活菌集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腺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弯曲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活菌集落数[(6.85±0.97)Log10vs(6.01±0.62)Log10、(6.61±0.92)Log10vs(5.59±0.68)Log10、(7.95±1.52)Log10vs(8.71±1.28)Log10、(8.41±1.08)Log10 vs(9.24±1.07)Log10、(7.96±1.42)Log10vs(8.72±1.22)Log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肠癌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且术后更为严重。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有利于结肠癌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道菌群 分布 调查
原文传递
腹腔镜结肠癌切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结肠癌切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老年结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开展结肠癌根治术治疗,... 目的探究腹腔镜结肠癌切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老年结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开展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开展腹腔镜结肠癌切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的双歧杆菌、屎肠球菌、乳酸杆菌计数均减少,酵母菌、大肠杆菌计数均增多,但研究组双歧杆菌、屎肠球菌、乳酸杆菌计数多于对照组,酵母菌、大肠杆菌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切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可有效改善老年结肠癌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免疫功能指标及肠道菌群状况,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肠癌切除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结肠癌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血清miR-139-3p和miR-377-3p表达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复发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小翠 翁诗婷 +2 位作者 许秋琳 刘国萍 谢国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29-133,139,共6页
目的分析结肠癌患者血清miR-139-3p和miR-377-3p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入该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共126例作为结肠癌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体检... 目的分析结肠癌患者血清miR-139-3p和miR-377-3p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入该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共126例作为结肠癌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体检健康者共8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miR-139-3p和miR-377-3p的表达水平及肠道菌群状态情况,对比不同临床特征的结肠癌患者血清指标表达水平,对比不同复发转移情况的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分析结肠癌患者血清miR-139-3p和miR-377-3p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及肠道菌群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血清miR-139-3p和miR-377-3p较健康对照组均呈更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肠癌组术前、术后的双歧杆菌数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大肠杆菌数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肠癌组中发生复发转移、低分化、临床分期处于Ⅲ期的患者血清miR-139-3p和miR-377-3p呈更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血清miR-139-3p、miR-377-3p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复发转移均呈正相关,与临床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均P<0.05);复发转移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较未复发转移组明显更低,大肠杆菌数量较未复发转移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血清miR-139-3p、miR-377-3p与结肠癌患者大肠杆菌数量呈正相关,上述两项指标与双歧杆菌数量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双歧杆菌属高表达和大肠杆菌属低表达意味着结肠癌患者复发转移风险更低,血清miR-139-3p和miR-377-3p与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复发转移及肠道菌群变化均密切相关,后续临床针对结肠癌患者可通过监测上述两项血清指标及肠道菌群来辅助评估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微小RNA-139-3p 微小RNA-377-3p 肠道菌群 复发转移 相关性
下载PD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flora disorder following laparoscopic colonic surgery:A propensityscore-matching analysis
16
作者 Gan-Bin Li Chen-Tong Wang +7 位作者 Xiao Zhang Xiao-Yuan Qiu Wei-Jie Chen Jun-Yang Lu Lai Xu Bin Wu YiXiao Guo-Le Li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4年第5期1259-1270,共12页
BACKGROUND Intestinal flora disorder(IFD)pose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after laparoscopic colonic surgery,and no standard criteria exists for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IM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risk f... BACKGROUND Intestinal flora disorder(IFD)pose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after laparoscopic colonic surgery,and no standard criteria exists for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IM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 of IFD.METHODS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receiv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were included using propensity-score-matching(PSM)methods.Based on the occurrence of IFD,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IFD and non-IFD groups.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approaches for patients with IFD were analyzed.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of IFD.RESULTS The IFD incidence after laparoscopic surgery was 9.0%(97 of 1073 patients).After PSM,97 and 194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IFD and non-IFD groups,respectively.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of IFD were diarrhea and abdominal,typically occurring on post-operative days 3 and 4.All patients were managed conservatively,including modulation of the intestinal flora(90.7%),oral/intravenous application of vancomycin(74.2%),and insertion of a gastric/ileus tube for decompression(23.7%).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identified that preoperat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odds ratio(OR)=2.79,95%CI:1.04–7.47,P=0.041]and post-operative antibiotics(OR=8.57,95%CI:3.31–23.49,P<0.001)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IFD,whereas pre-operative parenteral nutrition(OR=0.12,95%CI:0.06–0.26,P<0.001)emerged as a protective factor.CONCLUSION A stepwise approach of probiotics,vancomycin,and decompression could be an alternative treatment for IFD.Special attention is warranted post-operatively for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obstruction or early use of antibio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n cancer Laparoscopy Intestinal flora disorde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Risk factors
下载PDF
肠道菌群特征对结肠癌化学治疗疗效的影响
17
作者 谢鸿 李娜 +1 位作者 李尚日 谢涛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特征对晚期结肠癌患者不同化学治疗(化疗)方案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分析,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黄石市第二医院收治248例Ⅳ期结肠癌患者,其中采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化疗方案治疗者130例,...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特征对晚期结肠癌患者不同化学治疗(化疗)方案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分析,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黄石市第二医院收治248例Ⅳ期结肠癌患者,其中采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化疗方案治疗者130例,随机分为XELOX联合组(XELOX+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XELOX组两组;采用奥沙利铂+亚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者118例,随机分为FOLFOX联合组(FOLFOX+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FOLFOX组。检测各组治疗前后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并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XELOX联合组较XELOX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增多,肠杆菌、肠球菌、梭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FOLFOX联合组较FOLFOX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增多,肠杆菌、肠球菌、梭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XELOX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XELOX组(56.92%比43.08%,P<0.05),随访12个月期间死亡率明显低于XELOX组(21.54%比49.23%,P<0.05);FOLFOX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FOLFOX组(52.54%比44.07%,P<0.05),随访12个月期间死亡率明显低于FOLFOX组(22.03%比57.63%,P<0.05)。结论晚期结肠癌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情况,接受不同化疗方案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同时予以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道菌群 化学治疗 疗效 预后
原文传递
微生态制剂辅助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对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18
作者 郑波 王卷丹 刘永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4-588,593,共6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辅助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68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各184例。手术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辅助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68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各184例。手术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手术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辅助治疗。评估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4周肠道黏膜愈合情况,术前与术后3个月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术前与术后3个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统计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肠道黏膜修复情况优于手术组(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高于手术组,大肠埃希菌数量低于手术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手术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复发率(0.00%、2.72%)均低于手术组(3.80%、11.41%)(均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辅助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良好,可纠正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促进肠道黏膜修复,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 微生态制剂 结肠息肉 肠道菌群 血清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结肠镜息肉切除术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对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菌群、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叶利君 谢建生 洪艳芬 《医学信息》 2024年第15期79-82,共4页
目的研究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菌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结肠息肉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 目的研究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菌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结肠息肉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肠道菌群、并发症发生率、6个月后复发率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两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计数高于治疗前,大肠杆菌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菌计数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7.50%(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可促进肠道菌群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 结肠息肉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分布与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花 李建华 杜文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1期83-86,共4页
目的调查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100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另选取50例健康人群和50例结肠腺瘤作为对照,采用培养法检查粪便菌群分布,并进行比较分析。手术前、后采集结肠癌组患者... 目的调查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100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另选取50例健康人群和50例结肠腺瘤作为对照,采用培养法检查粪便菌群分布,并进行比较分析。手术前、后采集结肠癌组患者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D-乳酸、内毒素水平,并与对照组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结肠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肠道内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弯曲杆菌和乳酸杆菌活菌集落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肠癌组患者血清D-乳酸、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结肠癌患者术前比较,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内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弯曲杆菌和乳酸杆菌活菌集落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血清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容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并且以术后更为严重,故肠道菌群的调节可以促进结肠癌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道菌群 菌群失调 分布 临床意义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