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枳壳中黄酮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44
1
作者 周大勇 徐青 +2 位作者 薛兴亚 章飞芳 梁鑫淼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U09期31-35,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枳壳中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枳壳中的6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新圣草苷(neoeriocitrin)、异柚皮苷(isonaringin)、柚皮苷(naringin...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枳壳中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枳壳中的6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新圣草苷(neoeriocitrin)、异柚皮苷(isonaringin)、柚皮苷(naringin)、橙皮苷(hesperidin)、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和新枸橘苷(neopon-cirin);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这6种黄酮苷的准分子离子峰(M+H+)及分子加钠峰(M+Na+),利用质谱的碰撞诱导解离技术获得了碎片裂解信息。通过这此质谱信息并结合文献,对这6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黄酮苷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 碰撞诱导解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测定人参和西洋参的皂苷类成分 被引量:42
2
作者 李丽 刘春明 +4 位作者 吴巍 越皓 刘志强 刘淑莹 田成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87-1090,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LC-ELSD)与电喷雾质谱(ESI-MS)联用技术对人参和西洋参中的人参皂苷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利用质谱的源内CID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结构信息。根据人参皂...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LC-ELSD)与电喷雾质谱(ESI-MS)联用技术对人参和西洋参中的人参皂苷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利用质谱的源内CID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结构信息。根据人参皂苷Rf和拟人参皂苷F11两种同分异构体在质谱中的源内CID裂解规律的不同,建立了人参和西洋参药材的LC-ESI-MS简便、准确的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质谱 联用法 测定 人参 西洋参 皂苷类成分 中药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中药藤黄中桥环类化合物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安 李庆林 +2 位作者 彭代银 吴鸿飞 王效山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38-842,共5页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仪(HPLC-ESI/MS)研究新藤黄酸和藤黄酸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的一级质谱和多级质谱,归纳其ESI碎裂规律。采用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并检测了藤黄中的16种化合物;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仪(HPLC-ESI/MS)研究新藤黄酸和藤黄酸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的一级质谱和多级质谱,归纳其ESI碎裂规律。采用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并检测了藤黄中的16种化合物;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最大紫外吸收和相对分子质量信息,并利用质谱的源内碰撞诱导解离技术(CID)结合文献报道鉴定了10种化合物的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对其他天然产物特别是微量成分结构分析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 HPLC—PDA—ESI/MS 桥环类化合物 源内CID质谱技术
下载PDF
基于电子捕获裂解/电子转运裂解串联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瑞祥 董梦秋 +5 位作者 迟浩 杨兵 秀丽蕴 王乐珩 付岩 贺思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102,共9页
蛋白质组学的兴起带动了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质谱技术的进步则拓宽了蛋白质组学研究问题的广度.最近10年内,肽段或完整蛋白质在质谱仪中的裂解技术——电子捕获裂解(electron capture dissociation,ECD)与电子转运裂解(electron trans... 蛋白质组学的兴起带动了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质谱技术的进步则拓宽了蛋白质组学研究问题的广度.最近10年内,肽段或完整蛋白质在质谱仪中的裂解技术——电子捕获裂解(electron capture dissociation,ECD)与电子转运裂解(electron transfer dissociation,ETD)逐渐发展起来.ECD和ETD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鉴定和"自顶而下(Top-down)"的完整蛋白质裂解研究中已经展示出了诱人的前景.对ECD和ETD的基本原理、质谱特点、仪器实现、数据解析算法与软件开发,以及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并对当前的研究问题、面临的技术挑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作了深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捕获裂解 电子转运裂解 碰撞诱导裂解 串联质谱技术 计算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重组L-天门冬酰胺酶II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韩俊 盛龙生 +2 位作者 杨仲元 相秉仁 安登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 对基因重组L 天门冬酰胺酶II产品进行一级结构分析。方法 采用流动注射方式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测定分子量 ;三氯乙酸变性 ,胰蛋白酶水解后 ,HPLC测定肽图谱 ;结合质谱源内碰撞诱导解离技术 ,解析酶解肽段的氨基酸顺序。结果 ... 目的 对基因重组L 天门冬酰胺酶II产品进行一级结构分析。方法 采用流动注射方式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测定分子量 ;三氯乙酸变性 ,胰蛋白酶水解后 ,HPLC测定肽图谱 ;结合质谱源内碰撞诱导解离技术 ,解析酶解肽段的氨基酸顺序。结果 分子量测定值与理论值不符 ,质谱解析表明样品中存在 3个氨基酸变异现象 ,由此计算的分子量与测定值吻合。结论 液相色谱 /电喷雾质谱法为基因重组蛋白质药物的一级结构分析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 重组L-天门冬酰胺酶II 肽图谱 氨基酸变异
下载PDF
β-环糊精/芳环氨基酸包络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维星 刘志强 +1 位作者 宋凤瑞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08-710,共3页
近年来,电喷雾质谱作为“软电离”质谱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1,2],1991年Ganem等[3]首次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对溶液中特异性免疫蛋白质-药物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目前生物酶-底物/抑制剂、DN... 近年来,电喷雾质谱作为“软电离”质谱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1,2],1991年Ganem等[3]首次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对溶液中特异性免疫蛋白质-药物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目前生物酶-底物/抑制剂、DNA-药物、蛋白质-配体及生物大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包络物 电喷雾质谱 环糊精 ESIMS
下载PDF
碰撞气体的种类和压力对离子阱质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徐福兴 党乾坤 +4 位作者 丁航宇 黄正旭 汪源源 周振 丁传凡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7-592,共6页
基于数字离子阱技术,研究了离子阱质谱分析实验过程使用的碰撞气体种类及压力对离子阱质谱性能,如质量分辨能力、信号强度、串级质谱分析,以及低质量截止效应等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在离子的激发和碰撞诱导解离阶段,分别采用质量数不等... 基于数字离子阱技术,研究了离子阱质谱分析实验过程使用的碰撞气体种类及压力对离子阱质谱性能,如质量分辨能力、信号强度、串级质谱分析,以及低质量截止效应等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在离子的激发和碰撞诱导解离阶段,分别采用质量数不等的氦气(质量数=4 amu)、氮气(质量数=28 amu)、氩气(质量数=40 amu)等作为碰撞气体,以及不同的气体压力,研究了它们对质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质量数较大的氩气作为碰撞气体时,可以有效改善低质量数截止效应和提高离子碰撞过程中的能量转移效率,同时提高离子捕获和解离效率,但是质量分辨率会明显降低。在获得较高质量分辨率方面,氦气作为碰撞气体时效果最好。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质量数大的碰撞气体有利于提高串级质谱分析效率,即获得更多碎片离子峰和更多有关母体离子结构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阱 碰撞气体 气压 碰撞诱导解离 低质量截止值
下载PDF
芬太尼类化合物的质谱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燕瑾 花镇东 +1 位作者 贾薇 刘翠梅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16-223,共8页
目的研究芬太尼及其衍生物在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和电子轰击电离(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EI)模式下产生的特征离子和主要的碎裂途径,为鉴定未知芬太尼类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 目的研究芬太尼及其衍生物在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和电子轰击电离(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EI)模式下产生的特征离子和主要的碎裂途径,为鉴定未知芬太尼类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对9种芬太尼类化合物(2,2’-二氟芬太尼、乙酰芬太尼、芬太尼、丁酰芬太尼、戊酰芬太尼、丙烯酰芬太尼、呋喃芬太尼、4-氟异丁酰芬太尼和卡芬太尼)进行分析,并对所获得的质谱图进行解析,推测该类物质CID和EI的碎裂途径。结果 CID和EI碎裂途径显示出高度的相似性,在CID模式下,哌啶环与N-苯基酰胺之间的碳氮键、哌啶环内的碳氮键、苯乙基与哌啶环间的碳氮键易发生断裂形成特征离子,而在EI模式下,哌啶环的裂解及哌啶环与苯乙基的断裂为主要碎裂途径。结论本研究总结了芬太尼类化合物在CID和EI模式下的主要碎裂途径以及所形成的特征离子,阐明该类物质CID和EI的特征碎裂规律有助于法庭科学实验室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区分及结构解析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芬太尼类 气相色谱-质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 碰撞诱导解离 电子轰击电离
下载PDF
缓激肽多肽片段间非共价作用的质谱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琛 储艳秋 +2 位作者 戴新华 方向 丁传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6-1343,共8页
以缓激肽(R1P2P3G4F5S6P7F8R9)分子作为研究模型,用电喷雾质谱研究缓激肽分子碎片片段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探讨了影响气相多肽分子构象稳定的氢键作用.合成了与缓激肽分子在位置1断裂形成的碎片一致的RPPGFS和PFR多肽序列,与在位置2... 以缓激肽(R1P2P3G4F5S6P7F8R9)分子作为研究模型,用电喷雾质谱研究缓激肽分子碎片片段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探讨了影响气相多肽分子构象稳定的氢键作用.合成了与缓激肽分子在位置1断裂形成的碎片一致的RPPGFS和PFR多肽序列,与在位置2断裂形成碎片一致的RPPGF和SPFR多肽,以及N端或者C端去掉精氨酸的相应碎片多肽.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个断裂位置产生的碎片多肽分别进行反应后,都能发生非共价作用.在断裂方式1下,PFR多肽在去掉C端的精氨酸R后,与其他大多数多肽不发生非共价结合,表明PFR中的R在缓激肽气相分子的构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在断裂方式2下,去掉N端或者C端精氨酸的多肽之间都存在非共价结合,即C端带有丝氨酸的SPF或SPFR多肽碎片仍然可以与N端碎片发生氢键结合,表明丝氨酸很可能处于转角的位置.通过对碰撞诱导解离(CID)的碰撞能量分析,发现多肽RPPGFS和PFR,以及多肽RPPGF和SPFR之间氢键结合较强,而同时去掉N端和C端精氨酸得到的多肽之间的氢键结合较弱.质谱滴定法定量测得的RPPGFS和PFR的结合常数为3.53×103,与RPPGF和SPFR的结合常数(3.16×103)相接近,它们均大于去除精氨酸的PPGF和SPF的结合常数(1.25×103).质谱滴定实验结果进一步确认了碰撞诱导解离的分析结果,表明缓激肽分子两端的精氨酸之间的氢键作用是气相缓激肽分子构象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价作用 缓激肽 多肽片段 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 结合常数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胰蛋白酶肽图谱的微径LCMS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俊 盛龙生 +2 位作者 杨仲元 相秉仁 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9-274,共6页
采用电喷雾离子化为接口的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 H) 胰蛋白酶水解的肽图谱。以此为例,讨论了微径柱对质谱检测灵敏度的影响,运用柱后“ T F Afix”修饰技术大大提高了质谱检测灵敏度。根... 采用电喷雾离子化为接口的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 H) 胰蛋白酶水解的肽图谱。以此为例,讨论了微径柱对质谱检测灵敏度的影响,运用柱后“ T F Afix”修饰技术大大提高了质谱检测灵敏度。根据肽图谱的分析结果,验证了rh G H 的一级结构,并区分了rh G H 及其甲硫氨酰化产物,综合肽段检出率10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ESI 重组人生长激素 肽图谱
下载PDF
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氢化可的松中微量杂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芳 耿昱 郭寅龙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3-126,共4页
采用液相色谱 /大气压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氢化可的松对照品中微量杂质 ,并采用源内碰撞诱导解离质谱进行了结构定性分析 .方法简单 ,可靠 。
关键词 氢化可的松 高效液相色谱 大气压化学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源内碰撞诱导解离 杂质 微量分析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下载PDF
气相离子C_(18)H_(37)NH_3^+在低碰撞能下的远电荷碎裂反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兴华 贾维平 +2 位作者 刘子阳 孙跃泉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0-25,共6页
本文研究了电子轰击、化学电离条件下四碘合钴酸十八胺、四氯合钴酸十八胺加热分解产生的C_(18)H_(37)NH_3^+(m/z270)离子碰撞诱导解离谱,在低碰撞能量范围(0~10eV)、多次碰撞条件下观察到了远电荷碎裂反应,给出了反应所需内能的估计值... 本文研究了电子轰击、化学电离条件下四碘合钴酸十八胺、四氯合钴酸十八胺加热分解产生的C_(18)H_(37)NH_3^+(m/z270)离子碰撞诱导解离谱,在低碰撞能量范围(0~10eV)、多次碰撞条件下观察到了远电荷碎裂反应,给出了反应所需内能的估计值,该离子比直接由正十八胺质子化得到的离子具有较高的内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诱导解离 远电荷碎裂 四碘合酸
下载PDF
D-赖氨酸、L-谷氨酰胺和L-酪氨酸对格列美脲及其顺式异构体识别的电喷雾质谱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耿颖 张才煜 +1 位作者 戴田行 何兰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792-796,共5页
目的使用电喷雾质谱技术,研究3种氨基酸(D-赖氨酸、L-谷氨酰胺和L-酪氨酸)作为手性选择探针对格列美脲和格列美脲异构体的识别效应。方法分别将3种氨基酸与格列美脲及其顺式异构体溶液混合,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提取非共价结合的复合物,... 目的使用电喷雾质谱技术,研究3种氨基酸(D-赖氨酸、L-谷氨酰胺和L-酪氨酸)作为手性选择探针对格列美脲和格列美脲异构体的识别效应。方法分别将3种氨基酸与格列美脲及其顺式异构体溶液混合,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提取非共价结合的复合物,在二级质谱中通过碰撞诱导解离(CID)方法给予不同的碎裂能量,考察碎片离子的丰度从而进行格列美脲及其顺式异构体的识别。结果 L-酪氨酸、D-赖氨酸和L-谷氨酰胺对格列美脲及其顺式异构体均有识别效应,识别率分别为1.61、2.92和2.17。结论以3种手性氨基酸作为立体异构区分探针,首次实现了格列美脲和格列美脲顺式异构体的质谱法快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反异构体 手性氨基酸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 格列美脲 碰撞诱导解离
原文传递
生物活性肽蛋白质组分分离与鉴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蕾 俞兰 +2 位作者 胡家 苏秀兰 赵君鹏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5期682-686,共5页
目的:评估大规模蛋白质组分离与鉴定技术策略在生物活性肽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溶液酶解及胶内分离与酶解方法分离生物活性肽;肽段离子阱串联质谱鉴定时,采用碰撞诱导解离与电子转移解离2种互补的肽段碎裂模式。结果:几种方法... 目的:评估大规模蛋白质组分离与鉴定技术策略在生物活性肽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溶液酶解及胶内分离与酶解方法分离生物活性肽;肽段离子阱串联质谱鉴定时,采用碰撞诱导解离与电子转移解离2种互补的肽段碎裂模式。结果:几种方法联用,鉴定到复杂生物活性肽样品中236个多肽大分子;不同分离和鉴定策略显示出良好的互补性,基于凝胶电泳分离的策略提供了最好的鉴定效果。结论:大规模的蛋白质组学分离与鉴定技术策略可以有效应用于生物活性肽组分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SDS-PAGE分离 生物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 电子转移解离
下载PDF
有机锡化合物的电喷雾电离质谱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育芬 刘倩 谢曼丹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35-737,共3页
报道了一系列有机锡RRP(S)SSn(Cy)3化合物的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及碰撞诱导解离质谱(CID-MS),总结了其谱图特征,讨论了其碎裂机理,为该类化合物的鉴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碰撞诱导解离 有机锡化合物 电喷雾电离质谱
下载PDF
微波等离子体炬质谱仪的研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华磊 凌星 +4 位作者 张小华 蒋涛 朱志强 邱春玲 田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55-1961,共7页
基于微波等离子体炬离子源研制了一台四极杆质谱仪(MPT-QMS),并将其用于水样痕量金属元素的检测分析。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离子漏斗对仪器性能和分析结果的影响。实验发现,可以通过调节离子漏斗的射频电压产生较强的碰撞诱导解离效应,... 基于微波等离子体炬离子源研制了一台四极杆质谱仪(MPT-QMS),并将其用于水样痕量金属元素的检测分析。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离子漏斗对仪器性能和分析结果的影响。实验发现,可以通过调节离子漏斗的射频电压产生较强的碰撞诱导解离效应,能有效破碎MPT离子源产生的金属离子团簇等多原子离子,提高较为简单的特征离子产率,并大幅简化了质谱图。与不含有离子漏斗的线性离子阱质谱仪(LTQ)进行比较,MPT-QMS的检测结果更加易于识别。使用此仪器对含有20种金属元素的混合样品进行检测,大多数元素检出限达到0.02~1.4μg/L量级。与ICP质谱仪相比,MPT-QMS的功耗和载气消耗量仅为10%左右,适合作为车载仪器进行水质的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炬 四极杆质谱仪 金属检测 离子漏斗 碰撞诱导解离
下载PDF
The role of central ion in chiral recognition by taking phenylalanine as an example
17
作者 YU Qing CAO Jie +1 位作者 LU Gang WANG ZhiXia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9年第8期1136-1141,共6页
Chiral recognition of phenylalanine(Phe) was achieved in the gas phase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Q-TOF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In this method,two central ions,i.e.proton and divalent copper,were used and chiral crow... Chiral recognition of phenylalanine(Phe) was achieved in the gas phase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Q-TOF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In this method,two central ions,i.e.proton and divalent copper,were used and chiral crown ether,(+)-2,3,11,12-tetracarboxylic acid-18-crown-6(18-C-6-TCA),was used as a chiral host.Dimeric complexes were readily formed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of a methanol/water(50/50,V/V) solution containing central ions,Phe and 18-C-6-TCA.The dimeric complex included proton-bound(18-C-6-TCA)(Phe)H+ and copper-bound deprotonated [Cu2+(18-C-6-TCA)(Phe)-H]+ ions were mass selected and then collided with Ar in the CID experiments.The chiral recognition capability of these complexe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daughter ion to parent ion.A higher degree of chiral recognition ability was observed with Cu2+ compared to that of H+.Different central ions exhibited distinctive dissociation pathways and unique chiral recognition characteristics.The chiral recognition mechanism was also discussed in detail with the help of the structure of copper-bound complex predicted b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RAL CROWN ETHER CHIRAL recognition DIASTEREOISOMER 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原文传递
谷胱甘肽与氨基酸非共价复合物的碎片化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储艳秋 蒋公羽 +2 位作者 姜丹 王青 丁传凡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2-17,共6页
为了探讨非共价复合物的碎片化反应机理,选择谷胱甘肽和氨基酸复合物研究影响碎片化反应的主要因素。串级质谱结果表明,碰撞气体密度(CGT)和碰撞能量是影响非共价复合物碎片化反应的两个主要因素,对谷胱甘肽复合物碎片化产物的生成途径... 为了探讨非共价复合物的碎片化反应机理,选择谷胱甘肽和氨基酸复合物研究影响碎片化反应的主要因素。串级质谱结果表明,碰撞气体密度(CGT)和碰撞能量是影响非共价复合物碎片化反应的两个主要因素,对谷胱甘肽复合物碎片化产物的生成途径会有明显的影响。当碰撞气体密度恒定在50×1013mole-cules/cm2,碰撞能量在小于100 eV范围内,复合物His-GSH都能发生碎裂,断裂位点容易发生在非共价键上,生成原来组分[His+H]+和[GSH+H]+离子,但没有发生进一步碎裂。当碰撞能量一定(恒定为30eV),碰撞气体密度为50×1013molecules/cm2时,His-GSH复合物碎裂后的产物同样为[His+H]+和[GSH+H]+。然而,当碰撞气体密度上升至75×1013molecules/cm2时,除非共价键发生碎裂外,共价键也会发生碎裂,产生更小的碎片离子y2,b2。当碰撞气体密度上升为175×1013molecules/cm2时,His也开始碎裂,生成m/z110[His-H2O-CO+H]+。三级串级质谱MS3实验确认,Lys-GSH复合物中谷胱甘肽碎裂后产生的y2碎片离子会进一步碎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谷胱甘肽 非共价复合物 碰撞诱导解离 碎片化反应
下载PDF
质谱中气相离子远电荷碎裂反应的方法、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智立 刘淑莹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967-973,共7页
本文评述了质谱中气相离子远电荷碎裂反应的方法、反应机理及其在质谱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远电荷碎裂 碰撞诱导解离 质谱 气相离子反应
下载PDF
基于化学衍生和CID碎裂模式鉴定蛋白精氨酸-ADP-核糖基化的新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志强 邱辉华 +1 位作者 姚军 陈永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04-2709,共6页
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碰撞诱导解离(CID)碎裂模式鉴定精氨酸-腺苷二磷酸(ADP)-核糖基化多肽的新方法.首先,在碱性条件下将精氨酸-ADP-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鸟氨酸化血管紧张素-Ⅰ,或在磷酸二酯酶和碱性磷酸酶处理下水解为精氨酸核... 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碰撞诱导解离(CID)碎裂模式鉴定精氨酸-腺苷二磷酸(ADP)-核糖基化多肽的新方法.首先,在碱性条件下将精氨酸-ADP-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鸟氨酸化血管紧张素-Ⅰ,或在磷酸二酯酶和碱性磷酸酶处理下水解为精氨酸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然后对上述2种衍生物进行基于CID碎裂模式的串联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与未衍生的精氨酸-ADP-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相比,在鸟氨酸化血管紧张素-Ⅰ和精氨酸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的质谱图上发现大部分来自于肽骨架碎裂的离子峰,可提供足够的序列信息以确定精氨酸-ADP-核糖基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I 化学衍生 碰撞诱导解离 质谱 精氨酸 ADP-核糖基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