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优化融合模式探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珍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08-110,共3页
新形势下,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高校教育教学。近年来也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体发展形势越来越完善,企业越来越需要更加高素质、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于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应注重... 新形势下,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高校教育教学。近年来也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体发展形势越来越完善,企业越来越需要更加高素质、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于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优化融合过程中,更多的是对实际教育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文章主要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现状进行分析,并具体阐述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嵌入模式,提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 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优化融合模式 研究分析
下载PDF
虚拟仿真学习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蒋艳 张欣莉 +2 位作者 周子凯 殷芳 刘祎凡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8期5-9,15,共6页
该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虚拟仿真学习对大学生创造力影响的相关数据,利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和学习者特征等维度,探讨虚拟仿真学习方式对大学生创造力提升的效果和作用机制,并提出三个研究假设。以2023年全国仿真... 该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虚拟仿真学习对大学生创造力影响的相关数据,利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和学习者特征等维度,探讨虚拟仿真学习方式对大学生创造力提升的效果和作用机制,并提出三个研究假设。以2023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为数据来源,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虚拟仿真学习方式能显著提升大学生创造力,专业素养正向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参与虚拟仿真学习能通过创造性个人、创造性过程、创造性环境和创造性产品等四个维度实现大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最后,该文针对虚拟仿真学习方式在大学生创造力提升方面的应用提出建议,以期为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提供新思路,促成高校创新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造力 虚拟仿真学习 学习者特征 虚拟仿真技术 高校创新
下载PDF
激发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案设计
3
作者 贾霄燕 高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11期158-160,共3页
从宏观矛盾和微观矛盾两个层面分析了高校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设计了激发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案。激发高校学生创新意识是高校创新的核心,途径是不断引发思考、深化思考,教师要把激发高校学生创新意识落实到每一堂课,不断提高教学艺术。
关键词 高校创新 高校学生创新 激发 思考
下载PDF
知识溢出与高校创新产出
4
作者 刘雯 《科技与经济》 2020年第4期1-5,65,共6页
高校创新产出水平关系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基于36所“985工程”院校及我国省级数据,构建地理距离矩阵和社会距离矩阵,运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对知识溢出通过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两个渠道影响高校创新产出的内在机制进行量化实证研究。... 高校创新产出水平关系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基于36所“985工程”院校及我国省级数据,构建地理距离矩阵和社会距离矩阵,运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对知识溢出通过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两个渠道影响高校创新产出的内在机制进行量化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与区域外主体的地理邻近性越高,其他高校对目标高校的知识溢出就越大,目标高校的授权发明专利量就越多;高校与区域外主体的社会邻近性越高,其他高校对目标高校的知识溢出就越大,高校的授权发明专利和发表论文数量都更多。鼓励和促进各地区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收获知识的外部性,将提升高校乃至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 地理距离 社会距离 空间计量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组织管理模式研究
5
作者 张晓雪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7-68,共2页
我国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已大力推行,引起了大学生、高等院校以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各种技能训练项目、本科的教学质量工程或是各类的创业大赛已屡见不鲜。可与经济社会的需求比,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作为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已大力推行,引起了大学生、高等院校以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各种技能训练项目、本科的教学质量工程或是各类的创业大赛已屡见不鲜。可与经济社会的需求比,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作为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行为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并对组织管理模式进行研讨,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 创业教育 组织管理
下载PDF
试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创新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伟国 《华东经济管理》 2001年第4期157-158,共2页
要关注教师的成果、技术职务、收入及情绪变化 ,借鉴组织行为学的激励理论 ,全面创新现有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激励机制 创新
下载PDF
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大创项目过程管理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7
作者 文江川 吴韶波 余星星 《山东高等教育》 2015年第11期24-28,共5页
文章在总结了目前大创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之后,应用过程管理的方法,对在大创项目管理中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进行了阐述,对大创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对如何提升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实... 文章在总结了目前大创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之后,应用过程管理的方法,对在大创项目管理中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进行了阐述,对大创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对如何提升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经过改革之后,大学生在大创项目中增进相互交流和合作,个人技术开发水平、实践和创新能力均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创项目 过程管理 能力提升 本科生教育 实践探索 PDCA
下载PDF
TRIZ理论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曾诚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2年第5期88-94,共7页
TRIZ理论是世界公认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方法之一,因其极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操性,被人们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类发明问题。目前,TRIZ理论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效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亦... TRIZ理论是世界公认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方法之一,因其极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操性,被人们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类发明问题。目前,TRIZ理论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效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亦具独特优势。通过梳理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分析TRIZ理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内在逻辑,探究TRIZ理论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路径,有助于提升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理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素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7
9
作者 蔡艳杰 《科技创业月刊》 2019年第12期134-136,共3页
创新创业理念逐步融入高校日常教学活动。诸多高校在课程设定、创新拓展训练活动及创新创业竞赛等方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也逐渐成为专业综合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评... 创新创业理念逐步融入高校日常教学活动。诸多高校在课程设定、创新拓展训练活动及创新创业竞赛等方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也逐渐成为专业综合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基础和前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理论对创新创业评价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评价指标 行动系统
下载PDF
关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查腾飞 吴小明 杨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51期223-224,共2页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国内关于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该领域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从创新创业类教育改革举措执行效果、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形式和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三个角度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做了科学预测。旨在探...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国内关于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该领域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从创新创业类教育改革举措执行效果、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形式和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三个角度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做了科学预测。旨在探寻该领域的研究脉络,为进一步的研究探明道路,助推高校探索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开发的新型教学体系,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教学改革模式 教学技术和方法 实践性教学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以“互联网+”双创大赛为载体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被引量:5
11
作者 索菲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1期6-7,16,共3页
现如今,我国相继颁发了一系列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举措,为了能够贯彻落实政策内容,教育部从2015年开始创办了中国"互联网+双创大赛",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多届.本文总结整理了相关大赛的举办经验与育人成效,提出了相... 现如今,我国相继颁发了一系列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举措,为了能够贯彻落实政策内容,教育部从2015年开始创办了中国"互联网+双创大赛",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多届.本文总结整理了相关大赛的举办经验与育人成效,提出了相关思路,以双创大赛为重要载体,以产学研用为依托,在此基础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 创业教育 双创大赛
下载PDF
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助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建领 曹科岩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2年第24期9-17,共9页
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之外又一衡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否高质量发展的主流赛事,参赛院校、提交作品与参赛学生人数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文章从赛制设置、赛制要求及评审标... 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之外又一衡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否高质量发展的主流赛事,参赛院校、提交作品与参赛学生人数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文章从赛制设置、赛制要求及评审标准变化等方面,对历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情况作梳理分析,指出大赛的举办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后,基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参加赛事的组织经验和育人成果,为同类院校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
原文传递
“互联网+”双创大赛信息推荐集成模型研究
13
作者 罗骏 庞建华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2期69-73,共5页
“互联网+”双创大赛是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大赛的蓬勃发展,参赛者很难在海量数据中高效获取所需信息。为此,提出构建一种信息推荐模型,以完善“互联网+”双创大赛的信息服务研究,为选手提供有用的大赛信息,帮助他们... “互联网+”双创大赛是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大赛的蓬勃发展,参赛者很难在海量数据中高效获取所需信息。为此,提出构建一种信息推荐模型,以完善“互联网+”双创大赛的信息服务研究,为选手提供有用的大赛信息,帮助他们了解竞争对手、理解市场和行业,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在调研四川大学“互联网+”双创大赛信息服务现状与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集成Doc2Vec和LDA算法的“互联网+”双创大赛信息推荐模型。经检验,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进行“互联网+”双创大赛信息推荐服务。最后提出了下一步研究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信息推荐 信息服务 Doc2Vec LDA
下载PDF
心理契约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绩效关系研究——以工作嵌入为中介变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树乔 王惠 李锋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6年第4期51-55,共5页
通过界定心理契约和工作嵌入的内涵,着重研究心理契约对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影响,引入工作嵌入作为中介变量,收集来自江苏省不同类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调研数据,运用SEM(结构方程)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提出的相关假设得以验证。结果显... 通过界定心理契约和工作嵌入的内涵,着重研究心理契约对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影响,引入工作嵌入作为中介变量,收集来自江苏省不同类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调研数据,运用SEM(结构方程)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提出的相关假设得以验证。结果显示:心理契约正向显著影响高校科研团队绩效水平,而且工作嵌入在两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高校科研 高校创新团队 团队绩效 工作嵌入
原文传递
基于创新思维的“一园一室”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艺术设计团队学院创新创业教学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晓丹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第5期90-94,共5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型技能人才,为此,必须不断通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本文通过对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团队教学改革实证分析,阐述了"一园一室"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实...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型技能人才,为此,必须不断通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本文通过对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团队教学改革实证分析,阐述了"一园一室"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实践活动。希望藉此对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以提升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园一室”三级递进 艺术设计团队学院 创新创业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师生共同成长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兆廷 李苗苗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9期13-15,共3页
在新的环境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受到广泛重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性学习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而师生共同成长的模式成了提升创新创业类课程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径.为此,该文研究新时代的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 在新的环境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受到广泛重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性学习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而师生共同成长的模式成了提升创新创业类课程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径.为此,该文研究新时代的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提出师生共同成长的几点建议、路径,旨在为增强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育人效果、发展水平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 师生共同成长 路径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颖 豆颖康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和根本使命,创新创业教育则应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实践各个环节,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深入剖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和根本使命,创新创业教育则应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实践各个环节,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深入剖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价值引领西化、价值判断物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等价值偏差问题,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具有“定盘星”“助推器”“精气神”等价值引领作用,厘清二者间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由情感认同到价值认同、由思想自觉到行为转化的内在机理,运用“三因”理念把握“事”与“化”、“时”与“进”、“势”与“新”的辩证关系,为当前教育价值偏差问题开出以知促创、以行促创、以文促创的“对症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价值作用 内在机理 路径探索
下载PDF
孵化器、众创空间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艺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0年第3期65-67,共3页
当前,在"双高"建设背景下,积极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加快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框架整体阐述的基础上对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建设路径进行研究,从而为高校创... 当前,在"双高"建设背景下,积极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加快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框架整体阐述的基础上对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建设路径进行研究,从而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孵化器 众创空间
下载PDF
学科竞赛目标驱动的新工科大创训练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重学 徐飞 +1 位作者 杜富滢 曾玉彬 《科教导刊》 2023年第1期16-18,共3页
文章针对当前提升新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两大创新载体,对学科竞赛和大创训练的差异性和相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结合对武汉大学新工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提出了以学科竞赛为目标驱动大学生创新训练的培养模式,以大创训练夯实低年级... 文章针对当前提升新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两大创新载体,对学科竞赛和大创训练的差异性和相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结合对武汉大学新工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提出了以学科竞赛为目标驱动大学生创新训练的培养模式,以大创训练夯实低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学科竞赛升华高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创新思维培养始终贯穿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教互促,良性发展”,切实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学科竞赛 大创训练 目标驱动 创新载体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政策解析与转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伍虹儒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在我国的创新创业政策中,高校创新创业政策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细分政策。虽然高校创新创业政策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动机、行为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其在内容设计、执行和成效评估等诸多方面仍有不足。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 在我国的创新创业政策中,高校创新创业政策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细分政策。虽然高校创新创业政策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动机、行为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其在内容设计、执行和成效评估等诸多方面仍有不足。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政策的目标和内容(政策输入)、执行和监督(政策过程)、成效和评估(政策输出)3个维度进行解读,分析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政策应根据创新创业周期,构建完整的政策体系;整合利益主体,不断优化政策执行;完善政策评估机制,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政策评价效率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政策 结构解析 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