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氏奇穴加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孟宇航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7年第12期27-29,37,共4页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配合艾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董氏奇穴配合艾灸治疗。2组均治疗5周...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配合艾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董氏奇穴配合艾灸治疗。2组均治疗5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7例,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16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董氏奇穴配合艾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董氏奇穴 艾灸 寒湿痹阻型
下载PDF
音乐导引操结合温经强腰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康 黄小霞 周杰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6-39,45,共5页
目的:观察音乐导引操结合温经强腰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各40例,治疗组音乐导引操结合内服温经强腰汤,对照组口服复方雪莲胶囊,共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 目的:观察音乐导引操结合温经强腰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各40例,治疗组音乐导引操结合内服温经强腰汤,对照组口服复方雪莲胶囊,共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12周评测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结果:经治疗后2周、4周、12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导引操结合温经强腰汤能够改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疼痛等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寒湿证 温经强腰汤 音乐导引操
原文传递
加味肾着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5
3
作者 闵文 成舟 +4 位作者 谭峰 谭登 韩龙 方彭华 黄桂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239-5242,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肾着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分别予加味肾着汤煎剂和美洛昔康片口服2周。疗效评价采用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观察加味肾着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分别予加味肾着汤煎剂和美洛昔康片口服2周。疗效评价采用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阿森斯失眠评分(AIS)、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观察时点为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周。结果:治疗前,两组基本资料具有统计学可比性,失眠、焦虑总体发生率分别高达75%和96%。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7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腰痛、下肢疼痛麻木、畏寒怕冷、失眠、焦虑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伴失眠、焦虑等阳郁表征,加味肾着汤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肾着汤 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隔药大艾灸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4
作者 田中华 王新义 +1 位作者 张玉飞 田元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在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的基础上,对比隔药大艾灸与普通大艾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隔药大艾灸组和大艾灸组,各32例。在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的基础上,大艾灸组以背部大椎... 目的:在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的基础上,对比隔药大艾灸与普通大艾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隔药大艾灸组和大艾灸组,各32例。在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的基础上,大艾灸组以背部大椎至长强穴为中心,左右宽约10 cm为施灸部位,进行1 h艾灸;隔药大艾灸组在施灸前,将纱布在混匀的药酒与生姜汁中浸湿,贴敷于大艾灸组相同的施灸部位,进行1h艾灸。两组治疗均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量化评分、枕墙距、Schober试验及全血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的变化,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量化评分、枕墙距及全血CRP、ES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Schober试验指标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隔药大艾灸组症状量化评分、Schober试验及全血CRP、ESR水平均优于大艾灸组(均P<0.05),枕墙距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隔药大艾灸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高于大艾灸组的73.3%(22/30,P<0.05)。结论:隔药大艾灸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枕墙距、Schober试验等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寒湿痹阻型 隔药灸 艾灸疗法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药酒
原文传递
除痹止痛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家富 王洪乐 +1 位作者 来庆春 崔召师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9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除痹止痛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莒县中医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 目的探究与分析除痹止痛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莒县中医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扶他林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除痹止痛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VAS及JOA评分、睡眠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上述评分改善更佳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及安眠药物评分均较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上述评分改善更佳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痹止痛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痹止痛汤 寒湿痹阻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内服联合热通汤熏洗对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锡军 左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内服联合热通汤熏洗对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72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72例病人分到观察组(n=86例)和对照组(n=86例),...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内服联合热通汤熏洗对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72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72例病人分到观察组(n=86例)和对照组(n=86例),观察组病人予以独活寄生汤内服联合热通汤熏洗,对照组病人予以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采用膝关节HSS评分量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病人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l水平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的HS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82/8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07%(68/86),两组比较,P<0.05。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的hs-CRP、TNF-α、IL-6、IL-1β和MMP-1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的hs-CRP、TNF-α、IL-6、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MMP-1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风湿寒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病人中施以独活寄生汤内服联合热通汤熏洗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并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膝关节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机体的血清hs-CRP、TNF-α、IL-6、IL-1β和MMP-1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风寒湿痹型 热通汤熏洗 独活寄生汤
下载PDF
脊痛宁胶囊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熊丽 杜肖 +2 位作者 陈宝忠 王炎焱 贺晓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45,共6页
目的:探讨脊痛宁胶囊(JTN)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为祛风通络活血法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炎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90只雄性Wistar大鼠,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2次在大鼠背部、尾根部多点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 目的:探讨脊痛宁胶囊(JTN)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为祛风通络活血法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炎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90只雄性Wistar大鼠,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2次在大鼠背部、尾根部多点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制备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风、寒、湿"环境因素连续刺激14 d复制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大鼠模型。设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0.02 g·kg^(-1))和脊痛宁低、中、高剂量组(0.2,0.4,0.8 g·kg^(-1)),ig给药,连续28 d。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关节肿胀和多发关节炎指数的影响,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变化情况,并对病理损伤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增长较慢,关节炎指数明显升高,后肢关节严重肿胀,血清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踝关节可见严重滑膜炎症、软骨侵蚀及骨破坏。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各治疗组可改善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体重,降低关节肿胀率、关节炎指数(P<0.05,P<0.01),明显降低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P<0.05)。病理结果显示,脊痛宁和雷公藤组较模型组踝关节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软骨及骨破坏减弱,病理评分降低(P<0.05,P<0.01)。结论:脊痛宁胶囊可明显减轻风寒湿痹大鼠关节炎症和病理损伤,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提示脊痛宁胶囊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痛宁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风寒湿痹 祛风通络活血法
原文传递
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8
作者 戴明 汤倩珏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第6期385-386,共2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积分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温针灸气海、关元穴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治疗组,以口服月月舒冲剂为对照组,采用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来评定。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积分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温针灸气海、关元穴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治疗组,以口服月月舒冲剂为对照组,采用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来评定。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能有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温针疗法 寒湿凝滞型
下载PDF
中医辨证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程宗敏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751-1752,1755,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髓芯减压植骨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给药,气滞血瘀证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髓芯减压植骨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给药,气滞血瘀证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肝肾不足证给予虎潜丸,风寒湿痹证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气血虚弱证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痰湿证给予指迷茯苓丸,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及影像学诊断治疗结果有效率分别为100.00%、93.33%,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植骨术 气滞血瘀证 肝肾不足证 风寒湿痹证 气血虚弱证 痰湿证
下载PDF
祖师麻膏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40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海东 年芳红 金芳梅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祖师麻膏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患者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祖师麻膏双腕关节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吲哚... 目的:观察祖师麻膏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患者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祖师麻膏双腕关节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巴布膏双腕关节贴敷治疗,每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腕关节功能活动度、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腕关节B超检测结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痊愈率观察组为55.00%,对照组为3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0%,对照组为9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晨僵时间、RF、ESR、CRP等指标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超声对腕关节病变检出率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结论:祖师麻膏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安全、有效,可以显著缓解患者腕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病变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祖师麻膏药
下载PDF
温阳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谷家立 马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224-2228,共5页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南京理工大学医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A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法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南京理工大学医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A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阳通络法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指标(胸廓活动度、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AS功能活动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实验室检查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胸廓活动度和Schober试验测量值均显著升高(P<0.05),枕墙距和指地距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SDAI评分和BASF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降低程度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ESR、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降低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寒湿痹阻型AS能够抑制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助于改善患者脊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寒湿痹阻型 温阳通络法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活动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艾条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郝美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在基层地区使用艾条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应用疗效及护理要求。方法将80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和西药组,各40例。艾灸组使用艾条施灸,选择部位有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每次每穴艾条灸2~3 min... 目的探讨在基层地区使用艾条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应用疗效及护理要求。方法将80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和西药组,各40例。艾灸组使用艾条施灸,选择部位有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每次每穴艾条灸2~3 min,每次自经前3~5 d开始,每日1次,连续5 d,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药物组采用口服止痛药,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采用自制痛经程度问卷评价表进行痛经症状评价,并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痛经症状治疗后均效果明显,艾灸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使用艾条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效果好,且操作简便易行,取材经济,传承弘扬了祖国中医文化,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疗法 寒湿凝滞型 痛经 护理
下载PDF
中药蒸气浴联合药物口服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晶 姜兆荣 +1 位作者 侯俊杰 闻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24-2128,共5页
目的:通过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探究中药蒸气浴联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机制,并检测观察血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l(PD-1)、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收集2015年3月... 目的:通过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探究中药蒸气浴联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机制,并检测观察血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l(PD-1)、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医院风湿科诊治的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蒸气浴进行治疗,治疗两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基础实验室指标、中医症状积分、总体疼痛VAS评分、BASDAI、BASFI、BASMI、BAS—G指数改善情况,并检测患者外周血清中HLA-B27、PD-1的水平并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情况与病情及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P〈0.05),提示中药蒸气浴联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与治疗前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指地距、疼痛、ESR、CRP等临床基础实验室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总体疼痛VAS评分、BAS-G、BASMI、BASFI、BASDAI指数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PD-1、HLA-B27水平均明显下降,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药蒸气浴联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促进中医症状改善及促进临床基础实验室指标、总体疼痛VAS评分、BAS-G、BASMI、BASFI、BASDAI指数的改善,并且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蒸气浴 寒湿痹阻型 强直性脊柱炎 PD-1 HLA-B27
下载PDF
温针循经取穴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春鹤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温针按照循经取穴原则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按照循经取穴原则,试验组采用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加红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判... 目的:探讨温针按照循经取穴原则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按照循经取穴原则,试验组采用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加红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判定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M-JOA评分、疼痛VAS评分都有显著治疗意义(P<0.01)。温针治疗组在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温针按照循经取穴原则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 循经取穴 寒湿痹阻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5
作者 袁红丽 马文慧 +1 位作者 汪秀梅 周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8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5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5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针刀,共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变情况、类风湿因子(RF)、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均低于治疗前,晨僵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RF与丙二醛(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RF与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1、IL-6及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可显著改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反应,降低R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小针刀 炎性细胞因子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中药离子导入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毛永乐 庄志强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6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院内制剂下肢洗伤...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院内制剂下肢洗伤方离子导入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结果:治疗组优13例,良17例,中7例,差3例,优良率为75.00%,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优8例,良15例,中10例,差7例,优良率为57.50%,总有效率为82.50%.治疗组优良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风寒湿痹型 下肢洗伤方 中药离子导入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联合柳氮磺吡啶和双氯芬酸钠治疗风寒湿痹型强直性脊柱炎52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于建伟 张濛 刘福东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年第5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配合柳氮磺吡啶和双氯芬酸钠治疗风寒湿痹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和双氯芬酸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口服。6周...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配合柳氮磺吡啶和双氯芬酸钠治疗风寒湿痹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和双氯芬酸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口服。6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24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临床缓解12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2.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晨僵时间、Sch?ber试验、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副作用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柳氮磺吡啶和双氯芬酸钠治疗风寒湿痹型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独活寄生汤 柳氮磺吡啶 双氯芬酸钠 风寒湿痹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补骨健膝方配合针灸疗法与单纯针灸疗法对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文平 《四川中医》 2017年第6期122-125,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补骨健膝方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相关的指标进行检测。方法:选取10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每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补骨健膝方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相关的指标进行检测。方法:选取10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每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补骨健膝方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液中白介素lβ(IL-l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膝关节功能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液中IL-lβ、TNF-α及IL-6的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变化程度显著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很大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的Lequesne指数及Womac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6%,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补骨健膝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骨关节炎 风寒湿痹型 TNF-Α
下载PDF
督灸联合中药封包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洪柳 陈晓影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81-984,共4页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推拿科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治疗和护理,联合治疗...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推拿科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治疗和护理,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督灸和中药封包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估问卷(JOA)评分。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5%(38/40),优于对照组的80%(32/40)(P<0.05);2组病人的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治疗组评分更低(P<0.01);2组病人的JOA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治疗组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督灸联合中药封包能够改善寒湿痹阻型LDH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痹阻型 督灸 中药封包
下载PDF
乌头汤联合针刺对寒湿凝滞型肩周炎患者肩功能及TGF-β、PGE2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世强 《光明中医》 2020年第23期3766-3768,共3页
目的探讨乌头汤联合针刺对寒湿凝滞型肩周炎患者肩功能及TGF-β、PGE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80例寒湿凝滞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乌头汤联合针刺对寒湿凝滞型肩周炎患者肩功能及TGF-β、PGE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80例寒湿凝滞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头汤联合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肩功能ConstantMutley评分以及血清TGF-β、PGE2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56%。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肩功能Constant-Mutley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TGF-β、PGE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凝滞型肩周炎患者可达到消炎、镇痛作用,提高患者的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寒湿凝滞证 乌头汤 针刺疗法 肩功能 转化生长因子β 前列腺素E2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