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阅读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颖 卢永毅 《建筑师》 2007年第5期12-17,共6页
本文通过对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以及其批评的分析、比较和评述,提供了对于批判的地域主义正面和负面的多角度认识,并希望以此揭示出批判的地域主义从其产生时起就不可避免的内部矛盾。
关键词 地域主义 批判的 普世文明 地域文化 社会 共同体 身份 后殖民
下载PDF
做好中国环境法典编纂的时代答卷 被引量:30
2
作者 吕忠梅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6,共12页
彰显时代特色是法典编纂的历史使命。编纂一部满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求的环境法典,是中国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必须交出的时代答卷。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这个新时代终极追求之问,是环境法典编纂... 彰显时代特色是法典编纂的历史使命。编纂一部满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求的环境法典,是中国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必须交出的时代答卷。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这个新时代终极追求之问,是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回应新时代生态文明法治的根本立场;如何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这个人与自然关系重构之问,是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回应新时代生态文明法治需求的方法论;如何提升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及能力这个重构环境治理体系之问,是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回应新时代生态文明法治需求的制度路径;如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个环境法典的民族性与国际性之问,是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回应新时代生态文明法治需求所追求的共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佳效果。中国环境法典编纂研究需要从立场、方法、路径和效果四个方面,提供体系化方案,保障"美丽中国"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典 生态文明 时代特色 共同体 和谐共生
原文传递
民族工作的社区化:城市化进程中协调民族关系的一种视角 被引量:24
3
作者 闫丽娟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7,共6页
本文从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格局的新变化和社区功能转变的分析入手,认为当前城市民族关系的协调必须以社区为视角,纳入社区工作的范围中,这既是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新课题,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城市化 民族关系 协调 社区
原文传递
自然保护区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云南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郑进烜 吴霞 +5 位作者 华朝朗 余昌元 徐吉洪 张绍辉 王勇 卢珍红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4期51-53,79,共4页
云南省已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57个,总面积达282.52万h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2%,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云南的重点:保护了自然资源和生物多... 云南省已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57个,总面积达282.52万h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2%,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云南的重点:保护了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普及了生态文明知识;推动了生态文明和美丽云南建设;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促进了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文明 美丽云南 生物多样性 生态旅游 社区发展
下载PDF
戈壁农业是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农业革命探索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克恭 师安隆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137,共8页
国土功能区划的优化布局问题是区域经济的研究主题。本文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方法,用中国哲学思维使数理逻辑与现实逻辑相融自洽,并通过对区域经济布局的优化分析,梳理了绿洲农业与戈壁农业的内在逻辑关系,对"... 国土功能区划的优化布局问题是区域经济的研究主题。本文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方法,用中国哲学思维使数理逻辑与现实逻辑相融自洽,并通过对区域经济布局的优化分析,梳理了绿洲农业与戈壁农业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的生态经济理念进行了逻辑推理与文化认同分析,以期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一个鲜活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农业 生态文明 生态经济 生命共同体
原文传递
我国城市“文明社区”指标考核体系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文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40,共6页
文明社区是近几年来才在在我国城市中广泛开展的一项社区建设活动 ,在实践中 ,它迫切需要一套指标考核体系来监测、评估和指导各基层社区的创建工作。我们根据科学性、适应性、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和计量化原则 ,设计了一套符合文明... 文明社区是近几年来才在在我国城市中广泛开展的一项社区建设活动 ,在实践中 ,它迫切需要一套指标考核体系来监测、评估和指导各基层社区的创建工作。我们根据科学性、适应性、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和计量化原则 ,设计了一套符合文明社区建设和社区实际工作要求的指标考核体系 ,共计十二大类 5 0项具体指标 ,并确定了各项指标的考评标准和分值 ,使其在实践中具有更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建设 文明社区 指标考核体系 中国 科学性 适应性 系统性 可行性 可比性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路径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高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0-463,共4页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内涵、价值、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社区体育生态化建设的路径,推动城市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社区体育 价值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被引量:10
8
作者 汪信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0,181,共21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它主要包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它主要包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等理念,这些理念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和当代生态危机根源的深刻反思,凝结着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经验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它们分别从本体论、发展观、历史观、方法论、保障机制等层面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命共同体 “两山”理论
下载PDF
新时期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系统探索 被引量:14
9
作者 高洪洋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64,76,共6页
美丽乡村的协调发展,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离不开文明乡风的有力助推。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阐释成都乡风文明建设现状,总结先进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落实资金保障、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大农村公共文化队伍、推动城... 美丽乡村的协调发展,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离不开文明乡风的有力助推。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阐释成都乡风文明建设现状,总结先进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落实资金保障、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大农村公共文化队伍、推动城乡产业融合等视角提出新时期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风文明 美丽乡村 新乡贤 社区治理
原文传递
试论“中国方案”的核心要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晨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33,共13页
"中国方案"是在"中国道路"的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治理体系以及相应的内外战略和政策的总和。"中国方案"既是对更好社会制度的中国探索,也是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治理提供的中国答案。"中国方... "中国方案"是在"中国道路"的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治理体系以及相应的内外战略和政策的总和。"中国方案"既是对更好社会制度的中国探索,也是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治理提供的中国答案。"中国方案"的核心要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中国方案"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案;其次,"中国方案"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的丰沃土壤中;最后,"中国方案"一定会从中国走向世界,也正在从中国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方案 中国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华文明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新常态下农村教育变革趋势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贾志国 《当代教育论坛》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变革经历了约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政治驱动的前三十年"逆知识化"特征明显;经济驱动的后三十年"离农""去农"趋势显著。2013年中国进入"新常态"以来,"文明型塑"...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变革经历了约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政治驱动的前三十年"逆知识化"特征明显;经济驱动的后三十年"离农""去农"趋势显著。2013年中国进入"新常态"以来,"文明型塑"成为推动农村教育变革的应然追求:积极的公民意识与共同体意识理应成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共识";文化重建、创新驱动、生态保护、家庭参与应在焕发农村教育活力上发挥更大引擎;教育变革必须居于农村社会变革与文明崛起的优先地位;行动、认识上必须保持平和、乐观的战略定力。循此,新常态下农村教育变革的实然路径实施如下:第一,从经济、政治、文化、政策等角度全面构建农村社会共同体意识,继续坚持农村居民的启蒙教育;第二,鼓励农村学校多主体办学方向,发挥政府、教育基金、现代"乡贤"的变革引领作用;第三,构建农村居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高校、中小学、社区大学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第四,必须从灵性呼唤与精神重建的高度来看待教育改革的长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农村 教育变革 文明型塑 共同体意识 现代乡贤
下载PDF
On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odern Civilization for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12
作者 Jue QING Lin CHEN +1 位作者 Xinshun XU Chen ZHOU(Translator) 《Journ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Studies》 2023年第5期33-63,共31页
Th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in its essence,is a community of civilization.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and in-depth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and interaction,people from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collectively nu... Th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in its essence,is a community of civilization.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and in-depth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and interaction,people from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collectively nurtured Chinese civilization,which has prominent features of continuity,innovation,unity,inclusiveness,and peacefulness and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building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of the time.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the Party advances the building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on all fronts and has successfully made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to promote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ions through promoting material,political,cultural-ethical,social,and ecological advancement.As we advance the building of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 on all fronts,strengthening foundations for economic,political,cultural,social,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can foster new driver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ivilization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Faced with the practical needs of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t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we must step up efforts to establish the theoretical discourse system of community for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lay empha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s for symbol and image,discourse and narrative,as well as overseas communications,and on the exploration of development patterns for theories,so as to present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odern civilization for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prominent features of civilization modern civilization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civilization community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视域下生命共同体的话语建构:基于《人民日报》生态报道的生态话语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苗兴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8-28,90,共1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及环境构成的和谐共生关系。作为生命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在生态系统的保持和生命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及环境构成的和谐共生关系。作为生命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在生态系统的保持和生命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人民日报》生态报道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聚焦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生命共同体。本文拟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提出生命共同体的话语分析模型,通过高频词检索和主题网络分析,从生态关系的话语建构和指向生命共同体构建的生态关怀两个方面阐释在《人民日报》生态报道中生命共同体的话语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命共同体 话语建构 生态关系 生态关怀
下载PDF
信息文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成素梅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4,共9页
信息文明是指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性科学作为支撑,以信息的传播、挖掘、利用等为资源,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为趋势的一种新型文明。它确定了概率性、创新性、共享性和相互性的思维方式,强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意识。... 信息文明是指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性科学作为支撑,以信息的传播、挖掘、利用等为资源,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为趋势的一种新型文明。它确定了概率性、创新性、共享性和相互性的思维方式,强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意识。它有助于我们打造互动、包容、安全、便捷的全球化社区,淡化竞争意识,强化合作意识。它形成了用社会资本主义替代工业资本主义的商业发展模式,塑造了数字化的共享理论,因而有利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文明 ICTs技性科学 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文明的趋向:马克思共同体的关系逻辑演绎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永帅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101,158,共9页
马克思的共同体关系逻辑直面文明议题本身,探究人类文明序列、剖析文明发展困境、演绎未来文明前景,形成共同体关切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论范式。在文明的反思与抉择、文明的建构与趋向中,这一演绎为人类文明的逻辑与叙事提供具有实证基础... 马克思的共同体关系逻辑直面文明议题本身,探究人类文明序列、剖析文明发展困境、演绎未来文明前景,形成共同体关切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论范式。在文明的反思与抉择、文明的建构与趋向中,这一演绎为人类文明的逻辑与叙事提供具有实证基础和整全视野的分析与判断。马克思的共同体关系逻辑内涵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实现的理论主动,在问题论域、逻辑动力、关系载体和历史张力的建构思路与构建方法中,整体呈现共同体与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论变革。当下,学理性探究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返回经典视域,以马克思的共同体联结方式凝练人类文明要素与文明开创机理,进一步深化文明形态的构建方式、叙事价值与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演进 马克思共同体 关系逻辑 本质演绎
下载PDF
论生态融合 被引量:7
16
作者 衡孝庆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2,共6页
生态融合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其必然性体现在自然系统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工业社会的致命缺陷之中;生态融合的理论依据包括:自然规律是人类可以认识的;人类开始认识到改善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性;... 生态融合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其必然性体现在自然系统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工业社会的致命缺陷之中;生态融合的理论依据包括:自然规律是人类可以认识的;人类开始认识到改善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性;生态科学的迅速发展与扩散。实现生态融合的路径包括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生态创新的不断突破、生态生活世界的建构。生态融合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生态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融合 生态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图景 被引量:3
17
作者 寇东亮 覃泳钧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2,共10页
物质与精神、科学与人文、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他者等关系,是构建现代文明和推进现代化需要回应的基本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和理论在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和科学阐发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特有的本质规定、精神价值... 物质与精神、科学与人文、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他者等关系,是构建现代文明和推进现代化需要回应的基本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和理论在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和科学阐发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特有的本质规定、精神价值取向、精神动力机制、精神发展愿景等,擘画出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精神图景。中国式现代化,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互通中凸显其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规定,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中彰显其精神富有的价值取向,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贯通中蕴含其中国精神的动力机制,在胸怀天下与世界大同会通中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共同体精神的发展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文明 精神富有 中国精神 共同体精神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再探讨——基于中西生态范式之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金红 李繁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0-116,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现代化建设发展道路中长期摸索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反思西方资本主义“单向度”自然观的必然结果,是对“...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现代化建设发展道路中长期摸索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反思西方资本主义“单向度”自然观的必然结果,是对“如何处理现代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共进”这一难题的“中国式解答”。在中西生态范式比较的视域下,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行比较研究,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理念的世界意义,从一个侧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进行生成机理、创新发展与世界意义等三个方面的阐释,以期为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发展提供更丰富的理论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 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China's Maritime Governance:Practical Evolution an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19
作者 Cui Y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4年第4期26-48,共23页
Increasingly engaged in maritime governance,China has developed its distinct vision and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surrounding it.In terms of discourse,China has proposed a collection of conce... Increasingly engaged in maritime governance,China has developed its distinct vision and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surrounding it.In terms of discourse,China has proposed a collection of concepts and ideas including a maritim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the 2l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Blue Partnerships,and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In terms of connotations,China champions such values as lasting peace,common prosperity,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and cleanness and beautifulness.Exteriorly and interiorly,we can observe the unique character of China's vision concerning maritime governance,which will continue to upgrade and bear fruit in future practices,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itime governance theories,multilateral maritime cooperation,and ocean-related 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Guided by its vision,China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more to global maritime security and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vision of maritime governance global governance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aritim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下载PDF
论工程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20
作者 唐丽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2-78,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工程科技创新必须以相应的工程伦理规范及核心原则作为价值指引。所有国家工程职业领域伦理规范核心原则都包含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工程科技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工程科技创新必须以相应的工程伦理规范及核心原则作为价值指引。所有国家工程职业领域伦理规范核心原则都包含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工程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同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永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层面的广义工程共同体,应在跨文化、跨地域生态文明建设中达成和践行工程生态文明责任的工程伦理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工程伦理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