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二色光谱分析蛋白质构象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2
1
作者 沈星灿 梁宏 +1 位作者 何锡文 王新省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8-394,共7页
介绍了远紫外圆二色光谱数据计算蛋白质二级结构 ,辨认蛋白质三级结构类型的原理、拟合方法、实验技术。对近紫外圆二色作为光谱探针 ,研究蛋白质中芳香氨基酸残基、二硫键微环境的变化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 蛋白质 构象分析 圆二色光谱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拟合方法 实验技术 光谱探针 芳香氨基酸残基 二硫键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8
2
作者 吴丹 徐桂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4-260,共7页
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光谱技术在蛋白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借助于光谱技术不仅可以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而且可以探讨蛋... 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光谱技术在蛋白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借助于光谱技术不仅可以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而且可以探讨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表面活性剂 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网二色光谱 电子自旋批振光谱 相互作用
下载PDF
鲢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化学作用力及蛋白质构象的变化 被引量:51
3
作者 刘海梅 熊善柏 +1 位作者 谢笔钧 施星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9-475,共7页
采用化学法、激光拉曼光谱、圆二色谱等先进的现代检测分析手段,研究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离子键、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等化学作用力对鱼糜凝胶形成的作用,并对蛋白质构象进行了表征... 采用化学法、激光拉曼光谱、圆二色谱等先进的现代检测分析手段,研究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离子键、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等化学作用力对鱼糜凝胶形成的作用,并对蛋白质构象进行了表征,探索化学作用力及蛋白质构象对鲢鱼糜凝胶网络结构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离子键、氢键显著减少,而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显著增加。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是维持鲢鱼糜凝胶稳定结构的主要化学作用力。40℃和90℃两段加热过程中,鲢肌球蛋白的α-螺旋结构部分转变成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以无规卷曲结构为主。鲢鱼糜凝胶中肌球蛋白的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转角、无规卷曲结构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3.70%、12.40%、53.90%,其中α-螺旋和无规卷曲结构是维持鲢鱼糜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蛋白质构象。维持鲢鱼糜凝胶稳定结构的主要化学作用力为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主要蛋白质构象为α-螺旋和无规卷曲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化 化学作用力 蛋白质构象 拉曼光谱 圆二色谱
下载PDF
紫外圆二色光谱预测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44
4
作者 黄汉昌 姜招峰 朱宏吉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1-506,共6页
介绍了蛋白质紫外圆二色性(CD)产生的原理及其与蛋白质结构的关系。评述了用远紫外CD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方法原理、参考蛋白、拟合算法和拟合程序,以及方法存在的问题。近紫外CD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密切相关,近紫外蛋白质CD反映芳香氨... 介绍了蛋白质紫外圆二色性(CD)产生的原理及其与蛋白质结构的关系。评述了用远紫外CD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方法原理、参考蛋白、拟合算法和拟合程序,以及方法存在的问题。近紫外CD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密切相关,近紫外蛋白质CD反映芳香氨基酸残基、二硫键等微环境的变化,表征着丰富的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二色 蛋白质结构 紫外光谱
原文传递
运用圆二色谱研究酶与化合物相互作用的机理 被引量:30
5
作者 沈琼 黄滨 +3 位作者 邵嘉亮 彭权 马林 古练权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64,共3页
介绍远紫外圆二色光谱数据计算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原理、方法、实验技术。应用圆二色谱原理、方法、实验技术研究α-葡萄糖苷酶与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初步提出酶被化合物抑制的机理。
关键词 圆二色 蛋白质二级结构 抑制剂 机理
下载PDF
鹰嘴豆分离蛋白质的特性 被引量:34
6
作者 张涛 江波 王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6-71,共6页
研究了鹰嘴豆分离蛋白质质量、功能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特征.氨基酸分析表明,鹰嘴豆蛋白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与FAO/WHO模式相比,色氨酸是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的化学评分为71分.表面荧光探针ANS法测得的表面疏水性为94.3.DSC... 研究了鹰嘴豆分离蛋白质质量、功能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特征.氨基酸分析表明,鹰嘴豆蛋白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与FAO/WHO模式相比,色氨酸是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的化学评分为71分.表面荧光探针ANS法测得的表面疏水性为94.3.DSC热分析显示该蛋白质含有两个热变性温度,分别为83.7℃和95.7℃.圆二色谱(CD)分析了鹰嘴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α-螺旋36.2%,β-折叠28.4%,转角10.3%,无规卷曲25.2%.经凝胶过滤色谱SephacrylS-200分离纯化得到7个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组分,其中两个主要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00及11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分离蛋白 功能性质 表面疏水性 DSC 圆二色谱
下载PDF
硫堇与DNA分子作用机理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杜江燕 黄晓华 +3 位作者 徐飞 冯玉英 邢巍 陆天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35-1438,共4页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光电子能谱等光谱方法研究了硫堇(TH)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pH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TH与CTDNA之间的作用方式以嵌入作用为主,嵌入作用使TH的紫外最大吸收峰强度减...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光电子能谱等光谱方法研究了硫堇(TH)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pH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TH与CTDNA之间的作用方式以嵌入作用为主,嵌入作用使TH的紫外最大吸收峰强度减小,且峰位发生红移。由紫外光谱实验结果线性拟合求得TH与CTDNA的表观结合常数K=1.45×104L·mol-1。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TH与CTDNA的嵌入作用使TH的荧光发生强烈猝灭,猝灭常数KSV为1.01×104L·mol-1。嵌入作用位点主要发生在CTDNA的鸟嘌呤(G)胞嘧啶(C)碱基序列富集区。通过对TH的光电子能谱中N,S原子的结合能变化分析,TH分子以杂环上S原子端与CTDNA的GC碱基对结合,两者的相互作用对CTDNA的二级结构构象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圆二色谱 光电子能谱 硫堇 DNA
下载PDF
β-环糊精2位碳仲羟基的选择性磺酰化 被引量:18
8
作者 申宝剑 童林荟 +1 位作者 张宏伟 金道森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环糊精(CD)是由若干葡萄糖残基以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环化合物,它最大的特征是能在其分子空腔内结合多种有机、无机分子,因此 CD 及经化学修饰得到的一些衍生物可以较好地模拟天然酶的一些特性。对 CD 进行化学修饰的一个重要... 环糊精(CD)是由若干葡萄糖残基以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环化合物,它最大的特征是能在其分子空腔内结合多种有机、无机分子,因此 CD 及经化学修饰得到的一些衍生物可以较好地模拟天然酶的一些特性。对 CD 进行化学修饰的一个重要步骤往往是对它的羟基进行选择性的磺酰化。β-CD 是由7个葡萄糖残基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磺酰化 圆二色性 合成
下载PDF
花青素对大豆蛋白质二级结构影响的多重光谱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朱颖 王中江 +3 位作者 李杨 齐宝坤 隋晓楠 江连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8-374,426,共8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花青素复合体系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多重光谱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利用荧光光谱探究大豆分离蛋白和花青素间的相互作用方式,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探究花青素对大豆分离蛋白氨基酸残基微环境的影响,从而得出花... 以大豆分离蛋白-花青素复合体系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多重光谱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利用荧光光谱探究大豆分离蛋白和花青素间的相互作用方式,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探究花青素对大豆分离蛋白氨基酸残基微环境的影响,从而得出花青素对大豆分离蛋白构象的影响,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花青素对大豆分离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青素对大豆分离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猝灭,其中,花青素与大豆分离蛋白在298、306、314 K时相互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3.343×104、4.507×104、5.525×104L/mol,对应的结合位点数分别为0.917 8、0.954 6、0.938 1。热力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花青素与大豆分离蛋白反应的作用力主要是疏水相互作用;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结果表明花青素改变了芳香氨基酸残基在空间结构中所处的微环境,使大豆分离蛋白的分子构象发生改变,且同步荧光光谱显示花青素与大豆分离蛋白中色氨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使其周围的疏水作用减少。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结果表明花青素引起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花青素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圆二色谱
下载PDF
圆二色谱在糖类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段金友 方积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1-75,共5页
本文综述了糖类化合物的圆二色谱 (CD)的特点以及CD在糖类化合物结构研究方面的应用状况。
关键词 圆二色谱 糖类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结构 构象
下载PDF
溶液pH对硫堇与DNA相互作用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杜江燕 黄晓华 +2 位作者 徐飞 邢巍 陆天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64-1068,共5页
用电化学和光谱方法研究了溶液pH对硫堇(TH)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相互作用方式的影响。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在pH 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TH与CT-DNA之间的作用方式以嵌入结合为主,在pH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TH与CT-DNA之间... 用电化学和光谱方法研究了溶液pH对硫堇(TH)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相互作用方式的影响。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在pH 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TH与CT-DNA之间的作用方式以嵌入结合为主,在pH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TH与CT-DNA之间的作用方式既存在嵌入结合也存在静电作用。荧光光谱测量结果表明,TH与DNA结合后其荧光发生猝灭,通过Stern-Volmer方程计算得到pH 6.5时TH-DNA体系的猝灭常数高于pH 7.2时的值,表明在pH 6.5的溶液中两者相互作用更强。圆二色谱(CD)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硫堇 DNA 相互作用方式 电化学反应 荧光光谱 圆二色谱 构象 脱氧核糖核酸 DNA
下载PDF
甘草酸18H差向异构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吴锡铭 吕坚 茹仁萍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15-218,共4页
本文对2个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GLC,UV,IR,^(1)HNMR,^(13)CNMR,MS,CD及比旋光度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它们的抗肝损伤作用和毒性作了实验观察。结果表明,两者物理化学性质酷似,但比旋光度,CD及^(1)HNMR,^(13)CNMR等有明... 本文对2个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GLC,UV,IR,^(1)HNMR,^(13)CNMR,MS,CD及比旋光度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它们的抗肝损伤作用和毒性作了实验观察。结果表明,两者物理化学性质酷似,但比旋光度,CD及^(1)HNMR,^(13)CNMR等有明显差别。抗肝损伤及急性毒性实验证明,18α—甘草酸比18β—甘草酸有更强的抗肝损伤作用,毒性也低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Α-甘草酸 圆二色性 差向异构
下载PDF
乳铁蛋白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卢蓉蓉 许时婴 +1 位作者 杨瑞金 孙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8-243,共6页
乳铁蛋白对G-和G+都有抑菌效果,乳铁蛋白对G-的作用比较强。铁饱和度越低,抑菌性越强。环境pH值变化对G-影响不大,对G+影响较大,pH为7.5~8.0时抑菌效果最佳。乳铁蛋白经过70℃以下的巴氏杀菌后抑菌活性没有影响。HCO3-浓度增加,有利于... 乳铁蛋白对G-和G+都有抑菌效果,乳铁蛋白对G-的作用比较强。铁饱和度越低,抑菌性越强。环境pH值变化对G-影响不大,对G+影响较大,pH为7.5~8.0时抑菌效果最佳。乳铁蛋白经过70℃以下的巴氏杀菌后抑菌活性没有影响。HCO3-浓度增加,有利于增强抑菌性。柠檬酸盐和阳离子浓度增加会使抑菌活性下降。圆二色性分析表明,随着铁饱和度的增加,乳铁蛋白的α-螺旋构象逐步转变为β-折叠构象,蛋白质分子排列更为有序,分子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密。DSC研究表明乳铁蛋白的N-叶和C-叶铁结合能力不同造成热稳定性差异,低铁饱和度时较高的抑菌活性主要来自于C-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抑菌活性 铁饱和度 圆二色性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组成及二级结构对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齐宝坤 赵城彬 +2 位作者 江连洲 王中江 李杨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8-293,共6页
测定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SPI)的表面疏水性和游离巯基含量,同时采用SDS-PAGE法和圆二色谱法分析SPI的蛋白质组成及二级结构,探讨它们对SPI表面疏水性的影响。SPI表面疏水性随着游离巯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这与蛋白分子的解折叠和疏水... 测定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SPI)的表面疏水性和游离巯基含量,同时采用SDS-PAGE法和圆二色谱法分析SPI的蛋白质组成及二级结构,探讨它们对SPI表面疏水性的影响。SPI表面疏水性随着游离巯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这与蛋白分子的解折叠和疏水性残基的暴露有关。品种差异对SPI的蛋白质组成和表面疏水性有一定影响,7S/11S比值越大,表面疏水性越高。不同品种SPI的二级结构含量存在差异,当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含量较低,β-折叠及无规卷曲含量较高时,蛋白质分子的无序性增加,分子结构趋于暴露式,使埋藏在内部的疏水性残基更多地暴露在蛋白质分子表面,导致表面疏水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二级结构 圆二色谱 表面疏水性
原文传递
细菌聚γ-谷氨酸表征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革 陈坚 +1 位作者 曲音波 伦世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3-136,共4页
聚 γ-谷氨酸远紫外圆二色性的研究表明 ,最大平均残基摩尔椭圆度 [θ]2 14 =- 7.10 87× 10 5°.cm2 /dmol,其二级结构组成为 :α-螺旋 18.5 % ,β-折叠 5 0 .3% ,β-转角 0 .5 % ,无规卷曲 30 .7% ;聚 γ-谷氨酸玻璃化温度为 ... 聚 γ-谷氨酸远紫外圆二色性的研究表明 ,最大平均残基摩尔椭圆度 [θ]2 14 =- 7.10 87× 10 5°.cm2 /dmol,其二级结构组成为 :α-螺旋 18.5 % ,β-折叠 5 0 .3% ,β-转角 0 .5 % ,无规卷曲 30 .7% ;聚 γ-谷氨酸玻璃化温度为 5 4.82℃ ,粘流温度 5 7.5 6℃ ,分解温度 14 1.34℃ ;聚 γ-谷氨酸所形成的宏观结构为非晶态 ;该物质是一个氨基酸高聚物 ,其结构中有 γ-结合 ;在 - 70℃~ 2 5℃温度范围内 ,聚 γ-谷氨酸发生了复杂的松弛和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聚Γ-谷氨酸 表征 研究 圆二色性 动态粘弹性
下载PDF
人血清白蛋白与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敏 孙德志 +3 位作者 林瑞森 曲秀葵 王旭 李玲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在298.15K下,应用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HSA)与两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CnN)2Cl2,n=12,14]在缓冲溶液(pH=7.0)中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HSA对这两种表面活性剂有两类结合位点,分别为结合时需要吸收热量的强... 在298.15K下,应用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HSA)与两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CnN)2Cl2,n=12,14]在缓冲溶液(pH=7.0)中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HSA对这两种表面活性剂有两类结合位点,分别为结合时需要吸收热量的强结合位点和可放出热量的弱结合位点.两种表面活性剂对应的第一类结合——强结合为熵驱动过程,且该结合位点对应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差别不大.至于第二类结合——弱结合位点,由于(C14N)2Cl2疏水链过长,只有部分进入HSA的疏水空腔内,因此相应的的结合位点数和放热量减小,而熵变增加,为焓和熵共同驱动的反应.圆二色研究表明(CnN)2Cl2的加入使HSA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这说明(CnN)2Cl2与HSA的相互作用既包含结合反应也包含(CnN)2Cl2诱导该蛋白部分结构改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滴定量热法 圆二色法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 人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圆二色谱测定技术在小分子化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振佳 司伊康 陈晓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78-1484,共7页
圆二色谱(CD)是研究DNA构象随环境条件(如温度、离子强度和pH)的改变而变化的检测技术,也是研究DNA与配基(包括小分子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DNA的圆二色谱是由其骨架结构中的不对称糖分子和由这些糖分子的构型决定的螺... 圆二色谱(CD)是研究DNA构象随环境条件(如温度、离子强度和pH)的改变而变化的检测技术,也是研究DNA与配基(包括小分子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DNA的圆二色谱是由其骨架结构中的不对称糖分子和由这些糖分子的构型决定的螺旋结构产生的。根据配基对原有的DNA圆二色谱信号的影响,以及诱导产生的圆二色谱新信号(ICD)的不同特点,不仅可以得知配基与DNA具有相互作用,还可以推断配基与DNA结合的不同模式。研究表明这些ICD信号是由配基的电子跃迁偶极矩与DNA的碱基电子跃迁偶极矩在DNA不对称环境中发生偶合产生的。如果使用不同序列的短链DNA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可获知配基与DNA相互作用中的序列特异性。实验已经证明,圆二色谱法虽然灵敏度较低,但它具有快速、简便、样品用量少、对构象变化敏感及不受分子大小的限制等特点,可以作为核磁共振(NMR)和X-光单晶衍射技术的补充。本文将介绍圆二色谱技术在研究DNA与小分子化合物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以及本实验室利用圆二色谱技术研究抗肿瘤新药的初步结果。由于圆二色谱可作为新药研究中发现先导化合物辅助筛选的手段,因此可用于发现更多以DNA为靶点的药物,如抗肿瘤药、抗菌药、抗病毒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二色谱 诱导圆二色谱 抗肿瘤药 药物与DNA相互作用 DNA嵌入 DNA沟结合
原文传递
超声波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二级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黄惠华 粱汉华 郭乾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3,共5页
研究了Kunitz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KSTI)和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BBTI)经超声波处理后的活性、巯基含量、远紫外圆二色谱的变化。发现KSTI和BBTI的单一吸收负峰在200nm波长处,KSTI的[θ]200nm=-2545deg·cm2·d/mol... 研究了Kunitz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KSTI)和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BBTI)经超声波处理后的活性、巯基含量、远紫外圆二色谱的变化。发现KSTI和BBTI的单一吸收负峰在200nm波长处,KSTI的[θ]200nm=-2545deg·cm2·d/mol,, 其二级结构由22.5%β折叠,16.25%β转角和61.4%无规卷曲组成;BBTI的[θ]200nm= -797deg·cm2·d/mol,由52.6%β折叠和47.4%无规卷曲组成。用65%振幅的超声波场处理11 min 后,KSTI 的[θ]200nm值变为-1827 deg·cm2·d/mol,处理20min后,其β转角和无规卷曲的含量分别下降至10.8%和54%,而β折叠的含量则增加至35.2%,同时有约71.5%的二硫化键转变成巯基,对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则被钝化55%;而BBTI的二级结构则表现稳定,65%振幅的超声波场处理20min后,[θ]200nm值只改变为-700 deg·cm2·d/mol,其β折叠、无规卷曲结构以及对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基本上不受影响,仅有5.29%的二硫键转化成巯基。超声波可能是通过影响KSTI的二硫键,使其二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处理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巯基含量 远紫外圆二色谱 活性 抗钝化能力
下载PDF
苯甲醛及其类似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乔薇 巫晓琴 +3 位作者 黎峰 崔强 闫素君 马林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44,共4页
酪氨酸酶是一种金属铜蛋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生物体合成黑色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分别以多巴和以邻苯二酚作为酪氨酸酶催化底物,对苯甲醛及其类似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利用CD(圆二色谱)研究了苯甲醛类化... 酪氨酸酶是一种金属铜蛋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生物体合成黑色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分别以多巴和以邻苯二酚作为酪氨酸酶催化底物,对苯甲醛及其类似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利用CD(圆二色谱)研究了苯甲醛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构象影响,提出苯甲醛及其同系物与酶分子相互作用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酶 抑制 苯甲醛 圆二色谱
下载PDF
采用圆二色谱法研究冬夏鲢鱼鳞胶原蛋白的稳定性 被引量:17
20
作者 段蕊 叶超 +2 位作者 邢芳芳 闻海波 今野久仁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6,共4页
采用圆二色谱法,研究比较了冬夏季鲢鱼鳞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对胶原蛋白溶液于30℃,33℃加热时,冬季鱼鳞胶原蛋白发生解螺旋现象,而夏季鱼鳞胶原仍保持完整的三螺旋结构;变性温度曲线显示,夏季样品的变性温度为36℃,而冬季样... 采用圆二色谱法,研究比较了冬夏季鲢鱼鳞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对胶原蛋白溶液于30℃,33℃加热时,冬季鱼鳞胶原蛋白发生解螺旋现象,而夏季鱼鳞胶原仍保持完整的三螺旋结构;变性温度曲线显示,夏季样品的变性温度为36℃,而冬季样品出现2个峰值,分别为30℃和34℃。结果表明,夏季鲢鱼鳞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高于冬季胶原蛋白,这种不同可能与冬夏季鲢鱼生长环境温度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鳞 胶原蛋白 圆二色谱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