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高血压并发症 被引量:22
1
作者 冯生杰 刘川军 欧阳忠 《中国高血压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仪观察142例高血压(EH)患者24h动态血压,显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62例中,EH并发症者50例,占80.6%,无并发症者12例,占19.4%;在50例EH并发症且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 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仪观察142例高血压(EH)患者24h动态血压,显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62例中,EH并发症者50例,占80.6%,无并发症者12例,占19.4%;在50例EH并发症且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中,脑卒中28例,占56.0%;在36例脑卒中患者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28例,占77.8%。提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较多见于高血压有并发症者,尤其是脑卒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性 高血压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立英 刘元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用平行对照试验比较两种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训练对高血压病患者 2 4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 2 8例久坐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接受 8周、强度分别为 2 0 %和 60 %最大运动能力的有氧运动训练。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通过极... 目的 用平行对照试验比较两种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训练对高血压病患者 2 4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 2 8例久坐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接受 8周、强度分别为 2 0 %和 60 %最大运动能力的有氧运动训练。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通过极量踏车运动试验测定运动能力的相关指标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2组患者各项动态血压指标均有下降 ,血压昼夜节律基本一致。结论 采用最大运动能力的 2 0 %和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高血压病 动态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子
原文传递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礼文 夏豪 +2 位作者 刘浙波 田国卫 郑雅格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1075-1079,共5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54例.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动态血压参数,根据夜间血压下...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54例.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动态血压参数,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杓形高血压组(DH组,n=71)和非杓形高血压组(NDH组,n=83).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冠脉造影示管腔狭窄≥50%定义为冠脉病变,根据病变累及部位分为单支、双支(累及左主干纳入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按照Gensini评分标准对每位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结果 NDH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79.5%)明显高于DH组(60.6%)(P<0.05).NDH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140.40±3.01)mm Hg、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85.58±2.38)mm Hg,均明显高于DH组(132.23士3.34)mm Hg和(78.44±2.63)mm Hg,夜间血压下降率(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6.81±1.07)%、(7.58±0.75)%,明显低于DH组(12.85±1.61)%、(14.59±1.76)%(P<0.01).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NDH组冠脉三支病变发生率(39.8%)、病变支数(2.08±0.84)、Gensini积分(56.61±41.62)均显著高于DH组(23.9%、1.80±0.80、38.84±28.40)(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非杓形高血压患者相比于杓形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更广,病变程度更重,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更高,具有更高的致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昼夜节律 高血压 杓形 非杓型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百会透刺前顶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白桦 吴雪梅 +4 位作者 李冰 吴宝 于颖梅 张博 袁玉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590-1593,共4页
目的: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百会透刺前顶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及血管活性物质变化,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0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中低危)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 目的: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百会透刺前顶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及血管活性物质变化,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0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中低危)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百会透刺前顶穴治疗,于治疗前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谷峰比值及治疗前后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结果:第4、12周,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降低日间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与疗前比较(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4周、12周组内比较,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更优。4周与12周组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谷峰比值比较:治疗前后2组对收缩压谷峰比值有一定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舒张压谷峰比值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活性物质测定:治疗后治疗组肾素水平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醛固酮、血管紧张素治疗前后2组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透刺前顶治疗原发型高血压1、2级能够显著降低昼夜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对昼夜血压节律和降低肾素水平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透刺前顶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肾素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与血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东霞 陈书艳 +2 位作者 陈颖 顾问 王飞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3年第5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脉压、昼夜血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纯高血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30例,均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脉压、昼夜血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纯高血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30例,均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C-反应蛋白(CRP),计算胰岛抵抗指数(IRI),高血压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各组的CRP、糖代谢指标、动态血压参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FPG、2hPG、FINS、IRI、HbAlC及CRP各指标与单纯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血压组FINS、IRI及CRP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组患者脉压(PP)增大,非杓型比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治疗后PP、非杓型比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与糖尿病同样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与CRP水平、PP、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相关,餐后血糖的控制可能有助于夜间杓型血压的恢复,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餐后血糖 胰岛素抵抗 C反应蛋白 脉压 血压昼夜节律
下载PDF
双脉冲多普勒技术评价不同血压节律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露 陈珂 +2 位作者 金鑫 王岗 韩东刚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探究双脉冲多普勒技术评价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影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1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非杓型组)和45例杓型高血压患者(杓型组)。两组患者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和双脉冲多普勒检... 目的探究双脉冲多普勒技术评价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影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1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非杓型组)和45例杓型高血压患者(杓型组)。两组患者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和双脉冲多普勒检查,对两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脉冲多普勒显示非杓型组高血压病患者的E/e’双脉冲多普勒法高于杓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A双脉冲多普勒、e’侧壁双、e’间隔双、e’均值双、E/e’常规方法与杓型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双脉冲多普勒技术行E/e’检测,可以更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为后续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脉冲多普勒 血压节律性 左心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姜红 柯元南 +3 位作者 孙宁玲 荆珊 朱鼎良 初少莉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mg/6.25mg,Lodoz)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收缩压(SBP)<180mmHg、舒张压(DBP)95~109mmHg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Lodoz共4周,... 目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mg/6.25mg,Lodoz)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收缩压(SBP)<180mmHg、舒张压(DBP)95~109mmHg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Lodoz共4周,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治疗4周后动态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1)治疗4周后,"杓型"和"非杓型"组的24hSBP/DBP分别降低9.57/7.75mmHg和12.61/9.88mmHg,日间SBP/DBP分别降低10.59/8.20mmHg和10.91/8.00mmHg,"杓型"和"非杓型"组间的24h和日间SBP/DB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杓型"组夜间SBP/DBP降低6.12/5.65mmHg,"非杓型"组降低17.33/13.61mmHg,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3)"杓型"组的夜间SBP/DBP下降百分比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压昼夜曲线仍为"杓型"。"非杓型"组的SBP/DBP夜间下降百分比在治疗后显著增加(P<0.01),SBP/DBP的夜间下降百分比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mg/6.25mg/d)对"非杓型"组患者的夜间SBP/DBP降低作用较明显,有益于保持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比索洛尔 氢氯噻嗪 血压昼夜节律
下载PDF
慢性肾脏疾病的血压变化
8
作者 刘辉 王朝晖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448-451,共4页
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辅助检测手段,重复性好,较少受主观因素干扰,能较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24h血压的总体水平,动态波动规律和昼夜节律。肾脏是高血压损伤重要的靶器官,不同原因的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脏疾病阶段都会有高血压并... 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辅助检测手段,重复性好,较少受主观因素干扰,能较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24h血压的总体水平,动态波动规律和昼夜节律。肾脏是高血压损伤重要的靶器官,不同原因的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脏疾病阶段都会有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而不易控制的高血压又能进一步加剧肾脏功能的恶化,认识慢性肾脏疾病血压变化的规律,对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 昼夜节律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杜瑞雪 范利 张莉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治疗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控制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10年来曾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638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 目的观察治疗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控制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10年来曾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638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病例中,正常血压节律者占23.57%(151/638),异常血压节律者占76.43%(487/638);其中非杓型占48.43%,反杓型占26.49%,超杓型占1.41%。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年龄≥80岁是异常血压节律的危险因素,而服用利尿剂则降低血压异常节律的危险(P<0.05)。性别、靶器官损害、糖尿病及其他降压药物对血压节律均无影响(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重视血压节律的监测。对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患者,选用利尿剂可能是较好的治疗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昼夜节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缬沙坦和非洛地平降压治疗的时间治疗学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叶毅敏 叶志荣 苏敬荣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916-918,共3页
目的探讨在降压药物种类和数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缬沙坦的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方法拟选择住院的非杓形老年高血压患者167例。随机、单盲的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服用缬沙坦80 mg和非洛地平5 mg,1/... 目的探讨在降压药物种类和数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缬沙坦的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方法拟选择住院的非杓形老年高血压患者167例。随机、单盲的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服用缬沙坦80 mg和非洛地平5 mg,1/日,1次1片。A组(n=82)服药时间选择在早7时,即两种降压药物均于清晨服用;而B组(n=85)服用缬沙坦的时间为晚7时,即非洛地平于清晨服用,缬沙坦夜间服用。治疗随访8周后复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 15例患者因失访或未能按要求服药而被退出,A组共74例、B组共78例患者完成治疗。B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的降低程度均显著高于A组(P<0.01及P<0.05);夜间血压下降率的增加显著高于A组(P<0.01),非杓形血压的比例下降程度亦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对于血压周期性形态为非杓形患者,将缬沙坦放在夜间服用可改善患者的夜间血压下降率,有助于纠正患者的血压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缬沙坦 时间治疗学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周期性形态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海玲 王宇 +5 位作者 张志莲 王明 刘至玄 静国丽 张陛丞 张颖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患者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或手术治疗前后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方法入选高血压患者105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7例、高血压合并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组36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患者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或手术治疗前后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方法入选高血压患者105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7例、高血压合并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组36例和高血压合并中、重度 OSAS 组22例。CPAP 或手术治疗前后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比较治疗前后睡眠呼吸参数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结果治疗前单纯高血压组昼夜血压呈非杓型占23.4%,高血压合并轻度和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昼夜血压呈非杓型的分别占47.2%和59.1%。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昼夜血压呈非杓型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分别为19.1%,38.9%和45.5%,与治疗前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非杓型血压下降最为明显。结论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呈非杓型时应考虑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且昼夜血压变化与 OSAS 严重性相关,CPAP 或手术治疗后非杓型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压昼夜节律 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高血压病心血管重构与血压昼夜节律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兆禹 陈明 +1 位作者 孙瑄 丁云川 《心脏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 :研究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和大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 :对 64例 1~ 2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并以超声检测心脏结构指标及主动脉、股动脉、月国动脉管腔内径、内膜中层厚度等动脉结构指标及反映动... 目的 :研究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和大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 :对 64例 1~ 2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并以超声检测心脏结构指标及主动脉、股动脉、月国动脉管腔内径、内膜中层厚度等动脉结构指标及反映动脉顺应性或扩张性的功能指标。以协方差分析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影响后 ,对比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呈杓型和非杓型的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重构指标的差异 ,并以 3 6例正常血压者作对照。结果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非杓型组高血压病患者与正常血压对照组相比 ,左房内径、左室壁厚度、左室肌重量明显增加 ,主动脉、股动脉及月国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面积增大 ,内膜中层厚度 /腔径比值及内膜中层面积 /管腔面积比值显著增高 ;主动脉还有管腔内径及面积增大 ,脉搏波速度明显增快 ,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 ,经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心率、吸烟情况、血糖血脂水平等可能对心血管重构的影响后 ,显著性仍然存在 ,仅股动脉重构性指标统计学显著性降低。而昼夜节律正常的杓型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对照组相比 ,心脏和血管重构性变化指标多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轻中度高血压病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昼夜节律 心血管重构 24H动态血压监测 超声检测 血液动力学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斌 赖成毅 廖琦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总结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方法1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结果所有患者中,正常血压节律者占20.75%(22/106),异常血压节律者占79.25%(84/106)。结... 目的总结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方法1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结果所有患者中,正常血压节律者占20.75%(22/106),异常血压节律者占79.25%(84/106)。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重视血压昼夜节律的监测,选用合理的高血压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昼夜节律
下载PDF
高血压病时间治疗学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红娟 王爱梅 +1 位作者 周荣 张水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运用时间治疗学的原则,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收集经动态血压监测检查发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37例,分为A组,17例,定于每天早上7:0... 目的运用时间治疗学的原则,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收集经动态血压监测检查发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37例,分为A组,17例,定于每天早上7:00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d;B组,20例,定于每天早上7:00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d,并每天晚上6:00加服依那普利5mg/d,4周后复查动态血压监测。结果A组血压的昼夜节律变为杓型血压的3例(17.65%),非杓型14例(83.25%);B组血压昼夜节律变为杓型的13例(65.00%),非杓型7例(3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遵循时间治疗学原则可以恢复血压的正常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时间治疗学 血压昼夜节律 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学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新胜 孙留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近3年住院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按类型进行时间给药,随访2个月进行分析...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近3年住院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按类型进行时间给药,随访2个月进行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正常血压节律87例,占43.5%;异常血压节律113例,占56.5%,其中非杓型占34.5%,反杓型占20%,超杓型占2%,中青年以正常血压节律为主,老年人以异常血压节律居多,治疗2个月,血压达标率72.5%,有71.68%的异常血压节律转为正常血压节律。结论高血压患者应重视血压节律的检测,强化高血压药物的时间治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检测 时间治疗学 血压昼夜节律 药物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血压节律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琳 何权瀛 +3 位作者 罗华 于兰芳 郑绮雯 王娘娣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非杓型血压与晨起高血压的关系及各自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疑似OSAHS患者102例,进行多导睡眠图(PSG)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OSAHS对非杓型血压与晨起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非杓型血压与晨起高血压的关系及各自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疑似OSAHS患者102例,进行多导睡眠图(PSG)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OSAHS对非杓型血压与晨起高血压的影响;研究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与杓型血压患者相比,非杓型血压患者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较低[(70.9±14.7)%比(76.1±14.7)%,P<0.05],氧减饱和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及平均低通气时间较高[分别为(32.4±20.9)比(23.1±19.4)次/h,(54.4±24.6)比(41.9±18.2),(23.6±7.7)比(20.0±7.3),(22.1±6.8)比(17.9±8.4)s,均P<0.05]。血压晨峰患者与非晨峰患者除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外,其余各睡眠呼吸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表明,男性患者的晨起血压升高值与昼夜血压变化率相关(偏相关系数=0.36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非杓型血压与氧减饱和指数、心率变异性、平均低通气时间有关[OR值分别为1.034(95%CI1.008~1.061)、0.712(0.507~0.999)和1.107(1.031~1.190),均P<0.05]。结论 OSAHS可引起血压的非杓型变化;血压的非杓型变化与血压晨峰有关联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血压节律 非杓型血压 晨峰血压
原文传递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田俊萍 王鸿 +2 位作者 王红霞 赵性泉 陈步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9,共8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心脑血管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373例,所有患者均为TOAST(trial of org 10172in acute str... 目的探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心脑血管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373例,所有患者均为TOAST(trial of org 10172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行动态血压监测并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卒中复发、心脑血管事件和心脑血管死亡。结果 367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根据血压昼夜模式分为杓型组(76例)和非杓型组(291例),随访(19.0±5.0)个月。非杓型组患者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杓型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非杓型组患者无心脑血管事件的生存数值上低于杓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有无糖尿病分层分析,在非糖尿病亚组,Kaplan-Meier分析未观察到血压昼夜模式与预后的相关性(P=0.763);然而,在糖尿病亚组,KaplanMeier分析显示非杓型患者无心脑血管事件的生存显著低于杓型患者(P=0.030)。Cox回归显示高龄(HR=1.037,95%CI:1.008-1.067,P=0.013)、糖尿病(HR=2.406,95%CI:1.340-4.319,P=0.003)、高的入院改良Rankin评分法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HR=1.379,95%CI:1.143-1.664,P=0.001)、收缩压夜间血压下降率(非杓型)(HR=0.964,95%CI:0.928-1.001,P=0.056)是卒中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心脑血管预后的预测因素,而在非糖尿病的卒中患者却未发现血压昼夜节律与预后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缺血性 糖尿病 血压昼夜节律 预后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燕 梁雨露 +1 位作者 张亮 王彦利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原因。方法通过对4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四组:夜间血压下降率>20%为超勺型组;10%≤夜间血压下降率≤20%为勺型组;0≤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非勺型组...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原因。方法通过对4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四组:夜间血压下降率>20%为超勺型组;10%≤夜间血压下降率≤20%为勺型组;0≤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非勺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0为反勺型组。收集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分析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的可能原因。结果非勺型组年龄为(66.0±14.5)岁,反勺型组年龄为(70.7±11.3)岁,勺型组为(62.4±14.0)岁,非勺型组和反勺型组同勺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和P<0.000)。非勺型组脑卒中发病率27.6%,与勺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勺型组冠心病发病率52.8%、脑卒中发病率32.8%,与勺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Logistic回归显示,高龄、体重指数增加、肌酐升高(OR=1.045、1.116、1.030,P<0.05)同反勺型昼夜节律相关。结论高龄、体重指数增加、肌酐升高可能参与反勺型血压节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异常血压昼夜节律 非勺型
下载PDF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动态血压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闫洪欣 魏世辉 +1 位作者 夏丽萍 姜凡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664-665,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ABPM)特征。方法选择63例符合NAION诊断的患者,观察其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并与63例性别构成比、年龄相匹配的无NAION患者的动态血压结果相比较。结果①NAION组... 目的观察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ABPM)特征。方法选择63例符合NAION诊断的患者,观察其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并与63例性别构成比、年龄相匹配的无NAION患者的动态血压结果相比较。结果①NAION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在NAION组中最低舒张压发生在夜间的比率为33.3%,较对照组49.2%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AION夜间最低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NAION组患者中夜间血压下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④NAION组杓型血压的发生率为19.0%,对照组为39.7%,而反杓型血压发生率NAION组为39.7%,对照组为1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AION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较为普遍,夜间血压(包括动脉压、舒张压)不能正常下降可能为发病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视神经疾病 动态血压监测 昼夜节律
下载PDF
大学生中医体质与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龚悦 唐铭杰 +5 位作者 张才圣 张纪新 李胜男 全宏姣 陶程遥 邓颖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48-53,共6页
目的调查长沙市某高校大学生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探讨中医体质与大学生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3年10月—2024年4月在长沙市某高校开展现况调查,对437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动态血压监测。通过《... 目的调查长沙市某高校大学生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探讨中医体质与大学生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3年10月—2024年4月在长沙市某高校开展现况调查,对437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动态血压监测。通过《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中医体质判定,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分析中医体质与大学生动态血压及其昼夜节律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体质研究对象的身体质量指数(BMI)、24 h收缩压(SBP)、昼间SB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4 h SBP正常高值有13人,异常13人,占总人数的5.9%;24 h舒张压(DBP)正常高值20人,异常7人,占总人数的6.2%;SBP昼夜节律呈非杓型183人,占总人数的41.9%;DBP昼夜节律呈非杓型88人,占总人数的20.1%。研究对象中,125例为平和质(28.6%),312例为偏颇体质(71.4%)。相关性分析表明,部分中医体质得分(如阳虚质、血瘀质、气虚质得分)与动态血压部分指标(24 h SBP、昼间SBP、夜间SBP等)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但相关性均较弱。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平和质,阳虚质是个体出现非杓型SBP的危险因素(OR=1.977,95%CI:1.083~3.610,P=0.027),阴虚质是个体出现非杓型DBP的保护因素(OR=0.350,95%CI:0.135~0.950,P=0.030)。结论长沙市某高校大学生群体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情况较为严重;相对于平和质,阳虚质是SBP昼夜节律异常的危险因素,阴虚质是DBP昼夜节律异常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大学生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昼夜节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