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门诊开展儿童龋齿关怀课堂教育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晓丹 刘义兰 +4 位作者 杨霞 刘贝 徐静 张茜 向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6-68,共3页
目的提高儿童及家长防治龋病相关知识及口腔保健意识,降低儿童龋齿发生率。方法在患儿候诊期间开展关怀课堂教育,包括现场讲授、操作示范、情景模拟等,随机对200例完成关怀课堂教育的患儿及家长(观察组)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及健康教育满意... 目的提高儿童及家长防治龋病相关知识及口腔保健意识,降低儿童龋齿发生率。方法在患儿候诊期间开展关怀课堂教育,包括现场讲授、操作示范、情景模拟等,随机对200例完成关怀课堂教育的患儿及家长(观察组)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及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并与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20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授课后观察组口腔健康知识评分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92.5%认为提高了口腔护理知识,100%认为提高了口腔保健意识。结论口腔科门诊开展诊间关怀课堂教育可提高患儿及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提高健康教育满意度,并充分体现了医护人员对患儿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龋齿 口腔科 诊间课堂 口腔保健 健康教育:人文关怀
下载PDF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应用喹诺酮类进行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余丹 王昱 +2 位作者 范文婷 穆宣壑 廖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5期2939-2942,共4页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诊断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患儿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组使用左氧氟沙星,两组患儿均用其他抗生素,抗病毒、糖皮...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诊断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患儿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组使用左氧氟沙星,两组患儿均用其他抗生素,抗病毒、糖皮质激素及其他药物对症支持,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肺CT等改变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发热、咳嗽、喘憋、干湿罗音等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等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肺CT显示肺部病变好转的情况,CRP,血沉恢复正常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支原体肺炎 难治性 喹诺酮类
原文传递
“潜隐剧本”的诞生:幼儿阐释性再构班级规则的民族志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高钰霞 王海英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1,共14页
幼儿作为班级规则形成的重要主体,并不只是简单地遵守或者抗拒规则,而是对班级规则进行阐释性再构。本研究基于民族志田野作业探究幼儿自发构建班级规则的过程,发现幼儿通过延长活动的持续时间、扩展活动的空间边界、重新定义活动的内容... 幼儿作为班级规则形成的重要主体,并不只是简单地遵守或者抗拒规则,而是对班级规则进行阐释性再构。本研究基于民族志田野作业探究幼儿自发构建班级规则的过程,发现幼儿通过延长活动的持续时间、扩展活动的空间边界、重新定义活动的内容,形成一套新的一日生活流程表,从而实现对班级规则的阐释性再构。其中,幼儿的内在需要是驱动幼儿阐释性再构班级规则的动力,教师的选择性实施班级规则客观上产生了催化剂的效果,幼儿与之互动的班级规则及其属性也悄然起着推动作用。而对由此衍生出的幼儿言行不一、教师时紧时松、规则“似变非变”三个悖论性现象的关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理解规则、理解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性再构 幼儿 班级规则 新童年社会学
下载PDF
浙江省0~14岁儿童伤害急诊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钟节鸣 丛黎明 +1 位作者 俞敏 李丽萍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儿童伤害发生特点及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2005年1月至12月首次在哨点医院(2005年浙江省医院伤害急诊监测系统有5个监测点:金华市、嵊泗县、桐乡市、宁波市鄞州区、海宁市,每个监测点... 目的了解浙江省儿童伤害发生特点及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2005年1月至12月首次在哨点医院(2005年浙江省医院伤害急诊监测系统有5个监测点:金华市、嵊泗县、桐乡市、宁波市鄞州区、海宁市,每个监测点设立3家哨点医院:一家县级医院、一家乡镇中心卫生院、一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伤害监测工作)急诊就诊,被诊断为伤害的儿童,由经过培训的急诊室医生或护士填写统一的监测表。内容包括儿童伤害的一般情况、伤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伤害性质等。调查在患儿神志清醒的状态下进行,调查内容要保密,当患儿不能自己回答时,可询问知道相应情况的家人或陪同者。统计学方法采用均数和构成比描述各项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伤害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原因、伤害严重程度等,采用Χ^2检验考察构成是否存在差异。结果2005年共监测到儿童伤害病例1794例,其中男性67.56%,女性32.44%;以本地居民为主,年龄(7.33.4-3.84)岁;最多的伤害发生地点是家中;4—11月为伤害的高发季节;伤害原因占前3位的分别是跌伤(47.94%)、交通伤(17.17%)和钝器伤(10.26%);儿童伤害发生时的活动第一位都是空闲时(67.66%),其次是学校活动(11.25%)和运动时(9.96%);90.33%的伤害患者经处理后回家,1.40%留观,7.04%住院,0.56%转院治疗,0.22%死亡,0.45%不详;以轻微浅表伤和中等程度伤害为主;儿童伤害最常见的3种性质是血肿瘀伤(31.29%)、浅表擦伤(23.69%)和骨折(8.67%);受伤部位按大类分,头部占39.47%,上肢25.80%,下肢28.55%,躯干4.81%,其他1.38%。结论浙江省内儿童伤害最常见的是血肿瘀伤、浅表擦伤和骨折,伤害原因主要是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伤害 监测 伤害谱 分布 浙江省
原文传递
转型期初中流动儿童的体育参与分层研究——基于CEPS(2014—2015)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米娜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53,共15页
通过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转型期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的现状与分层机制。研究发现:1)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程度普遍较低,参与现状不容乐观;2)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分层不仅受到家庭阶层尤其是家庭文化... 通过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转型期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的现状与分层机制。研究发现:1)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程度普遍较低,参与现状不容乐观;2)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分层不仅受到家庭阶层尤其是家庭文化资本的作用,亦是社区和学校区隔过程的结果,居住在村居型社区和就读于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是阻碍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的重要障碍;3)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存在内部分化,城市流动儿童比农村流动儿童体育参与更活跃,且两者存在不同的分层机制,城市流动儿童主要受学校分层的影响,而农村流动儿童分层主要来自制度结构与家庭文化资本的共同影响。研究启示:进行流动儿童体育参与分层研究,不能忽略特定的社会结构和制度条件因素对流动儿童体育参与行为的重要影响作用。促进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一方面需要跨部门联合制定均衡发展的体育政策及与之相配套的教育、城市规划等政策;另一方面,还需要增加流动儿童家庭的文化资本,以改善因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区隔导致的体育参与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体育参与 社会阶层 转型期 社会结构
下载PDF
什么影响了弱势职业阶层子女的学业成就——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莹 郭瑞 李文平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60,共7页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提供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家庭社会阶层较低的子女中哪些获得了优异的学业成就,以期帮助更多的弱势职业阶层子女提高学业成就,以助于实现社会...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提供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家庭社会阶层较低的子女中哪些获得了优异的学业成就,以期帮助更多的弱势职业阶层子女提高学业成就,以助于实现社会和谐、教育公平。研究表明,弱势职业阶层子女获得高学业成就的关键在于其所特有的文化资本,父母的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学校归属感、同伴表现、学习态度是弱势职业阶层子女获得优异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联合学校、社区,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使弱势职业阶层父母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提高教育期待;学校应该关注弱势职业阶层子女的归属感;弱势职业阶层子女要利用自己吃苦耐劳的禀赋优势积累人力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阶层子女 职业阶层 学业成就 文化资本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
下载PDF
一幅珍贵的宋代水榭演剧图——苏汉臣《重午戏婴图》解读 被引量:4
7
作者 康保成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143,共13页
宋代宫廷画家苏汉臣的《重午戏婴图》,清代乾隆皇帝曾对其予以击赏,并揭示出此图以二十五人应"重午"节气的寓意。整幅绘画以荷花池、池边绿茵石树和水榭歌台为背景,其下半部分绘二十人在池边绿茵场游戏;上半部分为五小儿在歌... 宋代宫廷画家苏汉臣的《重午戏婴图》,清代乾隆皇帝曾对其予以击赏,并揭示出此图以二十五人应"重午"节气的寓意。整幅绘画以荷花池、池边绿茵石树和水榭歌台为背景,其下半部分绘二十人在池边绿茵场游戏;上半部分为五小儿在歌台上进行杂剧扮演,应即宋代教坊中的"小儿班"杂剧。儿童扮戏在我国源远流长,而宋代水榭歌台作为杂剧的演出场所却为首次发现。宋代文献中的"射厅"使用了"榭"的原始意义——习射场所,同时"射厅"也是观剧演剧场所。从文图对照、图图对照进行探究,可知此图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汉臣 《重午戏婴图》 水榭歌台 小儿班 宋杂剧 射厅
下载PDF
寒门子弟向上流动的驱动力——一个农村“80后”阶层突围者的自我民族志
8
作者 肖国超 蔡文伯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6期15-30,共16页
寒门子弟能否向上流动是衡量社会平等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寒门子弟向上流动的驱动力是什么?作者以局内局外双重视角和夹叙夹议的方式凸显个人反思,呈现个人成长叙事和学理思考两条主线,旨在回答底层苦难经历与教育奋斗、阶层突围的密... 寒门子弟能否向上流动是衡量社会平等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寒门子弟向上流动的驱动力是什么?作者以局内局外双重视角和夹叙夹议的方式凸显个人反思,呈现个人成长叙事和学理思考两条主线,旨在回答底层苦难经历与教育奋斗、阶层突围的密切关系。物质条件的窘迫、农业劳动的艰辛、家人的耳提面命等能促使寒门子弟早早洞悉自己的命运,不仅使其养成自律克制、勤俭节约、孝顺懂事的品格,也驱使其加强时间管理、锤炼心志和移情父母并与之结成命运共同体,还激发出强烈的向上流动意愿和内驱力;重要他人的助力、环境文化的熏陶、社会结构机会、特定机缘与情势是助推寒门子弟阶层突围的外驱力,与底层家庭原因引发的内驱力共同驱动寒门子弟实现阶层突围。因此,底层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本,成为寒门子弟取得高学业成就的密钥,进而脱离“子承父业”的泥沼,解除阶层代际传递的“魔咒”;底层家庭要注重子女抗逆力的培养,促使其养成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心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而积极地、理性地应对逆境;寒门子弟要相信“读书改变命运”,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将有限的家庭资本转化为学业成就;社会应重视教育在促进弱势群体子女向上流动中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加大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弱势家庭子女就学政策,对教育机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予以帮扶,进而帮助更多寒门子弟找到突破阶层代际传递的“黑匣子”,实现阶层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寒门子弟 阶层突围 自我民族志 阶层固化 教育公平
下载PDF
社会阶层、相对收入对家庭生育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米瑞华 严梦 倪世龙 《人口与社会》 2023年第6期97-108,共12页
在少子化趋势和社会阶层感知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厘清社会阶层与相对收入对家庭生育数量的影响,对于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21年数据,使用Ologit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实证检验社会阶层和相对收入对家... 在少子化趋势和社会阶层感知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厘清社会阶层与相对收入对家庭生育数量的影响,对于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21年数据,使用Ologit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实证检验社会阶层和相对收入对家庭生育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对收入水平对家庭生育数量的挤出效应总体显著,但社会阶层对家庭生育数量的挤出效应尚不能得到证实。(2)相对收入对家庭生育数量的挤出效应在我国东部地区最为显著,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复杂性。(3)阶层、相对收入对我国家庭生育数量的影响机制在于,家庭对“优质”育儿资源的投资挤压了家庭的实际养育能力;与此同时,年轻人也往往面临“提升自己”和“培养孩子”的艰难抉择,加剧了阶层和相对收入对家庭生育数量的挤出效应。应缩小阶层和收入差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应向家庭提供普惠型育儿资源和公共服务,推动育儿模式实现社会化、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相对收入 生育数量 育儿资源 阶层固化 阶层跃迁 家庭养育
下载PDF
阶层分化、教养选择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校表现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百仁 王毅杰 《基础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101,共13页
家庭教养具有鲜明的阶层特质,农民工内部分化导致该群体的教养选择不同,进而影响随迁子女在校表现。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基线数据,以家庭教养理论为指导,分析了不同阶层随迁子女在校表现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首先,随迁... 家庭教养具有鲜明的阶层特质,农民工内部分化导致该群体的教养选择不同,进而影响随迁子女在校表现。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基线数据,以家庭教养理论为指导,分析了不同阶层随迁子女在校表现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首先,随迁子女在校表现总体良好,但梯度性和跳跃性并存,中上层者的在校表现优于平均水平;其次,随迁子女家庭教养伴随其阶层地位提高而愈好,表现为高阶层者的教育期望较大、生活管教较严和情感沟通较多;最后,随迁子女家庭教养选择不仅对其在校表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还充分解释了该群体在校表现的阶层差异,构成完全中介变项。因此,随迁子女在校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阶层分化带来的教养选择,需要通过提升和优化农民工整体地位,以保障随迁子女教育公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在校表现 社会阶层 家庭教养
下载PDF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的逻辑:基于时间属性的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汤秋芬 李斌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119,共18页
新型城市化迫使失地农民加速市民化。然而,失地农民受"自然主义、当下取向"的传统时间观影响较深,而现代时间观则是"规划主义、未来取向"的。传统时间观会形塑失地农民在教育子女时倾向于"看造化""... 新型城市化迫使失地农民加速市民化。然而,失地农民受"自然主义、当下取向"的传统时间观影响较深,而现代时间观则是"规划主义、未来取向"的。传统时间观会形塑失地农民在教育子女时倾向于"看造化""不强求"的教育理念,使之产生"时间无意识"的教养行为,其在家庭文化再生产过程中又会内化为子代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期待,而这会抑制子代的教育成就,进而影响其日后的向上社会流动。时间观上的差异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教育过程中的一种隐形的文化结构。由此产生的差异会严重影响新型城市化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子女教育 时间属性 新型城市化 阶层再生产
原文传递
翻转课堂健康教育在儿童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健 李辛 杨冬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5期184-188,共5页
目的评估基于“雨课堂”平台的翻转课堂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管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7—12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112例2~12岁特应性皮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评估基于“雨课堂”平台的翻转课堂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管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7—12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112例2~12岁特应性皮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基于“雨课堂”平台的翻转课堂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教育前后临床疗效、瘙痒程度、患儿近亲属疾病认知度、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55例(98.21%)高于对照组45例(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育后瘙痒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育后近亲属对疾病认知度为100%(56/56),优于对照组的75.00%(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育后生活质量评分(6.81±0.93)分低于对照组(9.87±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64%)高于对照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雨课堂”平台的翻转课堂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减轻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特应性皮炎的规范治疗及全程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儿童 雨课堂 翻转课堂 健康教育 教育课堂
下载PDF
Body Weight Misperception and Weight Disorders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Latent Class Analysis 被引量:3
13
作者 Ting-ting QIN Huang-guo XIONG +3 位作者 Ming-ming YAN Tong SUN Ling QIAN Ping YIN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19年第5期852-862,共11页
Body mispercep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ight and dietary disorder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school-based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2014-2015)was conducted to promote the school health... Body mispercep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ight and dietary disorder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school-based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2014-2015)was conducted to promote th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teenagers'physical health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Based on this program,we intended to examine weight status and weight misperception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ight misperception and lifestyle behaviors.A total of 10708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3rd and 7th grade from Shandong and Qinghai province participated in the program.The participants,dietary and activity patterns were clustered by latent class analysis(LCA).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ndertake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ight perception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or dietary and activity patterns.Given the gender-specific differenc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nalyses were separately conducted among boys and girls.The total prevalence of weight misperception was 44.50%.Boys,especially those in higher grade and living in wealthier district,were more likely to misperceive body weight.Girls were more likely to overestimate their weight(26.10%)while boys tended to underestimate the weight(28.32%).Three latent dietary and activity patterns including obesogenic pattern,malnourished pattern and healthy pattern were derived.The participants who had weight misperception were more likely to choose unhealthy dietary and exercise activities.The high prevalence of weight mispercep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nhealthy weight pattern and unhealthy dietary or exercise patterns.Our research found that most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ailed to perceive their weight correctly and boys tended to underestimate their weight while girls were subjected to overestimation.So,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programs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self-weight awareness,and appropriate guidance should be made to lead the adolescents to more healthy weight pa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GHT percepti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besity LIFESTYLE behavior pattern LATENT class ANALYSIS
下载PDF
大学文凭还有助于农家子弟提升社会阶层认同吗——以体制内身份获取优势为研究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兴邦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42,共13页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研究发现大学文凭仍然能够显著提升农家子弟的社会阶层认同,其中体制内身份获取的优势是农家子弟提升社会阶层认同的重要中间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体制内身份更有助于提升来自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研究发现大学文凭仍然能够显著提升农家子弟的社会阶层认同,其中体制内身份获取的优势是农家子弟提升社会阶层认同的重要中间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体制内身份更有助于提升来自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较年长和本土工作的农家子弟的社会阶层认同。决策者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体制内人才选拔和监督机制,推动机会公平;另一方面要扭转农家子弟根深蒂固的职业观念,引导其选择与自身最为契合的职业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凭 农家子弟 体制内身份 社会阶层 社会资本
原文传递
儿童学堂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蒙好好 莫蓓蓉 +2 位作者 王莉莉 汤丽 杨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学堂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儿童学堂,将“互联网+”课堂、AI机器人互动课、面对面宣教课堂作为必修课,游戏心理课、阅读课、兴趣班、特色课等作为选修课,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在儿童学堂... 目的探讨儿童学堂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儿童学堂,将“互联网+”课堂、AI机器人互动课、面对面宣教课堂作为必修课,游戏心理课、阅读课、兴趣班、特色课等作为选修课,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在儿童学堂实施前后,分别抽取150例患儿及家属进行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评分比较,同时调查参与活动的医护人员对学堂的评价。结果实施后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参与的医护人员对8个方面的评价均较高。结论儿童学堂健康教育在儿科病房的应用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学堂 健康教育 人文关怀 患者满意度 “互联网+”课堂 AI机器人
下载PDF
流动儿童班级环境、个人成长主动性和幸福感的关系: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樱樱 吴银银 +2 位作者 叶子青 叶海 叶一舵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80-1385,共6页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班级环境、个人成长主动性和幸福感的变化轨迹及关系。方法:采用我的班级问卷、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及牛津幸福感问卷简易量表,对289名流动儿童进行为期三年的三次追踪调查。结果:(1)流动儿童班级环境相对稳定,个人成...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班级环境、个人成长主动性和幸福感的变化轨迹及关系。方法:采用我的班级问卷、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及牛津幸福感问卷简易量表,对289名流动儿童进行为期三年的三次追踪调查。结果:(1)流动儿童班级环境相对稳定,个人成长主动性和幸福感呈线性增长。(2)班级环境能直接预测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初始水平,也能通过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初始水平预测其幸福感的初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并且可以通过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发展速度预测幸福感的发展速度。结论:流动儿童班级环境感知相对稳定,个人成长主动性和幸福感有显著增长,班级环境对幸福感的发展起直接作用,同时通过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纵向中介作用发挥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班级环境 个人成长主动性 幸福感 潜变量增长模型
原文传递
提高幼儿英语课堂有意注意、参与课堂活动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巧红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6-61,70,共7页
本文针对学龄前儿童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散的认知特点,围绕互动环境的座位设置、听先于说、"婴儿化"教育等三个方面展开为期十周的第一轮教学行动研究,探讨了提高幼儿课堂有意注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幼儿英语 有意注意 课堂参与 行动研究
下载PDF
童声合唱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旦丹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23-125,共3页
 童声合唱是集音乐、文学和演唱于一体的群众性音乐艺术形式。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参与童声合唱训练有利于中学生生理发育;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自制力;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情感。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童声合唱 合作能力 审美教育
下载PDF
群体身份认同视角下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阳 《新课程》 2015年第28期10-11,共2页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往往对自己是城市人还是老家人有所迷惑。这种身份认同的困难将影响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并有可能使其学习成绩下降,并易出现心理、行为上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群体身份视角下出发,分析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情况...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往往对自己是城市人还是老家人有所迷惑。这种身份认同的困难将影响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并有可能使其学习成绩下降,并易出现心理、行为上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群体身份视角下出发,分析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情况,这将为进一步地设计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培养方案打下明确的理论基础。因此,研究首先在梳理清楚群体身份认同概念的基础上,对流动儿童的群体身份认同结构、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和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情况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最后做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班级适应 理论依据
下载PDF
阶级性与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
20
作者 马力 《昆明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11,共5页
儿童文学是有阶级性的。中世纪以前的口述童话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农民阶级的意识;西方现代儿童文学则体现中产阶级的价值尺度;大众传媒则把儿童文学中西方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普适化,成为西方中心主义的霸权话语。我国作为一个东方国家,应该... 儿童文学是有阶级性的。中世纪以前的口述童话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农民阶级的意识;西方现代儿童文学则体现中产阶级的价值尺度;大众传媒则把儿童文学中西方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普适化,成为西方中心主义的霸权话语。我国作为一个东方国家,应该在儿童文学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有待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儿童文学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文学创作 阶级性 价值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