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
作者 汪文龙 海涌 +4 位作者 关立 刘玉增 陈小龙 朱文艺 陈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7-584,共8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CCF)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中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善情况。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33例颈椎OPLL患者,男17例,女16例;年龄41...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CCF)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中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善情况。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33例颈椎OPLL患者,男17例,女16例;年龄41~78岁(58.6±8.8岁)。其中16例骨化块累及2个节段及以内者通过ACCF切除骨化块减压(A组);17例骨化块累及2个节段以上、前路切除有困难者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B组)。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1年、2年、3年和末次随访时进行JOA评分。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时的JOA评分、颈椎曲度及椎管狭窄率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1例术后发生吞咽困难;B组1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发生切口感染。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A组随访48.56±8.02个月,B组随访52.59±8.8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末次随访骨化块面积明显大于术后(P〈0.05),B组末次随访骨化块面积较术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颈椎OPLL,ACCF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均为有效且安全的术式.中期随访疗效满意。前者通过切除或“漂浮”骨化块达到有效减压;后者能够扩大椎管缓解脊髓压迫,中期随访椎管狭窄率维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手术 椎管狭窄率 中期随访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与颈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对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键 鲍正齐 +3 位作者 周平辉 朱瑞直 李志想 王金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9-953,共5页
背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posterior single open-door laminoplasty,LAMP)及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fusion,ACCF)均可有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但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有不... 背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posterior single open-door laminoplasty,LAMP)及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fusion,ACCF)均可有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但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有不同的影响。目的:对比两种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0例,其中进行LAMP治疗30例,进行ACCF治疗40例。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拍摄颈椎侧位X射线片,对比两组患者C_(2-7)颈椎前凸角、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及T_(1)倾斜角。试验获得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0个月的T_(1)倾斜角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术后10个月的T_(1)倾斜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与术前比较,ACCF组患者术后10个月的C_(2-7)Cobb角增大(P<0.05),LAMP组患者术后10个月的C_(2-7)Cobb角减小(P<0.05);ACCF组患者术后10个月的C_(2-7)Cobb角大于LAMP组(P<0.05);(3)与术前比较,ACCF组患者术后10个月的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减少(P<0.05),LAMP组患者术后10个月的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增加(P<0.05);ACCF组患者术后10个月的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小于LAMP组(P<0.05);(4)在ACCF组中,高T_(1)倾斜角患者术后C_(2-7)Cobb角、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变化值与低T1倾斜角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LAMP组中,高T_(1)倾斜角患者术后C_(2-7)Cobb角、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变化值均大于低T_(1)倾斜角患者(P<0.05);(5)结果表明,相较于LAMP,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避免颈椎后凸畸形、更好地保持颈椎生理曲度、改善颈椎矢状位平衡;为了避免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失代偿,ACCF更适合高T1倾斜角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颈椎 颈椎病 颈椎手术 矢状位平衡 脊柱融合 椎管狭窄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致压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孟亚轲 孙荣鑫 +7 位作者 王顺民 郭永飞 史建刚 孙璟川 王元 徐锡明 杨海松 孔庆捷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726-730,共5页
背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案选择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致压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and fusion, ACA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17... 背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案选择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致压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and fusion, ACA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17年6月至2017年8月应用ACA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43~73岁,平均58.5岁。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脊髓功能;同时进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评价。测量手术前后颈椎曲度、术前责任节段Polvo比值,颈椎矢状位MRI上测量手术前后责任节段纤维性椎管的矢状径,颈椎横断面CT测量手术前后责任节段骨性椎管矢状径及术后椎体后缘开槽宽度。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5个月,平均3.3个月;1例术后出现吞咽不适感,2例术后早期出现单侧上肢无力。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N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早期颈椎曲度、术后颈椎的纤维性椎管及骨性椎管的矢状径较术前明显增大(P<0.01)。结论:颈椎前路椎体致压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尤其是合并颈椎管狭窄的患者,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管狭窄 前路减压 椎体致压物复合体
下载PDF
“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症 被引量:7
4
作者 田德洲 张远征 +4 位作者 董永军 强京灵 吴生贵 朱强 唐韬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式治疗颈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症的优点。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采用“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的颈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症16例,其中狭窄节段为3节段5例,4节段9例,5节段2例。所有病例... 目的探讨“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式治疗颈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症的优点。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采用“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的颈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症16例,其中狭窄节段为3节段5例,4节段9例,5节段2例。所有病例均呈发育性椎管狭窄,或伴有不同成度的后纵韧带骨化,生理曲度无明显异常。采用俯卧位,头架固定头部,后正中入路,两侧显露至小关节突外缘,用超声切骨刀离断双侧椎板根部,将椎板连同黄韧带一块从硬脊膜剥离并取下。将长度为5-7mm的“z”型双孔钛连接片用钛钉固定在椎板断端及侧块上,使椎板架高3~5mm。椎管扩大的范围应跨越狭窄部位上下各一个节段,这样就防止脊髓在扩大节段处形成的“弯折”。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复查颈椎CT椎管扩大前后径约3~5mm。复查MRI示病变节段硬脊膜受压明显改善,术后JOA(日本矫形学会)评分提高2-5分,改善率大于60%。结论“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式避免了单开门或双开门术式门轴侧的神经根刺激症状,且可使肌肉重新获得附着点,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它可保持颈椎运动的正常生理功能。对发育性椎管狭窄,或伴有不同成度的后纵韧带骨化,生理曲度无明显异常,病变累及3个以上节段的病例是一种很好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 治疗 颈椎管狭窄 脊髓压迫症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立俊 高山 +5 位作者 马广斌 李鹏 贾梦龙 杨扬 刘铭 于龙潭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661-665,共5页
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个亚型,是造成中老年人群脊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退变老化、动态失稳、脊髓缺血、脊髓损伤、炎症、细胞凋亡等可能的机制。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 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个亚型,是造成中老年人群脊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退变老化、动态失稳、脊髓缺血、脊髓损伤、炎症、细胞凋亡等可能的机制。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药物、针刺、艾灸、牵引、物理治疗和手法治疗等方式,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入路可分为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前后联合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结合患者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等多方面综合考量,但如何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仍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为CSM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管狭窄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后路手术
原文传递
颈前路可控前移融合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所致颈椎管狭窄的疗效
6
作者 菅强 张博彦 +1 位作者 菅凤增 陈赞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06,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颈前路可控前移融合术(ACAF)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所致颈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采用ACAF治疗的17例OPLL所致颈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46~79岁,平均(60.0±1... 目的:探讨应用颈前路可控前移融合术(ACAF)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所致颈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采用ACAF治疗的17例OPLL所致颈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46~79岁,平均(60.0±12.2)岁。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2~C7 Cobb角,在CT轴位像横突孔节段上测量手术节段的有效椎管矢状径、有效椎管面积,同时应用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神经功能、疼痛情况。结果:17例患者共前移椎体41个。1例患者出现椎动脉损伤;1例患者因ACAF手术提拉不足再次行后路椎板切除术;其余15例患者术中无神经和硬脊膜损伤发生。所有17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随访15~28个月,平均(21.4±4.8)个月。末次随访时,C2~C7 Cobb角由术前的8.9°±8.0°增加到19.7°±3.8°,有效椎管矢状径由术前的(6.7±2.0)mm增加到(11.5±2.7)mm,有效椎管横截面积由术前的(13.2±5.1)mm2增加到(22.5±5.3)mm2。末次随访时,颈椎JOA评分改善率为66.7%(37.5%,100%),疼痛VAS评分改善率为80.0%(50.0%,100%)。椎管减压充分,置入内固定稳定,未见螺钉松动及移位。结论:应用ACAF可以有效治疗OPLL所致颈椎管狭窄,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可控前移融合术 颈椎管狭窄 后纵韧带骨化症
下载PDF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亮 祁磊 +1 位作者 李牧 周珂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7期44-46,共3页
对于严重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风险大,减压不充分,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其可降低单纯前路手术脊髓损伤的风险和减少单纯后路手术的减压不彻底和因脊随后移所致的神经根麻痹。通过随访观察,前后路减压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 对于严重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风险大,减压不充分,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其可降低单纯前路手术脊髓损伤的风险和减少单纯后路手术的减压不彻底和因脊随后移所致的神经根麻痹。通过随访观察,前后路减压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JOA评分,能够彻底地减压并重建即刻稳定性,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 颈椎 前后路手术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严小明 连福明 林智勤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在脊髓型颈椎病的患病率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测量从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5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3~C7的椎管矢状径及椎体矢状径,得出其比值,比值>0.75为正常,≤0.75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了解全部患者及接... 目的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在脊髓型颈椎病的患病率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测量从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5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3~C7的椎管矢状径及椎体矢状径,得出其比值,比值>0.75为正常,≤0.75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了解全部患者及接受手术患者中合并椎管狭窄的患病率。结果 52例患者中有35例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占67%;35例接受手术患者中共28例合并颈椎管狭窄,患病率达到81%,且手术患者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比值均小于全部患者值。结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尤其在手术患者中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管狭窄 颈椎病
下载PDF
前后入路一次性手术治疗严重颈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庆贺 姜洪和 +3 位作者 高吉昌 张承敏 王长纯 王东卯 《颈腰痛杂志》 2000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 :讨论前后入路一次性手术治疗严重颈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和意义。方法 :采用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和前路长梯形减压植骨的联合术式 ,介绍了该手术的优点和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几点体会。结果 :2 5例中 2 3例皮肤感觉改善和四肢肌力提... 目的 :讨论前后入路一次性手术治疗严重颈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和意义。方法 :采用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和前路长梯形减压植骨的联合术式 ,介绍了该手术的优点和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几点体会。结果 :2 5例中 2 3例皮肤感觉改善和四肢肌力提高 ,未出现植骨块滑脱或骨不连等合并症 ,具有减压彻底和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结论 :本术式是治疗严重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症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抗阻训练改善颈椎后路术后病人轴性症状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倩茜 隆海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296-4299,共4页
目的:研究抗阻训练对颈椎后路术后病人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骨科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 目的:研究抗阻训练对颈椎后路术后病人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骨科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早期系统抗阻训练。于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VAS)、轴性症状评分,并在术后3个月评估病人轴性症状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及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轴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训练可有效降低颈椎后路术后病人的轴性症状发生率并缓解轴性症状,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手术 轴性症状 抗阻训练 颈椎病 椎管狭窄 护理
下载PDF
单纯前路减压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病1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骥 王开明 廖亮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12例颈椎管狭窄病治疗资料,通过临床表现,JOA评分,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门诊随访,功能评价。结果随访3个月~... 目的:探讨单纯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12例颈椎管狭窄病治疗资料,通过临床表现,JOA评分,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门诊随访,功能评价。结果随访3个月~2年,平均1年,摄片未发现不稳定现象,植骨均愈合。前路手术疗效可靠。功能评价:优良9例,可3例。优良率75%,改善率100%。结论对颈髓前致压物所致颈椎管狭窄病例一旦确诊宜尽早手术,应首先采用前路手术,前路手术可直接解除压迫,脊柱稳定,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管狭窄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椎管径线测量在颈椎管狭窄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剑英 刘云蛟 江天蔚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术前CT下椎管径线的测量和临床应用。方法96例颈椎管狭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1~73岁,平均53岁。术前对其CT片上测量到的各椎管径线换算成实际值,术中以此为依据做椎板开槽,完成椎管扩大成形。结果术后CT复查椎管矢状...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术前CT下椎管径线的测量和临床应用。方法96例颈椎管狭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1~73岁,平均53岁。术前对其CT片上测量到的各椎管径线换算成实际值,术中以此为依据做椎板开槽,完成椎管扩大成形。结果术后CT复查椎管矢状径明显改善,椎板开门准确无误,既无偏内又无偏外,椎管减压满意。结论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前精确的测量椎管径线,并以此指导椎板开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 椎板 术前 手术中 临床应用 CT片 椎管减压 实际值 关键环节 平均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海朋 张廷伟 +4 位作者 段俢杨 王哲 于鹏 刘承涛 刘峻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620-1622,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定位导板辅助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置钉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2016年6月~2017年5月,对本科收治并采用手术治疗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15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定位导板,术中依据定位导板确定椎弓根螺钉... [目的]探讨3D打印定位导板辅助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置钉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2016年6月~2017年5月,对本科收治并采用手术治疗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15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定位导板,术中依据定位导板确定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和螺钉角度,制备钉道,辅助完成颈椎椎弓根钉置钉。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拍摄颈椎CT,使用PSR分级评价螺钉位置准确性。[结果]15例患者共置入椎弓根螺钉92枚。其中PSR Ⅰ级88枚,Ⅱ级4枚,没有出现Ⅲ级螺钉,置钉成功率100%。[结论]3D打印定位导板辅助颈椎椎弓根置钉技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螺钉成功率高,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症 导航模版 螺钉
原文传递
颈椎管狭窄症45例后路开门减压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利 李光胜 吴晓琴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570-571,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颈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体位适应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术后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病情观察、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24个月,Frankel C...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颈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体位适应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术后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病情观察、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24个月,Frankel C级1例,术后肢体功能明显改善;D级36例恢复至E级,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颈椎管狭窄行后路开门减压手术的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 后路开门减压术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后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支力强 段宁 +3 位作者 董博 吴俊龙 曾思翔 马巍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468,471,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CCS)后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及术后C5神经根麻痹(C5P)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颈椎手术的CCS患者80例,其中40...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CCS)后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及术后C5神经根麻痹(C5P)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颈椎手术的CCS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观察组),40例行椎板切除减压侧块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均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影像学评估。结果两种术式均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术后6个月内每次复查的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提高(P<0.05),且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C5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C5P患者椎间孔宽度与未发生者相比存在明显的狭窄(P<0.05)。结论脊髓漂移程度和椎间孔狭窄可能是C5P发生的重要因素,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后C5P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症 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 椎板切除减压侧块内固定术 C5神经根麻痹
下载PDF
颈椎管指数的测量及其X线诊断意义
16
作者 林学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50-51,共2页
目的 :探讨颈椎管指数的测量方法及其 X线诊断意义。方法 :用颈椎管指数法着重测量 1 0 0例有颈椎管狭窄的颈椎病患者以及 5 0例正常颈椎的X线侧位片。结果 :颈椎管狭窄的颈椎管指数平均 0 71± 0 1 0 ,颈 3~ 6间椎管指数均无显... 目的 :探讨颈椎管指数的测量方法及其 X线诊断意义。方法 :用颈椎管指数法着重测量 1 0 0例有颈椎管狭窄的颈椎病患者以及 5 0例正常颈椎的X线侧位片。结果 :颈椎管狭窄的颈椎管指数平均 0 71± 0 1 0 ,颈 3~ 6间椎管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男女颈椎管指数则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X线 诊断 颈椎管指数
下载PDF
下颈椎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在后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勇 徐荣明 +2 位作者 顾勇杰 马维虎 赵红勇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10期865-869,932,共6页
目的椎板成形术已广泛应用于后纵韧带骨化和颈椎椎管狭窄脊髓病的外科治疗中,影响开门技术广泛应用的一大障碍是缺乏合适的固定系统把骨折椎板固定在侧块上。我们的目的是探讨颈椎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颈椎管扩大成形... 目的椎板成形术已广泛应用于后纵韧带骨化和颈椎椎管狭窄脊髓病的外科治疗中,影响开门技术广泛应用的一大障碍是缺乏合适的固定系统把骨折椎板固定在侧块上。我们的目的是探讨颈椎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可行性,并报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12例颈椎病患者实施一种新型的颈后路椎板成形术(颈椎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组合固定),其中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3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3例,急性中央型颈髓损伤综合征(acute cervical cord injury syn-drome,ATCCS)4例,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developmental cervical stenosis,DCS)伴脊髓损伤2例。手术减压范围:C3~73例,C3~68例,C3~51例。左侧开门5例,右侧开门7例。椎板抬起后,用Vertex系统中的万向螺钉行同侧同一节段的颈椎侧块螺钉及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然后用连接棒桥架于颈椎侧块螺钉及棘突椎板螺钉卡槽中间,并用撑开器适当撑开以扩大椎管容积。神经功能的情况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的JOA评分(17分法)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2个月(6~28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手术时间120min(90~150min),平均失血量1 400mL(800~4 300mL)。术中无因内固定植入引起神经血管损伤,术后1例出现轴性症状,1例出现短暂C5神经根麻痹,6周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个月JOA评分由术前9.2分(范围7~12分)提高到12.9分(范围9~15分),JOA改善率为44.2%(范围20.0%~60.0%);术后3个月提高到14.3分(范围12~16分),JOA改善率为62.4%(范围44.0%~80.0%)。其中优(大于等于75%)3例,占25%;良(范围50%~74%)8例,占66.7%;可(25%~49%)1例,占8.3%,术后6个月改善不明显。手术后CT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管狭窄 椎管扩大成形 后路 内固定
下载PDF
保留伸颈结构的颈后路有限化双开门治疗颈椎管狭窄症
18
作者 卢中道 翟明玉 +1 位作者 杨勇 梅伟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20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对传统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进行改良,保留伸颈结构的有限化双开门的手术疗效。方法治疗颈椎管狭窄症61例,观察组30例给予颈后路有限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随访12—27个月,平均18个月;对照组31例行传统第3~7... 目的观察对传统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进行改良,保留伸颈结构的有限化双开门的手术疗效。方法治疗颈椎管狭窄症61例,观察组30例给予颈后路有限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随访12—27个月,平均18个月;对照组31例行传统第3~7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随访12—31个月,平均19.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的JOA评分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JOA评分恢复率为64.6%,对照组为6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伸颈结构的颈后路有限化双开门在获得良好脊髓减压效果的同时,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对颈椎后伸结构和颈椎稳定机制的破坏,最大程度维持颈背肌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保留颈椎的活动度和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板切除术 椎板成形术 伸颈结构
原文传递
合并Chiari-Ⅰ畸形的颈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19
作者 王少波 王圣林 王振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Chiari-Ⅰ畸形的颈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合并Chiari-Ⅰ畸形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21~66岁,平均38.6岁;27例合并脊髓空洞。均一期由神经外科医师行后颅窝减压... 目的:探讨合并Chiari-Ⅰ畸形的颈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合并Chiari-Ⅰ畸形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21~66岁,平均38.6岁;27例合并脊髓空洞。均一期由神经外科医师行后颅窝减压术、骨科医师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22例合并较大脊髓空洞者同时进行空洞穿刺抽吸术。结果:34例手术时间平均155min,平均出血量350ml;10例术后出现轴性症状,2例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治愈。28例术后获得6个月~8年(平均2年10个月)随访,按Odom疗效标准评定,优7例,良10例,优良率为60.7%。26例合并脊髓空洞的患者术后复查了MRI,15例患者的脊髓空洞消失,6例较术前明显缩小,5例无改变。结论:对合并Chiari-Ⅰ畸形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一期行后颅窝减压和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症 Chiari-Ⅰ畸形 手术
下载PDF
严重颈椎管狭窄症的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
20
作者 段洪斌 景元海 +2 位作者 那建 王飞 李亮 《吉林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386-387,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颈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严重颈椎椎管狭窄症施行颈后路单开门减压,同时颈前路选择性椎间减压,植入Cage或钛笼,而后行钛板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维持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24例患者随访平... 目的:探讨严重颈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严重颈椎椎管狭窄症施行颈后路单开门减压,同时颈前路选择性椎间减压,植入Cage或钛笼,而后行钛板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维持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24例患者随访平均6个月以上,均获得牢固的骨性融合,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按Odom评分标准:非常满意11例(占45.83%),满意10例(占41.66%),基本满意2例(占8.33%),不满意1例(占4.16%),总有效率95.83%,优良率87.5%。结论:前后入路治疗严重颈椎椎管狭窄症明显提高彻底减压及植骨融合率,并有效地维持椎间高度,避免了因骨的再吸收造成椎间塌陷引起的继发神经功能损害,只要严格的掌握手术的适应证,遵循手术的操作原则,绝大多数的手术并发症均可避免发生。因此,该方法在治疗严重的颈椎椎管狭窄症方面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 椎间融合 钛笼 钛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