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ntral post-stroke pain due to injury of the spinothalamic trac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imaging study 被引量:17
1
作者 Sung Ho Jang Jun Lee Sang Seok Ye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2021-2024,共4页
Many studies using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njury of the spinothalamic tract(STT) is the pathogenetic mechanism of 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o... Many studies using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njury of the spinothalamic tract(STT) is the pathogenetic mechanism of 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owever, there is no DTT study reporting the pathogenetic mechanism of CPSP in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injury of the STT in patients with CPSP following cerebral infarction, using DTT. Five patients with CPSP following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eight age-and sex-matched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were recruited for this study. STT was examined using DTT. Among DTT parameters of the affected STT, fractional anisotropy and tract volume were decreased by more than two standard deviations in two patients(patients 1 and 2) and three patients(patients 3, 4, and 5),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subjects, while mean diffusivity value wa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two standard deviations in one patient(patient 2). Regarding DTT configuration, all affected STTs passed through adjacent part of the infarct and three STTs showed narrowing.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jury of the STT might be a pathogenetic etiology of CPSP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central post-stroke pain cerebral infarction spinothalamic tract diffusion tensorimaging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董道松 万成福 +4 位作者 刘妍 于雪 赵林 奚奇 宋涛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此类疼痛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 24例诊断为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用加巴喷丁治疗组(A组)和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组(B组),每组1...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此类疼痛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 24例诊断为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用加巴喷丁治疗组(A组)和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组(B组),每组12例。A组给予加巴喷丁口服,最终剂量为1 800 mg/d;B组患者除给予相同剂量的加巴喷丁外,另外给予度洛西汀60 mg qd早餐时口服。均连续用药8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在第4周以及第8周,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较单用加巴喷丁疗效好,且未见不良反应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加巴喷丁 度洛西汀
下载PDF
针刺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浩 李伟 +1 位作者 张丽 于晓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病人,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刺组(n=35)和药物组(n=35)。针刺组给予百会为主穴的调神针刺法治疗,每周5次,共治疗4周,药物组给予口服阿米替林每次2... 目的探讨针刺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病人,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刺组(n=35)和药物组(n=35)。针刺组给予百会为主穴的调神针刺法治疗,每周5次,共治疗4周,药物组给予口服阿米替林每次25 mg,3次/d,连续治疗28 d,治疗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简明Mc Gill疼痛量表(Short-form of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定。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2.9%(23/32),优于药物组的51.5%(17/33,P<0.05);2组治疗后VAS、简化SF-MPQ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均P<0.05),且针刺组在感觉、情感和疼痛程度方面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病人的疼痛症状具有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阿米替林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感觉阈值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建敏 王志勇 +1 位作者 吴頔 倪国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20-824,842,共6页
目的:评估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各类感觉纤维的阈值,并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共40例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分成经颅磁刺激组及常规治疗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 目的:评估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各类感觉纤维的阈值,并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共40例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分成经颅磁刺激组及常规治疗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和康复治疗。经颅磁刺激组在此基础上对患侧M1区给予rTMS。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感觉阈值检测(CPT)及上肢Fugl-Meyer量表对疼痛程度、纤维阈值及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CPT、FMA-UE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较治疗前下降(P<0.05);经颅磁刺激组CPT在5Hz、250Hz、2000Hz的阈值及FMA-UE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经颅磁刺激组VAS评分为(4.2±1.8)、CPT 3个频率阈值分别为(282.3±139.6、154.5±130.2、145.4±176.2)、FMA-UE评分为(40.1±18.6),均较常规治疗组更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CPT与VAS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PT可用于CPSP患者各类感觉纤维阈值的定量评估。rTMS可改善CPSP的疼痛程度及感觉阈值,同时提高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感觉阈值检测
下载PDF
Post-stroke pain hypersensitivity induced by experimental thalamic hemorrhage in rats is region-specific and demonstrates limited efficacy of gabapentin 被引量:6
5
作者 Fei Yang Han Fu +8 位作者 Yun-Fei Lu Xiao-Liang Wang Yan Yang Fan Yang Yao-Qing Yu Wei Sun Jia-Shuang Wang Michael Costigan Jun Chen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887-902,共16页
Intractable 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equelae of stroke, but has been inadequately studied to date. In this study, we first deter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sion site and cha... Intractable 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equelae of stroke, but has been inadequately studied to date. In this study, we first deter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sion site and changes in mechanical or thermal pain sensitivity in a rat CPSP model with experimental thalamic hemorrhage produced by unilateral intra-thalamic collagenase IV(ITC) injection. Then, we evaluated the efficacy of gabapentin(GBP), an anticonvulsant that binds the voltage-gated Ca2+ channel α2δ and a commonly used anti-neuropathic pain medication. Histological case-by-case analysis showed that only lesions confined to the medial lemniscus and the ventroposterior lateral/medial nuclei of the thalamus and/or the posterior thalamic nucleus resulted in bilateral mechanical pain hypersensitivity. All of the animals displaying CPSP also had impaired motor coordination, while control rats with intra-thalamic saline developed no central pain or motor deficits. GBP had a dose-related anti-allodynic effect after a single administration(1, 10, or 100 mg/kg) on day 7 post-ITC, with significant effects lasting at least 5 hfor the higher doses. However, repeated treatment, once a day for two weeks, resulted in complete loss of effectiveness(drug tolerance) at 10 mg/kg, while effectiveness remained at 100 mg/kg, although the time period of efficacious analgesia was reduced. In addition, GBP did not change the basal pain sensitivity and the motor impairment caused by the ITC lesion, suggesting selective action of GBP on the somatosensor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post-stroke pa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tra-thalamic collagenase injection mechanical pain hypersensitivity gabapentinoids anti-allodynic effect
原文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欧海宁 周凯欣 +4 位作者 黄彬 卢伟焰 朱俊志 覃正杰 杜丽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7期881-883,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脑病中心住院的59例脑卒中后中枢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2周,对照组不采取...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脑病中心住院的59例脑卒中后中枢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2周,对照组不采取上述治疗,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前、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评定指标包括:1视觉疼痛评估量表评分(VAS);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注射后2周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下降,但只有治疗组的VAS评分、HAMA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V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神经痛,可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枢性神经痛 经皮穴位电刺激
下载PDF
芒针透刺联合体针治疗对中风后偏瘫伴中枢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随机对照试验
7
作者 刘奕蕾 王颖 +2 位作者 谢宗亮 杜妍妍 唐云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295,共7页
目的:观察手足阳经、督脉穴芒针透刺联合体针治疗对中风后偏瘫伴中枢性疼痛(CPSP)患者疼痛、平衡功能、肌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抗氧化损伤有关。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94例中风后偏瘫伴CPSP患者,分为研究组(47... 目的:观察手足阳经、督脉穴芒针透刺联合体针治疗对中风后偏瘫伴中枢性疼痛(CPSP)患者疼痛、平衡功能、肌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抗氧化损伤有关。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94例中风后偏瘫伴CPSP患者,分为研究组(47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47例,脱落1例)。对照组采取康复锻炼联合常规体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手足阳经、督脉穴芒针透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4 d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3个月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伯格平衡功能评分和肌力,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3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VAS评分、NIHSS均降低(P<0.05),伯格平衡功能评分升高(P<0.05),研究组的肌力分级4~5级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治疗2个月,对照组患者的肌力4级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治疗3个月,对照组患者的肌力4、5级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NOS、SOD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同时点对照组比较,治疗1、2、3个月研究组患者VAS、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伯格平衡功能评分升高(P<0.05),肌力分级更优(P<0.05,P<0.01);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NOS、SOD含量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手足阳经、督脉穴芒针透刺联合体针治疗能减轻CPSP,改善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提高肌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芒针透刺 体针治疗 平衡功能 肌力 中枢性疼痛
原文传递
电凝法与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在脑卒中后中枢痛研究中的应用对比
8
作者 汲晓宇 刘彤彤 +2 位作者 张传汉 祝畅 张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采用电凝法与线栓法分别造成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建立脑卒中后中枢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模型,探究更贴近临床的造模方法。方法选择6~8周龄(20~25g)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aive组)、电凝组(dMCAO组)... 目的采用电凝法与线栓法分别造成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建立脑卒中后中枢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模型,探究更贴近临床的造模方法。方法选择6~8周龄(20~25g)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aive组)、电凝组(dMCAO组)和线栓组(tMCAO组),进行不同造模处理。在造模后行Longa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利用TTC染色评估大脑梗死体积,通过机械性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评估小鼠的疼痛状态,旷场实验评估小鼠的运动功能。结果与Naive组相比,电凝组和线栓组小鼠造模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升高(均P<0.01),TTC染色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脑缺血(P<0.05,P<0.01);与Naive组相比,电凝组和线栓组在造模后的第7、14、21、28天均表现出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热痛觉过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aive组相比,电凝组小鼠在造模后第29天的运动功能无显著差异,而线栓组小鼠的运动功能下降(P<0.01)。结论电凝法和线栓法均可诱发脑卒中后中枢痛,但电凝法更贴近CPSP的临床表征,更具复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中枢痛 动物模型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大脑中动脉栓塞 脑缺血
下载PDF
运动皮层电刺激治疗中枢性卒中后疼痛四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符锋 蒋显锋 +2 位作者 赵明亮 云晨 汤锋武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分析总结运动皮层电刺激(MCS)治疗中枢性卒中后疼痛(CPSP)的经验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疼痛科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MCS治疗的4例CPSP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6和12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N... 目的分析总结运动皮层电刺激(MCS)治疗中枢性卒中后疼痛(CPSP)的经验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疼痛科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MCS治疗的4例CPSP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6和12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NRS)及疼痛缓解率。结果4例患者术后测试调控阶段NRS 2~3分,缓解74%;术后2~6个月NRS 3~5分,缓解50%;调节刺激参数后疼痛再次得到缓解,术后6~12个月NRS 1~3分,缓解76%。4例患者四肢肌力与术前相同,术后均未发生硬膜下积液、血肿、偏瘫、癫痫、感染等并发症。结论MCS是治疗药物难治性CPSP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MCS的疗效取决于患者的正确选择、电极的准确定位和参数的优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卒中后疼痛 运动皮层电刺激 止痛机制 技术要点 预测因素
原文传递
背根神经节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张淼 张晓丹 +3 位作者 张轩 李向鹤 景海荣 吕岩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95-298,共4页
本文报道1例左侧上下肢烧灼样疼痛两年的患者,经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该患者曾采用药物、针灸等治疗,但效果不佳,且疼痛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睡眠及生活。经超声联合C型臂引导下腰背根神经节(DRG)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 本文报道1例左侧上下肢烧灼样疼痛两年的患者,经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该患者曾采用药物、针灸等治疗,但效果不佳,且疼痛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睡眠及生活。经超声联合C型臂引导下腰背根神经节(DRG)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神经调控治疗后肢体疼痛迅速缓解,随访3个月疼痛未复发。DRG脉冲射频缓解CPSP未见文献报道,此疗法可能为CPSP的治疗提供简单易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射频 脉冲 高电压 长时程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原文传递
小胶质细胞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月容 秦秀德 +4 位作者 党朝晖 陆韵薇 蔡甜甜 蔡浩斌 卜凡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7-972,共6页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是常见的卒中并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后期康复和生活质量。近年来,CPSP的病理机制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而小胶质细胞作为颅内常驻的巨噬细胞,被认为在CPSP发生发...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是常见的卒中并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后期康复和生活质量。近年来,CPSP的病理机制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而小胶质细胞作为颅内常驻的巨噬细胞,被认为在CPSP发生发展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篇综述从生物活性因子、细胞受体和信号通路等角度总结了近年来小胶质细胞调节CPSP的研究进展,描述了多个化合物对CPSP的临床前治疗作用,以期促进CPSP靶向治疗策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谭娟 李晓敏 +2 位作者 苟晨 杜颖 王晓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40例CPS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tDCS每次刺激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n=19)和对照组(n=21)。以2 mA电流在患侧初级运动皮层行阳极tDCS刺激,健侧眶上区行阴...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40例CPS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tDCS每次刺激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n=19)和对照组(n=21)。以2 mA电流在患侧初级运动皮层行阳极tDCS刺激,健侧眶上区行阴极tDCS刺激;试验组和对照组每次刺激时间分别为20 min/次和30 s/次,5次/周,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疼痛感觉强度、疼痛区与对侧区皮肤温差、镇痛效果及神经电活动变化。结果:干预后及干预后4周,试验组自我疼痛感觉强度、皮肤温差及左右半球额区(δ+θ)/(α+β)值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4周,对照组左右半球额区(δ+θ)/(α+β)值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tDCS能有效发挥对CPSP患者的镇痛作用,降低其患侧皮肤温度,增强患者大脑皮层电活动,且每次刺激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经颅直流电刺激 疼痛 温度 定量脑电图
下载PDF
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严勇 李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0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卡马西平为对照,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动态观察评价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并对疗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联合... 目的:观察和评价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卡马西平为对照,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动态观察评价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并对疗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较单药治疗组起效快,卡马西平用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联合用药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甲钴胺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下载PDF
偏瘫性肩痛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雅蓉 项文平 +7 位作者 薛慧 王雅明 牛翻燕 赵吉利 何飞 满乾坤 田跃龙 刘忠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31-143,共13页
偏瘫性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又称卒中后肩痛,指在脑卒中后2~3个月发生的肩部疼痛症状,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HSP病因复杂,治疗方法也要根据病因进行选择。药物治疗、神经电刺激、肩胛上神经阻滞、肉毒毒素注射和重复... 偏瘫性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又称卒中后肩痛,指在脑卒中后2~3个月发生的肩部疼痛症状,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HSP病因复杂,治疗方法也要根据病因进行选择。药物治疗、神经电刺激、肩胛上神经阻滞、肉毒毒素注射和重复经颅磁刺激主要用于神经因素引起的疼痛;肌内效贴、矫形器和吊带主要用于机械因素引起的疼痛;针灸主要通过疏经活络、活血化瘀增加肌肉局部的血流量,从而改善疼痛症状。对于多病因造成的HSP,推荐联合治疗以达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性肩痛 卒中后肩痛 中枢性卒中后疼痛 肩关节半脱位 治疗
原文传递
正念训练对中青年脑卒中后丘脑疼痛综合征的影响
15
作者 杨海燕 闫晓云 +2 位作者 陈洋 马晓群 杜永丽 《护理与康复》 2023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 观察正念训练对中青年脑卒中后丘脑疼痛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将79例患者按实施正念训练前后进行分组,实施前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后收治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对症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正念... 目的 观察正念训练对中青年脑卒中后丘脑疼痛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将79例患者按实施正念训练前后进行分组,实施前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后收治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对症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正念训练。入组前、后对患者进行简化McGill疼痛问卷和健康调查简表评定。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82.5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前后健康调查简表8个维度得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训练能缓减中青年脑卒中后丘脑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丘脑疼痛综合征 正念训练 生活质量
下载PDF
Gabapentinoid Insensitivity after Repeated Administ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own-Regulation of theα2δ-1 Subunit in Rats with Central Post-Stroke Pain Hypersensitivity 被引量:3
16
作者 Yan Yang Fei Yang +10 位作者 Fan Yang Chun-Li Li Yan Wang Zhen Li Yun-Fei Lu Yao-Qing Yu Han Fu Ting He Wei Sun Rui-Rui Wang Jun Chen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41-50,共10页
The α2δ-1 subunit of the voltage-gated Ca2+ channel (VGCC) is a molecular target of gabapentin (GBP), which has been used as a first-line drug for the relief of neuropathic pain. GBP exerts its anti-nociceptive... The α2δ-1 subunit of the voltage-gated Ca2+ channel (VGCC) is a molecular target of gabapentin (GBP), which has been used as a first-line drug for the relief of neuropathic pain. GBP exerts its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by disrupting trafficking of the α2δ-1 subunit to the presynaptic membrane, resulting in decreased neurotrans- mitter release. We previously showed that GBP has an anti- allodynic effect in the first two weeks; but this is followed by insensitivity in the later stage after repeated adminis- tration in a rat model of central post-stroke pain (CPSP) hypersensitivity induced by intra-thalamic hemorrhag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GBP insensitivity, the cellular localization and time-course of expression of the α2δ-1 subunit in both the thalamus and spinal dorsal horn were studied in the same model. We found that the α2δ-1 subunit was mostly localized in neurons, but not astrocytes and microglia. The level of α2δ-1 protein increased in the first two weeks after injury but then decreased in the third week, when GBP insensitivity occurred. Furthermore, the c^2g-1 down-regulation was likely caused by later neuronal loss in the injured thalamus through a mechanism other than apoptosis. In summary,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GBP receptor ~2^-1 is mainly expressed in thalamic neurons in which it is up-regulat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CPSP but this is followed by dramatic down-regulation, which is likely associated with GBP insensitivity after long-term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post-stroke pain Calcium channel α2δ subunit Gabapentinoid Thalamic hemorrhagicstroke ~ Thalamus - Spinal dorsal horn
原文传递
卒中后中枢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蕾 赵红如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6期524-528,共5页
卒中后中枢痛是卒中后发生的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与脑损伤区域相对应的躯体部位的疼痛与感觉异常。目前由于临床对卒中后中枢痛缺乏重视,致使患者长期遭受疼痛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更全面了解卒中后中枢痛,本文... 卒中后中枢痛是卒中后发生的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与脑损伤区域相对应的躯体部位的疼痛与感觉异常。目前由于临床对卒中后中枢痛缺乏重视,致使患者长期遭受疼痛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更全面了解卒中后中枢痛,本文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病理生理及治疗进展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中枢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病理生理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周围神经阻滞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王秀静 李灵聪 王振宇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2期43-50,共8页
目的探究周围神经阻滞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初级感觉传入在卒中后中枢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3—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康复科住院的22例CPS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 目的探究周围神经阻滞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初级感觉传入在卒中后中枢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3—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康复科住院的22例CPS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接受利多卡因阻滞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对照治疗,每组11例患者。均予以疼痛部位超声引导下的周围神经阻滞治疗,利多卡因阻滞组患者注射含有1∶200000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安慰剂对照组患者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诱发反应评分,以及利多卡因血药浓度测试。结果所有患者在大脑病变半球对侧的疼痛区域均出现机械和/或温度敏感反应。利多卡因阻滞组的自发性疼痛缓解程度为(-82.8±16.3)%,优于安慰剂对照组的(-1.8±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阻滞组患者在治疗后7 min时,自发性疼痛基本得到明显缓解;在治疗后1 h开始出现NRS评分上升趋势;4名患者在治疗后8 h的NRS评分仍处于较低水平。安慰剂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2 min时,大多患者出现NRS评分轻微升高,随后逐渐恢复到治疗前疼痛评分。T_(30)时,利多卡因阻滞组患者疼痛部位的诱发反应评分低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30)时,利多卡因阻滞组患者疼痛部位对医用棉签、单丝针刺、冷刺激、热刺激的诱发反应评分均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安慰剂对照组疼痛部位对医用棉签、单丝针刺、冷刺激、热刺激的诱发反应评分与T0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神经阻滞对CPSP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安全有效。初级感觉传入在CPSP患者的疼痛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可能为CPSP的靶向治疗开辟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周围神经阻滞 自发性疼痛 初级感觉传入
下载PDF
固定剂量法和滴定法给予普瑞巴林治疗中枢性卒中后疼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蔡振宇 赵俊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比较固定剂量法和滴定法给予普瑞巴林治疗中枢性卒中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采取连续入组方式筛选入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枢性卒中后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固定剂量法组和滴定法组。固定剂量法组给予普瑞巴林300 mg/d,连续服用8周;滴... 目的比较固定剂量法和滴定法给予普瑞巴林治疗中枢性卒中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采取连续入组方式筛选入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枢性卒中后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固定剂量法组和滴定法组。固定剂量法组给予普瑞巴林300 mg/d,连续服用8周;滴定法组给予普瑞巴林150 mg/d×2周,300 mg/d×2周,450 mg/d×4周。以数字评价量表(NRS)作为主要终点指标,以药物不良反应、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和睡眠自测量表(AIS)评分作为次要终点指标。结果 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本院神经科和疼痛科筛选入组共计132例患者,随机分给固定剂量法组65例,滴定法组67例。两组因药物不良反应或难以坚持服药等原因分别退出2例、7例患者。固定剂量法组和滴定法组最终纳入统计的例数分别是63例和6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史、用药史等基础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固定剂量法组和滴定法组治疗后NRS评分、HADS-A评分、HADS-D评分及AI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间治疗后NRS评分、HADS-A评分、HADS-D评分及AI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剂量法和滴定法给予普瑞巴林治疗CPSP患者都是安全有效的,而固定剂量法的患者依从性似乎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中枢性卒中后疼痛 固定剂量法 滴定法 数字评价量表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效果
20
作者 杨健 梁桂生 +4 位作者 许水英 周光辉 廖成钜 陈玉转 梁萍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9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CPSP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t DCS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tDCS组...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CPSP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t DCS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tDCS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t DCS治疗,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比较两组疼痛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因再发卒中脱落1例,最终纳入统计共65例。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t DCS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及FIM评分高于治疗前,且t DCS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 DCS组疼痛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 DCS有助于缓解CPSP程度,对疼痛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经颅直流电刺激 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