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海软珊瑚Sinularia flexibilis中西松烷型二萜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温烃 邓志威 林文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93-496,共4页
目的对中国南海软珊瑚(Sinularia flexibilis)中的西松烷二萜类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抗肿瘤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通过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研究西松烷二萜... 目的对中国南海软珊瑚(Sinularia flexibilis)中的西松烷二萜类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抗肿瘤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通过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研究西松烷二萜的抗肿瘤活性。结果共分离得到4个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确定为:(1R,13S,12S,9S,8R,5S,4R)-9-Acetoxy-5,8:12,13-diepoxy-cembr-15(17)-en-16,4-olide(1),sinulariolide(2),dihydroflexibilide(3),flexibilide(4)。结论化合物3对所选肿瘤细胞株(BGC-823)显示中等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ULARIA flexibilis 西松烷二萜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西松烷型二萜对小鼠H22肝癌腹水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訾华浦 陈红 +4 位作者 吕红英 时艳艳 崔复宪 郭云良 王秀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研究西松烷型二萜对小鼠H22肝癌腹水瘤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昆明小鼠H22肝癌腹水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Ⅰ组)、西松烷型二萜低剂量组(Ⅱ组)、中剂量组(Ⅲ组)、高剂量组(Ⅳ组)与环磷酰胺组(Ⅴ组)... 目的研究西松烷型二萜对小鼠H22肝癌腹水瘤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昆明小鼠H22肝癌腹水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Ⅰ组)、西松烷型二萜低剂量组(Ⅱ组)、中剂量组(Ⅲ组)、高剂量组(Ⅳ组)与环磷酰胺组(Ⅴ组)。建模后24 h开始给药,Ⅱ~Ⅳ组以不同剂量的西松烷型二萜连续灌胃给药7 d,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Ⅴ组连续腹腔注射环磷酰胺7 d,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半数动物。计算平均腹水量、腹水抑制率、腹水中瘤细胞数、瘤细胞存活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浓度。另一半小鼠继续观察生存状况,计算生存期及生存延长率。结果Ⅲ、Ⅳ组腹水量与Ⅰ组比较明显减少(F=28.37,q=2.91、4.76,P〈0.05),腹水抑制率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升高。Ⅱ~Ⅳ组瘤细胞计数及瘤细胞存活率与Ⅰ组比较显著降低(F=7.21-19.13,q=2.92~4.76,P〈0.05)。Ⅱ~Ⅳ组小鼠平均生存期与Ⅰ组比较显著延长(F=35.77,q=2.91~4.75,P〈0.05),延长率分别为20.21%、42.10%和51.02%。与Ⅴ组比较,Ⅱ、Ⅲ组小鼠在饮食、活动等方面状态较好。Ⅳ组用药期间食欲下降,活动少,停药后好转。Ⅱ~Ⅳ组IL-2和IFN-γ含量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21.17、35.47,q=2.93~4.77,P〈0.05)。结论西松烷型二萜对H22肝癌腹水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免疫功能有关,其有可能开发成为一种新的海洋源性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松烷型二萜 H22肝癌腹水瘤 抑制作用 细胞因子 小鼠
下载PDF
西松烷二萜化合物促进PC12细胞增殖及拮抗谷氨酸损伤的作用
3
作者 王东晓 刘屏 +5 位作者 任浩洋 林文翰 杨亚青 马晓菲 温烃 廖洪波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061-1066,共6页
目的:观察从软珊瑚(Sinularia,flexibilis)中分离得到的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对 PC12细胞增殖及其拮抗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西松烷二萜... 目的:观察从软珊瑚(Sinularia,flexibilis)中分离得到的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对 PC12细胞增殖及其拮抗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2、3)对 PC12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用谷氨酸诱导 PC12细胞损伤模型,以 MTT 法检测化合物1、2、3对谷氨酸损伤 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化合物1对谷氨酸诱导损伤的 PC1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2、10和50 μmol/L 化合物1给药72 h 后可使正常 PC12细胞光度密(optical density,OD)值显著升高(P<0.05,P<0.01)。谷氨酸损伤24 h 后,0.4、2、50 μmol/L 化合物1组,0.4、2、100 μmol/L 化合物2组以及2 μmol/L 化合物3组 OD 值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P<0.05);48 h 后,各剂量化合物1组OD 值达到正常组和阳性对照组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P<0.05),但未见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相比,0.4、2、50 μmol/L 化合物1可显著降低谷氨酸损伤 PC1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P<0.05,P<0.01),与阳性对照组作用相当,但未见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从软珊瑚中分离得到的西松烷二萜化合物1可显著增强 PC12细胞增殖活力,化合物1、2、3可促进谷氨酸损伤 PC12细胞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神经细胞增殖、拮抗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损伤的作用,其中新化合物——化合物1作用相对最强,其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为降低谷氨酸损伤 PC1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减轻钙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珊瑚 西松烷二萜 PC12细胞 谷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