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格尺寸对碳纤维丝束风力发电机叶片融冰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舒立春 谭进峰 +2 位作者 胡琴 蒋兴良 邱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4008-4014,共7页
基于碳纤维材料优良的电热性能,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风力机叶片的电热防冰/除冰技术研究现状,提出基于T3001K碳纤维丝束的风力发电机叶片防冰/除冰的方法。制作包含保护层、基层和发热层3层结构的碳纤维发热元件。在多功能人工气候实... 基于碳纤维材料优良的电热性能,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风力机叶片的电热防冰/除冰技术研究现状,提出基于T3001K碳纤维丝束的风力发电机叶片防冰/除冰的方法。制作包含保护层、基层和发热层3层结构的碳纤维发热元件。在多功能人工气候实验室测试碳纤维发热元件的融冰性能。采用数值计算法研究碳纤维发热元件融冰过程中的表面温升特性。结果表明:碳纤维发热元件具有优良的融冰性能,较传统电热除冰方法具有质量轻、电阻稳定性较好、发热均匀性良好等优点;网格尺寸越大,发热元件的发热均匀性越差;相同的加热功率密度条件下,网格尺寸对发热元件的融冰效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丝束 风力机叶片 电热除冰 网格尺寸 发热均匀性
下载PDF
碳纤维铁网催化法化学镀镍 被引量:4
2
作者 曾文清 曾为民 +1 位作者 高中正 马玉录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6-281,共6页
目的采用铁网催化的方法在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取代传统的钯活化法。方法经去胶、粗化、分散前处理工艺后,采用铁网包覆对碳纤维化学镀镍进行催化反应,通过称重法、扫描电镜(SEM)研究催化时间、碳纤维分散状况以及粗化时间对镀层的影响... 目的采用铁网催化的方法在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取代传统的钯活化法。方法经去胶、粗化、分散前处理工艺后,采用铁网包覆对碳纤维化学镀镍进行催化反应,通过称重法、扫描电镜(SEM)研究催化时间、碳纤维分散状况以及粗化时间对镀层的影响,并通过能谱(EDS)对铁网催化法和钯活化法制备的镀层进行成分分析。结果铁网催化在10 min内时镀层存在缺陷,催化20 min镀层以颗粒状泡沫镍存在,超声分散优于分散剂CMC的分散效果。获得铁网催化法最佳工艺为:丙酮浸泡4 h去胶,80℃粗化处理15 min,超声分散,铁网包覆催化20 min诱导起镀,化学镀20 min。制备的镀层均匀、致密,从镀层各组分含量分析,并不差于钯活化法制备的镍镀层。结论铁网催化法可以在碳纤维上获得质量良好的镍-磷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化学镀镍 铁网催化 超声分散
下载PDF
堆叠碳纤维电极在膜电容去离子脱盐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旭东 李朝霞 +4 位作者 马俊俊 王晓菊 牛建瑞 张静 刘春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为了提高电化学脱盐装置中电极总吸附容量及脱盐性能,提出一种将堆叠碳纤维作为电极,且在电极之间加入钛网提升电极片层间导电性的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脱盐实验,考察进水盐质量浓度、堆叠碳纤维电极厚度、增加钛网导体对脱盐性能... 为了提高电化学脱盐装置中电极总吸附容量及脱盐性能,提出一种将堆叠碳纤维作为电极,且在电极之间加入钛网提升电极片层间导电性的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脱盐实验,考察进水盐质量浓度、堆叠碳纤维电极厚度、增加钛网导体对脱盐性能的影响,并从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吸附过程。结果表明:堆叠碳纤维电极会导致脱盐效率有所下降,其每层吸附容量由9.74 mg/g下降到2.86 mg/g。但通过增加多层钛网作为导电体可以有效提升脱盐速度,当增加至3层时,装置的脱盐速度较单层提高了2.1倍。堆叠碳纤维电极可解决单层电极吸附容量有限和无法长时间处理高浓度含盐水的问题,加入钛网可有效提升多层电极的导电性,从而提升脱盐性能。所提方法可为多层电极的设计及提升电极导电性提供新思路,对于电容去离子的工程化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其他学科 堆叠电极 膜电容去离子 活性碳纤维 钛网 脱盐性能
下载PDF
碳纤维网增强混凝土巷道抗弯与抗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雷 马芹永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610-617,633,共9页
井下巷道喷层混凝土拱抗裂与抗弯性能不足严重影响了井下作业安全。本课题通过预埋高抗拉强度碳纤维网改善混凝土拱抗裂与抗弯性能,深入研究碳纤维网密度与碳纤维束用量对混凝土拱承载能力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网密度的增大... 井下巷道喷层混凝土拱抗裂与抗弯性能不足严重影响了井下作业安全。本课题通过预埋高抗拉强度碳纤维网改善混凝土拱抗裂与抗弯性能,深入研究碳纤维网密度与碳纤维束用量对混凝土拱承载能力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网密度的增大,混凝土拱的初裂荷载与极限荷载显著提升,改善幅度也明显增强。同时提高碳纤维束用量同样可以增强混凝土拱的初裂荷载与极限荷载,但增强幅度明显低于前者。由于受多层碳纤维束粘结强度不足的影响,导致处于中间层的碳纤维束无法充分发挥出优良的抗拉性能。当碳纤维束用量超过8束,即使继续提高其用量也无法持续改善混凝土拱抗裂与抗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编织网 混凝土 巷道支护
下载PDF
碳纤维网与短切丝协同增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雷小磊 黄国栋 崔玉龙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1年第1期61-66,共6页
分析了碳纤维网的密度、层数与预埋位置以及碳纤维短切丝的长度与掺量对混凝土梁抗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埋碳纤维网与掺入碳纤维短切丝均能显著提升混凝土梁的抗折性能;碳纤维网密度为20 mm×20 mm时,距混凝土梁上表面125 mm... 分析了碳纤维网的密度、层数与预埋位置以及碳纤维短切丝的长度与掺量对混凝土梁抗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埋碳纤维网与掺入碳纤维短切丝均能显著提升混凝土梁的抗折性能;碳纤维网密度为20 mm×20 mm时,距混凝土梁上表面125 mm时的增强效果最佳;双层碳纤维网的增强效果明显优于单层碳纤维网;同时掺入碳纤维短切丝可继续提升混凝土梁的抗折性能,且掺量2%、长度6 mm的碳纤维短切丝提升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网 碳纤维短切丝 混凝土 协同作用 抗折性能
下载PDF
光催化剂的负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变红 何航党 +2 位作者 金兴智 石俊青 郑毅 《工业催化》 CAS 2020年第12期12-15,共4页
阐述光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详细介绍光催化剂负载于碳纤维布或织物上以及负载于金属丝网上的研究进展。展望光催化剂负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光催化剂 负载 碳纤维布 金属丝网
下载PDF
大尺寸碳纤维网状天线反射板工艺研制
7
作者 郝玉 刘图远 +2 位作者 吴文平 陈飞 邵劲力 《粘接》 CAS 2022年第5期48-50,64,共4页
以网状天线反射板尺寸4897 mm×1672.3 mm为例,通过设计方案的优化,在工艺特点分析和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对工艺方法进行优化,采用碳纤维网格面板,常温胶粘剂固化和金属埋件后定位的方式,制备的反射板质量降低25.7%,型面精度和孔位精... 以网状天线反射板尺寸4897 mm×1672.3 mm为例,通过设计方案的优化,在工艺特点分析和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对工艺方法进行优化,采用碳纤维网格面板,常温胶粘剂固化和金属埋件后定位的方式,制备的反射板质量降低25.7%,型面精度和孔位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实现了反射板结构功能一体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网格 网状天线反射板 后定位 型面精度
下载PDF
碳纤维网层内增韧激光表面熔覆原位合成碳化钨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闫维亮 黄勇 +4 位作者 王晟 高玉婷 姚兴中 乔鹏飞 张富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05-110,共6页
采用激光熔覆原位合成技术,以C、W、Fe及Si等粉末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作为熔覆材料,在Q345B基体上原位反应合成6 mm厚的WC增强型铁基涂层,使用碳纤维网层内增韧。通过XRD、SEM、EDS、显微硬度、冲击韧性和X射线照相法等对熔覆层成分、组... 采用激光熔覆原位合成技术,以C、W、Fe及Si等粉末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作为熔覆材料,在Q345B基体上原位反应合成6 mm厚的WC增强型铁基涂层,使用碳纤维网层内增韧。通过XRD、SEM、EDS、显微硬度、冲击韧性和X射线照相法等对熔覆层成分、组织及力学性能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工艺参数下,能获得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基本没有缺陷的熔覆层,其熔覆层内的硬质相主要为WC,还有少量的W_(2)C、Fe_(3)W_(3)C等;其熔覆层的平均硬度值约达到904 HV10,与基体相比硬度大约提高了4~5倍;加入碳纤维网试样的平均冲击韧度值约为78.5 J/cm^(2),相比于未加入碳纤维网试样的冲击韧度提高了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原位合成 碳纤维网 冲击韧性 硬度
下载PDF
预埋碳纤维网增强水泥混凝土梁性能试验研究
9
作者 雷小磊 黄国栋 崔玉龙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2-15,共4页
抗裂与抗折性能对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起着重要的影响。采取预埋碳纤维网的形式对水泥混凝土小梁的性能进行改善,重点分析碳纤维网的密度、层数与预埋位置对小梁性能的影响趋势,得到最佳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预埋碳纤维... 抗裂与抗折性能对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起着重要的影响。采取预埋碳纤维网的形式对水泥混凝土小梁的性能进行改善,重点分析碳纤维网的密度、层数与预埋位置对小梁性能的影响趋势,得到最佳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预埋碳纤维网能显著提升混凝土梁的抗折性能。碳纤维网密度60mm×60mm时,距混凝土梁上表面100mm时增强效果最佳。双层布设碳纤维网的增强效果明显优于单层布设,距混凝土梁上表面的距离为100 mm与125 mm时,增强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网 预埋 水泥混凝土梁 抗折性能
下载PDF
国产人工合成材料在兔腹壁缺损修补中的组织耐受性研究
10
作者 何贵金 杜怀林 +2 位作者 夏振龙 戴朝六 何晓明 《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1995年第4期193-195,共3页
人工合成材料周围组织中成纤维细胞与炎性细胞的比率是评价该材料在组织中耐受性的最佳标准。本实验应用此标准通过动物实验,对常用的4种国产人工合成材料:碳纤维网、涤纶布、硅橡胶膜和丝绸在组织中的耐受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 人工合成材料周围组织中成纤维细胞与炎性细胞的比率是评价该材料在组织中耐受性的最佳标准。本实验应用此标准通过动物实验,对常用的4种国产人工合成材料:碳纤维网、涤纶布、硅橡胶膜和丝绸在组织中的耐受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涤纶布在组织中的耐受性最佳,其次是碳纤维网、硅橡胶膜,最差的是丝绸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受性 人工合成材料 腹壁缺损 涤纶布 国产 周围组织 炎性细胞 成纤维细胞 动物实验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巷道支护技术应力应变研究
11
作者 陈雷 马芹永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20-28,共9页
为了解决混凝土巷道抗裂与抗折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预埋碳纤维网与均布碳纤维短切丝的方法,改善巷道支护混凝土拱的承载能力与抗变形能力,重点进行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拱的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网与碳纤维短切丝的掺入均能提升混... 为了解决混凝土巷道抗裂与抗折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预埋碳纤维网与均布碳纤维短切丝的方法,改善巷道支护混凝土拱的承载能力与抗变形能力,重点进行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拱的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网与碳纤维短切丝的掺入均能提升混凝土抗变形能力,降低应变的增长速率,有效阻碍微裂缝的扩展与延伸,显著提高初裂荷载与极限破坏荷载。碳纤维网密度40mm×40mm与碳纤维短切丝掺量为2%时增强效果最佳。在极限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的最不利位置出现在混凝土拱最高点的两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网 碳纤维短切丝 混凝土 巷道支护 应力应变
下载PDF
延性高强砂浆夹碳纤维网格加固砖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张亚英 刘霞 朱绪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150,共6页
为了研究碳纤维网格在砖墙加固中的作用,设计了4个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网格与高延性砂浆结合成形成的复合加固层与砖墙未出现剥离现象,裂缝分布均匀,砖墙与加固层协同受力及变形性能较好,可以显著提高墙体... 为了研究碳纤维网格在砖墙加固中的作用,设计了4个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网格与高延性砂浆结合成形成的复合加固层与砖墙未出现剥离现象,裂缝分布均匀,砖墙与加固层协同受力及变形性能较好,可以显著提高墙体抗裂性能和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墙加固 碳纤维网格 延性高强砂浆 抗震试验
下载PDF
国产人工合成材料修补腹壁缺损在组织中的耐受性
13
作者 何贵金 杜怀林 +2 位作者 夏振龙 戴朝六 何晓明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5年第4期181-183,共3页
人工合成材料周围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比率是评价材料在组织中耐受性最佳标准:本实验利用这个标准通过对动物实验对国产四种人工合成材料:碳纤维网、涤纶布、硅橡胶膜和丝绸在组织中耐受性对比研究结果是:涤纶布在组织中耐受... 人工合成材料周围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比率是评价材料在组织中耐受性最佳标准:本实验利用这个标准通过对动物实验对国产四种人工合成材料:碳纤维网、涤纶布、硅橡胶膜和丝绸在组织中耐受性对比研究结果是:涤纶布在组织中耐受性最佳,其次是碳纤维网,最差的是丝绸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缺损 人工合成材料 修补术 耐受性
全文增补中
传统抗震加固技术与抗震加固新技术的介绍 被引量:21
14
作者 薛彦涛 范苏榕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6年第8期19-22,共4页
我国抗震加固的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唐山地震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早期砖混结构以圈梁构造柱和砖墙的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为主。目前,砖混结构则多采用混凝土板墙加固方法,另... 我国抗震加固的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唐山地震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早期砖混结构以圈梁构造柱和砖墙的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为主。目前,砖混结构则多采用混凝土板墙加固方法,另外碳纤维加固法和高强不锈钢绞线加固法也应用于砖墙的强度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主要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转换体系加固法、黏钢加固法和黏碳纤维加固法。本世纪初消能减震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随着高强不锈钢绞线+高强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的研究成熟,越来越多的结构采用该方法进行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加固 圈梁构造柱 碳纤维加固 消能减震 高强不锈线 高强聚合物砂浆
下载PDF
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圆柱轴压试验
15
作者 杨卓宇 黄海林 +1 位作者 高亚强 谭永杰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6期5-10,共6页
完成了14个基于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圆柱的轴压性能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与破坏形态,测得了各试件平均压应力-混凝土应变曲线、平均压应力-碳纤维编织网应变曲线及各试件极限承载力柱状图,分析了加固... 完成了14个基于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圆柱的轴压性能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与破坏形态,测得了各试件平均压应力-混凝土应变曲线、平均压应力-碳纤维编织网应变曲线及各试件极限承载力柱状图,分析了加固层水泥基复合材料中聚丙烯纤维含量、碳纤维编织网包裹层数及网格大小等参数对试件轴压性能及破坏机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圆柱可明显提高其极限承载力;试件主要破坏形态为纵向压劈破坏,脆性破坏特征明显;加固层少量聚丙烯纤维含量(质量比0.05%,0.15%,0.25%)的改变对试件承载力的提高不明显;在一定范围内试件承载力随碳纤维编织网包裹层数的增加而提高;相比于2 cm网格碳纤维编织网,1 cm网格碳纤维编织网对试件承载力的提高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编织网 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 圆柱 轴压试验
下载PDF
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短圆柱的轴压试验及承载力计算
16
作者 杨卓宇 黄海林 +1 位作者 高亚强 谭永杰 《工业建筑》 2024年第6期130-140,共11页
通过对14个基于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短圆柱的轴压性能试验,得到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态,给出了各试件平均压应力-混凝土应变曲线、平均压应力-碳纤维编织网应变曲线及各试件极限承载力柱状图,分析... 通过对14个基于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短圆柱的轴压性能试验,得到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态,给出了各试件平均压应力-混凝土应变曲线、平均压应力-碳纤维编织网应变曲线及各试件极限承载力柱状图,分析了加固层水泥基复合材料中聚丙烯纤维含量、碳纤维编织网包裹层数及网格大小等参数对试件轴压性能及破坏机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短圆柱可明显提高其极限承载力;试件主要破坏形态为纵向压劈破坏,脆性破坏特征明显;在小掺量情况下,加固层中聚丙烯纤维含量(质量比为0.05%,0.15%,0.25%)的改变对试件承载力的影响不明显;在一定范围内试件承载力随碳纤维编织网包裹层数的增加而提高;相比于边长为2 cm的方网格碳纤维编织网,边长为1 cm的方网格碳纤维编织网对试件承载力的提高效果更好。在引入4个合理的基本假定和2个强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碳纤维编织网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短圆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采用该计算方法及相关文献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采用所建议计算方法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理论计算值均小于试验值,说明该计算方法具有一定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编织网 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 混凝土短圆柱 轴压试验 承载力计算
原文传递
建筑用碳纤维-金属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17
作者 杨爱丽 耿旭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用热固性环氧斜纹编织预浸料、不锈钢丝网、铝合金丝网分别制备纯碳纤维板试样、碳纤维—不锈钢丝网复合材料、碳纤维—铝合金丝网复合材料。测试3种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抗冲击性能及经腐蚀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纯碳纤维... 用热固性环氧斜纹编织预浸料、不锈钢丝网、铝合金丝网分别制备纯碳纤维板试样、碳纤维—不锈钢丝网复合材料、碳纤维—铝合金丝网复合材料。测试3种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抗冲击性能及经腐蚀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纯碳纤维板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均处于最低水平;经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腐蚀后力学性能均不同程度下降;经过金属网增强后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明显增强,其中,加入不锈钢丝网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抗冲击性能。综上可知,碳纤维-不锈钢丝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金属网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下载PDF
碳纤维-金属网增强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和界面损伤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云 刘一辉 +3 位作者 李浩 姚剑 余粤凯 赵志博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51-6362,共12页
采用热固性环氧斜纹编织预浸料、菱形的不锈钢丝网和铝合金丝网,制备了4种不同铺层结构的复合材料板。通过低速冲击和冲击后压缩(CAI)试验,研究混杂金属网结构在不同能级冲击下的损伤行为及冲击后的剩余压缩强度;同时采用双悬臂梁(DCB)... 采用热固性环氧斜纹编织预浸料、菱形的不锈钢丝网和铝合金丝网,制备了4种不同铺层结构的复合材料板。通过低速冲击和冲击后压缩(CAI)试验,研究混杂金属网结构在不同能级冲击下的损伤行为及冲击后的剩余压缩强度;同时采用双悬臂梁(DCB)拉伸和末端切口弯曲(ENF)试验,进而研究了金属网层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断裂性能的影响。通过使用超声波扫描和二维虚拟图像关联(2D-VIC)测试系统对比了冲击后试件内部的损伤程度及冲击后压缩过程中变形云图,以揭示其增强机制。结果表明:金属网结构的引入可以改善面板的塑性和冲击能量影响范围,提高冲击能量吸收能力、CAI强度和层间剪切性能。此外,在混杂结构的ENF测试中,界面的破坏不仅有基体的破坏,还存在纤维的剪切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 金属丝网增强 低速冲击 层间断裂韧性 损伤机制
原文传递
碳纤维格栅网-UHPC 增强RC 连续梁 负弯矩区裂缝性能研究
19
作者 郭东升 刘慈军 +2 位作者 张冠华 何化南 赵育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74,共8页
为研究碳纤维格栅网-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增强RC(Reinforced Concrete)连续梁负弯矩处的抗裂性能,设计7根配置不同的UHPC及碳纤维格栅网的试验梁,进行五点弯曲加载试验,分析碳纤维格栅网和UHPC的掺入、碳纤维格栅的... 为研究碳纤维格栅网-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增强RC(Reinforced Concrete)连续梁负弯矩处的抗裂性能,设计7根配置不同的UHPC及碳纤维格栅网的试验梁,进行五点弯曲加载试验,分析碳纤维格栅网和UHPC的掺入、碳纤维格栅的网格尺寸、格栅的层数以及UHPC的铺设厚度等参数对负弯矩区开裂荷载和裂缝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适合碳纤维格栅网-UHPC增强的钢筋混凝土梁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试验梁的裂缝呈细且密的特点,有别于普通RC梁的裂缝少,宽度大;与普通RC梁相比,单独设置碳纤维格栅网、UHPC增强的试验梁负弯矩区段的开裂荷载分别提升了28.6%、85.7%,同时设置碳纤维格栅网和UHPC增强的4个试验梁分别提升了114.3%、128.6%、142.9%、171.4%;碳纤维格栅网格尺寸的减小、碳纤维格栅层数的增加、UHPC铺设厚度的增加均可以提高抗裂性能,并且使裂缝数量显著增加,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明显减小。本文基于现有的国内外规范提出的适合碳纤维格栅网-UHPC联合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公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 碳纤维格栅网 UHPC 抗裂性能
下载PDF
锁相红外热波法在碳纤维夹层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盛涛 江海军 +3 位作者 郑金华 钱云翔 冯君伟 郑志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碳纤维网格面板蜂窝夹层结构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比刚度大等优点,在航天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碳纤维网格面板蜂窝夹层结构的特殊性,传统无损检测手段对其粘接质量检测效果不理想。本文采用锁相红外热波法对其粘接质量进行检... 碳纤维网格面板蜂窝夹层结构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比刚度大等优点,在航天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碳纤维网格面板蜂窝夹层结构的特殊性,传统无损检测手段对其粘接质量检测效果不理想。本文采用锁相红外热波法对其粘接质量进行检测,模拟了3种类型的缺陷:网格面板碳纤维之间的脱粘、网格面板与蜂窝之间的脱粘、聚酰亚胺薄膜与网格面板之间的脱粘,并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锁相红外热波法对上述3种类型的缺陷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红外热波法 碳纤维网格面板 蜂窝夹层结构 粘接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