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风与搜集的交融与变奏:以新中国初期“忠实记录、慎重整理”讨论为中心 被引量:10
1
作者 毛巧晖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6,158,共13页
新中国初期出现的“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的争论在中国民间文学史上可谓影响深远,但近年来的学术史反思中,甚少被提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田野作业作为科学方法统合了“采风”“采录”“整理”等。而之前对于“忠实... 新中国初期出现的“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的争论在中国民间文学史上可谓影响深远,但近年来的学术史反思中,甚少被提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田野作业作为科学方法统合了“采风”“采录”“整理”等。而之前对于“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的回顾与考量,大多将历史语境悬空,以田野作业的理论范式反思新中国初期的民间文学基本问题与基本话语;再加上当下的学科分野,民间文学之文学与民俗学研究被置于两条通道,他们之间的区隔越来越大,而且我们至今没有对“整理”从学科意义上予以阐述和界定。这种悬置与区隔使得研究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现代民间文学兴起之时“文学”与“学术”的一体化,以及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众化、40年代解放区的通俗化实践对民间文学的形塑。对于新中国初期出现的民间文学记录、整理的争论,我们只有将其还原到20世纪初期至60年代民间文学发展的历史逻辑,才能理解采风与民间文学搜集之间的承续与内在思想的嬗变,也才能使得对搜集整理问题的讨论不再停滞在原点,并更好地总结民间文学的本土话语,进而推进民间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风 搜集 整理 文艺大众化 通俗化实践
原文传递
采风:一种文明生成方式的古今流变 被引量:6
2
作者 祝鹏程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28,158,共13页
采风在中国文化史和民间文艺学科史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社会,采风将里巷歌谣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文化,成为传播教化、沟通不同阶层、推动礼俗互动的有力手段。“五四”知识分子在现代性的立场下开展采风,力图将民间文化转化成辅助现... 采风在中国文化史和民间文艺学科史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社会,采风将里巷歌谣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文化,成为传播教化、沟通不同阶层、推动礼俗互动的有力手段。“五四”知识分子在现代性的立场下开展采风,力图将民间文化转化成辅助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新文化;左翼知识分子进一步通过对民间文艺的提炼,创造出兼顾民族立场和现代诉求的“民族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强化了民间文艺的“人民性”,通过采风将“民间文艺”提升为“人民文艺”。由此,采风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文明生产模式,它将民间文艺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于时下的文明创造。相较之下,当下的一些批评仅将采风视为采录技术的做法无疑是窄化了采风,值得我们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风 文明生成 现代转型 采录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