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转踏”与“缠达”及二者之关系考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晓兰 赵建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5-70,共6页
“转踏”与“缠达”是兴盛于北宋时期的两种重要曲艺形式。二者均对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二者各自的体式特点和渊源流变,并分析比较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纠正了历来将二者视为一... “转踏”与“缠达”是兴盛于北宋时期的两种重要曲艺形式。二者均对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二者各自的体式特点和渊源流变,并分析比较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纠正了历来将二者视为一物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艺 转踏 调笑转踏 缠达 唱赚
下载PDF
汉魏六朝调笑戏谑类俗赋 被引量:2
2
作者 伏俊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4,共5页
对汉魏六朝时期调笑戏谑类“俗赋”和相近作品进行了勾稽,对其文体特征进行了分析。这类俗赋以论辩的形式展开,韵诵是其主要传播方式,文体上整齐的节奏、和谐的韵律是这种传播方式的反映。
关键词 汉魏六朝 俗赋 调笑戏谑 讲诵
下载PDF
Just What Is Narrative Urgency?
3
作者 Paul Simpson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15年第3期98-116,共19页
This paper takes as its main point of departure a body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reading and text processing,and makes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type of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Egidi and Gerrig(2006)and Rapp and Ger... This paper takes as its main point of departure a body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reading and text processing,and makes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type of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Egidi and Gerrig(2006)and Rapp and Gerrig(2006).Broadly put,these experiments(i)explore the psychology of readers’preferences for narrative outcomes,(ii)examine the way readers react to characters’goals and actions,and(iii)investigate how readers tend to identify with characters’goals the more‘urgently’those goals are narrated.The present paper signals how stylistics can productively enrich such experimental work.Stylistics,it is argued,is well equipped to deal with subtle and nuanced variations in textual patterns without losing sight of the broader cognitive and discoursal positioning of readers in relation to these patterns.Making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what might constitute narrative‘urgency’,the article develops a model which amalgamates different strands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in narrative stylistics.This model advances and elaborates three key components:a Stylistic Profi le,a Burlesque Block and a Kuleshov Monitor.Developing analyses of,and informal informant tests on,examples of both fiction and film,the paper calls for a more rounded and sophisticated understanding of style in empirical research on subjects’responses to patterns in narr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lesque(in style) fi lm narrative Kuleshov(effect) narrative style Pyscho text processing ‘urgency’
原文传递
自由、戏仿及语言的魅力——评徐坤的小说创作
4
作者 赵天才 《孝感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75-78,共4页
徐坤的小说具有三个显著特征:1)书写的自由状态,2)对日常生活的戏仿;3)语言的戏谑及自我表现性。其小说创作体现了大众文化语境下小说叙述面向日常生活的立场。
关键词 自由 戏仿 戏谑 日常生活 知识市民
下载PDF
英语讽刺性幽默文学作品诠释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柏祥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7-90,共4页
分析了英语讽刺性幽默作品,主要是讽刺小品(burlesque)、滑稽改写(Parody)、故作严肃的小品剧(mockepic)、滑稽模仿(travesty)、闹剧(farce)、幽默剧(skit)、特定场景歪曲夸张(spoof)、反语(irony)和打油诗(Limerick)等等题材的作品的... 分析了英语讽刺性幽默作品,主要是讽刺小品(burlesque)、滑稽改写(Parody)、故作严肃的小品剧(mockepic)、滑稽模仿(travesty)、闹剧(farce)、幽默剧(skit)、特定场景歪曲夸张(spoof)、反语(irony)和打油诗(Limerick)等等题材的作品的主要特点。英语讽刺性幽默作品常常运用夸张的滑稽模仿形式,利用宗教及神话故事方面的题材或人物毫不留情地抨击人性弱点。它们的主要实现手段通常是模仿、反语和夸张描述以及语域、用词和体裁的故意混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讽刺性幽默作品 滑稽模仿 幽默剧 夸张
下载PDF
诗意化·拟真化·戏谑化——中国当代文学刑罚叙事的三种范式
6
作者 董外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7,共9页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刑罚叙事中,余华、莫言、王小波代表了三种典型的风格类型,即诗意化、拟真化和戏谑化。余华的刑罚叙事虽然包含写实的成分,但加入了更多浪漫主义的想象与抒情,他将叙述者诗意的情怀撒向血肉分离的场景,写出了酷刑在感...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刑罚叙事中,余华、莫言、王小波代表了三种典型的风格类型,即诗意化、拟真化和戏谑化。余华的刑罚叙事虽然包含写实的成分,但加入了更多浪漫主义的想象与抒情,他将叙述者诗意的情怀撒向血肉分离的场景,写出了酷刑在感知世界的诗意形态。莫言的刑罚叙事奉行了写实主义的精神,他对酷刑细节无微不至地展示甚至逼近自然主义的领地;莫言借助感知语言、生理词汇/器官词汇和直截了当的叙述,呈现了一个极致拟真化的刑罚世界。王小波的刑罚叙事更接近后现代派,他采用戏拟、反讽、黑色幽默等后现代派的艺术手法,将刑罚置于性话语的戏谑之中,以致酷刑变成一出荒诞的滑稽戏。在美学与伦理的天平中,无论余华、莫言还是王小波,都或多或少地倾向了美学实践而违背或偏离了生命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刑罚叙事 诗意化 拟真化 戏谑化
下载PDF
略论汉代的俳优艺术——以济源地区出土的俳优俑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艳军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33-40,共8页
俳优是两汉时期的滑稽戏艺人,以逗趣的表情、滑稽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舞蹈动作进行滑稽戏表演,是汉代百戏舞乐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汉时期的俳优俑是在先秦古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俳优俑身份卑贱,表演的内容和形式也属于当时... 俳优是两汉时期的滑稽戏艺人,以逗趣的表情、滑稽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舞蹈动作进行滑稽戏表演,是汉代百戏舞乐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汉时期的俳优俑是在先秦古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俳优俑身份卑贱,表演的内容和形式也属于当时的民间俗乐,但却受到了统治阶层以及平民百姓的普遍欢迎,同时他们也对后世说唱艺术和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俳优 滑稽戏 两汉文物 济源
下载PDF
中国独特民族喜剧的积极创造
8
作者 汪人元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2,共4页
在当代中国戏曲普遍处于困顿与萎缩之际,苏州市滑稽戏剧团却一支独秀,连续出人出戏,令人惊喜。但最值得重视的应是,苏滑在努力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长期坚持艺术探索与追求:切近生活本真,却不展示丑陋;张扬表演艺术魅力,但加强戏剧整体构... 在当代中国戏曲普遍处于困顿与萎缩之际,苏州市滑稽戏剧团却一支独秀,连续出人出戏,令人惊喜。但最值得重视的应是,苏滑在努力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长期坚持艺术探索与追求:切近生活本真,却不展示丑陋;张扬表演艺术魅力,但加强戏剧整体构思及表现力;突出笑的喜剧性,却不仅以噱头取胜而深入刻画人物。这一创新方式大大提升了笑的质量与品格,以及滑稽戏的深度、价值和表现力,从而为建设中国独特的民族喜剧做出了重要贡献。滑稽戏的未来发展,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剧种定位和价值、规范基本艺术语言及其训练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内涵,为世界喜剧艺术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滑稽戏 品格 独特 民族喜剧 艺术作品 创新
下载PDF
优戏对韩国假面剧的影响
9
作者 《文化艺术研究》 2012年第3期70-79,共10页
韩国假面剧分为本山台戏系统假面剧与洞祭戏系统假面剧,二者均受到了优戏的深刻影响。泮人集团在创造本山台戏时在其演戏内容中积极运用优戏成分,使得两班科场的艺术形式与情节内容都与优戏中的儒戏极为相似。洞祭戏系统假面剧中的河回... 韩国假面剧分为本山台戏系统假面剧与洞祭戏系统假面剧,二者均受到了优戏的深刻影响。泮人集团在创造本山台戏时在其演戏内容中积极运用优戏成分,使得两班科场的艺术形式与情节内容都与优戏中的儒戏极为相似。洞祭戏系统假面剧中的河回别神祭假面戏虽是由洞祭戏发展而来的,但因受到优戏中儒戏影响,也添加了嘲弄儒学及儒者的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戏 韩国假面剧 本山台戏 洞祭戏
下载PDF
新版苏州滑稽戏《苏州两公差》的精神内涵
10
作者 赵倩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3,共5页
《苏州两公差》是20世纪50年代改编自闵剧《练印》的苏州滑稽戏经典作品,在老版的基础上,由苏州市滑稽剧团重排的新版《苏州两公差》在剧本结构、语言及表演、音乐设计外部形式等方面做了细致调整,使该剧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当下观众的... 《苏州两公差》是20世纪50年代改编自闵剧《练印》的苏州滑稽戏经典作品,在老版的基础上,由苏州市滑稽剧团重排的新版《苏州两公差》在剧本结构、语言及表演、音乐设计外部形式等方面做了细致调整,使该剧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产生了很好的共鸣,体现出主创团队的探索精神。此外,作品的成功上演,还在于它不仅继承了经典剧目本身蕴含的批判精神,而且还有所升华,也更好地塑造了两公差急公好义、不惧权势,假扮钦差惩恶扬善,为民伸冤请命的高尚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两公差》 滑稽戏 探索精神 批判精神
下载PDF
菲尔丁小说对新古典主义传统的“扬弃”
11
作者 张欢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7,共9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亨利·菲尔丁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开山鼻祖的地位饱受争议。众多批评家把菲尔丁背离形式现实主义的原因归咎于其新古典主义思想。然而,新古典主义传统与菲尔丁小说创作的关系并非可以如此简单概括。菲尔丁对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亨利·菲尔丁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开山鼻祖的地位饱受争议。众多批评家把菲尔丁背离形式现实主义的原因归咎于其新古典主义思想。然而,新古典主义传统与菲尔丁小说创作的关系并非可以如此简单概括。菲尔丁对新古典主义并非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地"扬弃"。本文聚焦于菲尔丁中后期的小说创作,探讨其对新古典主义文学传统的颠覆与继承。正是基于对新古典主义可信性原则的坚持,菲尔丁发展出了评价式现实主义。此外,菲尔丁受滑稽讽刺作品影响形成的嘲讽性评论和语气,深刻地影响了维多利亚小说中的反讽修辞,发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先声;其对道德化人格名称的改造也预示了后世现实主义小说社会心理描写的新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英雄体史诗 滑稽讽刺作品 评价式现实主义 形式现实主义 反讽
原文传递
流动的色彩——巴西著名设计师罗伯特·布雷·马克斯及其风景园林作品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睿煊 李香会 《中国园林》 2004年第12期19-24,共6页
20世纪中期,世界现代风景园林正经历分娩的阵痛,在南美国家巴西出现了一位让世界瞩目的设计大师,他用自己传奇的经历、独特的个性和不凡的艺术天赋带给世界园林景观新的元素、新的形式及新的艺术观,时至今日,他的影响仍波及世界的每个... 20世纪中期,世界现代风景园林正经历分娩的阵痛,在南美国家巴西出现了一位让世界瞩目的设计大师,他用自己传奇的经历、独特的个性和不凡的艺术天赋带给世界园林景观新的元素、新的形式及新的艺术观,时至今日,他的影响仍波及世界的每个角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师 综述 巴西 罗伯特·布雷·马克斯 抽象艺术 现代风景园林 布雷·马克斯风格
下载PDF
从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到“陈奂生问题”——论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的现实主义品格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一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2,58,共5页
常州市滑稽剧团的优秀作品《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以充满地方感的小人物生活,关照具有强烈现实感和历史感的宏大问题。作品围绕"怎么吃饱饭""吃饱后怎么办"两大中心问题,通过陈奂生一家的悲欢离合,以艺术的方式透视... 常州市滑稽剧团的优秀作品《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以充满地方感的小人物生活,关照具有强烈现实感和历史感的宏大问题。作品围绕"怎么吃饱饭""吃饱后怎么办"两大中心问题,通过陈奂生一家的悲欢离合,以艺术的方式透视了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底层逻辑"。同时,通过一系列富有滑稽戏剧种特色和中华美学韵味的艺术手法,实现了文学"陈奂生"向舞台艺术的"跨界"转化,重塑了充满时代感和现代性的戏剧"陈奂生"形象,为戏剧艺术开掘现实题材的精神内涵和美学特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滑稽戏 现实题材 舞台美学 改革开放 典型形象
下载PDF
滑稽戏拟:《约瑟夫·安德鲁斯》中的反帕梅拉因素
14
作者 杜娟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菲尔丁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约瑟夫·安德鲁斯的历程》与之前他写过的《莎梅拉》相比,在形式技巧上更加成熟,但构思的出发点依旧是反帕梅拉的,滑稽戏拟仍是菲尔丁的创作初衷。因此从人物关系设定及人物形象对比中全方位分析《约瑟... 菲尔丁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约瑟夫·安德鲁斯的历程》与之前他写过的《莎梅拉》相比,在形式技巧上更加成熟,但构思的出发点依旧是反帕梅拉的,滑稽戏拟仍是菲尔丁的创作初衷。因此从人物关系设定及人物形象对比中全方位分析《约瑟夫·安德鲁斯》与《帕梅拉》的创作关联,可以看出:反帕梅拉的创作冲动乃是菲尔丁小说道德建构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稽戏拟 《约瑟夫·安德鲁斯》 反帕梅拉
下载PDF
“集纳”空间与“马凡陀山歌”的生成 被引量:6
15
作者 姜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104,共10页
抗战胜利前后,"马凡陀山歌"在国统区的风行,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诗人袁水拍(马凡陀)的"山歌"写作虽然调动很多民间资源,但"山歌"实际上是一种"城歌",生成于重庆、上海两地大小报纸构成... 抗战胜利前后,"马凡陀山歌"在国统区的风行,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诗人袁水拍(马凡陀)的"山歌"写作虽然调动很多民间资源,但"山歌"实际上是一种"城歌",生成于重庆、上海两地大小报纸构成的"集纳"空间中。一方面,"山歌"以报纸为媒介,不仅取材于报上的各种社论、新闻,还在各种素材的组织、剪接中,发展出一种"集纳性"的感受力,内在联通了鲁迅1930年代开创的"杂文的诗学";另一方面,"山歌"诙谐的风格又吻合于"小报"、"晚报"的定位,与报纸上的各类杂感、游戏文字以及漫画形成跨文体、跨媒介的互动,呈现了历史转折时期矛盾纠结的社会情绪。在"集纳"空间中探讨"山歌"的生成,可以为理解1940年代新诗形式及社会功能的重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陀山歌 集纳主义 小报 漫画 游戏文字
下载PDF
Aptronym视角中的英美文学西方文学流派演变
16
作者 熊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18-120,共3页
从Aptronym的渊源、类型及功能视角,探讨英美文学中人物命名从拟人化到标签式、象征型、戏谑性的艺术演化过程,发现拟人化命名同寓言体文学,标签式命名同现实主义文学,象征型命名同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戏谑性命名同现代主义尤其荒... 从Aptronym的渊源、类型及功能视角,探讨英美文学中人物命名从拟人化到标签式、象征型、戏谑性的艺术演化过程,发现拟人化命名同寓言体文学,标签式命名同现实主义文学,象征型命名同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戏谑性命名同现代主义尤其荒诞文学之间的大致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tronym 文学流派 拟人化 标签式 象征型 戏谑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