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141
1
作者 张鑫 李安起 赵考重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25,共11页
回顾了国外工程建设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国内工程建设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该文对鉴定加固在国内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建筑结构鉴定加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4种主要结构材料提出了其主要检测内容和检测技术方法、加固方法,分... 回顾了国外工程建设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国内工程建设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该文对鉴定加固在国内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建筑结构鉴定加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4种主要结构材料提出了其主要检测内容和检测技术方法、加固方法,分析了目前的3种鉴定方法,各鉴定标准的相互关系。讨论了建筑物改造中的整体移位技术,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和工程实践监测结果,介绍了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的基本内容、主要关键技术以及部分工程实例;介绍了建筑物纠倾技术的发展和常用方法。最后对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和改造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检测 鉴定 加固 建筑移位 建筑纠倾
原文传递
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11
2
作者 戴国莹 李德虎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49,16,共6页
简要回顾了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工作的发展过程,探讨了抗震鉴定及加固设防目标的概率水准,“抗震概念设计”在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中的延伸、“结构综合抗震能力”在鉴定及加固中的应用,以及目前抗震加固改造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抗震鉴定 抗震加固 房屋 改造
下载PDF
不锈钢结构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被引量:114
3
作者 王元清 袁焕鑫 +2 位作者 石永久 高博 戴国欣 《钢结构》 2010年第2期1-12,18,共13页
随着碳素钢在建筑结构中的大规模应用,一些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抗腐蚀性能差、耐久性不足、维护费用高等。而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久性,使建筑结构安全可靠、结实耐久,具有极佳的应用和研究前景。与碳素钢材料性能的显... 随着碳素钢在建筑结构中的大规模应用,一些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抗腐蚀性能差、耐久性不足、维护费用高等。而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久性,使建筑结构安全可靠、结实耐久,具有极佳的应用和研究前景。与碳素钢材料性能的显著区别使不锈钢结构设计需要专门的研究,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工作开展严重滞后,阻碍了不锈钢结构的应用,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通过简要介绍不锈钢材料的类型和特点,对近年来不锈钢结构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总结,阐述国内外不锈钢相关规范以及不锈钢结构的设计方法,最后展望和探讨不锈钢结构的应用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建筑结构 应用 研究 设计方法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频率测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72
4
作者 谢峻 韩大建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5,共5页
基于频率测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具有测试简便,精度较好的优点。在分析结构固有频率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机理的基础上,对一种较好的基于频率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针对其不足进行了改进。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梁的数值模... 基于频率测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具有测试简便,精度较好的优点。在分析结构固有频率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机理的基础上,对一种较好的基于频率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针对其不足进行了改进。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梁的数值模拟计算表明,中低损伤度的识别结果令人满意。经过改进的方法计算简单,综合识别能力较强,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结构 健康监测 损伤识别 频率
下载PDF
要大幅度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 被引量:80
5
作者 陈肇元 《工程建设标准化》 1999年第1期16-21,共6页
安全度是建筑结构设计标准中最重要的基本问题。陈肇元院士对国内外建筑结构安全度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水平应予以提高,以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这是一个关系到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安全度是建筑结构设计标准中最重要的基本问题。陈肇元院士对国内外建筑结构安全度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水平应予以提高,以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这是一个关系到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如何发展和完善的大问题,希各方专业人员予以重视,并展开更为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设计 安全度 标准
下载PDF
建筑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中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0
6
作者 曲哲 叶列平 潘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21,共12页
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记录是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预测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的基础。列举了现有针对不同分析目的的三种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比较了按不同方法建立的地震动记录选择集的地面运动峰值和反应谱特性,并通过分析两个不同初始周期框架结... 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记录是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预测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的基础。列举了现有针对不同分析目的的三种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比较了按不同方法建立的地震动记录选择集的地面运动峰值和反应谱特性,并通过分析两个不同初始周期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响应,对不同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设计反应谱和基于最不利地震动的选取方法均与结构的初始周期相关,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刚度退化比较明显时,这些方法有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当地震动强度指标恰当、且选取的地震动记录数量较多时,基于台站和地震信息的选取方法不会造成过大的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离散性,同时这种方法不依赖于结构的动力特性,操作简便,适用性强,适于在研究不同结构类型和不同动力特性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地震动记录 地震动强度 反应谱
下载PDF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 被引量:71
7
作者 徐镇凯 袁志军 胡济群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17-130,共14页
系统分析和介绍了目前建筑结构常用的检测方法与加固方法,以表格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各种建筑结构检测方法的主要特点、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各种建筑结构加固方法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和施工要点。归纳了建筑结构裂缝检测与处理、结构耐久... 系统分析和介绍了目前建筑结构常用的检测方法与加固方法,以表格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各种建筑结构检测方法的主要特点、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各种建筑结构加固方法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和施工要点。归纳了建筑结构裂缝检测与处理、结构耐久性检测、建筑结构火灾后检测的要点。根据笔者实际工程体会,参考同行的工程经验,指出了在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工作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出了几个较为有特点的结构加固实例。供有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检测 结构加固 裂缝处理 耐久性 建筑结构
下载PDF
建筑结构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8
作者 王振宇 刘晶波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3期43-48,共6页
如何衡量地震作用下结构遭受的损伤程度,一直是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1995年日本大阪(Kobe)地震使许多建筑物遭受严重损伤之后,人们对建筑物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本文从材料、构件... 如何衡量地震作用下结构遭受的损伤程度,一直是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1995年日本大阪(Kobe)地震使许多建筑物遭受严重损伤之后,人们对建筑物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本文从材料、构件和结构3个层次对国内外建筑结构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损伤评估 建筑结构 倒塌机制 地震作用 材料 构件 结构
下载PDF
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方法研究 被引量:61
9
作者 周乾 闫维明 +1 位作者 李振宝 纪金豹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90,共7页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保护意义重大。本文作者根据木结构古建筑特点,讨论了木结构的不同破坏症状,如开裂、糟朽、挠度及拔榫等。在此基础上,主要讨论了木构件的各种加固方法,如采用墩接法加固柱根,采用嵌...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保护意义重大。本文作者根据木结构古建筑特点,讨论了木结构的不同破坏症状,如开裂、糟朽、挠度及拔榫等。在此基础上,主要讨论了木构件的各种加固方法,如采用墩接法加固柱根,采用嵌补法加固开裂构件,采用铁件加固法加固榫卯节点或裂缝较大构件,采用支顶加固法改善木梁弯曲受力状况,采用化学加固法对结构进行防腐加固,采用FRP法加固梁、柱及榫卯节点等。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对几种常用的加固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加固前后的结构内力及变形数据,得出了对于不同的破坏类型,采取适当的加固方法均可有效提高木结构受力性能的结论。随着科技发展,更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法将用于古建筑木结构保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结构 破坏类型 加固方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古建筑木结构的结构性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64
10
作者 赵鸿铁 张风亮 +3 位作者 薛建阳 谢启芳 张锡成 马辉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共10页
台基、柱脚的平摆浮搁、梁柱节点的半刚性榫卯连接、柱架的生起和侧脚、梁端的雀替、枓栱铺作层以及"大屋盖"等特殊的营造技术,以及水平地震作用下古建筑木构架良好的自复位性能,使得古建筑木结构能历经千百年保存至今。在分... 台基、柱脚的平摆浮搁、梁柱节点的半刚性榫卯连接、柱架的生起和侧脚、梁端的雀替、枓栱铺作层以及"大屋盖"等特殊的营造技术,以及水平地震作用下古建筑木构架良好的自复位性能,使得古建筑木结构能历经千百年保存至今。在分析古建筑木结构发展背景和营造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对古建筑木结构木材材性、台基层、柱架层、枓栱铺作层、屋盖层的力学性能,整体结构抗震性能以及修缮加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合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指出了目前古建筑木结构结构性能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尚未涉及的方面,为古建筑木结构结构性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古建筑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结构 研究综述 抗震性能 营造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位置识别 被引量:35
11
作者 孙宗光 高赞明 倪一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7,共6页
损伤位置识别是对大型桥梁结构进行损伤检测的重要一步。以汲水门斜拉桥为背景,对应用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技术识别桥面结构损伤位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使用了两种类型的网络,简称动态网络和GA网络,探讨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动态网络的... 损伤位置识别是对大型桥梁结构进行损伤检测的重要一步。以汲水门斜拉桥为背景,对应用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技术识别桥面结构损伤位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使用了两种类型的网络,简称动态网络和GA网络,探讨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动态网络的网络结构是根据训练进程而动态地确定的。GA网络是在训练中引进了遗传算法。比较了两种网络对损伤位置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应用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技术对桥梁桥面结构损伤位置识别的方法是可行的。只需要较少的输入数据,两种网络均可产生较好的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损伤检测 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及其在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2
作者 欧阳利军 丁斌 陆洲导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3期84-88,共5页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是一种新型纤维复合材料,相比目前在建筑结构加固中广泛使用的碳纤维来说,BFRP具有较好的延性、耐高温、耐腐蚀特性并且在加固成本方面也有较突出的优势。因而玄武岩纤维材料在某些情况下可替代或混杂碳纤...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是一种新型纤维复合材料,相比目前在建筑结构加固中广泛使用的碳纤维来说,BFRP具有较好的延性、耐高温、耐腐蚀特性并且在加固成本方面也有较突出的优势。因而玄武岩纤维材料在某些情况下可替代或混杂碳纤维使用,以期达到同样加固效果的同时降低费用。本文从玄武岩纤维的发展、特性、加固试验研究总结和展望了玄武岩纤维在建筑结构构件加固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前景,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加固 建筑结构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结构经济性探讨 被引量:56
13
作者 汪大绥 周建龙 包联进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共7页
超高层建筑投资巨大,结构造价占较大比例。基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对影响超高层建筑结构造价的若干因素进行探讨,如建筑体型、结构体系、结构材料等。此外,施工方案和施工周期也间接影响结构造价。最后,对部分已建或在建的高度3... 超高层建筑投资巨大,结构造价占较大比例。基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对影响超高层建筑结构造价的若干因素进行探讨,如建筑体型、结构体系、结构材料等。此外,施工方案和施工周期也间接影响结构造价。最后,对部分已建或在建的高度300m以上超高层建筑的结构用钢量进行初步统计和分析,以期找到一些规律。结构造价受多因素影响,需要相互平衡,合理优化的结构设计是降低结构造价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建筑体型 抗侧力结构 混合结构 用钢量
原文传递
汶川地震高烈度区城镇房屋震害简介 被引量:45
14
作者 孙景江 马强 +1 位作者 石宏彬 孙忠贤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5,共9页
汶川8.0级大地震宏观震中地震烈度高达X I度,造成大量房屋结构破坏和倒塌,本文介绍了极震区以及周边高烈度区内部分城镇房屋的典型震害,并给出这些城镇中砖混和底框架多层结构主要破坏等级的比例,同时对某些震害特征和相应的抗震问题进... 汶川8.0级大地震宏观震中地震烈度高达X I度,造成大量房屋结构破坏和倒塌,本文介绍了极震区以及周边高烈度区内部分城镇房屋的典型震害,并给出这些城镇中砖混和底框架多层结构主要破坏等级的比例,同时对某些震害特征和相应的抗震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烈度 房屋震害 房屋结构
下载PDF
汶川地震中木结构古建筑的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8
15
作者 潘毅 王超 +1 位作者 季晨龙 赵世春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3-106,共4页
根据对四川省都江堰、广元、彭州等灾区的木结构古建筑震害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研究资料,通过分类与统计的方法,得到其不同破坏程度所占的比例,归纳出其典型震害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木结构古建筑抵抗低烈度地震扰... 根据对四川省都江堰、广元、彭州等灾区的木结构古建筑震害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研究资料,通过分类与统计的方法,得到其不同破坏程度所占的比例,归纳出其典型震害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木结构古建筑抵抗低烈度地震扰动的能力较弱,非结构构件破坏所占的比例很大,但其所采用的榫卯节点、柱脚"平摆浮搁"以及斗拱等特殊的连接方式,起到了减震耗能作用,保证了木结构古建筑整体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严重损坏者较少。然而,部分古建筑由于后期改造不当、年久失修和山体滑坡等原因,仍然发生了整体或部分倒塌。由此得到一些启示:不符合古建筑受力机理的改造,会加重其震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结构 汶川地震 震害
原文传递
底部二层框架上部多塔楼底隔震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徐忠根 周福霖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本文介绍了底部二层框架上部多塔楼底隔震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成果。由 13个区底部二层框架、上部 2~4座 7层或 9层塔楼的计算对比及典型区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在 9层塔楼与平台间采用隔震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下部平台的受力状况,与不隔... 本文介绍了底部二层框架上部多塔楼底隔震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成果。由 13个区底部二层框架、上部 2~4座 7层或 9层塔楼的计算对比及典型区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在 9层塔楼与平台间采用隔震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下部平台的受力状况,与不隔震时相比底部二层框架的地震剪力可减小1 /3左右,上部塔楼通过隔震后水平向地震作用可降低Ⅰ度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楼底隔震 叠层橡胶支座 房屋建筑 多塔楼结构 减震效果
下载PDF
摇摆墙-框架体系的抗震损伤机制控制研究 被引量:46
17
作者 曲哲 叶列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50,共11页
合理有效的损伤机制控制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本文在总结现有各种抗震结构体系损伤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的损伤机制控制原理与控制效果,给出了摇摆墙刚度的确定方法,比较了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与传统... 合理有效的损伤机制控制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本文在总结现有各种抗震结构体系损伤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的损伤机制控制原理与控制效果,给出了摇摆墙刚度的确定方法,比较了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与传统的延性框架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差别,指出了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的优越性。通过对一个典型的多层摇摆墙-框架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分析,验证了所建议的摇摆墙刚度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和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在结构损伤机制控制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抗震 损伤机制控制 摇摆墙-框架结构 摇摆墙刚度 弹塑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18
作者 周景阳 何鹏旺 《工程管理学报》 2019年第1期39-44,共6页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为推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而装配式建筑成本过高阻碍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成本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各个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从装配式建筑...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为推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而装配式建筑成本过高阻碍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成本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各个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从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的角度出发,把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的相关因素进行分类,并构建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ISM)。模型表明,材料价格、设备花费、税费、人工费、运输距离是表层直接因素;安全检测、生产规模、构件产量、产业组织工业化程度是中间层动力因素;装配面积、场地规划和方案选择是深层导向因素。该研究结果为装配式建筑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参考,为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的实现提供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成本影响因素 解释结构模型 层级结构
下载PDF
国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若干新进展 被引量:41
19
作者 容柏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34,共6页
根据我国,主要是广东省最近几年建成或在建的广州西塔、广州珠江城、天建酒店和合景大厦,以及天津津塔等高层建筑,概括阐述近期高层建筑在规模、体形方面的发展,列举了几个比较典型的工程实例。结合国内其他类似工程,归纳出高层建筑结... 根据我国,主要是广东省最近几年建成或在建的广州西塔、广州珠江城、天建酒店和合景大厦,以及天津津塔等高层建筑,概括阐述近期高层建筑在规模、体形方面的发展,列举了几个比较典型的工程实例。结合国内其他类似工程,归纳出高层建筑结构最近的进展情况,包括结构体系、构件和节点等,并扼要陈述这类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面对的问题和相应的计算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 高层建筑 结构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地铁基坑围护结构成槽施工对邻近建筑物沉降影响及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40
20
作者 刘凤洲 谢雄耀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901-2907,共7页
基坑邻近建筑物沉降控制是基坑工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分析围护结构施工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介绍天津地铁一车站深基坑三轴高压旋喷桩与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施工对邻近历史保护建筑影响的沉降监测工作,利用各阶段监测数据重点分析地下... 基坑邻近建筑物沉降控制是基坑工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分析围护结构施工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介绍天津地铁一车站深基坑三轴高压旋喷桩与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施工对邻近历史保护建筑影响的沉降监测工作,利用各阶段监测数据重点分析地下连续墙成槽工序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对围护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物沉降与基坑开挖阶段及施工全过程产生的建筑物沉降进行对比,探讨三轴高压旋喷桩围护结构与地下连续墙不同工序施工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重点分析不同围护形式影响建筑物沉降的原因,提出控制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造成建筑物沉降的方法,所获结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建筑物沉降 围护结构 成槽施工 监测数据分析 沉降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