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virtual 3D interactive painting method for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based on real-time force feedback technology 被引量:4
1
作者 Chao GUO Zeng-xuan HOU +2 位作者 You-zhi SHI Jun XU Dan-dan YU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7年第11期1843-1853,共11页
A novel 3D interactive painting method for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based on force feedback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ce exerted on the brush and the resulting brush deformation i... A novel 3D interactive painting method for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based on force feedback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ce exerted on the brush and the resulting brush deformation is analyzed and a spring-mass model is used to build a model of the 3D Chinese brush. The 2D brush footprint between the brush and the plane of the paper or object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deformation of the 3D brush when force is exerted on the 3D brush. Then the 3D brush footprint is obtained by projecting the 2D brush footprint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3D object in real time, and a complete 3D brushstroke is obtained by superimposing 3D brush footprints along the painting direc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suc- cessfully applied in a virtual 3D interactive drawing system based on force feedback technology. In this system, users can paint 3D brushstrokes in real time with a Phantom Desktop haptic device, which can effectively serve as a virtual reality interface to the simulated painting environment for us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brush model 3D brushstroke 3D interactive painting Real-time force feedback technology
原文传递
非真实感油画绘制中明暗色调获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辛玲 王相海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6-219,共4页
作为与真实感图形学相对应的图形学分支,近年来非真实感图形学的发展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非真实感绘制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很多方面还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在非真实感油画的绘制中,场景中明暗色... 作为与真实感图形学相对应的图形学分支,近年来非真实感图形学的发展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非真实感绘制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很多方面还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在非真实感油画的绘制中,场景中明暗色调的合理性和协调性直接影响到最后生成画面的效果。对非真实感油画绘制中明暗色调的获取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小平面片的色调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假设场景中客体表面均匀覆盖了一层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小平面",这些小平面起到了"提取器"的作用。通过计算这些小平面被遮挡的明暗信息和近似的镜面反射信息等来确定小平面所在位置的色调信息,在绘制过程中利用这些色调信息在相应位置上绘制"笔触",从而保证了所生成油画画面场景整体色调的合理性。所提出的方法结构简单、计算速度快,同时可方便实现对场景中局部信息的调整。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真实感 小平面片 色调信息 笔触
下载PDF
石涛画论的解释学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振玉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石涛《画语录》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独创价值体现于其理论中的一与画、法与至法、受与识、蒙养与生活几对范畴之间的阐释学循环。石涛“一画”论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对话和辩难将语言的或者技法的循环转化成本体循环,将艺术的创造转... 石涛《画语录》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独创价值体现于其理论中的一与画、法与至法、受与识、蒙养与生活几对范畴之间的阐释学循环。石涛“一画”论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对话和辩难将语言的或者技法的循环转化成本体循环,将艺术的创造转化为哲学的沉思。透过老子“道法自然”的本体觉悟更能折射出石涛“一画”论的真实意旨。一画论内部诸范畴的阐释循环直接通往对人的意义的追问,另一方面,“一画”与道之间的阐释循环则从更宏阔的视角揭示了石涛画论不朽的理性价值。一画论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阐释循环和“一画”与老子的道之间的外部阐释循环构成一种双重阐释学循环。系统阐释的循环并非功利地盘桓在语言的诡谲和名理的秩序化上,它却能在语言的困顿和技术的冷漠中诱导出一种别样而直观的人性的沉醉和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画 老子 自然
下载PDF
由“法”到“意”的飞跃——倪瓒山水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惠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3期96-101,共6页
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家倪瓒作品的解读,从其独特的山水构图程式及个性化的笔墨语言探究倪瓒的山水之境及其中透露出的文化讯息;关注中国山水画发展到此际,画家由对自然之形、绘画之“法”的讲究到画面内在意味的探索,并从此种转换中探寻中... 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家倪瓒作品的解读,从其独特的山水构图程式及个性化的笔墨语言探究倪瓒的山水之境及其中透露出的文化讯息;关注中国山水画发展到此际,画家由对自然之形、绘画之“法”的讲究到画面内在意味的探索,并从此种转换中探寻中国山水画至此进入画家自我表现的真正原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狷介 构图 笔墨 意境
下载PDF
石涛画论的易学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乾元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3-159,共7页
《石涛画语录》十八章布局以及对《周易》辞章的确切引用与"太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一画论"承载着太极"本体论"的美学思想,体现了易学太极为一的宇宙发生论和天旋地动的爻辰观。变通、尊受和蒙... 《石涛画语录》十八章布局以及对《周易》辞章的确切引用与"太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一画论"承载着太极"本体论"的美学思想,体现了易学太极为一的宇宙发生论和天旋地动的爻辰观。变通、尊受和蒙养之道都要求君子要以天道为尊,以正气为尊,以仁义德道为尊,自强不息,脱俗至清。"一画"理论对后世影响广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画论 一画 易学 太极 十八变卦 美学思想
下载PDF
双光源环境下非真实感绘制色调获取方法研究
6
作者 王相海 秦晓彬 辛玲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9-241,278,共4页
非真实感绘制场景中客体明暗色调的合理性和协调性直接影响到最后生成画面的效果。对双光源环境下非真实感绘制场景中客体色调的获取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双光源下基于"小球法"的色调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假设场景中的客体表... 非真实感绘制场景中客体明暗色调的合理性和协调性直接影响到最后生成画面的效果。对双光源环境下非真实感绘制场景中客体色调的获取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双光源下基于"小球法"的色调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假设场景中的客体表面均匀覆盖了一层大小相同的小球,相邻的两个小球间保持近似相切状态,通过计算每一个小球在双光源状态下被其它小球遮挡的程度来确定该小球中心位置的明暗信息,以及每一个小球在双光源环境下所在位置的近似镜面反射光亮度。在绘制阶段,可利用这些色调信息控制在相应位置绘制"笔触"的色调,从而保证所生成的非真实感画面场景整体色调的合理性。该方法可应用于双光源下各种非真实感绘制明暗信息的获取,并且具有结构简单、计算速度快和可方便实现对场景中局部信息的调整等特点。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真实感 双光源 遮挡信息 笔触
下载PDF
天然禅师学书历程浅探
7
作者 苏壁郎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4年第2期57-62,共6页
天然禅师是明清之际岭南一代高僧,也是海云诗派、海云书派的创始人。关于其书法的师承,不少学者和书法家都认为其学过米芾、李邕、黄庭坚等各家字体,本文通过分析函昰存世墨迹中一些固定的结体和用笔习惯,并与米芾、李邕、柳公权等字迹... 天然禅师是明清之际岭南一代高僧,也是海云诗派、海云书派的创始人。关于其书法的师承,不少学者和书法家都认为其学过米芾、李邕、黄庭坚等各家字体,本文通过分析函昰存世墨迹中一些固定的结体和用笔习惯,并与米芾、李邕、柳公权等字迹进行比对,对其学书所取法的书体进行确认和说明,并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比如函昰学书早期曾学过柳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昰 用笔 结体 习惯
下载PDF
谈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
8
作者 司杰 《菏泽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30-133,共4页
中国画的创作源于生活。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是指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创作个性,是创作者情感的积累和体现,将意象的笔墨结构上升到一种精神表现。一个画中国画的人如果没有笔墨功夫,那是不可能画好中国画... 中国画的创作源于生活。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是指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创作个性,是创作者情感的积累和体现,将意象的笔墨结构上升到一种精神表现。一个画中国画的人如果没有笔墨功夫,那是不可能画好中国画的,有了笔墨功夫,但还要笔墨的深化,必须上升到意象的表现,必须通过中国画的笔墨功夫上升到意象的表现,才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墨 写意 意象 精神
下载PDF
早出的“蠶頭”和晚消失的“雁尾”——從郴州晋簡及湖南出土簡牘看楷書的形成
9
作者 劉紹剛 《书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195,196,共23页
解散隸書,向行書過渡的進程,從西漢晚期到東漢中後期一直在演進中。將行書再規範,演變爲楷書,在東漢中期到魏晋基本完成。郴州晋簡處于隸書向楷書演變階段後期,隸書的“蠶頭”早已消失,而有的簡牘保留了“雁尾”的隸書用筆,這是書法成... 解散隸書,向行書過渡的進程,從西漢晚期到東漢中後期一直在演進中。將行書再規範,演變爲楷書,在東漢中期到魏晋基本完成。郴州晋簡處于隸書向楷書演變階段後期,隸書的“蠶頭”早已消失,而有的簡牘保留了“雁尾”的隸書用筆,這是書法成爲一種藝術形式之後藝術風格變化的産物,而非書體演變的結果。從郴州晋簡的書體看,在其五十多年後的東晋出現《蘭亭序》那樣的作品,應該是順理成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蠶頭 雁尾 解散隸書 楷書 古質而今妍
原文传递
基于三维点云的江南私家园林叠山皴法的识别与分析研究——以苏州四大名园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芊里 张青萍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3-138,共6页
皴法作为中国山水画及叠山所独有的技巧,同时也是连接山水画与叠山的桥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传统的绘画与拍照等记录方式均不能很好地适配叠山皴法,点云能够不受光影效果及透视关系的影响,对假山表面的物理信息进行识别与记录。... 皴法作为中国山水画及叠山所独有的技巧,同时也是连接山水画与叠山的桥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传统的绘画与拍照等记录方式均不能很好地适配叠山皴法,点云能够不受光影效果及透视关系的影响,对假山表面的物理信息进行识别与记录。因此使用三维点云的记录方式,对苏州四大名园进行叠山皴法的扫描与识别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叠山皴法研究与记录方式。最终发现狮子林能够识别的叠山皴法仅为3种,并且其皴法均以曲线型为主,过度强调石头本身,而使整体假山丢失山意。拙政园与沧浪亭均能识别出4种皴法,以直线型为主,并能配合周边环境,营造出较好的园林意境。留园是四大名园中识别出皴法种类最多的园林,共计5种,并且与建筑、植物、水体相互配合,营造出了四大名园中山意最好的假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叠山 皴法 山水画 点云 苏州四大名园
下载PDF
中国肖像画的风格转移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盛家川 董玙璠 +1 位作者 李小妹 李玉芝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9-521,共13页
风格转移技术能快速生成目标艺术作品,但直接用在中国画上通常会存在特征分布不协调、人脸辨识不一致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中国肖像画风格转移算法.首先,针对中国肖像画中写意和工笔两种绘画技法,提出... 风格转移技术能快速生成目标艺术作品,但直接用在中国画上通常会存在特征分布不协调、人脸辨识不一致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中国肖像画风格转移算法.首先,针对中国肖像画中写意和工笔两种绘画技法,提出笔触控制约束,指导图像的纹理分布.然后,提出国画特征移动距离,用于度量内容与风格特征,并将参考的中国画风格协调部署在肖像照上.最后,针对中国画的水墨色调和留白特点,提出水墨留白约束改进损失网络.实验表明,文中算法生成的结果不仅保证人脸辨识的一致性,而且在中国画艺术风格上表现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转移 中国肖像画 卷积神经网络 笔触控制约束 国画特征移动距离 水墨留白约束
下载PDF
基于笔法模型的国画一笔多色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学雄 李牧 +1 位作者 章文 王脘卿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02,共5页
为了完善"一笔多色"国画技法效果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基于笔法的多色效果仿真。通过建立笔锋模型,改变子笔道的粗细(中锋)或将多个子笔道偏移一定位置(侧锋)进行叠加,避免了逐点计算笔道中的颜色的复杂过程,提高了运算速度。... 为了完善"一笔多色"国画技法效果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基于笔法的多色效果仿真。通过建立笔锋模型,改变子笔道的粗细(中锋)或将多个子笔道偏移一定位置(侧锋)进行叠加,避免了逐点计算笔道中的颜色的复杂过程,提高了运算速度。中锋、侧锋是根据笔杆与纸面的夹角进行判断的,计算机智能笔法就是通过中锋和侧锋的转换来实现的,从而产生两种不同笔法的一笔多色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艺术 国画模拟 一笔多色 笔道叠加 笔法模型
下载PDF
融通中西凸显人民——刘文西人物画探析
13
作者 金旭光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1-153,共3页
刘文西的人物画既有传统中国画的用线特点与娴熟的笔墨表现,又融合西方艺术造型如比例、结构、明暗、透视、空间等因素,使之成为融通中西艺术表现最具代表性的现当代画家之一。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刘文西在融通中西艺术表现上的创新,... 刘文西的人物画既有传统中国画的用线特点与娴熟的笔墨表现,又融合西方艺术造型如比例、结构、明暗、透视、空间等因素,使之成为融通中西艺术表现最具代表性的现当代画家之一。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刘文西在融通中西艺术表现上的创新,认为刘文西的艺术不仅是时代的一面镜像,更是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艺术,借鉴与吸收西方艺术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文西 笔墨语言 现实主义 人民性
原文传递
中国山水画临摹教学的三个步骤
14
作者 杨应清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1-64,共4页
山水画临摹是学习中国画传统技法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进行临摹教学时,临本的选择、笔墨程序的解读及最后的临画过程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步骤。认真严格地按照这三个步骤进行学习,是学生实现笔墨观念转换及技法和情感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 山水画临摹是学习中国画传统技法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进行临摹教学时,临本的选择、笔墨程序的解读及最后的临画过程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步骤。认真严格地按照这三个步骤进行学习,是学生实现笔墨观念转换及技法和情感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临摹 笔墨
下载PDF
论中国本土艺术元素中的线
15
作者 江保锋 闻婧 《宿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0-102,共3页
从中国书法即是线的最高艺术形式的角度,按照文字和书法历史发展的顺序,结合文字书法及其理论对中国画线的影响,论述线条艺术的渊源;从表现形式和哲学思想方面,论述中西绘画中线的异同。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论述中国书画线的表现力的不... 从中国书法即是线的最高艺术形式的角度,按照文字和书法历史发展的顺序,结合文字书法及其理论对中国画线的影响,论述线条艺术的渊源;从表现形式和哲学思想方面,论述中西绘画中线的异同。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论述中国书画线的表现力的不断丰富;中国画线中的表现程式;中国画线与情感的表达;中国画线的表现力与线的组合规律。对于中国书画线意义的认识和今后的发展,既要求继承发展,又要注重情感的表达,不能太多的受其技法、理法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同源 骨法用笔 一笔画 程式化 视觉心理 乘物以游心
下载PDF
中意美术术语的比较初探:以中国书法和意大利文艺创作理论为中心
16
作者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9期94-112,I0004,共20页
作为东亚美术精华的书法艺术,在中西美术交流层面存在种种欣赏和诠释上的困难。即便目前英语学术界已有一定的成果,但在一些根本性的术语翻译和理解上,恐怕只能从现代欧洲美术之宗的意大利文献入手重新进行解读和翻译。本文意图通过以... 作为东亚美术精华的书法艺术,在中西美术交流层面存在种种欣赏和诠释上的困难。即便目前英语学术界已有一定的成果,但在一些根本性的术语翻译和理解上,恐怕只能从现代欧洲美术之宗的意大利文献入手重新进行解读和翻译。本文意图通过以中国书法和意大利绘画创作术语为中心的比较和讨论,提供一些与历史探索及方法论有关的想法,一方面说明意大利语能够更有效地翻译中国书法创作和审美讨论范围的主要术语,另一方面提出如此历史地比较研究能够使得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有效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国际传播 中外美术术语 文艺复兴 笔触 漫不经心
下载PDF
笔触作为可见的现象——对伦勃朗绘画的一次现象学阐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思羽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1期88-96,共9页
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晚期作品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粗糙的笔触。从现象学角度来看,粗糙的笔触作为一个可见的现象在对绘画的视觉感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伦勃朗的作品中,现实的笔触的显现与非现实的物象的显现处于一种相互争执的关... 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晚期作品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粗糙的笔触。从现象学角度来看,粗糙的笔触作为一个可见的现象在对绘画的视觉感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伦勃朗的作品中,现实的笔触的显现与非现实的物象的显现处于一种相互争执的关系当中。其绘画的意义就在这两种显现的相互作用中得以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勃朗 笔触 显现 画布透明性 争执
下载PDF
墨彩色韵——现代水墨画创作中的色彩表现
18
作者 朱瑾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3-156,共4页
在传统水墨画中存在重墨轻色的现象,这种情况在现代水墨画中得以改善,并呈现出色墨交融的新面貌。本文立足于个人创作实践,从水墨画中的媒材、色彩和笔墨的关系、色彩的情感表达等方面阐述色彩在现代水墨画创作中的表现。
关键词 现代水墨画 色彩 笔墨 色墨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笔划的农产品图像生成研究
19
作者 彭秀媛 王枫 +1 位作者 叶鹏 张志娟 《农业网络信息》 2014年第2期47-50,共4页
基于笔划的农产品油画生成是非真实感生成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它模拟真实画家使用笔划的创作过程,以达到逼真的手绘作品的效果。本文以笔划的方向为线索将基于笔划的农产品油画生成技术分为两类进行研究,即基于图像梯度笔划生成和基... 基于笔划的农产品油画生成是非真实感生成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它模拟真实画家使用笔划的创作过程,以达到逼真的手绘作品的效果。本文以笔划的方向为线索将基于笔划的农产品油画生成技术分为两类进行研究,即基于图像梯度笔划生成和基于构造笔划生成,然后分别对这两类技术的发展和主要算法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分析两类技术的特点,并对未来基于笔划的农产品油画生成的发展作一个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真实感生成 笔划 农产品油画 图像梯度 构造
下载PDF
Broader Brushstrokes
20
作者 Ni Yanshuo 《ChinAfrica》 2012年第7期14-15,共2页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takes on increas- ing significanc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growing cooperation takes place this month in Beijing.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t;...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takes on increas- ing significanc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growing cooperation takes place this month in Beijing.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t;airs, the Fifth Ministerial Conference of the 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FOCAC) will be held in the Chinese capital on July 1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ANG Broader brushstrok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