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石号”沉船出水器物杂考 被引量:19
1
作者 齐东方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9,共14页
"黑石号"沉船中出水了大量珍贵的九世纪早中期器物,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使人们对东南亚海上贸易的认识大大改变。"黑石号"沉船中发现的部分铜镜、瓷器和金银器形制独特,通过对其制造、使用和流通情况的讨论,... "黑石号"沉船中出水了大量珍贵的九世纪早中期器物,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使人们对东南亚海上贸易的认识大大改变。"黑石号"沉船中发现的部分铜镜、瓷器和金银器形制独特,通过对其制造、使用和流通情况的讨论,可进一步了解这一时期海上对外贸易模式。同时,结合扬州的考古发现,可知其作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见证了九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石号”沉船 铜镜 瓷器 金银器 扬州
原文传递
唐代“失背镜”相关问题初探
2
作者 呼啸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失背镜”特指唐代金、银背镜在镜背金、银壳脱失后留存的铜镜本体。本文通过对“失背镜”本体的观察认为,其镜背的特殊符号与痕迹说明金、银背镜的铜质镜体与金、银质镜背分别由不同的机构异地制作后组装而成。金、银背镜的安装方式... “失背镜”特指唐代金、银背镜在镜背金、银壳脱失后留存的铜镜本体。本文通过对“失背镜”本体的观察认为,其镜背的特殊符号与痕迹说明金、银背镜的铜质镜体与金、银质镜背分别由不同的机构异地制作后组装而成。金、银背镜的安装方式为物理嵌合,不使用大漆,镜背符号的作用主要是为嵌合提供对位指示。研究与理解金、银背镜需要有金银器与铜镜的双重视角,一方面需要以金银器研究的视角理解金、银背镜在使用与管理过程中比照金银器管理的史实,另一方面对于金、银背镜最终衰落的原因,要从铜镜审美风尚转变的角度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背镜 金银背 铜镜 金银器
下载PDF
明清铜镜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郭玉海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6-85,共10页
明清铜镜在继承宋金民间铸镜传统的同时,其纹饰及铭文更多地反映了当时普通人士的心态,融入了市井文化内容,形成独特的时代风格。乾隆时期,清宫内府铸制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宫廷用铜镜,其工艺精湛,纹饰别具一格,是铜镜艺术的一枝奇葩。本... 明清铜镜在继承宋金民间铸镜传统的同时,其纹饰及铭文更多地反映了当时普通人士的心态,融入了市井文化内容,形成独特的时代风格。乾隆时期,清宫内府铸制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宫廷用铜镜,其工艺精湛,纹饰别具一格,是铜镜艺术的一枝奇葩。本文通过对明清铜镜造型、纹饰、款识与铭文、特殊工艺镜、仿古镜以及清宫内府造镜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勾划出其时代特征,并对形成这一特征的社会根源作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铜镜 纹饰 铭文 市井文化 圆形浮雕 方镜 菱花镜 带柄镜
原文传递
大理国铜镜初探
4
作者 王文波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90,共11页
大理国铜镜大部分应是北宋中晚期和南宋时期从中原地区传入,主要通过四川和广西地区,是市马贸易的产物,成都地区应是大理国铜镜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同时可能有一些金朝铜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入,也有大理国本地铸造的铜镜,反映了大... 大理国铜镜大部分应是北宋中晚期和南宋时期从中原地区传入,主要通过四川和广西地区,是市马贸易的产物,成都地区应是大理国铜镜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同时可能有一些金朝铜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入,也有大理国本地铸造的铜镜,反映了大理国与周边地区密切的交往与交流。从出土特征、铭文、镜面装饰来看,这些铜镜很可能是作为珍贵的佛塔供养品或墓葬随葬品,部分或许被用作法器,与佛教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国 铜镜 文化交流 佛教
原文传递
汉末三国镜铭纪日干支错乱问题新探
5
作者 连先用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98,共7页
汉末三国纪年镜中的纪日干支多与实历不合,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时代的背景。汉末三国时期,干支纪日法已经严重地没落了,数字纪日成为日常纪日的主要方式。因此,在镜铭日期中,纪日数字才是保证时间记录准确的关键,干支只不过是可有可无地... 汉末三国纪年镜中的纪日干支多与实历不合,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时代的背景。汉末三国时期,干支纪日法已经严重地没落了,数字纪日成为日常纪日的主要方式。因此,在镜铭日期中,纪日数字才是保证时间记录准确的关键,干支只不过是可有可无地附丽其间而已,即便出错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镜铭日期之所以加入干支,主要是出于艺术方面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 铜镜 干支 数字纪日
下载PDF
秦镜的分布、特征与文化交流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利清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长期以来 ,对于秦代铜镜的研究一直是古代铜镜研究中的一项空缺。就目前所见 ,秦镜出土地域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南、湖北、湖南、甘肃、四川等地 ,基本上可以秦岭为界 ,分为南北两大区域类型。北方以传统秦式镜为主 ,楚文化因素居次要地... 长期以来 ,对于秦代铜镜的研究一直是古代铜镜研究中的一项空缺。就目前所见 ,秦镜出土地域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南、湖北、湖南、甘肃、四川等地 ,基本上可以秦岭为界 ,分为南北两大区域类型。北方以传统秦式镜为主 ,楚文化因素居次要地位 ,并发生变异 ;南方表现出多源混合的复杂特征 ,既有秦式镜 ,典型楚式镜仍占据重要地位。这反映了秦、楚、巴蜀三地之间文化上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代 铜镜 分布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汉代江南铜镜文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福昌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3期6-9,共4页
《考古》、《文物》、《考古学报》三大杂志和《湖南出土铜镜图录》、《浙江出土铜镜》等书刊上有较多汉代江南的铜镜资料。汉代江南有发达的铜镜制造文化。固着在铜镜上的花纹、铭文展示了汉代江南人的各种信仰和社会风俗。汉代江南铜... 《考古》、《文物》、《考古学报》三大杂志和《湖南出土铜镜图录》、《浙江出土铜镜》等书刊上有较多汉代江南的铜镜资料。汉代江南有发达的铜镜制造文化。固着在铜镜上的花纹、铭文展示了汉代江南人的各种信仰和社会风俗。汉代江南铜镜文化与中原铜镜文化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突出的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江南铜镜文化 信仰 风俗 制造文化 商业文化
下载PDF
从实物看宋金元明时期陕西铜镜铸造 被引量:3
8
作者 呼啸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71,共6页
关于我国古代铜镜的铸造地,学界曾多进行研究,根据时代不同,一般认为主要有汉代的会稽、鄂州、临淄,唐代的扬州,宋代的湖州、建康等地。然而对于陕西地区古代的铜镜铸造却一直没有专门的梳理与研究。笔者通过材料梳理发现,陕西地区宋、... 关于我国古代铜镜的铸造地,学界曾多进行研究,根据时代不同,一般认为主要有汉代的会稽、鄂州、临淄,唐代的扬州,宋代的湖州、建康等地。然而对于陕西地区古代的铜镜铸造却一直没有专门的梳理与研究。笔者通过材料梳理发现,陕西地区宋、金、元、明时期均有铸造的铜镜存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铜镜 铸造
下载PDF
早期道教与中国古代之镜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吉绍 张鲁君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48-52,共5页
铜镜的使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但在早期主要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使用。汉代纬神仙思想盛行,铜镜的一些普遍功能逐渐被神秘化、神圣化。这种被神化的镜思想被刚刚兴起的原始道教所接受,并被用于宗教修炼。在这个过程中,道教发展了关于... 铜镜的使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但在早期主要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使用。汉代纬神仙思想盛行,铜镜的一些普遍功能逐渐被神秘化、神圣化。这种被神化的镜思想被刚刚兴起的原始道教所接受,并被用于宗教修炼。在这个过程中,道教发展了关于镜的思想,至魏晋时期终于形成三种成熟的镜理论,对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镜 镜思想 谶纬神仙思想 道教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汉代的“天圆地方”思想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婕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天圆地方"作为意蕴深厚的图像符号在汉代盛极一时。这一原本用以表达中国古代朴素宇宙观的图像被汉代知识分子改造成蕴含着"天人同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内涵的社会信仰,受到帝王、文人... "天圆地方"作为意蕴深厚的图像符号在汉代盛极一时。这一原本用以表达中国古代朴素宇宙观的图像被汉代知识分子改造成蕴含着"天人同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内涵的社会信仰,受到帝王、文人与平民共同推崇。汉代"天圆地方"的文化符号在社会各方面的体现和它对社会各阶层的凝固作用启示我们今天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及凝聚力可以采用"整旧如新"的策略。"天圆地方"可以作为文化基因在新的历史时期被赋予新的内涵而在日常生活与艺术领域中形塑中华民族的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圆地方 明堂 辟雍 铜镜 钱币 汉赋
下载PDF
古铜镜文化意象阐释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羽珊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1-16,共6页
铜镜不仅是人们的照容器物,更是人类精神内涵的物质载体,其背面的纹饰、镜铭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镜又与其它文化互相渗透,形成了更为庞大且完整的镜文化体系。镜的价值不仅仅是其本身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更多的是镜与... 铜镜不仅是人们的照容器物,更是人类精神内涵的物质载体,其背面的纹饰、镜铭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镜又与其它文化互相渗透,形成了更为庞大且完整的镜文化体系。镜的价值不仅仅是其本身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更多的是镜与其它领域文化间的关系,如地域民俗、中国文学经典等方面,从中体现了镜文化发展、延伸并走向博大精深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镜 镜文化意象 镜意象
下载PDF
汉代铜镜钱纹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51,共12页
汉代铜镜上的纹饰为了解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及思想意识提供了丰富直观的材料。钱纹题材来源于社会流通的钱币,是汉代铜镜上一种并不多见的装饰纹样,它的出现是人们追求财富心理的一种表达。从目前比较可靠的资料来看,汉代铜镜上的钱纹... 汉代铜镜上的纹饰为了解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及思想意识提供了丰富直观的材料。钱纹题材来源于社会流通的钱币,是汉代铜镜上一种并不多见的装饰纹样,它的出现是人们追求财富心理的一种表达。从目前比较可靠的资料来看,汉代铜镜上的钱纹有五铢和大泉五十两种,前者发现的数量最多且形式多样,后者所见寥寥。本文搜集大量考古出土和博物馆收藏的饰有钱纹的铜镜材料,首先依据钱纹上文字的变化进行简要的类型划分,同时将与钱纹组合出现的纹饰及组合情况予以分类介绍;在此基础上,考察钱纹在铜镜上出现的时间,并挖掘其传递出的汉代人的财富观念以及阴阳思想对这一观念的影响等文化内涵;最后从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求富心理与习俗信仰以及铜镜铸造业的发展情况等方面,探讨铜镜上钱纹产生的社会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铜镜 钱纹 财富观念
原文传递
陕西临潼新丰秦墓出土铜镜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亚雄 陈坤龙 +2 位作者 梅建军 孙伟刚 邵安定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115,共5页
本文对出土于新丰秦墓的23面铜镜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成分分析,并结合实验数据对这一时期铜镜制造中是否存在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分析的铜镜均为铸造而成,并未普遍经淬火、回火等热处理,与同时... 本文对出土于新丰秦墓的23面铜镜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成分分析,并结合实验数据对这一时期铜镜制造中是否存在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分析的铜镜均为铸造而成,并未普遍经淬火、回火等热处理,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出土的铜镜相比,铅锡含量较高且成分波动较小,表明这一时期关中地区的铜镜制作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本文还认为秦镜中较高的锡含量导致其脆性增加,可能是出土秦镜多已破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丰秦墓 铜镜 热处理 科学分析
原文传递
汉镜“宜酒”“幸酒”“纵酒”铭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焦姣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67,112,共7页
汉代铜镜铭文中涉及“酒”的文句体现了当时的饮酒风习已经对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镜铭所见“宜酒食”“饮澧泉”等表达了汉代日常生活中酒的重要性。“酒如河”“酒而河”希求体现了“酒”的社会需求程度。镜铭中“醉”“酲”“... 汉代铜镜铭文中涉及“酒”的文句体现了当时的饮酒风习已经对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镜铭所见“宜酒食”“饮澧泉”等表达了汉代日常生活中酒的重要性。“酒如河”“酒而河”希求体现了“酒”的社会需求程度。镜铭中“醉”“酲”“醒”生动体现出饮酒后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铜镜 铭文 社会生活
下载PDF
张家界市馆藏“漆古”铜镜的保护修复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紫轩 马菁毓 +1 位作者 马赞峰 尚巍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118,共6页
2016~2018年,在开展青铜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时,将张家界市博物馆馆藏“漆古”铜镜按照残损情况划分为完整型铜镜、断裂型铜镜、残缺型铜镜和断裂+残缺型铜镜四种类型,按照既定方案,对不同保存状态的四种“漆古”铜镜进行了保护修复。
关键词 铜镜 “漆古”修复 保护修复技术
原文传递
Formation of Black Patina on Bronze Mirrors Caused by Humic Acid
16
作者 MA Zhaozeng JIN Lianji YIN Xiulan (Applied Science School, USTB, Beijing 100083,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8-42,共5页
The formation of black patina caused by soil humic aci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has been studied,and the black, grey and brown shiny surfaces prepared in laboratory have been analysed. The formation of tin-rich shi... The formation of black patina caused by soil humic aci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has been studied,and the black, grey and brown shiny surfaces prepared in laboratory have been analysed. The formation of tin-rich shiny black surface on mirrors was the product of the soil corrosion of the bronze mirrors. It is formed by reaction between the alloy and the humic acid in soil, and leaching of copper and lead oxides through a long period of time when the mirrors were buried under the ground. A dense cormsion-resistallt layer on the bronze mirrors consisted predominantly of stannic ox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nze mirrors black patina humic acid soil corrosion
下载PDF
Formation of Black Patina on Bronze Mirrors Caused by Multiphenol
17
作者 MA Zhaozeng JIN Lianji YIN Xiulan (Applied Science School, USTB, Beijing 100083,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43-46,共4页
Hot solution of hydroquinone is oxidized by air forming quinone and quinhydrone, both of which have weak oxidizeability, enabling to oxidize metals on the surface of bronze mirror samples forming black and brilliant p... Hot solution of hydroquinone is oxidized by air forming quinone and quinhydrone, both of which have weak oxidizeability, enabling to oxidize metals on the surface of bronze mirror samples forming black and brilliant patina. SEM and electron micro probe analysis show that Cu content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alloy due to Cu loss; Sn content is higher than the original alloy in patina. This indicates that humic acid is not the substance resulting in making black patina on the bronze mirror surface, but the black patina which produced from hydroquinone solution absence of Si, Al and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nze mirrors black patina multiphenol metallic corrosion
下载PDF
从中南工大唐墓出土铜镜看晚唐以后铜镜纹饰的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钰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8年第1期448-453,共6页
桃花岭中南工大唐墓中出土的金银茶具制作精美、种类繁多,是湖南地区唐墓之最。同时,墓中也出土了数枚晚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铜器,主要以铜镜为主。其中有两枚铜镜,一枚是过去误以为最早出现在宋代的巢父许由镜,另外一枚是纹饰独特的星... 桃花岭中南工大唐墓中出土的金银茶具制作精美、种类繁多,是湖南地区唐墓之最。同时,墓中也出土了数枚晚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铜器,主要以铜镜为主。其中有两枚铜镜,一枚是过去误以为最早出现在宋代的巢父许由镜,另外一枚是纹饰独特的星宿八卦镜,因其纹饰独特,不但具有艺术价值,也为铜镜纹饰的断代提供了新的证据,为我们研究晚唐及以后铜镜纹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 铜镜 巢父许由 星宿
原文传递
山东半岛所见青铜器及炉渣的矿料产地问题试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春鹏 李延祥 代全龙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4-190,共7页
本文基于山东半岛的泰沂山地、胶东、鲁东南3个成矿带多金属矿的铅同位素数据,除对已有10枚齐国货币、2枚临淄西汉铜镜的矿料产地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外,又引入最新的10枚临淄西汉铜镜、27枚临淄齐故城炼铜炉渣的检测数据。结果显示,齐国... 本文基于山东半岛的泰沂山地、胶东、鲁东南3个成矿带多金属矿的铅同位素数据,除对已有10枚齐国货币、2枚临淄西汉铜镜的矿料产地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外,又引入最新的10枚临淄西汉铜镜、27枚临淄齐故城炼铜炉渣的检测数据。结果显示,齐国货币的矿料产地有多处,不同阶段齐国货币的矿料产地发生着变迁,且有向东、东南移动的走势。临淄西汉铜镜的矿料产地除指向胶东矿区外,还具有"华南铅"特征。临淄战汉时期炉渣所使用的矿料产地推测有3种情形:(1)泰沂山地矿区;(2)胶东矿区;(3)两者的混料。研究还认为,山东半岛各地矿山的大规模开发与中原文明体系的东进存在着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国货币 临淄 铜镜 炉渣 矿料产地
原文传递
温明文化属性探讨——从造型与装饰角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阴星月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54,共12页
温明是流行于西汉中期至新莽时期的一种高等级葬具。早期,由于考古发掘材料有限,对此类器物称秘器或漆面罩。近年来,随着最新考古资料的发现,可确定此类器物确为温明。本文以考古发掘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从造型结构与装饰角度,对... 温明是流行于西汉中期至新莽时期的一种高等级葬具。早期,由于考古发掘材料有限,对此类器物称秘器或漆面罩。近年来,随着最新考古资料的发现,可确定此类器物确为温明。本文以考古发掘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从造型结构与装饰角度,对温明类器物的文化属性进行研究,并试析其短暂流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温明 结构 铜镜 玉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