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磷酸钙骨水泥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温世锋 刘清华 +5 位作者 郭奇峰 郭东明 刘恩志 钟波夫 陈珊茗 徐中和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的可行性,为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提法制备CPC浸提液,加入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体系中,MTT法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进行细胞毒性反应分级;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新型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的可行性,为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提法制备CPC浸提液,加入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体系中,MTT法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进行细胞毒性反应分级;流式细胞仪检测CPC浸提液培养的hBMSCs的细胞周期。将新型磷酸钙骨水泥在不同凝结时间分别加入到BMSC浓度为1×107/L的6孔培养板中,逐日观察材料边缘细胞贴壁生长情况,培养一周后扫描电镜观察;取第三代BMSC,将密度调至1×107/L加入到12孔培养板,注入糊状磷酸钙骨水泥(成团期),分别于培养1天、3天、5天、1周终止培养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新型磷酸钙骨水泥的细胞毒性反应为0~Ⅰ级,基本无毒性。光镜下见细胞在大部分组的CPC材料边缘生长良好,未见细胞变形、坏死;扫描电镜观察见大量细胞紧贴材料生长,细胞生长良好,细胞呈不规则的多角形、近圆形,在骨水泥表面与其他细胞相连融合成片。结论新型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常规培养体系中与新型可注射可降解磷酸钙骨水泥共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磷酸钙骨水泥 细胞相容性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的体外诱导体系构建及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邹维艳 赵洁 +4 位作者 李仪 胡腾飞 王莹 储晓曦 王俊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构建模拟胚胎期不同造血部位的造血微环境体系用于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造血细胞分化,并初步评价分化效率。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及HE染色观察E11.5小鼠胚胎卵黄囊(YS)、胎盘(PL)和胎肝(FL)的解剖部位和形态;选取E7.5~E9.... 目的构建模拟胚胎期不同造血部位的造血微环境体系用于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造血细胞分化,并初步评价分化效率。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及HE染色观察E11.5小鼠胚胎卵黄囊(YS)、胎盘(PL)和胎肝(FL)的解剖部位和形态;选取E7.5~E9.5、E10.5~E12.5及E13.5~E15.5胚胎YS、PL和FL组织进行基质细胞培养并制备条件培养液,即为卵黄囊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YSSC-CM)、胎盘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PLSC-CM)和胎肝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FLSC-CM),与体外扩增的SD大鼠BMSC共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干细胞因子(SCF)处理组、YSSC-CM处理组、PLSC-CM处理组和FLSC-CM处理组。共培养7~9 d,收集培养液中漂浮细胞。吉姆萨染色检测细胞形态,直接免疫荧光术检测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CD34和CD45的表达,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鉴定分化细胞。结果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鼠胚PL和FL与人胚的位置相同,而YS是包裹在胚体及羊膜的外侧,HE染色显示PL血管迷路、FL血窦和YS血岛富含血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及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及IL-6联合SCF处理组相比,YSSC-CM组、PLSCCM组和FLSC-CM组培养液中的漂浮细胞明显增多,FLSC-CM组最多;YSSC-CM组、PLSC-CM组和FLSC-CM组漂浮细胞,经吉姆萨染色后形态类似于淋巴或单核样细胞,表达造血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CD34和CD45,形成造血集落数最多是FLSC-CM组,其次是PLSC-CM组,最少为YSSC-CM组。而对照组和IL-6联合SCF处理组无变化。结论依循阶段性和时序性,获取YS、PL和FL并制备了YSSC-CM、PLSC-CM和FLSC-CM,可诱导SD大鼠BMSC向造血细胞分化,FLSC-CM处理的细胞分化效率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 造血细胞 卵黄囊 胎盘 胎肝
下载PDF
建立ICR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玉彦 王录美 +4 位作者 孙铭学 裴志鹏 冯雍炜 赵杰 肖凯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的高效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ICR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方法,初步研究其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情...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的高效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ICR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方法,初步研究其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物;诱导细胞定向分化为成脂细胞、成骨细胞,以检测细胞多向诱导分化能力。结果:利用该方法纯化的BMSCs形态均一,多为梭形。第3代BMSCs进行流式检测CD29、CD44均呈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97%、90%;CD34、CD45呈阴性表达;且能够成功诱导分化成成骨细胞、成脂细胞。结论:利用全骨髓贴壁法可以高效分离、纯化ICR小鼠的BMSCs,生物学特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ICR小鼠 全骨髓贴壁法
下载PDF
模拟微重力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潜能及分子机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杜静静 谭信 《生命科学仪器》 2018年第1期38-42,47,共6页
本文旨在研究模拟微重力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重点研究mTOR信号通路是否介导这一过程。首先通过茜素红染色检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情况;免疫荧光法对微丝和黏着斑蛋白Vinculin进行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和细胞粘附... 本文旨在研究模拟微重力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重点研究mTOR信号通路是否介导这一过程。首先通过茜素红染色检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情况;免疫荧光法对微丝和黏着斑蛋白Vinculin进行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和细胞粘附性改变;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mTOR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p85α,Akt,p-Akt,S6K1,RhoA等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模拟微重力会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造成细胞微丝结构和分布异常,细胞形态改变,黏着斑数量减少。这种抑制与mTOR信号通路的改变有关。本研究为空间环境下骨质丢失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微重力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细胞骨架与粘附性 信号通路
下载PDF
BMSCs的分离培养、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民 吕志刚 +2 位作者 杜以宽 张桂娟 马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209-321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持续、稳定的可多向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方法运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1月龄新西兰兔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及生长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其细胞结构,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分离细... 目的建立一种持续、稳定的可多向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方法运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1月龄新西兰兔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及生长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其细胞结构,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分离细胞群所处细胞周期和细胞活力,用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用特定诱导液将分离的BMSCs向成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利用ALP和油红O进行染色鉴定。结果所分离的BMSCs细胞在形态学观察与生长动力学上均符合BMSCs特征,分离培养的BMSCs细胞在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10天进入平台期;在成骨、成脂肪的诱导培养条件下,分别出现成骨、成脂肪表型特征,可进一步定向分化,结论所收获的细胞具有BMSCs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肾脏病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乐航 蒋红樱 +3 位作者 白彝华 梁家瑞 赵安佩 窦丽娜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968-972,共5页
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逐年升高,有效治疗手段缺乏,患者在疾病终末期需接受肾替代治疗。目前,干细胞疗法作为研究热点已被运用于修复多种受损组织器官。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也起到了确切效果,具有一定治... 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逐年升高,有效治疗手段缺乏,患者在疾病终末期需接受肾替代治疗。目前,干细胞疗法作为研究热点已被运用于修复多种受损组织器官。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也起到了确切效果,具有一定治疗前景,且可与多种因素联合治疗显著提高疗效。本文就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慢性肾脏病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肾替代 干细胞疗法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7
作者 朱伟南 金海燕 陈鸿辉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CAS 2005年第4期230-233,共4页
骨关节炎等损坏关节软骨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分化为软骨细胞,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软骨缺损带来希望。就骨髓基质干细胞分离、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的方... 骨关节炎等损坏关节软骨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分化为软骨细胞,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软骨缺损带来希望。就骨髓基质干细胞分离、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的方法、载体材料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软骨组织工程 生物因子 载体材料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尚平 肖雪飞 +4 位作者 欧好 彭玥 刘作良 王仟陆 杨明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73-976,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AU)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小鼠脓毒症Au模型,12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5只):假手术组(C组)、三个不同剂量BMSCs治疗组(L、...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AU)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小鼠脓毒症Au模型,12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5只):假手术组(C组)、三个不同剂量BMSCs治疗组(L、M和H组)及脓毒症组(CLP组)。其中15只小鼠用于观察存活率,剩余10只用于观察其他指标。取第三代BMSCs,在制模成功5min后经小鼠尾静脉注射人小鼠体内,L、M和H组分别注入BMSCs1×10^4个、1×10^5个和1×10^6个,c组及CLP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给予BMSCs后24h留取标本,检测肺组织形态学、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动脉血氧分压(PaO:)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乳酸、血清TNF-α、IL-10及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结果与CLP组比较,H组24h及48h存活率提高,24h肺微血管充血、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病理评分、W/D值、PaCO2、血乳酸、TNF-α、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降低,PaO2及IL-10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可抑制Balb/c小鼠Au时血清TNF-α、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上调IL-10水平,减轻肺损伤严重程度,且该保护作用与BMSCs的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急性肺损伤(ALI) TNF-α IL-10 E选择素
下载PDF
SDF-1促进BMSCs迁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想忠 李章华 许海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8-415,共8页
骨髓中主要包括两种多能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BMSCs具有多种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多种细胞方向分化,并且具有免疫调节能... 骨髓中主要包括两种多能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BMSCs具有多种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多种细胞方向分化,并且具有免疫调节能力。由于取材方便,不会违背伦理问题。因此近年来,其在免疫调节及组织工程学方面的应用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属于趋化因子家族,与其受体CXCR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相互作用后对BMSCs具有明显定向趋化作用,虽然近年来有很多研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但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对近年来SDF-1及其受体对BMSCs的趋化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旨在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迁移
下载PDF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红 俞小芳 +4 位作者 滕杰 邹建洲 方艺 刘少鹏 丁小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8-564,共7页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凋亡和坏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通过细胞成脂、成骨分化诱导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凋亡和坏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通过细胞成脂、成骨分化诱导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物(CD29、CD90、CD45)鉴定BMSCs;运用siRNA干扰技术沉默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基因。将细胞分成6组:正常培养组、正常培养+转染阴性对照组、正常培养+HIF-1αRNA干扰组、低氧预处理组、低氧培养+转染阴性对照组及低氧培养+HIF-1αRNA干扰组,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仪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acid dehydrogenase,LDH)活力测定等方法,检测各组BMSCs的增殖、凋亡和坏死情况;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各组BMSCs中HIF-1α、葡萄糖转运子-1(glucose transporter,GLU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培养的BMSCs具有成脂、成骨等多向分化潜能;流式检测呈现CD29和CD90高表达,CD45低表达;低氧预处理可促进BMSCs增殖,减轻坏死,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低氧预处理组HIF-1α、GLUT-1及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高于常氧培养组(P<0.05);给予低氧预处理组siRNA HIF-1α后其HIF-1α、GLUT-1及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未干扰前(P<0.05),且细胞增殖受抑制,细胞凋亡和坏死加重(与未干扰前相比,P<0.05)。结论低氧预处理可促进BMSCs的体外增殖,减轻坏死,其机制可能与低氧预处理后HIF-1α表达增加及上调其下游基因GLUT-1和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低氧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肾衰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海霞 赵巍 +1 位作者 冯业童 刘朋飞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74-577,共4页
肾衰竭(kidney failure,KF)是临床常见肾脏疾病,常由肾毒性物质或肾脏严重缺血等因素引起,根据其发病时程,可进一步分为急性肾衰竭(acute kidney failure,AKF)和慢性肾衰竭(chronic kidney failure,CKF)。近年来,随着各项医疗技术的发展... 肾衰竭(kidney failure,KF)是临床常见肾脏疾病,常由肾毒性物质或肾脏严重缺血等因素引起,根据其发病时程,可进一步分为急性肾衰竭(acute kidney failure,AKF)和慢性肾衰竭(chronic kidney failure,CKF)。近年来,随着各项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疾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KF这种疾病尚未得到有效治疗,相关的死亡率也未得到明显改善,其发病率甚至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相关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KF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近年来BMSCs在KF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肾衰竭 生物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