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9
1
作者 方利君 付小兵 +4 位作者 孙同柱 李建福 程飚 杨银辉 王玉新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分化为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能性 ,及其参与创面修复的可能机制。 方法 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 ,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MSCs,体外培养扩增后 ,应用溴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技术标记细胞。于...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分化为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能性 ,及其参与创面修复的可能机制。 方法 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 ,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MSCs,体外培养扩增后 ,应用溴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技术标记细胞。于已抽取骨髓的小型香猪背部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即刻以纤维蛋白胶为载体 ,将已标记的MSC回植到供体动物创面上。术后 2、4、6、8、12周切取创面组织 ,行BrdU和因子Ⅷ (FⅧ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BrdU阳性的MSCs多聚集在创面肉芽组织中的小血管周围 ,且有个别血管内皮细胞也呈现BrdU阳性。部分BrdU阳性的MSCs胞浆中亦有FⅧ表达。 结论 创面愈合过程中 ,MSCs与肉芽组织中小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在创面微环境下 ,MSCs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并参与创面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血管内皮细胞 实验研究 分离 培养 创面 修复
原文传递
稀土元素的骨蓄积性、毒性及其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危害 被引量:96
2
作者 陈祖义 朱旭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综合论述了稀土元素在机体内的蓄积性及其毒性效应,分析了稀土农业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群骨系统健康的潜在危害。稀土元素被长期低剂量摄入,可在骨组织中蓄积,导致骨组织结构变化,骨髓微核率增高,产生遗传毒性。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生物效应 骨骼 骨髓 蓄积性 毒性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0
3
作者 李秀森 郭子宽 +4 位作者 杨靖清 刘晓丹 侯春梅 唐佩弦 毛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6-348,共3页
从人骨髓中分离人间充质干细胞 (MSCs) ,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增殖状态 ,MTT实验检测不同细胞因子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表面抗原特征并观察细胞组织化学特点。结果 :MSCs具有独特的表征 ,即CD2 9,CD4... 从人骨髓中分离人间充质干细胞 (MSCs) ,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增殖状态 ,MTT实验检测不同细胞因子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表面抗原特征并观察细胞组织化学特点。结果 :MSCs具有独特的表征 ,即CD2 9,CD44 ,CD16 6阳性 ,CD34,CD45 ,HLA DR和荆豆素阴性。细胞化学结果显示 ,几乎所有细胞酸性萘酚醋酸酯酶 (ANAE)及糖原 (PAS反应 )阳性 ,酸性磷酸酶 (ACP)及苏丹黑反应 (SB)阴性 ,约5 %细胞碱性磷酸酶 (ALP)阳性。细胞倍增时间约为 30h ,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约 10 %细胞处于S期。MTT结果表明 ,MSCs对多种细胞因子的增殖反应性不同 ,TNF α ,IFN γ ,干细胞因子 (SC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1)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提示 :MSCs是一群均一的细胞 ,具有独特的增殖、表征及组织化学特征。MSCs对细胞因子的不同反应性 ,为筛选合适的细胞体外扩增及维持体系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细胞因子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与培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0
4
作者 刘晓丹 郭子宽 +2 位作者 李秀森 张双喜 毛宁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 :建立并优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 ,MSCs)分离纯化及培养扩增的方法。方法 :利用Percoll( 1.0 73g/ml)及Ficoll Hypaque( 1.0 77g/ml)两种分离介质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 ,筛选体外培养MSCs适宜的血清及浓度 ,通过... 目的 :建立并优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 ,MSCs)分离纯化及培养扩增的方法。方法 :利用Percoll( 1.0 73g/ml)及Ficoll Hypaque( 1.0 77g/ml)两种分离介质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 ,筛选体外培养MSCs适宜的血清及浓度 ,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MSCs的纯度。结果 :经Percoll分离 ,应用 10 %筛选出的血清培养与扩增的MSCs ,细胞纯度可达 95%左右 ;相反 ,应用常规Ficoll Hypaque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或增加血清浓度 ,MSCs纯度显著下降。结论 :建立了一种稳定而实用的体外分离与培养MSCs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流式细胞学
原文传递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多能性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傅文玉 路艳蒙 朴英杰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 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并检测其多能性。方法 抽取人胚胎股骨骨髓 ,Percoll分离液梯度分离后 ,将含MSC的低密度层培养于MSCGM培养基并扩增MSC。将MSC种植于裸鼠皮下 ,4周后观察MSC的分化情况。结果... 目的 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并检测其多能性。方法 抽取人胚胎股骨骨髓 ,Percoll分离液梯度分离后 ,将含MSC的低密度层培养于MSCGM培养基并扩增MSC。将MSC种植于裸鼠皮下 ,4周后观察MSC的分化情况。结果 成功地进行了人MSC的原代和传代培养。植入裸鼠体内后MSC可分化成骨、软骨、脂肪、骨骼肌、肌腱样组织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化 骨髓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62
6
作者 陈德昌 李红江 +1 位作者 毛居卫 杨兴易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ICU危重病患者 2 13例 ,入选标准为各种原因所致的SIRS和MODS。回顾性将病例分为死亡组 (n=6 2 ) 和存活组 (n=15 1)。入院后当天及 3、 7、 10d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血小...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ICU危重病患者 2 13例 ,入选标准为各种原因所致的SIRS和MODS。回顾性将病例分为死亡组 (n=6 2 ) 和存活组 (n=15 1)。入院后当天及 3、 7、 10d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检查 ,入院后次日对各种体液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35例患者在入ICU后 2 4小时内进行骨髓象检查。结果 入ICU时存活组和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增高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治疗 7d和 10d后 ,存活组下降至 10分以下 ,而死亡组上升至 2 0分以上 (P <0 0 1)。血小板在入院时两组均降低 ,但在治疗 7d和 10d死亡组患者血小板再度进行性下降 ,而存活组上升至正常范围 (P <0 0 0 1)。严重的阴沟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MRA)和真菌性脓毒症 ,血小板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 72 3%、 89 6 %和 93 5 %。危重病患者骨髓象显示存活组带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浆细胞、巨核细胞明显高于死亡组 (P <0 0 5 ) ,而淋巴细胞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 (P <0 0 1)。结论 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和骨髓抑制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而血小板检查快速、简单易行在临床上更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骨髓 全血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脓毒症 危重病 监测
原文传递
Dexamethasone-induced adipogenesis in primary marrow stromal cell cultures: mechanism of 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被引量:60
7
作者 YIN Li LI Yue-bai WANG Yi-she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81-588,共8页
Background In 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hypertrophy and hyperplasia of marrow fat cells and lipid deposition of osteocytes can be found in the femoral head. However, the precise reason is not clear yet. The aim o... Background In 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hypertrophy and hyperplasia of marrow fat cells and lipid deposition of osteocytes can be found in the femoral head. However, the precise reason is not clear ye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examethasone (Dex) on differentiation of marrow stromal cells (MSC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biological mechanism of 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Methods MSCs in cultures were treat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Dex (0, 10^-9, 10^-8, 10^-7, and 10^-6 mol/L) continuously for 21 days. The cells, which were exposed to 0 mol/L (control) or 10^-7 mol/L Dex for 4-21 days, were then cultured for 21 days without Dex. MSCs were stained with Sudan Ⅲ. Number of adipocytes was counted under a light microscope. The activity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of MSCs treated with 0, 10^-8, 10-7, and 10^-6 mol/L Dex for 12 days, and that treated with 0 mol/L and 10^-7 mol/L Dex for 8, 10, or 12 days were determined. The levels of triglycerides, osteocalcin and cell proliferation of MSCs treated with 0 mol/L and 10^-7 mol/L Dex were detected.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adipose-specific 422(aP2) gene and osteogenic gene type I collagen in MSCs treated with 0 mol/L and 10^-7 mol/L Dex for 6 days were analyzed by whole-cell dot-blot hybridiz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tudent's t test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P values less than 0.05 were considered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Results The number of adipocytes in cultures increased with the duration of MSCs' exposure to Dex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Dex. The level of ALP activity in the MSCs decreased with concentration of Dex. In the control group, it was 8.69 times of that in the 10^-7 mol/L Dex group on day 12 (t=20.51, P〈0.001). The level of triglycerides in 10^-7 mol/L Dex group was 3.40 times of that in the control (t=11.00, P〈0.001). The levels of cell proliferation and osteocalcin in the control were 1.54 and 2.42 times of that in the 10^-7 mol/L Dex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XAMETHASONE bone marrow ADIPOCYTES OSTEONECROSIS
原文传递
成人和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呼莹 马丽 +2 位作者 马冠杰 姜学英 赵春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45-648,共4页
目的 比较成人和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的表型和生物学性状差异 ,为临床选择使用MSC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正常人和胎儿骨髓单个核细胞 ,在SF培养基中进行MSC培养 ,测定生长曲线。电镜观察MSC形态 ,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MSC表型测... 目的 比较成人和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的表型和生物学性状差异 ,为临床选择使用MSC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正常人和胎儿骨髓单个核细胞 ,在SF培养基中进行MSC培养 ,测定生长曲线。电镜观察MSC形态 ,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MSC表型测定和细胞周期分析 ;SA方法测定Ⅰ、Ⅲ型胶原和vWF因子表达 ;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苏丹黑染色及骨钙蛋白和脂蛋白酯酶mRNA的表达等来检测细胞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情况。结果 从成人和胎儿骨髓中可培养出MSC ,并保持多向分化潜能。两者在细胞形态、生长特性、表面抗原表达等方面是相似的。胎儿骨髓MSC的扩增潜力及多向分化能力明显强于成人MSC。成人骨髓MSC的粘附功能则强于胎儿。结论 从成人及胎儿骨髓中可分离培养出MSC ,在体外有效扩增且保持其低分化状态和多向分化能力。胎儿MSC较成人MSC更原始 ,具有更大的多向分化和体外扩增潜能 ,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而成人MSC支持造血、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和重建造血的功能则强于胎儿 ,具有更广泛的临床移植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比较研究 胎儿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原文传递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脂肪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项鹏 张丽蓉 +4 位作者 陈振光 夏文杰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98-601,T001,共5页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脂肪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 (1 0 77× 10 3 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地塞米松、IBMX、胰岛素、indomethacin定向...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脂肪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 (1 0 77× 10 3 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地塞米松、IBMX、胰岛素、indomethacin定向诱导MSC分化为脂肪细胞。油红O检测中性脂肪 ,光镜下细胞计数。结果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 5代可获得 1× 10 8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 9、CD44、CD90、CD10 5、CD16 6表达阳性 ,CD14、CD34、CD45、CD11a为阴性。诱导 48h后 ,细胞内有脂滴出现 ,随着时间延长 ,脂滴逐渐增加并融合为脂泡。细胞由梭形转变为圆形或多角性。细胞计数结果显示 85 %以上细胞转变为脂肪细胞。结论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脂肪细胞 肥胖症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伴骨髓水肿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5
10
作者 李敏 梁翼 +3 位作者 吴晓惠 余文景 沙湖 于美玲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及关节液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与伴有骨髓水肿的膝骨关节炎(KO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KOA患者331例,根据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分为骨髓水肿组(172例)和非骨髓水肿组(159例),分... 目的探讨血清及关节液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与伴有骨髓水肿的膝骨关节炎(KO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KOA患者331例,根据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分为骨髓水肿组(172例)和非骨髓水肿组(159例),分别收集其临床症状、骨关节指数(WOMAC)评分,并同期检测其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IL-6,TNF—a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其炎症指标水平与骨髓水肿发生程度及其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K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IL-18、IL-6,TNF-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血清r=0.24,0.38;关节液r=0.20,0.29;P均〈0.05);IL.6与TNF.d水平呈正相关(血清r=0-31,P〈0.05;关节液r=0.33,P〈0.05)。②KOA伴骨髓水肿组内,血清及关节液IL.6和TNF-a水平较KOA不伴骨髓水肿组高(血清F=8.139,7.172;关节液F=9.201,7.001,P均〈0.05);③血清及关节液IL.6,TNF.仅水平与KOA伴发骨髓水肿容积积分(血清t=0.27,0.26;关节液L=0.29,0.32;P均〈0.05)和程度积分(血清r=0.29,0.27;关节液L=0.29,0-31;P均〈0.05)呈正相关;④血清及关节液IL-1β,IL.6,TNF-a在伴有滑膜炎组的KOA中明显升高(骨髓水肿组血清F=3.931,5.866,5.514;关节液F=4.211,5.202,5.972;P均〈0.05。非骨髓水肿组血清F=3.513,3.114,7.112;关节液F=3.722,3.965,8.891;JP均〈0.05)。结论IL-1β,IL-6,TNF-a在KOA伴有滑膜炎时明显升高,在KOA伴骨髓水肿时尤以IL-6,TNF-a升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 骨关节炎 骨髓 水肿
原文传递
麝香多肽体外诱导成年大鼠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肖庆忠 李浩威 +4 位作者 温冠媚 黄少华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79-1182,T003,共5页
目的 :观察麝香多肽体外定向诱导成年大鼠和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s)分化为神经元的能力。方法 :采用含 10 0 - 15 0mg/L麝香多肽的无血清L -DMEM培养基诱导成年大鼠和人BMMSCs分化为神经元 ,免疫组... 目的 :观察麝香多肽体外定向诱导成年大鼠和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s)分化为神经元的能力。方法 :采用含 10 0 - 15 0mg/L麝香多肽的无血清L -DMEM培养基诱导成年大鼠和人BMMSCs分化为神经元 ,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 (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神经巢蛋白 (nestin)的表达。结果 :成年大鼠和人BMMSCs在加入含麝香多肽的无血清L -DMEM培养基诱导后 ,BMMSC胞体收缩 ,突起伸出 ,形似神经元 ;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nestin表达阳性 ,GFAP阴性。结论 :麝香多肽可以在体外诱导成年大鼠和人BMM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干细胞 神经元 麝香多肽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塞 被引量:43
12
作者 陈运贤 欧瑞明 +7 位作者 钟雪云 钟立业 陈惠珍 彭龙云 曾武涛 靳三庆 张希 韩忠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G -CSF动员的骨髓来源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与对缺血濒死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异丙肾上腺素 (ISO)复制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动物模型 ,于 3h后用G -CSF动员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塞部位 ,并分别于 2... 目的 :探讨G -CSF动员的骨髓来源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与对缺血濒死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异丙肾上腺素 (ISO)复制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动物模型 ,于 3h后用G -CSF动员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塞部位 ,并分别于 2 4h、48h和 2周后杀死大鼠 ,取出心脏 ,检测心肌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用ISO后 2 4h对照组可见散在心肌梗塞灶 ,坏死区周围有多量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而治疗组大鼠心肌坏死程度较对照组轻 ,浸润的细胞以单个核细胞为主 ;48h后对照组心肌梗塞灶进一步扩大 ,呈散在片状分布 ,而治疗组心肌梗塞灶扩大不明显 ,呈散在灶性分布 ,并可见成堆或散在分布的淋巴细胞样细胞 ;2周后 ,治疗组未见明显心肌梗塞后疤痕组织 ,可见新生的心肌细胞生长。结论 :G -CSF对缺血濒死心肌有保护作用 ,用G -CSF动员骨髓来源的干细胞进行“自我移植” ,可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骨髓干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AMI
下载PDF
经骨髓腔静脉回流的指尖再植 被引量:53
13
作者 杨中华 周必光 +3 位作者 彭正人 潘昊 廖苏平 邢丹谋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 报道经骨髓腔静脉回流指尖再植的疗效。方法 取 2 0个新鲜手指标本 ,用美蓝生理盐水分别灌注指动脉 (10指 )和末节骨髓腔 (10指 ) ,观察灌注液回流情况并对骨髓腔灌注组作显微解剖研究。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2年 4月 ,对 8例 ... 目的 报道经骨髓腔静脉回流指尖再植的疗效。方法 取 2 0个新鲜手指标本 ,用美蓝生理盐水分别灌注指动脉 (10指 )和末节骨髓腔 (10指 ) ,观察灌注液回流情况并对骨髓腔灌注组作显微解剖研究。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2年 4月 ,对 8例 9指行经骨髓腔回流的离断指尖再植。术中扩大末节近、远端骨段髓腔 ,固定骨支架后吻合末端指动脉或指动脉弓分支 1~ 2条 ,缝接指神经终末支 2条。结果 实验结果证实当末节指体皮下无静脉回路时 ,骨髓腔有灌注液流出 ;末节骨髓腔通过指骨 静脉回流系统与皮下静脉相交通。 9个无可供吻合静脉的离断指尖行经骨髓腔静脉回流的再植后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 12个月 ,除 1指甲壳缺如外 ,8指指尖外形良好 ,痛、温觉恢复 ,指腹二点分辨别觉为 4~ 8mm。结论 在指尖再植术后早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植术 指损伤 骨髓 静脉回流
原文传递
复方活血汤对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微环境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3
14
作者 舒砚君 孙汉英 +2 位作者 刘文励 肖侃艳 何美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58-361,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加用活血化瘀药物提高疗效的机制。方法 :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 ,胃饲 1 0 0 %复方活血汤注射液每次 0 2ml,每天 2次 ,第 1 0天观察骨髓组织学、体外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F... 目的 :探讨临床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加用活血化瘀药物提高疗效的机制。方法 :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 ,胃饲 1 0 0 %复方活血汤注射液每次 0 2ml,每天 2次 ,第 1 0天观察骨髓组织学、体外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F)、培养基质细胞层的粘附能力 ,骨髓氧分压 (PO2 )。结果 :复方活血汤组小鼠白细胞计数 ,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骨髓造血组织容量、CFU -F计数 ,均较再障组有明显升高 (P <0 0 1 ) ;且基质细胞粘附功能、骨髓PO2 已恢复至正常。结论 :复方活血汤可促进再障小鼠骨髓微环境的修复及供氧 ,从而促进骨髓造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活血化瘀 骨髓 微环境 活血汤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与端粒酶活性 被引量:25
15
作者 傅文玉 路艳蒙 朴英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01-805,共5页
目的 研究人骨瞩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分化特性及其端粒酶活性。方法 取人胚胎股    骨骨瞩,分离、培养、扩增MSCs,原位杂交法检测MSCs的端粒酶活性。将MSCs... 目的 研究人骨瞩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分化特性及其端粒酶活性。方法 取人胚胎股    骨骨瞩,分离、培养、扩增MSCs,原位杂交法检测MSCs的端粒酶活性。将MSCs种植于裸鼠皮下,4周后观察MSCs的    分化情况。结果人 MSCs呈端粒酶反应阳性。植入裸鼠体内后可分化成骨、软骨、脂肪、骨骼肌、肌腱样组织和无髓神经    纤维束样结构。结论人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端粒酶 骨髓 MSCS 骨髓细胞移植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28
16
作者 路艳蒙 傅文玉 +2 位作者 朴英杰 乔东访 安连兵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 :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进行超微结构观察。方法 :冲洗出流产胎儿股骨骨髓内容物 ,梯度离心 ,取含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低密度血小板层进行培养 ,分别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下进行超微结构的全面观察。结果 :透射电镜下可见... 目的 :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进行超微结构观察。方法 :冲洗出流产胎儿股骨骨髓内容物 ,梯度离心 ,取含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低密度血小板层进行培养 ,分别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下进行超微结构的全面观察。结果 :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结构 ,细胞间有许多缝隙连接 ;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有短而粗的微绒毛突起。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超微结构 组织形态学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定向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夏文杰 项鹏 +5 位作者 张丽蓉 陈振光 余伟华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65-869,T001,共6页
目的 :丹参酮ⅡA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采用Fi coll-Paque液离心和贴壁法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FGF - 2对MS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采用含丹参酮ⅡA的无血清... 目的 :丹参酮ⅡA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采用Fi coll-Paque液离心和贴壁法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FGF - 2对MS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采用含丹参酮ⅡA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需基本培养基 (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 (NF -M)、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巢蛋白 (nestin)的表达。结果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 0 5× 10 6,15代可获得 ( 2 - 3)× 10 12 个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 9、CD4 4、CD90、CD10 5、CD16 6表达阳性 ,CD11a、CD14、CD34、CD38、CD4 5、CD80、CD86为阴性。FGF - 2促进hMSC生长 ,并且对MSC的分化能力基本没有影响。丹参酮ⅡA诱导后 ,MSC胞体收缩 ,突起伸出 ;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 -M、nestin表达阳性 ,GFAP阴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 丹参酮ⅡA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分化
下载PDF
多种中药成分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32
18
作者 刘金保 董晓先 +4 位作者 董燕湘 何慧华 董伟华 梁仲培 肖庆忠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3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 ,中药成分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 ,中药成分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结果 大鼠MSCs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1 4、CD1 1α、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 ,CD2 9、CD44、CD90、CD1 0 5、CD1 66呈阳性。黄芪、天麻、人参、当归、脑新舒、人参蜂王浆等多种中药诱导 1~ 3h后大部分MSCs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 ,出现胞体和突起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巢蛋白 (nestin)呈阳性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分 诱导 大鼠 骨髓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
下载PDF
骨基质明胶复合红骨髓及同种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志跃 孙运才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40-443,共4页
目的 探讨骨质基明胶 (BMG)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及其与同种库存骨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BMG与自体红骨髓复合,制成 BM;并采用兔桡骨干 1.5 cm缺损的动物模型。通过观察大体形态及进行 X线检... 目的 探讨骨质基明胶 (BMG)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及其与同种库存骨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BMG与自体红骨髓复合,制成 BM;并采用兔桡骨干 1.5 cm缺损的动物模型。通过观察大体形态及进行 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等,比较 BM移植、 BM与同种库存骨联合移植 (简称 BMA移植 )及自体骨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结果 (1)BMA移植,术后 16周全部骨愈合 (5/5),修复效果优于自体骨和 BM移植 (P 0.05); (3)BMA、 BM、自体骨移植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骨再生 骨缺损 自体移植 骨基质明胶
原文传递
肉苁蓉含药血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1
20
作者 曾建春 樊粤光 +3 位作者 刘建仁 曾意荣 易春智 阎亮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8期606-608,共3页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肉苁蓉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全骨髓培养法获得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胰酶消化传代培养至第4代,将第4代BMSCs以5×106接种于2块6孔板,每板3组孔...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肉苁蓉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全骨髓培养法获得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胰酶消化传代培养至第4代,将第4代BMSCs以5×106接种于2块6孔板,每板3组孔,分为空白组、地塞米松组、肉苁蓉组,2 d后换液,加入诱导液。空白组加入含10%胎牛血清(FBS)的L-DMEM培养基继续培养,地塞米松组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诱导剂(含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地塞米松0.1μmol/L,维生素C 50 mg/L),肉苁蓉组为含10%肉苁蓉含药血清的L-DMEM培养基。第10天取出1块6孔板做ALKP染色,另一6孔板于第20天做6孔板茜素红染色。结果:第10天肉苁蓉组及地塞米松组ALKP染色阳性,第12天可见白色钙结节,第20天茜素红染色阳性。结论:BMSCs在肉苁蓉含药血清诱导下可向成骨细胞分化,分别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和诱导因子对治疗骨质疏松、骨折不愈合将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骨髓 间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