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肝菌、羊肚菌营养功能特性及利用价值浅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顾可飞 李亚莉 +1 位作者 刘海燕 周昌艳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7-291,共5页
综述了牛肝菌、羊肚菌的营养及功能成分种类及含量,初步分析牛肝菌、羊肚菌营养功能成分特点,发现牛肝菌、羊肚菌营养及功能成分种类丰富,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高,必需氨基酸齐全,且占比高;脂肪含量低,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多糖和纤维素... 综述了牛肝菌、羊肚菌的营养及功能成分种类及含量,初步分析牛肝菌、羊肚菌营养功能成分特点,发现牛肝菌、羊肚菌营养及功能成分种类丰富,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高,必需氨基酸齐全,且占比高;脂肪含量低,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多糖和纤维素含量高;矿质元素种类及含量丰富,含有硒等多种有益元素;富含多糖、甾醇和黄酮类等功能成分,挖掘潜力大,为羊肚菌和牛肝菌保健品及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羊肚菌 营养成分 功能成分 利用价值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的紫外光谱鉴别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天伟 李涛 +3 位作者 张霁 李杰庆 刘鸿高 王元忠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8-212,共5页
牛肝菌种类繁多,种间形态相似性高,不易准确鉴别、分类;试验采用紫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种类食用牛肝菌的方法。通过确定牛肝菌特征成分的提取条件,制备测试液并进行紫外光谱测定,光谱数据转置后进行主成... 牛肝菌种类繁多,种间形态相似性高,不易准确鉴别、分类;试验采用紫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种类食用牛肝菌的方法。通过确定牛肝菌特征成分的提取条件,制备测试液并进行紫外光谱测定,光谱数据转置后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的重现性、精密度、10h内稳定性的RSD分别在0.03%~0.63%,0%~2.87%和0.04%/~1.73%之间;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紫外指纹图谱具有指纹特性;主成分分析得分图及三维投影图反映出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对营养成分的积累具有差异,可以区分不同产地、种类食用牛肝菌。该方法稳定、可靠,能为食用菌鉴别分类提供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PCA) 牛肝菌 鉴别分类
原文传递
牛肝菌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涛 李丽娟 申元英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2年第6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牛肝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牛肝菌的水溶液和脂溶液分别灌胃小鼠10 d,检测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巨噬细胞吞噬能力、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因子产生的情况。结果:牛肝菌脂溶组中小鼠的多数指标均高于水溶组;并且牛肝... 目的:探讨牛肝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牛肝菌的水溶液和脂溶液分别灌胃小鼠10 d,检测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巨噬细胞吞噬能力、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因子产生的情况。结果:牛肝菌脂溶组中小鼠的多数指标均高于水溶组;并且牛肝菌对雌性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强于雄性小鼠。结论:牛肝菌有增强免疫功能及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免疫活性 小鼠
下载PDF
紫外光谱结合欧氏距离和主成分分析法快速鉴别牛肝菌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天伟 李涛 +3 位作者 张霁 李杰庆 刘鸿高 王元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05-109,共5页
采用紫外光谱技术建立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种类食用牛肝菌的方法。通过确定最佳提取试剂(0.5 mol/L NaOH溶液),最适称样量(0.1000 g)和最佳提取时间(40 min),制备牛肝菌样品测试液;采用夹角余弦、欧氏距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牛肝菌样品的... 采用紫外光谱技术建立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种类食用牛肝菌的方法。通过确定最佳提取试剂(0.5 mol/L NaOH溶液),最适称样量(0.1000 g)和最佳提取时间(40 min),制备牛肝菌样品测试液;采用夹角余弦、欧氏距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牛肝菌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比较。结果表明,牛肝菌样品NaOH提取液在10 h内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在0.06%~2.33%之间,重复性RSD在0.09%~1.81%之间,精密度RSD在0.11%~1.92%之间。样品间的夹角余弦值最大为0.999、最小为0.823,夹角余弦值相差较小,不适于鉴别牛肝菌。欧氏距离最大值为873.17,最小值为31.36,样品间距离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的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3.626%,能够反映样品的主要信息,说明欧氏距离和主成分分析法可用于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的快速鉴别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 牛肝菌 夹角余弦 欧氏距离 主成分分析 鉴别
下载PDF
浅谈凉山亚热带区系野生牛肝菌种类及分布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国兵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7-20,共4页
本文主要从凉山地区的生态环境、气候类型、海拔高度,论述了野生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特性、分布和种类,以及海拔高度与牛肝菌生长的关系。
关键词 凉山地区 牛肝菌 生态环境 海拔高度 气候
下载PDF
新疆额尔齐斯河沿岸野生牛肝菌菌种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强 马德英 +1 位作者 林辰壹 羌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6-184,共9页
[目的]采集新疆额尔齐斯河沿岸野生牛肝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为该野生大型食用菌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野生牛肝菌的生长环境、表现形态以及生长分布情况,进行形态学鉴定。分离培养采用菌根菌培养基,通过rDNA ITS区段的PCR... [目的]采集新疆额尔齐斯河沿岸野生牛肝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为该野生大型食用菌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野生牛肝菌的生长环境、表现形态以及生长分布情况,进行形态学鉴定。分离培养采用菌根菌培养基,通过rDNA ITS区段的PCR扩增菌体子实体和培养的菌丝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通过形态学鉴定成熟牛肝菌的菌盖直径在6-13 cm,初期球形菌盖紧包菌柄顶端后期成扁半球形,菌肉白色,微带粉色,菌柄顶部也为白色,菌管由白色逐渐变为褐色带暗土黄色,管孔小。菌柄长4-12 cm,粗2-6cm,近圆柱形,淡褐色或淡黄褐色,表面具黑色疣状突起,内部实心,基部稍膨大。孢子印圆形呈褐色。该野生牛肝菌菌盖、菌柄及两者交接处均能分离出菌丝。利用rDNA上的ITS区段对野生牛肝菌及其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辅助鉴定,子实体及其分离菌株的ITS片段长度基本一致,在1000 bp左右二者的相似性达到96%。采用DNAStar软件中的MegAlign-ClustalW模型计算出牛肝菌的进化分歧矩阵,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论]从形态学观察,野生牛肝菌与隶属于伞菌目(Agaricases)、牛肝菌科(Boletaceae)、疣柄牛肝菌属(Leccinum)的皱皮疣柄牛肝菌Leccinum duriusculum最为近似,从分子生物学鉴定该野生牛肝菌与Genebank中AF484445.1序列即皱皮疣柄牛肝菌Leccinum duriusculum是同一来源,一致性高达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分离 鉴定 新疆 额尔齐斯河沿岸
下载PDF
不同处理条件下红牛肝菌保鲜品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微思 何容 +2 位作者 罗晓莉 曹晶晶 张沙沙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5,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采集后原态、整理态及保鲜剂)对红牛肝菌贮藏期间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红牛肝菌为研究对象,对其贮藏过程(1 d、4 d、7 d、10 d、13 d、16 d和19 d)中理化指标(失重率、呼吸强度、硬度和相对电导率等)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采集后原态、整理态及保鲜剂)对红牛肝菌贮藏期间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红牛肝菌为研究对象,对其贮藏过程(1 d、4 d、7 d、10 d、13 d、16 d和19 d)中理化指标(失重率、呼吸强度、硬度和相对电导率等)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分为五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去泥脚、不清洗,第3组去泥脚、清洗,第4组用保鲜剂保鲜,第5组用保鲜剂保鲜并用吸水纸。结果表明,红牛肝菌贮藏过程中整理态保鲜效果优于原态;配方为1%黑虎掌菌提取液+0.75%竹荪提取液+0.5%壳聚糖的保鲜剂有利于红牛肝菌的保鲜,贮藏19 d后仍可食用,但贮藏过程中是否用吸水纸对红牛肝菌保鲜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因此,红牛肝菌保鲜可采用去泥脚、清洗后用可食性保鲜剂保鲜,保鲜期可延长7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牛肝菌 原态 整理态 保鲜剂 保鲜
原文传递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牛肝菌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蔡爱群 邓国俊 钟月金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6-87,共2页
叙述了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牛肝菌资源的研究概况,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的牛肝菌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牛肝菌 资源
下载PDF
海南岛牛肝菌资源概况 被引量:1
9
作者 苟志辉 钱军 +1 位作者 吴海霞 陈国德 《热带林业》 2014年第3期11-12,共2页
海南岛牛肝菌资源非常丰富,该文根据牛肝菌食用、药用、是否菌根菌以及有无毒性,统计归类了海南岛已知的129种牛肝菌类资源。
关键词 牛肝菌 资源 海南
下载PDF
红果褶孔牛肝菌,一个值得注意的热带亚洲种(英文)
10
作者 张玥宁 薛柔 +2 位作者 苏明声 吴璐伶 曾念开 《贵州科学》 2019年第2期1-5,25,共6页
红果褶孔牛肝菌Phylloporus rubiginosus在分类上隶属于牛肝菌目Boletales牛肝菌科Boletaceae,最早描述于泰国。最近,在我国福建和海南也发现该种的分布。本研究采用分子系统发育和形态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种进行重新描述,并对其鉴别... 红果褶孔牛肝菌Phylloporus rubiginosus在分类上隶属于牛肝菌目Boletales牛肝菌科Boletaceae,最早描述于泰国。最近,在我国福建和海南也发现该种的分布。本研究采用分子系统发育和形态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种进行重新描述,并对其鉴别特征进行重新界定,即该种具有较大的子实体,菌盖褐红色至浅红色,子实层体表面和菌肉受伤后先变蓝绿色、再变红色、最后变为黑色,菌柄表面覆盖有红色至浅红色的鳞片,基部菌丝白色,担孢子在扫描电镜下光滑,侧生囊状体的细胞壁厚度可达2μm,盖表由不膨大的菌丝构成;同时,该种可和分布于热带亚洲的壳斗科Fagaceae、龙脑香属Dipterocarpus或松属Pinus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分子系统发育 形态解剖 分类
下载PDF
中国食用牛肝菌的种类及其分布 被引量:117
11
作者 李泰辉 宋斌 《食用菌学报》 2002年第2期22-30,共9页
中国牛肝菌种质资源非常丰富 ,尤以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食用牛肝菌资源最为丰富。本文列出已知的 199种食用牛肝菌及其在国内各省区的分布 ,并注明了有疑问的可食用牛肝菌种类。
关键词 食用牛肝菌 种类 分布 中国
下载PDF
云南山区野生牛肝菌中重金属汞和镉来源分析及食用安全评估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天伟 张霁 +1 位作者 刘鸿高 王元忠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2-770,共9页
分析重金属在"环境-牛肝菌-人体"系统中的迁移、富集规律,为牛肝菌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食用安全评价提供依据。采用ICP-AES法测定云南野生牛肝菌及其生长土壤中Cd和Hg含量,分析牛肝菌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牛肝菌的重金属含量与... 分析重金属在"环境-牛肝菌-人体"系统中的迁移、富集规律,为牛肝菌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食用安全评价提供依据。采用ICP-AES法测定云南野生牛肝菌及其生长土壤中Cd和Hg含量,分析牛肝菌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牛肝菌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的联系,推测云南野生牛肝菌中重金属Cd和Hg的来源;根据FAO/WHO规定的每周Cd或Hg的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评估牛肝菌的重金属暴露风险。结果显示,(1)不同种类、产地牛肝菌中Hg和Cd含量具有差异,菌盖中Hg、Cd的含量分别在0.92~16.00 mg·kg^(-1)dw,4.97~24.07 mg·kg^(-1)dw之间,菌柄的Hg、Cd含量分别介于0.46~8.2mg·kg^(-1)dw和2.11~22.08 mg·kg^(-1)dw之间。同一种牛肝菌菌盖中Hg或Cd的含量均高于菌柄(Q(C/S)>1),表明牛肝菌菌盖对Hg和Cd的富集能力强于菌柄。(2)牛肝菌菌盖和菌柄对Hg的富集系数(bioaccumulation factor,BCF)分别在1.72~19.12和1.30~6.40之间,菌盖、菌柄的Hg含量均高于相应生长土壤的含量,其中采自楚雄永仁县的铜色牛肝菌菌盖的Hg含量是土壤的19.12倍,表明牛肝菌中的Hg不仅来自土壤,根据山地"Hg诱捕效应"及云南大气Hg升高的相关报道,可以推测云南野生牛肝菌中的Hg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3)牛肝菌菌盖、菌柄对Cd的富集系数分别在0.16~1.82和0.07~1.67之间,多数牛肝菌的Cd含量低于土壤含量,表明牛肝菌中的Cd主要来自生长土壤。(4)假设成年人(60 kg)毎周食用300 g新鲜牛肝菌则多数牛肝菌菌盖、菌柄的Hg摄入量低于PTWI(Hg)标准,Hg的暴露风险较低(假设未通过其他途径摄入Hg);食用300 g黑粉孢牛肝菌菌盖或菌柄摄入的Cd达到0.722 mg和0.662 mg,超过PTWI(Cd)标准,食用有Cd暴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野生牛肝菌 食用菌 富集系数 健康风险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紫溪山自然保护区美味牛肝菌生态习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桑兰 郭相 +3 位作者 马明 冯云利 邰丽梅 桂明英 《中国食用菌》 2015年第1期13-15,25,共4页
调查分析了美味牛肝菌在紫溪山自然保护区发生地的生态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美味牛肝菌在紫溪山主要发生在云南松针叶林和云南松为主针阔叶混交林中;针阔叶混交林的阔叶树种以壳斗科植物占优势,有时亦混杂有山茶科及杨梅科植物。美味... 调查分析了美味牛肝菌在紫溪山自然保护区发生地的生态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美味牛肝菌在紫溪山主要发生在云南松针叶林和云南松为主针阔叶混交林中;针阔叶混交林的阔叶树种以壳斗科植物占优势,有时亦混杂有山茶科及杨梅科植物。美味牛肝菌发生的生境差异较大,在多种生境中均可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味牛肝菌 生态学特性 紫溪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云南野生牛肝菌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梦莹 王坤 +5 位作者 保欣晨 马娇阳 田稳 于淼 郭磊 向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62-169,共8页
为研究牛肝菌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及毒性效应,本研究采集了云南主产区(楚雄、曲靖、大理和普洱)不同野生干牛肝菌(按颜色分为白牛肝菌、黑牛肝菌、红牛肝菌和黄牛肝菌),测定了其镉(Cd)、铅(Pb)和铬(Cr)的含量,结合体外胃肠模拟法和... 为研究牛肝菌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及毒性效应,本研究采集了云南主产区(楚雄、曲靖、大理和普洱)不同野生干牛肝菌(按颜色分为白牛肝菌、黑牛肝菌、红牛肝菌和黄牛肝菌),测定了其镉(Cd)、铅(Pb)和铬(Cr)的含量,结合体外胃肠模拟法和Caco-2细胞模型,分析了3种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含量和生物有效性含量,并探究食用重金属含量高的牛肝菌对人体肠道的健康风险,即牛肝菌经模拟胃肠液消化后对Caco-2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牛肝菌中Cd的平均含量约是我国食品安全标准(GB 2762—2017)中食品污染物限量值的20倍。Cr、Cd和Pb的生物可给性在模拟胃液中分别为18.2%、3.1%和17.0%,在模拟肠液中分别下降到15.3%、0.6%、5.5%,而在Caco-2细胞中只有Cd被吸收,平均生物有效性含量为1.10μg/mg。基于干牛肝菌的重金属总含量、生物可给性含量和生物有效性含量分别计算其估计每日摄入量,发现基于干牛肝菌重金属总含量的评估结果提示其具有较大的人体健康风险,而基于生物可给性含量和生物有效性含量的数据结果表明均无明显的健康风险。此外,还发现重金属含量高的牛肝菌暴露Caco-2细胞后也不会诱发炎症因子IL-8 mRNA的上调。综上,基于牛肝菌中重金属总量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可能会高估其健康风险,建立基于人体生物有效性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将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牛肝菌 重金属 体外胃肠模拟 CACO-2细胞 健康风险
下载PDF
云南野生牛肝菌中砷元素含量测定及食用安全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天伟 张霁 +1 位作者 刘鸿高 王元忠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55-761,共7页
通过ICP-AES法测定了26个云南野生牛肝菌居群中As元素含量,分析不同地区、种类牛肝菌对As的富集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云南野生牛肝菌的As污染水平;根据FAO/WHO规定的每周As允许摄入量评估野生牛肝菌的As暴露风险。结果显示:(1)... 通过ICP-AES法测定了26个云南野生牛肝菌居群中As元素含量,分析不同地区、种类牛肝菌对As的富集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云南野生牛肝菌的As污染水平;根据FAO/WHO规定的每周As允许摄入量评估野生牛肝菌的As暴露风险。结果显示:(1)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中As含量差异明显,其中菌盖的As平均含量在(0.18±0.31)^(13.33±2.21)mg·kg^(-1)dw之间,菌柄的As平均含量在(0.06±0.10)^(17.09±5.8)mg·kg^(-1)dw之间;表明牛肝菌对As元素的富集程度与牛肝菌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2)不同种类牛肝菌菌盖、菌柄的As污染指数分别在0.35~26.66及0.12~34.20之间,且多数牛肝菌的As污染指数大于1,表明多数牛肝菌的As含量超过GB2762-2012规定的限量标准,处于重污染水平;(3)若成年人每周食用500 g新鲜牛肝菌,则通过牛肝菌摄入的As均低于FAO/WHO规定的PTWI标准(As≤0.9 mg),未达到As暴露水平;然而日常生活中人们除了通过野生牛肝菌摄入As元素外还会通过其他食物(大米、肉类等)、饮水、呼吸等途径摄入As元素,因此,为了防止As暴露危害人体健康,不宜大量或长期食用野生牛肝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牛肝菌 健康风险 单项污染指数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省野生牛肝菌总汞含量测定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杰庆 杨天伟 +5 位作者 张霁 Jerzy FALANDYSZ Grazyna KRASINSKA Martyna SABA 王元忠 刘鸿高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3-535,共13页
【目的】系统测定云南常见野生牛肝菌中总Hg含量,分析不同产地、种类及不同部位牛肝菌对Hg的富集规律和积累特征,评价野生牛肝菌的食用安全性,为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食用安全评估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采用MA-2000直接测Hg仪—冷原... 【目的】系统测定云南常见野生牛肝菌中总Hg含量,分析不同产地、种类及不同部位牛肝菌对Hg的富集规律和积累特征,评价野生牛肝菌的食用安全性,为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食用安全评估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采用MA-2000直接测Hg仪—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牛肝菌菌盖、菌柄中总Hg含量,计算同一牛肝菌菌盖与菌柄总Hg含量比(QC/S),分析不同种类、部位牛肝菌中总Hg含量的差异和富集规律。根据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规定的食用菌中Hg限量标准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规定的每周Hg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现行标准,评价云南野生牛肝菌的食用安全性。【结果】同一子实体菌盖与菌柄的比值(QC/S)在0.3~8.8之间,95%牛肝菌样品菌盖、菌柄总Hg含量比(QC/S)≥1,表明多数牛肝菌菌盖对Hg的富集能力强于菌柄。本研究中多数野生牛肝菌菌盖、菌柄总Hg含量超过GB 2762—2012规定的食用菌中Hg含量限量标准(≤0.1 mg/kg);根据PTWI标准,假设成年人(60 kg)每周食用300 g新鲜牛肝菌,则多数样品Hg摄入量低于允许摄入量,无安全风险,而2013年采自玉溪大营街的美味牛肝菌,2012年采自楚雄永仁县的铜色牛肝菌及2014年采自玉溪新平的绒柄牛肝菌等少数样品Hg摄入量高于该标准。【结论】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菌盖、菌柄中总Hg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有少数牛肝菌总Hg含量超过相关标准,食用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健康风险 重金属 食品安全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对牛肝菌种类鉴别及镉含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天伟 张霁 +2 位作者 李杰庆 王元忠 刘鸿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30-2736,共7页
建立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牛肝菌种类及预测牛肝菌中重金属镉(Cd)含量的方法。采集11种牛肝菌共98个子实体的红外光谱信息,解析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用一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和多元散射校正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通过PLS-DA鉴别牛肝菌种类。采... 建立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牛肝菌种类及预测牛肝菌中重金属镉(Cd)含量的方法。采集11种牛肝菌共98个子实体的红外光谱信息,解析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用一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和多元散射校正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通过PLS-DA鉴别牛肝菌种类。采用ICP-AES法测定牛肝菌中有毒重金属Cd含量,分析牛肝菌对Cd的富集规律并与GB 2762—2012规定的食用菌中Cd限量标准比较,评价牛肝菌的食用安全性。以食用菌对重金属Cd的富集机理为切入点,将牛肝菌红外光谱数据和Cd含量数据进行拟合,用PLS模型快速预测牛肝菌的Cd含量。结果显示:(1)牛肝菌红外光谱经过适当的预处理进行PLS-DA,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79.3%,PLS-DA的三维得分图能明显区分不同种类牛肝菌;(2)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对重金属Cd的富集存在差异,其含量在0.05~23.41mg·kg^(-1) dw之间,除了采自昆明五华区的灰疣柄牛肝菌外,多数样品的Cd含量超过GB2762-2012的限量标准,食用有一定的健康风险;(3)牛肝菌红外光谱数据与Cd含量拟合后进行正交信号校正-小波压缩优化处理,用PLS模型预测牛肝菌的Cd含量;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2分别为0.851 9和0.882 4,RMSEE和RMSEP分别为2.59和2.67,大部分牛肝菌的Cd含量预测值与真实值较接近,表明PLS模型可用于牛肝菌Cd含量快速预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能实现牛肝菌种类快速鉴别及Cd含量准确预测,为牛肝菌种类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牛肝菌 定量预测 鉴别
下载PDF
两个牛肝菌分离株的鉴定与培养 被引量:5
18
作者 颜军 李涛 +1 位作者 马绍宾 赵之伟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1,共6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市售牛肝菌子实体分离得到两株性状稳定的分离株Lq4-2和Be2425,利用ITS序列分析并结合分离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对两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对其基础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离株Lq4-2鉴定为牛肝菌科(Boletaceae)成员,分离株B...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市售牛肝菌子实体分离得到两株性状稳定的分离株Lq4-2和Be2425,利用ITS序列分析并结合分离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对两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对其基础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离株Lq4-2鉴定为牛肝菌科(Boletaceae)成员,分离株Be2425鉴定为广义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s.l.);两分离株能在PDA培养基和MRD合成培养基上良好生长;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28℃,适宜pH为5~6,最佳氮源为酒石酸铵;Lq4-2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而Be2425的最佳碳源为果糖和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组织分离株 转录间隔区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云南野生食用牛肝菌中镉含量测定及食用安全评估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天伟 张霁 +2 位作者 李涛 王元忠 刘鸿高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54-359,共6页
以采自云南不同地区17种野生食用牛肝菌及其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CP—AES法测定牛肝菌及土壤中有毒重金属Cd含量。分析不同种类牛肝菌对Cd的富集规律,及与生长土壤之间的联系;根据GB2762—2012和FAO/WHO规定的每周Cd允许摄入量... 以采自云南不同地区17种野生食用牛肝菌及其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CP—AES法测定牛肝菌及土壤中有毒重金属Cd含量。分析不同种类牛肝菌对Cd的富集规律,及与生长土壤之间的联系;根据GB2762—2012和FAO/WHO规定的每周Cd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评估云南野生牛肝菌的Cd暴露风险。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牛肝菌对Cd的富集量具有明显差异,菌盖、菌柄的cd含量分别在3.03~18.89mg/kg千重(dw)和2.13~10.03mg/kgdw之间;除黄网柄粉牛肝菌外,菌盖与菌柄的Cd含量比值均大于1(Q(C/S)〉1),表明牛肝菌菌盖对Cd的富集能力强于菌柄;不同种类牛肝菌菌盖、菌柄的富集系数分别在O.08-1.55和0.06-0.71之间,多数牛肝菌的Cd含量与其生长土壤的Cd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表明牛肝菌对Cd的富集程度与种类和土壤背景有关;分析牛肝菌的食用安全性表明,17种牛肝菌菌盖、菌柄的Cd平均含量均超过GB2762—2012规定的cd限量标准;假设成年人(60kg)每周食用500g新鲜牛肝菌,则部分牛肝菌摄入的Cd超过FAO/WHO规定的允许摄入量标准,应避免长期或过量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牛肝菌 重金属 富集系数 健康风险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对云南常见野生食用牛肝菌中红外光谱的种类鉴别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翼然 李杰庆 +2 位作者 刘鸿高 范茂攀 王元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8-256,共9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鉴别云南野生牛肝菌种类,明确不同数据挖掘方法对模型分类性能的影响,为云南省食用菌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扫描云南8种827个常见野生牛肝菌样本的中红外光谱,分析光谱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建立判别模... 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鉴别云南野生牛肝菌种类,明确不同数据挖掘方法对模型分类性能的影响,为云南省食用菌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扫描云南8种827个常见野生牛肝菌样本的中红外光谱,分析光谱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建立判别模型,并利用预处理、提取特征变量及两者组合等方法挖掘光谱信息,比较各模型分类性能,找出野生牛肝菌种类鉴别的最优方法。结果表明:原始数据存在大量噪音和干扰信息,降低模型分类性能;不同数据挖掘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去除非有效信息,提高模型分类性能;预处理组合特征变量挖掘光谱信息能力最强,对模型分类性能提高最大。预处理组合特征变量对模型信息挖掘能力最强,结合支持向量机建立判别模型,模型拟合好,分类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实现了8种野生牛肝菌的准确、快速鉴别,可以为野生牛肝菌种类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牛肝菌 种类鉴别 数据挖掘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