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
作者 倪蓉 王力甚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558-561,共4页
背景神经阻滞一般根据周围神经体表标志或针刺异感来定位和穿刺。由于解剖变异或肥胖等原因,常致阻滞不全、效果欠佳,有的需要加大辅助用药量,甚至需改为全麻。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的效果,并与传统定位的阻滞方法进行比较... 背景神经阻滞一般根据周围神经体表标志或针刺异感来定位和穿刺。由于解剖变异或肥胖等原因,常致阻滞不全、效果欠佳,有的需要加大辅助用药量,甚至需改为全麻。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的效果,并与传统定位的阻滞方法进行比较。内容综述近几年来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abdominisplane,TAP)阻滞、小儿区域神经阻滞等的进展。趋向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是一种无创和可视的方法,能明显提高阻滞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麻醉效果和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骨折的早期镇痛 被引量:23
2
作者 史双友 靳红绪 +3 位作者 张同军 孙学飞 王福朝 王忠义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03-606,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用于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骨折早期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120例,年龄65~94岁,BMI 17.4~28.3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用于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骨折早期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120例,年龄65~94岁,BMI 17.4~28.3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和传统解剖定位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超声引导和传统解剖定位行FICB,在髂筋膜间隙注入0.4%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30mL。记录阻滞完成时间(开始定位至注药完毕所需的时间),记录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和闭孔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从注药完毕到相应神经支配皮肤区域针刺痛觉消失时间),计算阻滞有效率。记录行FICB前5min(T_0)和行FICB后5min(T_1)、15min(T_2)、30min(T_3),以及搬动患肢时(T_4)的疼痛VAS评分。记录行FICB后穿刺部位血肿、局部麻醉药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超声引导组的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有较传统解剖定位组缩短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声引导组的闭孔神经阻滞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解剖定位组(P<0.05),但两组间阻滞完成时间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有效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声引导组T_2至T_4时间点和传统解剖定位组T_2和T_3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T_0时间点(P值均<0.05)。超声引导组T_3和T_4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解剖定位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间其余时间点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局部麻醉药中毒等FICB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FICB用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早期镇痛操作简便、安全,阻滞效果更加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老人 镇痛 超声引导 髂筋膜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青 余琅 +2 位作者 高之心 李元海 鲁显福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胸外科,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胸外科,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4例,年龄18~75岁,ASA分级Ⅰ~Ⅲ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罗哌卡因组,每组32例。右美托咪定组行ESPB(0.5%罗哌卡因+1μg/kg右美托咪定,以生理盐水稀释至30 ml),罗哌卡因组行ESPB(0.5%罗哌卡因30 ml),两组术后均采用PCIA镇痛,配方为:舒芬太尼4μg/kg加氟比洛芬酯150 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50 ml,背景剂量2 ml/h,单次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持续75 h。两组患者保持相同的麻醉深度(BIS维持在40~60),记录苏醒时及术后2、4、6、8、12、24、48、72 h的VAS评分,并记录阻滞消失时间、术后首次按泵时间、有效按泵次数、术后48 h QoR-40生活质量评分、是否补救镇痛、术后恶心呕吐(PONV)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术后阻滞消失时间(15.7±8.4)h较罗哌卡因组(8.9±6.0)h明显延长(P<0.05);术后有效按泵次数(3.4±4.2)次较罗哌卡因组明显减少(5.4±8.1)次(P<0.05)。术后48 h QoR-40生活质量评分、术后首次按泵时间及是否补救镇痛,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单次ESPB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延长阻滞时间,并减少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PCIA有效按泵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疼痛 手术后 超声引导 胸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两点阻滞在高危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朱尤壮 柴军 +4 位作者 杨福全 孟相真 徐琨 康艺涵 秦上媛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35-84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侧路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TAP阻滞在高危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高危老年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侧路TAP阻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侧路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TAP阻滞在高危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高危老年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侧路TAP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TAP阻滞组(联合组)和侧路TAP阻滞组(侧路组)。比较两组手术切皮(T_(1))、打开腹外斜肌腱膜(T_(2))、游离疝囊(T_(3))、分离腹膜前间隙和置入补片(T_(4))、缝合腹横筋膜(T_(5))、缝合腹外斜肌腱膜(T_(6))、皮肤切口闭合(T_(7))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术后2、4、6、8、12和24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比较补救镇痛药的累计消耗量;比较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T_(3)~T_(5)时联合组VAS疼痛评分低于侧路组(P<0.05)。术后4、6和8 h联合组活动时VAS评分低于侧路组(P<0.05)。术后24 h内两组静息时VA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补救镇痛药的累计消耗量低于侧路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两点阻滞可作为一种安全的术中替代性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腹股沟 超声引导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改良超声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背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军珍 浦少锋 +4 位作者 徐永明 周瑾 吕莹莹 李晨 杜冬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观察改良超声引导下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在治疗腰背痛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行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medial branch block,MBB)的腰背痛病人64例。对所有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腰椎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按照... 目的:观察改良超声引导下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在治疗腰背痛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行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medial branch block,MBB)的腰背痛病人64例。对所有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腰椎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按照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不同的阻滞技术,分为常规两针两点组(TT组)和改良一针两点组(OT组),每组32例。记录每例病人单侧操作需要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小时和治疗后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以治疗后2周VAS评分下降50%和ODI评分下降40%为治疗有效,计算单次治疗有效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病人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腰椎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OT组阻滞时间快于TT组(P<0.05),两组病人单次治疗后1小时和治疗后2周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OT组在治疗后1小时和2周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TT组(P<0.05)。OT组和TT组病人单次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和47%(P<0.05)。OT组病人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TT组2例病人在穿刺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过程中出现下肢神经刺激症状。结论:改良“一针两点法”有效解决了目前超声引导下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实践操作中存在的困难,短期内可显著改善腰背痛病人VAS评分和ODI评分,但还需大样本和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腰背痛
下载PDF
模拟培训在超声引导区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增茂 孔昊 +3 位作者 张锋 李雪 黄达 张鸿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模拟培训在超声引导区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0名麻醉科学员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学员。试验组采用传统教学联合模拟培训,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模拟培训在超声引导区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0名麻醉科学员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学员。试验组采用传统教学联合模拟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评价包括理论考核、解剖绘图评分、模特超声图像获取及解剖结构识别的熟练度评分、单纯神经识别评分和猪肉模型超声引导下靶区穿刺。主要观察指标是猪肉模型靶区穿刺时间。考核评分等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试验组学员猪肉模型靶区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188.0(53.5)秒比219.0(70.5)秒],试验组学员错误累积评分总和低于对照组[5.5(4.5)分比10.0(8.5)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6和0.001)。试验组学员解剖绘图、超声图像获取及解剖结构识别熟练度和单纯神经识别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3.8±5.4)分比(28.5±6.1)分,(37.8±5.9)分比(24.5±7.4)分,(7.1±1.9)分比(4.6±2.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模拟培训有助于提高麻醉科学员超声引导区域麻醉的技巧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学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模拟培训 评价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秦朝生 李爱国 +1 位作者 林澄 柳元铭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9年第2期223-226,233,共5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浓度与容量的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时对老年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为确定使用合适的罗哌卡因的剂量与容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拟行右上肢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0.375%罗哌卡因20 mL...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浓度与容量的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时对老年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为确定使用合适的罗哌卡因的剂量与容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拟行右上肢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0.375%罗哌卡因20 mL组(A组)和0.5%罗哌卡因15 mL(B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记录和比较2组臂丛各主要神经根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并观察与比较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M型超声测量阻滞前和阻滞后30 min时2组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的右侧膈肌移动度,通过观察膈肌移动度的变化来反映膈肌麻痹情况,计算和比较2组膈肌麻痹率。结果 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P<0.05);2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30 min后A组和B组分别有20例(66.7%)和19例(63.3%)出现平静呼吸时部分或完全膈肌麻痹,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深呼吸状态时B组膈肌完全麻痹发生率明显高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75%罗哌卡因20 mL与0.5%罗哌卡因15 mL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均有理想的臂丛阻滞效果,而0.375%罗哌卡因20 mL在深呼吸时引起的膈肌麻痹较少,为罗哌卡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罗哌卡因 膈肌麻痹
下载PDF
经CT引导下臭氧注射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继群 黄红丽 代龙玉 《黑龙江医学》 2019年第11期1344-1346,共3页
目的评价经CT引导下臭氧注射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102例,B组100例。A组采用经CT引导下臭氧注射... 目的评价经CT引导下臭氧注射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102例,B组100例。A组采用经CT引导下臭氧注射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B组采用经CT引导下单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每周治疗一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4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经CT引导下臭氧注射联合椎旁神经阻滞及单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明显疗效,短期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无明显差异,长期治疗臭氧注射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效果更为突出,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神经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引导
下载PDF
超声引导区域麻醉在腰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张腾蛟 华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196-1200,共5页
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往往面临着重度疼痛威胁,口服或注射镇痛药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或者面临严重的并发症。区域麻醉的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小,性价比高。文章对椎管内麻醉、椎旁神经阻滞,同时也对近几年屡见报道的椎板后阻滞、多裂肌平... 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往往面临着重度疼痛威胁,口服或注射镇痛药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或者面临严重的并发症。区域麻醉的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小,性价比高。文章对椎管内麻醉、椎旁神经阻滞,同时也对近几年屡见报道的椎板后阻滞、多裂肌平面阻滞、胸腰筋膜间平面(thoracolumbar interfascial plane,TLIP)阻滞和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在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等区域麻醉技术的解剖基础、操作要点、临床应用进行系统综述,对它们的操作性、安全性、镇痛效果及发展前景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腰椎后路手术 超声引导 区域麻醉 疼痛管理
原文传递
面神经阻滞技术在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中国疼痛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冰 严敏 +11 位作者 林慧丹 杜鑫丹 马柯 夏令杰 赵森明 赵娴 黄浩 姚明 姚鹏 段宝霖 樊碧发 张达颖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52-159,共8页
面神经阻滞技术可用于治疗多种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本指南基于面神经的解剖和功能,列举面神经阻滞的适应证、禁忌证、阻滞技术操作方法、并发症防治和注意事项,为临床医生开展面神经阻滞治疗操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 面神经 解剖学 神经传导阻滞 面瘫分级标准 面肌痉挛分级标准 影像引导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动脉瘤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雪芬 王贵 徐春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动脉瘤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开...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动脉瘤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毕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6 h和术后24 h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反映脑血管痉挛情况;术后24 h抽取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血标本检测和计算脑氧代谢指标,包括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和脑氧摄取率;术后24 h抽取肘静脉血检测IgG、IgA和IgM;术后随访1周,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和24 h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8±8.2)cm/s比(123.5±9.9)cm/s和(89.7±5.3)cm/s比(118.9±7.1)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24 h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脑氧摄取率、IgG、IgA和IgM明显高于对照组[0.704±0.035比0.598±0.058、(57.5±6.5)%比(49.7±3.6)%、(12.5±0.3)mg/L比(5.0±0.1)mg/L、(5.5±0.3)mg/L比(2.1±0.1)mg/L和(4.3±0.3)mg/L比(1.9±0.2)mg/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8±3.2)ml/L比(58.3±8.6)ml/L和5.0%(2/40)比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动脉瘤脑出血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能有效改善脑血流,确保脑氧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 神经传导阻滞 动脉瘤 破裂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神经阻滞结合按摩治疗粘连期肩周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燕伟 刘占平 +1 位作者 黄娜 张战涛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0期1591-1595,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神经阻滞结合按摩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门诊收治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治疗...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神经阻滞结合按摩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门诊收治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结合按摩治疗,对照组给予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价]、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表(以下简称Neer评分)评价]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e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92.1%,治疗组有效率为98.4%,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神经阻滞结合按摩治疗粘连期肩周炎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期肩周炎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肩袖间隙 按摩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健 叶西就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5期604-608,共5页
近些年来,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国内迅速发展,不过大多数仍为外周神经及浅神经阻滞,躯干神经和深部神经阻滞所见不多。而近十年以来,超声引导下的腰方肌阻滞(QLB)在国外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广泛的运用。反观国内的情况,极少有关于QLB... 近些年来,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国内迅速发展,不过大多数仍为外周神经及浅神经阻滞,躯干神经和深部神经阻滞所见不多。而近十年以来,超声引导下的腰方肌阻滞(QLB)在国外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广泛的运用。反观国内的情况,极少有关于QLB的病例报导及相关论文,这一篇综述,回顾了QLB的发展历程,结合目前国内外的最新资料,展示QLB的解剖关系,并分析QLB的相关入路以及有效性、安全性及并发症,解答相关的疑惑,给现实的医疗活动提供依据,并为未来的研究设计指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 阻滞 超声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稳定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中的作用
14
作者 王彬彬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稳定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拟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不同的镇痛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静脉自控镇痛,观...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稳定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拟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不同的镇痛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术后不用时点(术后即刻、术后4 h、术后12 h)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血流动力学水平[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即刻,两组NR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 NRS上升,术后12 h NRS下降,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即刻,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12 h MAP、HR下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中,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应激反应 疼痛程度
原文传递
北京市“街区指引”创新:国土空间规划总规与详规的传导和统筹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珊珊 杨贺 +1 位作者 徐碧颖 徐勤政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82,共5页
北京市为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其新特征,创新性地提出介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的“街区指引”衔接工作层级。基于北京市“街区指引”市级技术规程、各区成果汇总和管理运行机制等实践探索,总结出“街区指引”工作的五大关键任务和... 北京市为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其新特征,创新性地提出介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的“街区指引”衔接工作层级。基于北京市“街区指引”市级技术规程、各区成果汇总和管理运行机制等实践探索,总结出“街区指引”工作的五大关键任务和创新做法:一是划定模块化空间网格,以街区边界衔接空间和管理逻辑;二是落实规模差异化管控,以街区分类合理化引导规划编制;三是强化规模结构性优化,以有限指标的精细化监管夯实底账;四是严守公益性设施底线,以应落尽落的总体要求保障民生;五是保持时效性和准确性,以运行维护机制动态化推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街区指引 规划传导与衔接 北京市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责任神经阻滞联合局部皮下注射局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丽萍 郝利军 +2 位作者 郭寅南 高见 米俊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63-267,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责任神经阻滞联合皮下注射局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疼痛门诊诊治的数字等级评分法(NRS)≥6分且病程>1个月的PHN患者共140例,按病...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责任神经阻滞联合皮下注射局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疼痛门诊诊治的数字等级评分法(NRS)≥6分且病程>1个月的PHN患者共140例,按病程长短分为4组(1~3个月66例;3~6个月36例;6~12个月20例;>12个月18例),均于超声引导下行责任神经阻滞联合皮下注射局麻药。将不同剂量(2~20 ml)的浓度为0.8%~1.0%利多卡因注入靶点。神经阻滞结束后将浓度为0.25%利多卡因,于患者最痛区行扇形及围绕边界的皮下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最后1次治疗后的NRS评分;通过NRS评分的加权值分析不同病程组的优效率、良效率和无效率;观察并发症的类型及严重程度。结果:治疗次数3~20次,平均治疗次数(7.7±3.5)次;NRS评分由治疗前的(8.0±0.9)分下降为治疗结束后(2.9±1.5)分,其中NRS下降为0~3分患者93例;超声引导责任神经阻滞联合皮下注射治疗PHN的总体有效率为89.3%(125/140例)。各病程组间优效率、良效率和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98,P=0.125);41例患者在皮下注射区域出现皮下瘀血,均在治疗后2周内恢复。结论:超声引导责任神经阻滞联合皮下注射局麻药是治疗PHN安全有效的方法,在长病程PHN患者仍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注射 皮下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超声引导下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管伟 李希明 +1 位作者 刘中凯 王月兰 《精准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83-485,489,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择期于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次ESPB组(E组)和肋间神经阻滞(INB)组(I组),每组各30例。E组患者麻...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择期于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次ESPB组(E组)和肋间神经阻滞(INB)组(I组),每组各30例。E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ESPB(5g/L罗哌卡因30mL),I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INB(5g/L罗哌卡因30mL)。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h(T0)、6h(T1)、12h(T2)、24h(T3)、48h(T4)静息和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同时观察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I组比较,E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缩短(t=6.023,P<0.05)。与I组比较,E组患者术后T1、T2时间点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F=4.588~5.640,P<0.05)。与I组比较,E组患者PCIA泵按压次数显著减少(t=2.455,P<0.05)。与I组比较,E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χ^2=6.298,P<0.05);而两组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气胸、局麻药中毒、内脏损伤、全脊麻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单次ESPB可安全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并且镇痛效果良好,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肋间肌 神经传导阻滞 超声引导 镇痛 肺切除术 胸腔镜检查
下载PDF
幼儿积木游戏中建构认知类问题的表征及指导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航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积木游戏中的建构认知类问题可分为决策类、设计类和疑难排除类三类。建构认知类问题的表征涉及试误、类比及分析、顿悟等内容,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幼儿有关建构的知识及其结构化程度,问题的种类、难度、数量和呈现方式等。教师可通过... 积木游戏中的建构认知类问题可分为决策类、设计类和疑难排除类三类。建构认知类问题的表征涉及试误、类比及分析、顿悟等内容,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幼儿有关建构的知识及其结构化程度,问题的种类、难度、数量和呈现方式等。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问题解决共同体形成、丰富幼儿的积木建构经验、提高幼儿建构知识的结构化程度、提升问题表征的表象化和清晰化水平等方式来促进幼儿问题表征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木游戏 建构认知类问题 问题表征 指导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副神经阻滞联合内热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近期疗效
19
作者 张建 丁祥 +2 位作者 杨小龙 柳远 周小军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26-431,共6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副神经阻滞联合内热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副神经阻滞联合内热针组(联合组,n=24)和内热...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副神经阻滞联合内热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副神经阻滞联合内热针组(联合组,n=24)和内热针组(内热针组,n=24)。联合组的患者在每次副神经阻滞完成后第2日行同侧内热针治疗。内热针组仅采用颈部内热针导热治疗。两组各治疗2次。于治疗前1 d、全部治疗完成后第1 d、2周、1个月时分别记录并观察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颈痛量表(NPQ)评分,并在全部治疗完成后1个月时,根据VAS评分与NPQ评分,以及患者的主观症状评估疗效。记录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如全脊髓麻醉、局麻药中毒等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全部治疗结束后第1日两项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副神经阻滞联合内热针组在全部治疗完成后第1日两项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内热针组(P<0.05),两组患者在全部治疗完成后2周、1个月时两项评分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全脊髓麻醉、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副神经阻滞联合内热针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在治疗完成后2周、1个月时,与内热针治疗相比,两者疗效相当,提示副神经阻滞并无优化内热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内热针疗法 颈型颈椎病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低浓度罗哌卡因术前持续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效果分析
20
作者 王琼华 饶传华 何高玉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低浓度罗哌卡因术前持续髂筋膜阻滞在髋部骨折患者术前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次髂筋膜间隙阻滞(S组),持续髂筋膜阻滞(F组)和口服镇痛药...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低浓度罗哌卡因术前持续髂筋膜阻滞在髋部骨折患者术前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次髂筋膜间隙阻滞(S组),持续髂筋膜阻滞(F组)和口服镇痛药物组(B组),各40例。结果与B组患者比较,F组与S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S组患者比较,F组患者12 h前NRS评分无明显差异,12 h后NR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B组患者比较,F组和S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但F组和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比较,F组和S组患者对镇痛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但F组和S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持续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持续稳定降低术前VAS评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镇痛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阻滞 髋部骨折 镇痛 超声引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