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碳源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标粗水体生物絮团的结构、营养成分、细菌群落及其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哲 杨章武 +2 位作者 葛辉 陈辉辉 卓吓晃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9-649,共11页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育苗标粗阶段生物絮团形成所需要的适合碳源,设计3种不同碳源添加组(葡萄糖组、淀粉组和蔗糖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实验期20 d,以分析不同碳源添加后对水体生物絮团的形成、营养成分、细菌群落结构及水质指标的影...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育苗标粗阶段生物絮团形成所需要的适合碳源,设计3种不同碳源添加组(葡萄糖组、淀粉组和蔗糖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实验期20 d,以分析不同碳源添加后对水体生物絮团的形成、营养成分、细菌群落结构及水质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碳源添加量均为投喂量的80%时,形成的生物絮团可有效调节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水平。3个碳源添加组水样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淀粉组水样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浓度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蔗糖组;最终对虾存活率统计结果显示,葡萄糖组、淀粉组、蔗糖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2.9%、54.2%、69.8%和44.3%;淀粉组的生物絮团沉降体积(BFV)显著低于葡萄糖组,蔗糖组BFV最高,在13~15 d后3组均趋于稳定;葡萄糖组和蔗糖组的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淀粉组,葡萄糖组和蔗糖组则差异不显著;葡萄糖组和蔗糖组生物絮团中组氨酸、精氨酸、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和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都显著高于淀粉组;葡萄糖组、淀粉组和蔗糖组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分别为0.93、0.89和0.92。3种类型生物絮团在门级水平的细菌群落共有18余种,其中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在各组占有比例均最高,淀粉组拟杆菌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蔗糖组浮霉菌门和放线菌门含量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淀粉组。研究表明,添加不同碳源可影响水体生物絮团的形成、营养成分、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不同程度地改善水质。以必须氨基酸指数及存活率为评价指标,则葡萄糖和蔗糖都是凡纳滨对虾育苗标粗水体中适宜的碳源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物絮团 碳源 氨基酸 群落结构 宏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生物絮团对养殖水体水质和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志斐 王广军 +5 位作者 余德光 卢炳国 谢骏 郁二蒙 夏耘 种香玉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3-512,共10页
为探讨生物絮团对养殖水体水质和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影响,采用水质分析和Biolog-ECO技术,分析了葡萄糖强化养殖水体培育生物絮团的过程中水质指标和微生物碳代谢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成熟的生物絮团有效降低了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 为探讨生物絮团对养殖水体水质和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影响,采用水质分析和Biolog-ECO技术,分析了葡萄糖强化养殖水体培育生物絮团的过程中水质指标和微生物碳代谢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成熟的生物絮团有效降低了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水平,并显著提高了养殖水体的总固体悬浮物(TSS)含量。(2)对照组和生物絮团组水体微生物样品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在培养108 h后趋于稳定,生物絮团组AWCD高出对照组18%;同时生物絮团系统水体微生物提高了对聚合物类和碳水化合物类的代谢强度;对比2组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指数发现,生物絮团组Shannon-Wie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2组水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PCA分析表明,主成分1(PC1)贡献度为66.9%,主成分2(PC2)贡献度为12.4%,2组水体微生物差异较大,碳代谢功能差异显著。因此,养殖水体应用生物絮团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水质,增加水体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影响水体微生物代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生物絮团 微生物群落 Biolog-ECO 碳代谢特征
原文传递
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零水交换养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超 潘鲁青 张开全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9,共9页
研究了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零水交换养殖系统中应用技术。实验设置为2个处理组:生物絮团+100%投饵组、生物絮团+75%投饵组,每个处理组设置2个平行组。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碳源池塘生物絮团沉降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实验40-80d内... 研究了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零水交换养殖系统中应用技术。实验设置为2个处理组:生物絮团+100%投饵组、生物絮团+75%投饵组,每个处理组设置2个平行组。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碳源池塘生物絮团沉降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实验40-80d内生物絮团沉降量无显著差异(P〉0.05),并保持稳定的状态;各实验组池塘TAN和NO-2-N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30d、50d时达到最大值,而且所有水质指标均符合对虾健康生长的要求;异养菌和弧菌数量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100%投饵和75%投饵2个实验组相近。各实验组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数量、血浆抗菌、溶菌活力和血浆、肝胰脏T-AOC、SOD、GSH活力和GSH/GSSG在养殖期间随时间变化不显著(P〉0.05),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数量100%投饵组〉75%投饵组,抗菌、溶菌活力无明显差异(P〉0.05),而血浆T-AOC、SOD活力均为75%投饵组〉100%投饵组,GSH活力和GSH/GSSG则差异不显著,各实验组肝胰脏所有抗氧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减少投饵对凡纳滨对虾生物学体长、体质量和养殖产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75%投饵与100%投饵处理组饵料系数分别为1.1、1.4,亩利润分别为2789、3141元,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16、1:2.52。由此可见,添加有机碳源培育生物絮团,可以有效的调控水质,而且在减少投饵情况下生物絮团养殖凡纳滨对虾可基本保持正常的生理健康水平,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投入产出比,提高养殖效益,是一种清洁健康的对虾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物絮团 零水交换 生理健康 养殖效益
原文传递
16SrDNA克隆文库解析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培育池中生物絮团的细菌群落结构 被引量:14
4
作者 任利华 李斌 +5 位作者 孙国华 张秀珍 杨建敏 姜芳 刘丽娟 刘兆存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7-205,共9页
通过采集东营和蓬莱地区采用生物絮团技术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培育池(DYt和PLt)及其对照池(DYc和PLc)海水样品,构建细菌16S r DNA克隆文库,对其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个文库Coverag... 通过采集东营和蓬莱地区采用生物絮团技术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培育池(DYt和PLt)及其对照池(DYc和PLc)海水样品,构建细菌16S r DNA克隆文库,对其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个文库Coverage值在34.7%—54.8%之间,文库丰富度指数(Chao)66.2—314.1,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3.01—4.07变动,Pielou均匀度指数0.68—0.85,样品的细菌群落均具有很高的多样性,蓬莱仿刺参苗种培育池细菌多样性均高于东营;生物絮团文库中细菌包括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八个菌门和未知类群,黄杆菌群(Flavobacteria)、α-变形菌群(Alphaproteobacteria)和芽孢杆菌群(Bacilli)为主要优势菌群;DYt和PLt处理组文库细菌多样性减少并出现特征菌群,生物絮团调控技术改变了仿刺参苗种培育环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生物絮团的细菌群落结构研究,为揭示生物絮团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有效利用提供研究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克隆文库 细菌群落结构 生物絮团 仿刺参育苗池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中三种生物絮团的菌群多样性及Tax4Fun基因功能预测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哲 杨章武 +3 位作者 葛辉 杜秀萍 卓吓晃 许智海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6-796,共11页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育苗期水体中3种生物絮团的形成过程、水质净化效果、菌群结构及功能,实验通过测定各组絮团含量和水质指标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葡萄糖组、淀粉组和蔗糖组生物絮团的不同特...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育苗期水体中3种生物絮团的形成过程、水质净化效果、菌群结构及功能,实验通过测定各组絮团含量和水质指标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葡萄糖组、淀粉组和蔗糖组生物絮团的不同特征。结果显示,各组形成的生物絮团可有效调节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水平。在3个碳源添加组水样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碳源组中淀粉组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浓度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蔗糖组(P<0.05);淀粉组的生物絮团沉降体积(BFV)显著低于葡萄糖组(P<0.05),蔗糖组BFV最高,3组粒径大小呈现:蔗糖组>葡萄糖组>淀粉组;3组样品分别测得553、515和542个OTU,菌群丰度指数Chao1、Shannon值葡萄糖组>蔗糖组>淀粉组。各组菌群在门水平中,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为各组优势菌门,3个菌门在各组中占比分别达到91.7%、97.6%和88.7%。在属级水平中,葡萄糖组中Oceanicella属为优势菌属,占比最高为18.4%,淀粉组中丰度较高的Muricauda、Cyclobacterium属,占比分别为9.8%和5.9%,均高于葡萄糖组和蔗糖组。在蔗糖组中Rhodopirellula属具有较高占比,较葡萄糖组和淀粉组分别高1.8%和4.1%。通过Tax4Fun法在3组中检测到细胞新陈代谢、遗传信息加工和环境信息处理等基因功能。这些功能基因在葡萄糖组中的丰度均高于蔗糖组和淀粉组。各项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中生物絮团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能提高水体菌群多样性,其中以葡萄糖作为碳源效果最好,生物絮团技术对于维持水质与水体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物絮团 菌群结构 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凡纳滨对虾育苗中生物絮团细菌群落结构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章武 杨铿 +2 位作者 张哲 李正良 葛辉 《福建水产》 2015年第2期91-97,共7页
在凡纳滨对虾育苗生产中,以蔗糖作为添加碳源促进育苗水体形成生物絮团。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生物絮团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在门、纲和属的水平上,通过检测絮团的细菌物种丰度及优势菌种的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相同,但所占... 在凡纳滨对虾育苗生产中,以蔗糖作为添加碳源促进育苗水体形成生物絮团。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生物絮团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在门、纲和属的水平上,通过检测絮团的细菌物种丰度及优势菌种的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相同,但所占比例有所差异。其中具有清污作用的变形菌纲在实验组所占比例为16.2%,对照组为14.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作为常见病原菌的假交替单胞菌属和弧菌属,在实验组所占比例分别是1.3%和0%,而在对照组分别为1.4%和0.1%,实验组的病原菌比例低于对照组。本文为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育苗 生物絮团 细菌群落 宏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怖青 江兴龙 郑伟刚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8,共6页
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病害频发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生物絮团技术(BFT)具有净化水质、提高饵料利用率及病害防控等优点,被认为是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健康生态养殖技术,... 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病害频发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生物絮团技术(BFT)具有净化水质、提高饵料利用率及病害防控等优点,被认为是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已在国内外得到一定规模的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絮团的形成与培养、生物絮团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认为,BFT能够改良水质、节约养殖用水、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对象存活率、增加养殖产量和效益;将BFT与生物膜技术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维持养殖水体中适宜的生物絮团含量,避免生物絮团的过量沉积,并能提高水质改良及增产增收的应用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水产养殖 水质改良 生物膜
下载PDF
添加不同碳源对零换水养殖系统中团头鲂鱼种生长、肠道生化指标和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江晓浚 孙盛明 +5 位作者 戈贤平 朱健 李冰 张成锋 缪凌鸿 董玉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3-1122,共10页
为探究添加不同碳源物质所形成的生物絮团对团头鲂鱼种生长、消化酶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设计5个不同碳源物质的添加组[淀粉组、葡萄糖组、蔗糖组、甜蜜素组和复合碳源组(葡萄糖∶淀粉=1∶1)],其中淀粉组为对照组,每个碳源添加组设置... 为探究添加不同碳源物质所形成的生物絮团对团头鲂鱼种生长、消化酶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设计5个不同碳源物质的添加组[淀粉组、葡萄糖组、蔗糖组、甜蜜素组和复合碳源组(葡萄糖∶淀粉=1∶1)],其中淀粉组为对照组,每个碳源添加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水泥池投放团头鲂鱼种20尾,初始体质量为(36.74±0.82)g,实验期为8周。结果发现:(1)形成的生物絮团可以有效地调节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水平;(2)与对照组相比,葡萄糖组团头鲂鱼种的鱼体末质量显著提高23.1%,增重率显著提高39.4%,特定生长率也显著提高23.6%,饲料系数显著降低28.1%,但存活率并没有显著差异;(3)肠道组织光镜观察表明,团头鲂鱼种肠道单层柱状上皮附近存在未消化的生物絮团;(4)添加不同碳源形成的生物絮团对团头鲂鱼种体成分没有显著的影响;(5)复合碳源组的肠道总蛋白酶的活性(3.64±0.53)U/mg显著高于对照组275.3%,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淀粉组)289.2%、葡萄糖组166.7%和蔗糖组860%;(6)葡萄糖组的团头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238.67±13.63)U/m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SOD活性72.5%,葡萄糖组团头鲂的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为(192.31±17.06)U/m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CAT活性40.4%,与对照组的丙二醛(MDA)水平相比,葡萄糖组、蔗糖组、甜蜜素组和复合碳源组分别显著降低了69.0%、59.7%、38%.0和48.8%。研究表明,水体中添加葡萄糖为碳源能显著提高团头鲂鱼种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水平,并有效改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碳源 生长 消化酶 抗氧化 生物絮团
下载PDF
基于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的零换水养殖系统对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范鹏程 徐武杰 +6 位作者 文国樑 徐煜 许云娜 李卓佳 杨铿 张建设 曹煜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33-2840,共8页
【目的】探讨在零换水条件下开展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的可行性,为后续推动对虾零换水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的规模化产业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封闭式串联养殖池系统,凡纳滨对虾虾苗放养密度690尾/m^3,养殖周期91 d(13周),以生物... 【目的】探讨在零换水条件下开展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的可行性,为后续推动对虾零换水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的规模化产业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封闭式串联养殖池系统,凡纳滨对虾虾苗放养密度690尾/m^3,养殖周期91 d(13周),以生物絮团技术调控养殖水质,养殖全程不换水,定期监测与分析养殖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及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经13周的零换水养殖后,凡纳滨对虾平均存活率为(83.90±2.74)%,收获规格平均为14.50±0.99 g/尾,单位水体对虾产量平均为8.39±0.48 kg/m^3,饲料系数平均为1.25±0.06,养殖对虾单产平均耗水量为120.00±6.38 L/kg。从养殖第7周起,水体中生物絮团量维持在18.2~30.4 mL/L,pH基本维持在7.31~7.60,总碱度在116~224 mg/L范围内波动变化,总氨氮(TAN)浓度降低至0.45 mg/L以下并保持至试验结束,亚硝酸盐氮(NO2-N)浓度保持低于0.70 mg/L,硝酸盐氮(NO3-N)浓度呈持续上升趋势,至试验结束时接近135.0 mg/L。养殖水体中的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异养细菌从第9周后一直维持在×10^6CFU/mL的数量级水平,弧菌从第7周后一直维持在×10^2CFU/mL的数量级水平。【结论】科学运用生物絮团技术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质进行原位调控能实现高密度零换水的高效健康养殖,还可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推动对虾养殖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高密度养殖 零换水 微生物调控 生物絮团
下载PDF
生物絮团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生长、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盛明 戈贤平 +2 位作者 朱健 江晓浚 张武肖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5,共7页
为了研究零换水条件下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的碳氮比(C/N),以及不同C/N形成的生物絮团对团头鲂生长、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本实验设计4个不同C/N实验组,包括投喂基础饲料(C/N=8... 为了研究零换水条件下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的碳氮比(C/N),以及不同C/N形成的生物絮团对团头鲂生长、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本实验设计4个不同C/N实验组,包括投喂基础饲料(C/N=8∶1)的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上添加葡萄糖的处理组,其中将处理组的C/N分别调整为12∶1(C/N12)、16∶1(C/N16)和20∶1(C/N20)。结果显示,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肠道的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实验组中团头鲂肠道的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技术应用于团头鲂养殖适宜的C/N应不低于16,该条件下形成的生物絮团能有效提高团头鲂生长、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团头鲂 碳氮比(C/N) 消化酶 免疫酶
下载PDF
几种不同碳源对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技术育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章武 张哲 +3 位作者 葛辉 李正良 卓吓晃 林跃宗 《福建水产》 2015年第5期347-352,共6页
为提高凡纳滨对虾种苗生产的生态化水平,分别以蔗糖、葡萄糖、淀粉为添加碳源,添加量为投饵量的50%,同时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在1 000 L的水体中进行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技术育苗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碳源组絮团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不添加碳... 为提高凡纳滨对虾种苗生产的生态化水平,分别以蔗糖、葡萄糖、淀粉为添加碳源,添加量为投饵量的50%,同时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在1 000 L的水体中进行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技术育苗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碳源组絮团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不添加碳源和芽孢杆菌),且蔗糖组絮团的形成比淀粉组和葡萄糖组早;蔗糖组和葡萄糖组的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淀粉组,其亚硝酸盐峰值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5.4%和31.4%,且未换水即自行下降;添加碳源各组絮团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粗蛋白含量最高的蔗糖组达到32.6%。仔虾幼体P14时,葡萄糖组和蔗糖组的仔虾体长分别比对照组增长22.8%和19.2%(P<0.01),差异极显著。表明在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技术育苗中,蔗糖和葡萄糖作为添加碳源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育苗 生物絮团 碳源
下载PDF
碱度对水产养殖絮体生物学特性及氨氮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涛 罗国芝 +1 位作者 谭洪新 陈伟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1-428,共8页
在异位式生物絮凝反应器中,添加鳗鲡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收集的残饵粪便进行生物絮体培养,用碳酸氢钠和1mol/L HCl控制反应器中的碱度水平(以CaCO3计)为:a组≥250mg/L、b组150~200mg/L、c组75~100mg/L,研究碱度对絮体形成过程中3种形态氮... 在异位式生物絮凝反应器中,添加鳗鲡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收集的残饵粪便进行生物絮体培养,用碳酸氢钠和1mol/L HCl控制反应器中的碱度水平(以CaCO3计)为:a组≥250mg/L、b组150~200mg/L、c组75~100mg/L,研究碱度对絮体形成过程中3种形态氮含量、絮体的氮素转化及粗蛋白、粗脂肪和胞外聚合物含量的影响,用IlluminaMiseq测序技术检测了絮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试验结果表明,碱度150~200mg/L试验组絮体氮素转化率[(70.84±7.67)%]、粗蛋白含量[(36.74±0.59)%]、疏松结合胞外聚合物和紧密结合胞外聚合物中蛋白质与多糖比和絮体原核、真核微生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优于其他试验组。将碱度提高至逾150mg/L,可促使反应器中的硝化作用。3组絮体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原核微生物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和Saccharibacteria门,3个试验组中变形菌门的比例分别为45.96%、27.81%、80.07%;絮体真核微生物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优势菌群为子囊菌门和纤毛虫门,3个试验组中纤毛虫门的比例分别为7.24%、0.43%、14.85%。异位式生物絮体培养过程中碱度应控制在150mg/L以上时,絮体微生物多样性增加,氮素转化效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度 残饵粪便 生物絮体 IlluminaMiseq测序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红桥 管崇武 张宇雷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3期116-120,共5页
为探索在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下,不同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水质情况的影响,实验选用平均体重0.08 g,体长18 mm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分别为A组280尾/m^(2)、B组340尾/m^(2)、C组400尾/m^(2),每个密度进行使用2个平行对比实验,实验周... 为探索在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下,不同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水质情况的影响,实验选用平均体重0.08 g,体长18 mm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分别为A组280尾/m^(2)、B组340尾/m^(2)、C组400尾/m^(2),每个密度进行使用2个平行对比实验,实验周期50 d。结果表明:A组为适宜密度,其养殖终末平均体重4.16 g、体长79.6 mm,成活率88.95%,饲料系数1.1,均优于B组和C组。试验期间养殖水体水质情况也优于较高密度的B组和C组。研究表明:可以将280尾/m^(2)的养殖密度作为养殖投放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密度 生物絮团 生长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墨吉明对虾免疫、生长和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博 秦海鹏 +5 位作者 廖栩峥 胡世康 赵吉臣 何子豪 陈兆明 孙成波 《渔业现代化》 CSCD 2019年第6期61-67,共7页
为研究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墨吉明对虾免疫、生长和水质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质量为(2.46±0.39)g的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设置100尾/m^3、300尾/m^3、700尾/m^33个养殖密度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间不... 为研究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墨吉明对虾免疫、生长和水质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质量为(2.46±0.39)g的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设置100尾/m^3、300尾/m^3、700尾/m^33个养殖密度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间不添加有机碳源、零换水,周期30 d。试验结果显示,养殖密度对墨吉明对虾不同组织的免疫指标产生影响,表现为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肝胰腺中,酸性磷酸酶(ACP)活力逐渐升高,碱性磷酸酶(AKP)活力逐渐降低,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肌肉中,SOD和ACP活力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CAT活力逐渐降低;对虾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质量增长、体质量特定增长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存活率也降低;水质指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各水质指标的变化幅度升高,水质稳定性变差。研究表明,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显著影响墨吉明对虾免疫相关酶活力、生长和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吉明对虾 密度 生物絮团 免疫 生长 水质
下载PDF
生物絮团对水产动物生长、消化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于哲 李良 +4 位作者 朱瑞 吴莉芳 李民 段晶 王婧瑶 《渔业现代化》 CSCD 2019年第2期15-21,共7页
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具有改善养殖池塘水质、降低饲料转化率、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力等优点,被认为是解决当前集约化养殖问题的有效技术之一,目前已在国内外经济、生态、社会上取得了良好效益。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 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具有改善养殖池塘水质、降低饲料转化率、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力等优点,被认为是解决当前集约化养殖问题的有效技术之一,目前已在国内外经济、生态、社会上取得了良好效益。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生物絮团对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絮团技术能够促进水产动物生长、提高消化酶活力、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升抗氧化能力、节约水资源、降低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将生物絮团技术与其他养殖技术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养殖水体中氮、磷等污染物,提高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生长性能 消化性能 水质指标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泡沫体积与生物絮团及环境的关系
16
作者 宋逸飞 张家松 +2 位作者 李贤 董登攀 宋协法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9-157,共9页
为探究生物絮团(BFT)系统中泡沫体积与生物絮团及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求通过泡沫体积判断生物絮团的运行情况。实验采用3组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进行100 d的实验研究,测定泡沫体积、水体表面张力及水环境因子等参数,选用Pearson相... 为探究生物絮团(BFT)系统中泡沫体积与生物絮团及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求通过泡沫体积判断生物絮团的运行情况。实验采用3组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进行100 d的实验研究,测定泡沫体积、水体表面张力及水环境因子等参数,选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泡沫体积变化与生物絮团、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泡沫体积与总氨氮(TAN)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71。泡沫体积受生物絮团状况影响,与絮团体积(FV)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66。泡沫体积由增转降的日期与生物絮团开始形成的日期高度拟合,二者相差在5 d内。随着生物絮团的形成,泡沫体积逐渐降低。当生物絮团成熟稳定时,泡沫体积会维持在0.0110 m^(3)/t以下(1 t水体生成0.0110 m^(3)泡沫)。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泡沫体积的变化判断生物絮团的运行情况。本研究可提高生物絮团的可控性,对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物絮团 泡沫 环境因子 指示作用
下载PDF
短期存贮温度对生物絮团反硝化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肖定东 刘文畅 +2 位作者 郭衍硕 罗国芝 谭洪新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7,共11页
为探究存贮温度对生物絮团反硝化性能的影响,试验收集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养殖池中的生物絮团,分别密封保存于室温25 ℃(T25组)、低温4 ℃(T4组)、 冷冻-20 ℃(T-20组)和超低温冷冻-80 ℃(T-80组)条件下,为期28 d。初始... 为探究存贮温度对生物絮团反硝化性能的影响,试验收集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养殖池中的生物絮团,分别密封保存于室温25 ℃(T25组)、低温4 ℃(T4组)、 冷冻-20 ℃(T-20组)和超低温冷冻-80 ℃(T-80组)条件下,为期28 d。初始收集到的生物絮团对硝酸盐氮的去除速率为0.71±0.03 mg /(L·h)。保存前7 d,仅T-80组的生物絮团去除速率出现衰减。保存时长超过14 d以后,仅T4组的生物絮团反硝化性能未衰减。保存至第28天,T4组生物絮团对硝酸盐氮的去除速率为0.72±0.01 mg/(L·h),显著高于T25组0.52±0.02 mg/(L·h)、T-20组0.57±0.03 mg/(L·h)和T-80组0.52±0.02 mg/(L·h)。显微结构观察表明,生物絮团保存 7 d与初始相比,T4组和T25组未出现明显变化,死亡细胞比例增加缓慢;保存至第28天,T4组生物絮团轻微变质,死亡细胞比例低,其他组别均出现生物絮团严重变质、死亡细胞比例较高的情况。综上,4 ℃是生物絮团反硝化性能短期保存的适宜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反硝化性能 保存温度 显微结构
下载PDF
生物絮团对养殖环境的清洁作用及对虾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大虎 潘鲁青 王超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3,共7页
本文研究了生物絮团对养殖环境的清洁作用及对虾生理指标的影响。生物絮团实验梯度设置为0、5、10 ml/L,在实验开始后将凡纳滨对虾随机放入氨氮浓度(2.5±0.3)mg/L的实验水槽中,以不添加生物絮团组为对照组,分别于0,6,12,24,48h时... 本文研究了生物絮团对养殖环境的清洁作用及对虾生理指标的影响。生物絮团实验梯度设置为0、5、10 ml/L,在实验开始后将凡纳滨对虾随机放入氨氮浓度(2.5±0.3)mg/L的实验水槽中,以不添加生物絮团组为对照组,分别于0,6,12,24,48h时取对虾血淋巴,鳃丝、肝胰脏样品并进行免疫和解毒代谢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生物絮团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氨氮,来提高虾体免疫活性和解毒代谢能力。各处理组水中氨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24h之后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各处理组虾体血液、肝胰脏、鳃丝中精氨酸酶活力、谷氨酰胺合成酶活力随着生物絮团将水体中氨氮的清除逐渐降低,在24h,凡纳滨对虾鳃丝、血淋巴、肝胰脏中谷氨酰胺合成酶在生物絮团处理组之间以及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并且其活性下降程度与生物絮团浓度成正比。各处理组对虾血细胞数量,吞噬率,溶菌,抗菌活力在施加生物絮团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8h降低在一个较低水平。由此可见,生物絮团对养殖水体中氨氦有明显的清洁作用,并对凡纳滨对虾免疫指标和解毒代谢指标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氨氮 凡纳滨对虾 解毒代谢酶 免疫指标
原文传递
不同饲料投喂量下生物絮团技术对草鱼养殖及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饶毅 徐先栋 +5 位作者 丁立云 章海鑫 张爱芳 周智勇 阙江龙 李涵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51-54,57,共5页
为研究不同饲料投喂量下生物絮团技术对草鱼生长及其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和水质的影响,设计了3个饲料投喂水平的生物絮团技术喂养(添加碳源)试验,以非生物絮团技术喂养(不添加碳源)为对照,试验组的饲料投喂量分别为对照处理的100%(处理A)、... 为研究不同饲料投喂量下生物絮团技术对草鱼生长及其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和水质的影响,设计了3个饲料投喂水平的生物絮团技术喂养(添加碳源)试验,以非生物絮团技术喂养(不添加碳源)为对照,试验组的饲料投喂量分别为对照处理的100%(处理A)、85%(处理B)和70%(处理C),试验周期为36 d,试验期间每隔6 d测一次水质指标,试验结束后测定草鱼的生长指标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处理A的终末均重、增重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B和处理C的终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试验组饲料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方面,处理A和处理B的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处理C的这2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的碱性磷酸酶差异不显著;养殖后期,试验组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都显著低于对照。综上所述,在该试验条件下,生物絮团技术能改善草鱼养殖水质,提高草鱼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但未能提高草鱼饲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喂量 生物絮团 生长 水质 非特异性免疫 草鱼
下载PDF
源自生物絮团产絮凝剂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xt1的鉴定及其脱氮特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盛建海 韩涛 +3 位作者 王骥腾 郑普强 杨敏 徐含颖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5-383,共9页
为了高效进行水体脱氮,本实验从形成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的生物絮团中分离到一株具产絮能力的脱氮菌xt1,经16S r RNA基因测序与生理生化分析确定菌株xt1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 为了高效进行水体脱氮,本实验从形成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的生物絮团中分离到一株具产絮能力的脱氮菌xt1,经16S r RNA基因测序与生理生化分析确定菌株xt1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该菌的脱氮特性。结果表明:菌株xt1最佳碳源为葡萄糖,以其为底物对氨氮、硝态氮去除率分别达95.56%和57.40%。以蔗糖为碳源亦具较高脱氮率,对氨氮、硝态氮去除率分别达69.95%和49.50%;该菌能利用有机氮加速生长,添加0.25%、0.5%、1%和2%的蛋白胨能促进OD600,分别达到0.925、1.034、1.103和1.314,均高于未加蛋白胨下的生长,且氨氮去除率均超过90%,硝态氮去除率均超过88%;该菌能适应20—200mg/L无机氮浓度;该菌能以NH4+-N、NO2–-N或NO3–-N为唯一氮源进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反应84h去除率分别达到94.16%、47.60%和91.17%。其中,该菌的硝化形式是将氨氮转化为气态氮脱除,其硝态氮反硝化形式是先将硝态氮转化为亚硝氮,再以气态氮脱除。在进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同时,菌株xt1体现絮凝特性,絮凝率最高分别达到82.28%、73.15%和75.60%;此外,添加该菌于养殖水体中能加速生物絮团形成,同时提高脱氮率。各项结果表明,菌株xt1可作为水产养殖水体脱氮的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絮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脱氮 生物絮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