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那鲁肽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瑞 高飞 +2 位作者 苏妍 孔德博 吴护群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观察贝那鲁肽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79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采用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仅口服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39例联合皮下注射贝那鲁肽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 目的观察贝那鲁肽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79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采用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仅口服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39例联合皮下注射贝那鲁肽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和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CRP、ET-1、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的FBG、Hb A1c、2 h PG和BMI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的血糖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鲁肽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磷酸西格列汀,能更显著降低血糖,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鲁肽 西格列汀 肥胖 2型糖尿病 血糖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贝那鲁肽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糖尿病对患者血清mir-155、IGFBP-3水平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辛丽娟 宁建峰 +5 位作者 唐宏霞 左源渊 夏冬 彭一 吴嘉鸣 鲍喜静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826-1830,共5页
目的:探究贝那鲁肽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糖尿病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微小RNA-155(mir-155)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PCO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 目的:探究贝那鲁肽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糖尿病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微小RNA-155(mir-155)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PCO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FIns)、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等,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155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IGFBP-3水平。Pearson法分析治疗后mir-155与IGFBP-3及与各代谢指标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血清FPG、糖化血红蛋白、FIns、LH、睾酮、mir-155及HOMA-IR、BMI均降低,IGFBP-3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mir-155与HOMA-IR、BMI、糖化血红蛋白、FIns、FPG呈正相关,IGFBP-3与HOMA-IR、BMI、糖化血红蛋白、FIns、FPG呈负相关,血清mir-155与IGFBP-3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贝那鲁肽治疗肥胖型PCOS合并糖尿病后患者血清mir-155水平下降、IGFBP-3水平上升,mir-155、IGFBP-3可能成为肥胖型PCOS合并糖尿病靶向治疗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2型糖尿病 贝那鲁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微小RNA-155 代谢指标
下载PDF
贝那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及给药方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雁 牟忠卿 +4 位作者 张献博 于冬妮 丁钐 刘砺 郭立新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对比贝那鲁肽和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持续皮下注射贝那鲁肽进行探索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医院就诊的单用二甲双胍或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二联口服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6... 目的对比贝那鲁肽和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持续皮下注射贝那鲁肽进行探索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医院就诊的单用二甲双胍或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二联口服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除外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磺脲类或非磺脲类促泌剂),30例加用贝那鲁肽(包括餐前皮下注射20例和持续皮下给药10例),30例加用磺脲类药物(格列喹酮或格列美脲或格列齐特缓释片),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体重较基线的变化,并做两组间HbA1c达标率(HbA1c<7%)、FPG和体重变化的比较,以及低血糖、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HbA1c、FPG较基线均有显著下降(均P<0.001),贝那鲁肽组体重较基线显著下降(P<0.001),磺脲组体重无显著性变化(P=0.520)。贝那鲁肽组与磺脲组HbA1c达标率无显著差异(χ^(2)=0.703,P=0.796)。贝那鲁肽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磺脲组(χ^(2)=4.453,P=0.035),胃肠道不良反应显著高于磺脲组(χ^(2)=15.709,P<0.001)。持续皮下注射贝那鲁肽较常规皮下注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P<0.05)。结论对于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贝那鲁肽及磺脲类药物均有明显降糖疗效,贝那鲁肽较磺脲类药物低血糖发生率低,有明显的减重效果,但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更高。持续皮下注射贝那鲁肽具有可行性,并可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贝那鲁肽 磺脲类
原文传递
贝那鲁肽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对T2DM胰岛素信号传导、促泌素、白脂素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夏冬 辛丽娟 +4 位作者 唐宏霞 左源渊 彭一 吴嘉鸣 鲍喜静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2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贝那鲁肽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信号传导、促泌素、白脂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52例T2DM,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利格列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贝那鲁肽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信号传导、促泌素、白脂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52例T2DM,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利格列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那鲁肽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促泌素、白脂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 h PG、HbA1c、LDL-C、TC、TG、FINs、HOMA-IR、SOCS-3、白脂素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DL-C、IRS-1、IRS-2、GLUT-4、促泌素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鲁肽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可改善T2DM患者糖脂代谢,促进胰岛素信号传导,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贝那鲁肽 利格列汀 胰岛素受体底物-1 葡萄糖转运体-4 促泌素 白脂素
下载PDF
贝那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鞠巍 时艺珊 王晓蕾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0年第7期71-73,77,共4页
目的探讨贝那鲁肽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 目的探讨贝那鲁肽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瑞格列奈口服,观察组给予贝那鲁肽皮下注射。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血清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明显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FINS)、一氧化氮(NO)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鲁肽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并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鲁肽 2型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 瑞格列奈 糖脂代谢
原文传递
贝那鲁肽对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辛丽娟 宁建峰 +5 位作者 唐宏霞 左源渊 王新婷 彭一 尚宏博 鲍喜静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03-106,113,共5页
目的探讨贝那鲁肽对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将INS-1胰岛β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贝那鲁肽处理组、MG-132预处理组和ISO-1预处理组,对照组给予5.5mmol/L葡萄糖处理,高糖组给予30 mmol/L葡萄... 目的探讨贝那鲁肽对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将INS-1胰岛β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贝那鲁肽处理组、MG-132预处理组和ISO-1预处理组,对照组给予5.5mmol/L葡萄糖处理,高糖组给予30 mmol/L葡萄糖处理,贝那鲁肽处理组在高糖组的基础上给予1 nmol/L贝那鲁肽处理,MG-132预处理组和ISO-1预处理组分别在高糖的基础上给予20μmol/L MG-132和50μmol/L ISO-1预处理。培养24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评估细胞的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NS-1胰岛β细胞胰岛素和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的分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 3)和NF-κB通路相关蛋白(p-IκB,IκB和NF-κBp65)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胰岛β细胞的存活率(t=4.949,P<0.01)、胰岛素的分泌(t=3.168,4.273,均P<0.05)和IκB的表达(t=3.062,P<0.05)明显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t=2.923,3.141,均P<0.05)、p-IκB和NF-κB p65表达(t=3.544,4.658,均P<0.01)以及MIF分泌(t=3.024,P<0.05)明显增加.与高糖组相比,贝那鲁肽处理组可逆转高糖组上述指标的变化(t=2.415~4.290,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给予NF-κB抑制剂MG-132和MIF抑制剂ISO-1预处理后,与高糖组相比,MG-132预处理组和ISO-1预处理组均可改善高糖诱导的INS-1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t=2.515~6.867,均P<0.05),还可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ax(t=4.022,2.554,均P<0.05)和cleaved caspase 3(t=4.022,2.760,均P<0.05)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那鲁肽可通过抑制NF-κB/MIF依赖的炎症途径减轻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鲁肽 INS-1胰岛β细胞 NF-ΚB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凋亡
下载PDF
贝那鲁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近期疗效及对肾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元真 赵汉儒 陈兴强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研究贝那鲁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近期疗效,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某院收治的1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n=72)与对照组(n=7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研究贝那鲁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近期疗效,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某院收治的1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n=72)与对照组(n=7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鲁肽注射液,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BUN、Scr、mAlb、β2-MG)、炎症因子(MCP-1、CRP、TNF-α)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为83.33%,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62.86%,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的BUN、Scr、mAlb、β2-MG、MCP-1、CRP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贝那鲁肽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近期疗效显著,能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贝那鲁肽注射液 肾功能 炎症因子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贝那鲁肽注射液联合基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血清Vaspin、lL-1、MCP-1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胡艳玲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2年第9期10-12,73,共4页
目的:研究贝那鲁肽注射液联合基础治疗T2DN的疗效,探讨并分析对T2DN患者血清脂肪因子Vaspin、淋巴细胞刺激因子(IL-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T2D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研究贝那鲁肽注射液联合基础治疗T2DN的疗效,探讨并分析对T2DN患者血清脂肪因子Vaspin、淋巴细胞刺激因子(IL-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T2D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加用贝那鲁肽注射液治疗,治疗30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两组血清Vaspin、IL-1、MCP-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1.66%)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aspin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CP-1、IL-1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鲁肽注射液联合基础治疗可提高T2DN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对调节血清Vaspin、IL-1、MCP-1水平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鲁肽注射液 T2DN VASPIN IL-1 MCP-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