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与宗教:对历史复杂论的考察
1
作者 张建 《科学与社会》 2023年第1期45-63,共19页
学界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理论认识经历了从“冲突论”到“不同类型说”,再到“历史复杂论”的过程。作为当前科学史学界的主流观点,历史复杂论意在通过对科学与宗教关系历史的实证研究来解构各种类型论。对其语境主义与概念史两种代表进... 学界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理论认识经历了从“冲突论”到“不同类型说”,再到“历史复杂论”的过程。作为当前科学史学界的主流观点,历史复杂论意在通过对科学与宗教关系历史的实证研究来解构各种类型论。对其语境主义与概念史两种代表进路的分析显示,历史复杂论者对消解类型学说给出的论证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加拿大学者伊夫·金格拉斯指出,历史复杂论不支持一般性的结论,并将之置于对话热潮的背景之下进行批判。进一步的考察显示这种批判误解了历史复杂论的立场,但也让人看到历史复杂论的解构并不彻底。历史复杂论对各种类型学说的消解应当被肯定,但也要认识到它并不是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一般性理论,对讨论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当下和未来启发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与宗教 历史复杂论 语境主义 概念史
下载PDF
Chinese Socialism as Vernacular Cosmopolitanism
2
作者 Timothy Cheek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4年第1期102-124,共23页
This paper follows the life of an idea, a fundamental concept i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life: socialism. It explores this idea as an alternative form of Chinese cosmopolitanism, drawing from Pheng Cheah's ident... This paper follows the life of an idea, a fundamental concept i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life: socialism. It explores this idea as an alternative form of Chinese cosmopolitanism, drawing from Pheng Cheah's identification of two kinds of Chinese cosmopolitanism: mercantile and revolutionary. If part of what we mean by cosmopolitanism is the local use of an external, or international, or otherwise "independent" (relative to local power and practice) ideology or discourse to promote an agent's sense of social good at home and connection to the world, then the ways that socialist thought, ideology and praxis have been employed in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onstitute one such strain of cosmopolitanism. Shehuizhuyi (socialism) meant related bu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ings to Chines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is essay argues that Chinese socialism can be viewed as a version of vernacular cosmopolitanism through two examples: Wang Shiwei in the 1940s and Deng Tuo in the 1960s, as well as the discourse of Pan-Asianism before and after the Mao era. Chinese socialism was as much a terrain of debate and contestation about what it means to be "Chinese and modern" as it was a shared vocabulary and set of aspirations. All along it has been able to play the role of cosmopolitan thought for some influential Chinese thinkers and doers--connecting China to the world in order to pursue universal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ISM vernacular cosmopolitanism INTELLECTUALS Wang Shiwei Deng Tuo begriffsgeschichte Pan-Asianism
原文传递
概念史:“出版自由”的新闻史研究新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毅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7-40,共4页
"出版自由"是新闻传播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出版自由"的新闻史研究却面临一些问题,亟待拓宽研究思路。概念史的研究方法为"出版自由"的新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在"出版自由"的新闻史研... "出版自由"是新闻传播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出版自由"的新闻史研究却面临一些问题,亟待拓宽研究思路。概念史的研究方法为"出版自由"的新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在"出版自由"的新闻史研究中借鉴概念史的方法,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有利于拓宽相关研究的视野,促进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史 出版自由 新闻史 方法论
下载PDF
建构、重建与解构:从概念史视角看苏联解体 被引量:2
4
作者 K·彼得罗夫 胡彦(译) +2 位作者 罗甘本(译) 封帅(校) 韩冬涛(校)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70,共25页
以科塞雷克(Reinhart Koselleck)的概念史为指导,通过概念性的术语来分析苏联解体,可以得出很多与众不同的结论。改革、公开性、改良、革命、社会主义多元化以及加速等一系列概念,在苏联解体过程中都曾扮演了工具性的角色。将语义学和... 以科塞雷克(Reinhart Koselleck)的概念史为指导,通过概念性的术语来分析苏联解体,可以得出很多与众不同的结论。改革、公开性、改良、革命、社会主义多元化以及加速等一系列概念,在苏联解体过程中都曾扮演了工具性的角色。将语义学和语用学置于知识分子和政治背景之下,研究者就能够以概念为视角来解释事件的进展,那种认为改革政策只是某种陈词滥调的一般性观念毫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史 改革 公开性 社会主义多元化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科学”的概念史——从中世纪到后工业化时代 被引量:1
5
作者 娄煜东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9年第2期31-45,共15页
文章以“科学”这一概念在西方语境中的历史为考察对象,包括中世纪拉丁文中的scientia、physica、scientificus、naturalisscientia、scientiaemediae以及英文中的science、art、conscience、liberalsciences,experiment,technology等,... 文章以“科学”这一概念在西方语境中的历史为考察对象,包括中世纪拉丁文中的scientia、physica、scientificus、naturalisscientia、scientiaemediae以及英文中的science、art、conscience、liberalsciences,experiment,technology等,尝试借用概念史的方法,辨析以科学为中心词的“语义域”。在科学概念的演变史中,大致经历了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三个阶段,体现了人为因素在这一研究自然界物质变化规律的学科中逐渐被接纳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概念史 西文语境
下载PDF
概念史与语法考察——伽达默尔和维特根斯坦的概念考察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丰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0-145,共6页
但凡述及某个概念,伽达默尔必回到历史,或引柏拉图说法,或引康德、黑格尔等论述,听取前人讲法的道理。这基本上代表了大陆哲学从事概念考察的典型做法——概念史研究(Begriffsgeschichte)。与之相对,作为分析哲学代表的维特根斯坦则采... 但凡述及某个概念,伽达默尔必回到历史,或引柏拉图说法,或引康德、黑格尔等论述,听取前人讲法的道理。这基本上代表了大陆哲学从事概念考察的典型做法——概念史研究(Begriffsgeschichte)。与之相对,作为分析哲学代表的维特根斯坦则采取了另一种概念考察进路——他几乎从不引任何大哲学家讲法,而是回到自然语言,探寻概念中的自然理解,即语法考察(Grammatische Untersuchung)。让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两种做法如何各行其道、并行不悖,两种进路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考察 伽达默尔 概念史 维特根斯坦 语法考察
下载PDF
近代中国“武术”“国技”概念名词源流考论 被引量:2
7
作者 季培刚 吉灿忠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1-139,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历史语义学的视角对近代中国"武术""国技"2个概念性的名词加以实证考察,包括名词起源、跨国传输路径及意涵转变、在中国的传播时段和地域差异、与现代民族国...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历史语义学的视角对近代中国"武术""国技"2个概念性的名词加以实证考察,包括名词起源、跨国传输路径及意涵转变、在中国的传播时段和地域差异、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相关联的理论预设等几个层面,为深化中国武术概念的认识提供一个历史的维度。研究认为:"武术"和"国技"是清末由日本引进的和制汉语名词;二者在跨国传播过程中,为对接本土经验而发生意涵转变,呈现出趋同化;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使用中,存在时段和地域的双重差异;基于近代中国新知识人士的危亡意识,"武术""国技"概念名词的引进与建构民族国家这一宏大目标紧密相连,成为后来武术国家化建构方向的理论基因。对武术概念史的深入认知,可为今后寻求自身历史传统中更为恰切的替代方案做出基础性的理论预备,也是理顺当下认识和今后发展路径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日本 武术 国技 概念史
原文传递
概念史研究的视域与实践:读方维规教授著作《历史的概念向量》
8
作者 莫涯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9期5-14,94,共11页
概念史是人文学科中以概念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概念史可被视为“历史语义学”,即在语言和事物关系的维度上论述概念与历史之间的一致性、偏移性或差异性。方维规教授是国内概念史研究的重要学者,他的研究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出概... 概念史是人文学科中以概念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概念史可被视为“历史语义学”,即在语言和事物关系的维度上论述概念与历史之间的一致性、偏移性或差异性。方维规教授是国内概念史研究的重要学者,他的研究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出概念史在中国学界的研究视域与实践。通过交流与论争,他的研究揭示出概念史与“话语分析”“历史语境主义”及“关键词”等类似研究模式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研究 历史语义学 概念史实践 语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