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恋爱的危机及其克服——论沈从文早期小说中的恋爱书写
1
作者 刘世浩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4-101,共8页
恋爱话题是沈从文早期小说中的重要话题之一。他笔下那些“怯汉子”无一不是恋爱中的失败者,恋爱的危机使他们时刻处于自卑的心理状态之中。可即便如此,这些男性人物在面对女人时,几乎无一例外地会产生神经质式的心理波动,这反过来又加... 恋爱话题是沈从文早期小说中的重要话题之一。他笔下那些“怯汉子”无一不是恋爱中的失败者,恋爱的危机使他们时刻处于自卑的心理状态之中。可即便如此,这些男性人物在面对女人时,几乎无一例外地会产生神经质式的心理波动,这反过来又加重了主人公的自卑,从而将恋爱的失败感扩大。但随着作者生活阅历的增加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化,此类描写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即主人公逐渐寻找到了克服恋爱危机的方式。对这一转变进行系统考察,对于解读沈从文早期小说而言,不失为一个别样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早期小说 恋爱危机 恋爱书写 女性美
下载PDF
南朝与唐代艳诗的审美内涵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妍 《唐都学刊》 2007年第2期25-28,共4页
艳诗这一诗歌品类历来备受争议。无论从创作规模、艺术成就,还是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看,南朝和唐代都堪称艳诗创作的繁盛阶段。南朝与唐代艳诗的题材、内容及审美取向,充分地展示了女性之美、男女之情、幽眇之思等审美内涵特点。
关键词 艳诗 女性之美 男女之情 幽眇之思 艳诗界说
下载PDF
女性的身体和女性的尊严——医学整形美容的伦理省思 被引量:13
3
作者 程新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医学整形美容点石成金的魔力使不少女性趋之若鹜,然而,其中有些做法却走入了误区,从身体美学视角看,与女性身体美的本质相悖;从哲学和文化视角看,折射出父权制社会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和对女性人格尊严的侮辱。只有重建女性的主体性,医学... 医学整形美容点石成金的魔力使不少女性趋之若鹜,然而,其中有些做法却走入了误区,从身体美学视角看,与女性身体美的本质相悖;从哲学和文化视角看,折射出父权制社会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和对女性人格尊严的侮辱。只有重建女性的主体性,医学整形美容才有望回归人体美学的本质,真正成为女性爱美之心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成为女性将自己客体化和异化以获取社会资本的工具。换言之,只有重构女性主体性人格,女性才能成为医学整形美容技术的主人,而不是成为其奴隶。惟其如此,医学整形美容技术才能和女性的人格尊严和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整形美容 女性身体美 女性的人格尊严 父权制文化
下载PDF
解读莎士比亚喜剧作品中的女性美 被引量:5
4
作者 袁颖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09-110,共2页
这里分析了莎士比亚喜剧作品的独特风格,及描写女性形象美的语言特色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提出了女性形象美应体现在自尊,独立,友善,忠于爱情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之中。从探索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仁慈战胜残忍;友... 这里分析了莎士比亚喜剧作品的独特风格,及描写女性形象美的语言特色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提出了女性形象美应体现在自尊,独立,友善,忠于爱情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之中。从探索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仁慈战胜残忍;友情战胜仇恨;智慧战胜愚昧;正义战胜邪恶的道理,从而实现人文主义的理想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喜剧作品 女性形象美 和谐美 人文主义理想美
下载PDF
正视与倾听——铁凝小说的身体自觉意识
5
作者 郑积梅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6期89-91,共3页
铁凝在塑造鲜活的女性形象的时候,描绘出了一个个让人赞叹的女性健美的躯体,同时也切入到女性的原欲世界,表现女性肉体的觉醒。这种身体自觉意识显示出作者鲜明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 健美躯体 身体自觉 女性意识 铁凝 小说
下载PDF
尤多拉·韦尔蒂《老路》的女性生态美及生态隐喻
6
作者 王丽蓉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29-32,共4页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尤多拉·韦尔蒂《老路》的女性人物形象,阐释女主人公菲尼克斯服饰与自然环境相映衬的多彩绚丽之美,菲尼克斯性格的宁静柔和之美及刚毅坚韧之美。同时借助生态隐喻理论提出女性、自然和社会之间相互依存、...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尤多拉·韦尔蒂《老路》的女性人物形象,阐释女主人公菲尼克斯服饰与自然环境相映衬的多彩绚丽之美,菲尼克斯性格的宁静柔和之美及刚毅坚韧之美。同时借助生态隐喻理论提出女性、自然和社会之间相互依存、共荣共生的关系。认为女性与自然一样都以自身的美使周边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并认为真正意义的人类生态文明是人们爱护自然、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态美 生态隐喻 自然 《老路》 尤多拉·韦尔蒂
下载PDF
丝绸文化与东方女性美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克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75-79,共5页
丝绸文化与东方女性美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丝绸劳动生产美丽的产品,美化我国人民,其中首先是美化具有爱美天性的女性的生活。同时,以丝绸劳动为主体的丝绸文化的种种内容,又是我国女性许多美好的品德和聪明才智的源泉之一。本... 丝绸文化与东方女性美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丝绸劳动生产美丽的产品,美化我国人民,其中首先是美化具有爱美天性的女性的生活。同时,以丝绸劳动为主体的丝绸文化的种种内容,又是我国女性许多美好的品德和聪明才智的源泉之一。本文论证了丝绸文化对东方女性美重要的车柔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文化 东方女性美 中国 丝绸劳动 品德
下载PDF
李清照主体创作中的人格魅力
8
作者 朱晓燕 《保山师专学报》 2007年第1期72-74,共3页
李清照在其作品彰显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其作品的美与人格的美内外呼应、互为表里,从东方女性美、个性的大胆张扬、大丈夫胸襟等方面论述了李清照作品所显示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 李清照作品 人格魅力 东方女性美 大丈夫胸襟
下载PDF
仕女瓷画与李清照诗词装饰
9
作者 张小萍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12-114,共3页
在陶瓷作品中,仕女瓷画不断融合其他文学艺术样式。运用历史文人的诗词来装饰陶瓷作品,是许多陶艺家们的创作题材。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创作,便已被陶艺家们植入陶瓷艺术作品中,他们将仕女人物装饰与诗词结合起来,词画浑然一体,... 在陶瓷作品中,仕女瓷画不断融合其他文学艺术样式。运用历史文人的诗词来装饰陶瓷作品,是许多陶艺家们的创作题材。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创作,便已被陶艺家们植入陶瓷艺术作品中,他们将仕女人物装饰与诗词结合起来,词画浑然一体,从而使作品意蕴深远,格调高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仕女 瓷画 李清照 诗词 装饰
下载PDF
论曹丕女性题材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3
10
作者 焦庆艳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56-58,共3页
曹丕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在其现存的40余首诗歌中,女性题材的诗歌创作占有相当的比重。根据其主人公身份的不同,又可具体分为思妇、弃妇、寡妇和佳人四类。作为一个男性作家,曹丕发妇人语,代女性言,呈现出"男子作闺音"的... 曹丕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在其现存的40余首诗歌中,女性题材的诗歌创作占有相当的比重。根据其主人公身份的不同,又可具体分为思妇、弃妇、寡妇和佳人四类。作为一个男性作家,曹丕发妇人语,代女性言,呈现出"男子作闺音"的现象。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个性气质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女性 思妇 弃妇 寡妇 佳人
下载PDF
浅析巴金《家》中的男权主义思想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聪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9-91,共3页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巴金在《家》中所潜存的男权主义思想,即对女性自身价值的轻视、男女主人公之间不平等的身份定位、男尊女卑和才子佳人的程式,旨在探求一种重读文本和透视作家深层心理的独特视角。
关键词 男权思想 轻视 拯救者和牺牲者 男尊女卑 才子佳人
下载PDF
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画和浮世绘美人画在表现技法及构成形式上的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潇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1-84,共4页
女性形象的创作在中国画中被称为“仕女画”,在日本画中被称作“美人画”。虽然中国仕女画与日本美人画两者的名称有差异、但在实质上,仍属于同一种绘画题材。而日本美人画胎息于中国唐代仕女画,长期受中国传统仕女画艺术风格的影响,并... 女性形象的创作在中国画中被称为“仕女画”,在日本画中被称作“美人画”。虽然中国仕女画与日本美人画两者的名称有差异、但在实质上,仍属于同一种绘画题材。而日本美人画胎息于中国唐代仕女画,长期受中国传统仕女画艺术风格的影响,并在其影响下不断发展。甚至被称为最具日本民族风格的浮世绘美人画,我们在透过其浮华的外表下,仍可清晰的观察到其内蕴亦深受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绘画艺术影响的痕迹。本文旨在对现有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画及日本浮世绘美人画的表现技法及构成形式做比较,研究、分析和讨论两者的异同,并结合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做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画 浮士绘美人画 影响
下载PDF
主题与变奏——中国仕女画与西方女性裸体画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兰岗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5年第4期29-37,46,共10页
女性题材是人类绘画艺术“永恒的主题”,在原始时代,绘画中的女性裸体形象是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的产物,在阶级社会,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是“男性中心主义”的反映,中国仕女画与西方女性裸体画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特征.由于中... 女性题材是人类绘画艺术“永恒的主题”,在原始时代,绘画中的女性裸体形象是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的产物,在阶级社会,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是“男性中心主义”的反映,中国仕女画与西方女性裸体画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特征.由于中、西方各自的社会形态、地理环境、道德伦常、宗教思想、审美观念、风土习俗等背景的不同,中国仕女画与西方女性裸体画在内容和形式上显现出不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仕女画 西方女性裸体画 共性与差异性
下载PDF
透过林徽因的小说看她的女性观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晓丽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5-37,共3页
林徽因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又是坚定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她关注妇女,对男权文化下的妇女命运始终保持敏感。她以学者作家敏锐的眼光,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以独到的视角写下动人的篇章,在其小说中体现了独特的女性意识以及她... 林徽因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又是坚定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她关注妇女,对男权文化下的妇女命运始终保持敏感。她以学者作家敏锐的眼光,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以独到的视角写下动人的篇章,在其小说中体现了独特的女性意识以及她的女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徽因 美丽女性 同情女性 超越女性
下载PDF
宋代仕女画中的服装形制与色彩运用分析及其视觉文化内涵研究
15
作者 潘子维 《色彩》 2024年第7期102-105,共4页
服装的历史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它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不仅折射出人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也展现出不同时代下所产生的文化艺术与审美风尚。纵观古今,宋代的文化艺术始终立于中国古典艺术的高峰。笔者以两宋仕女画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 服装的历史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它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不仅折射出人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也展现出不同时代下所产生的文化艺术与审美风尚。纵观古今,宋代的文化艺术始终立于中国古典艺术的高峰。笔者以两宋仕女画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分析其典型的服装形制结构与色彩运用,旨在更深入地挖掘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女性服装形制 色彩运用 宋代文化 仕女画 视觉文化内涵
下载PDF
黄达生油画仕女探究
16
作者 万山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3期146-150,共5页
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广州失去了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兴盛了一个世纪左右的外销艺术品逐渐式微,原本面向西方商人销售绘画艺术品的画匠们开始转变艺术风格以适应国内的新市场。黄达生是这一时期广东油画师傅群体中的一员,他用一种程式化的... 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广州失去了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兴盛了一个世纪左右的外销艺术品逐渐式微,原本面向西方商人销售绘画艺术品的画匠们开始转变艺术风格以适应国内的新市场。黄达生是这一时期广东油画师傅群体中的一员,他用一种程式化的艺术风格,以清末年轻女性为主要对象绘制了大量的装饰性油画肖像。从作品透露的信息可知,黄达生的活动范围基本是在广东省的广州城内,从事艺术活动的时间应该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黄达生的油画肖像作品呈现出较明显的模式化倾向,表现在重复使用某一特定姿势、大部分装饰物有着固定的图式、人物面部趋同,在体现女子的外貌气质的同时,还表现了普通妇女日常生活的场景和形象。受摄影技术的影响,黄达生肖像画的制作逐渐由传统图式的套用和摹背,开始向针对模特或照片进行写真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画东渐 外销画 油画 仕女图
下载PDF
唐、五代至宋、元时期传统仕女画设色方法和主要样式
17
作者 宋蕊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9-74,共6页
唐代是中国传统仕女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仕女画设色方法和主要样式为后代所延续,并有所突破和发展,宋、元时期形成了仕女画的新技法、新风貌。从仕女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开始,通过分析仕女画名家圣手和经典作品的方式,归纳唐、五代至宋、... 唐代是中国传统仕女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仕女画设色方法和主要样式为后代所延续,并有所突破和发展,宋、元时期形成了仕女画的新技法、新风貌。从仕女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开始,通过分析仕女画名家圣手和经典作品的方式,归纳唐、五代至宋、元时期仕女画的设色方法和主要样式,进而了解传统仕女画设色的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至宋、元 传统仕女画 设色方法 主要样式
下载PDF
晚清《点石斋画报》中海派建筑图像的个案解析——基于“焦点透视”的研究切入
18
作者 孙艺菲 杨涵雨 邰杰 《北方建筑》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本文以《点石斋画报》为研究对象,梳理了《点石斋画报》相关背景及其在我国近代出版史上的地位,阐释了蕴涵其中的建筑历史图像、“焦点透视”的绘制原理等方面的中西交融特质,并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个案图像的环境场景进行设计复... 本文以《点石斋画报》为研究对象,梳理了《点石斋画报》相关背景及其在我国近代出版史上的地位,阐释了蕴涵其中的建筑历史图像、“焦点透视”的绘制原理等方面的中西交融特质,并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个案图像的环境场景进行设计复原研究。同时强调了画报本身具有重要的建筑史学参考价值。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历史图像文本能够为当下建筑设计提供诸多创意性素材引用的史学参照,在历史建筑保护、文旅景区开发等建造活动中,也可发挥“建筑史图谱”之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 海派建筑图像 “焦点透视” 《莽汉寻花》
下载PDF
明清仕女画中女性形象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秀霞 《艺术探索》 2010年第5期14-15,22,共3页
明清时期仕女画中女性呈现出一种阴柔羸弱、神情忧郁的弱女子形象,这种病态美的特征根源于当时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文人士大夫受儒学思想的影响推崇女子依附、卑弱、顺从的女性人格,文人"以女自况"的感情倾诉,女性对自身... 明清时期仕女画中女性呈现出一种阴柔羸弱、神情忧郁的弱女子形象,这种病态美的特征根源于当时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文人士大夫受儒学思想的影响推崇女子依附、卑弱、顺从的女性人格,文人"以女自况"的感情倾诉,女性对自身人格的认同,赋予了明清仕女画女性形象深刻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仕女画 女性形象 文人 以女自况
下载PDF
“以丰腴为美”的唐代仕女画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满星 《唐都学刊》 2008年第2期19-22,共4页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政策、发达的对外交通给文化的交融带来契机。绘画艺术在此时也与不同地区的画法交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以女性为题材的仕女画达到高峰,创造出丰满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以...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政策、发达的对外交通给文化的交融带来契机。绘画艺术在此时也与不同地区的画法交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以女性为题材的仕女画达到高峰,创造出丰满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以丰腴为美"时代特征。这一风尚的形成有着生活安定、国力强盛作为社会基础,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是胡化风气浸淫下的审美时尚的一个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仕女画 胡化 审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