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和GIS的景观尺度的区域生态健康评价——以海湾城市新区为例 被引量:27
1
作者 陈鹏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44-1752,共9页
依据PSR概念模型,建立了景观尺度的区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2004年SPOT5影像及其派生数据作为基础信息源,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获取了生态健康评价相关宏观生态指标,评价的指标体系划分为5个等级.采用空间单元网格(2km×2km)... 依据PSR概念模型,建立了景观尺度的区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2004年SPOT5影像及其派生数据作为基础信息源,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获取了生态健康评价相关宏观生态指标,评价的指标体系划分为5个等级.采用空间单元网格(2km×2km)作为评价单元,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出各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的空间分布图,并完成对区域生态健康的综合评价.得到了区域生态健康的空间分布,综合评价结果划分为很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和疾病5个等级.结果表明,生态健康处于亚健康及其以下类型的面积占整个区域的52.76%,生态系统退化有在整个研究区域蔓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城市 生态健康 评价 景观尺度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厦门城市空间拓展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鹏 庄孔造 蔡鹭春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9-394,共6页
在综合分析海湾型城市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属性的基础上,选取了高程、坡度、河流水库、植被覆盖、土地覆盖和生态保护区等6个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另外,借助GIS空间分析单因子评价与多因子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生态敏感性... 在综合分析海湾型城市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属性的基础上,选取了高程、坡度、河流水库、植被覆盖、土地覆盖和生态保护区等6个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另外,借助GIS空间分析单因子评价与多因子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生态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将厦门的生态敏感性划分为4级:不敏感、较敏感、中敏感和高敏感。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厦门市生态敏感性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显著:高度敏感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1%,低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9%和33.6%。中度敏感区占的比例较小,仅为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城市 生态敏感性 评价 空间分析 厦门
原文传递
海湾型城市定位对湛江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义丰 贾大猛 +4 位作者 谭杰 张宏业 孙瑞峰 宋思雨 党蓉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共11页
论文通过空间分析,指出了湛江(城市范围)所具有的典型海湾特性及其基本的空间结构特征,认为湛江城市发展与湛江湾的存在密不可分,而湛江湾的存在又与湛江群岛的关系极为密切,湛江海湾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先有岛,再有湾,后有港和城,把湛... 论文通过空间分析,指出了湛江(城市范围)所具有的典型海湾特性及其基本的空间结构特征,认为湛江城市发展与湛江湾的存在密不可分,而湛江湾的存在又与湛江群岛的关系极为密切,湛江海湾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先有岛,再有湾,后有港和城,把湛江定位为海湾型城市符合湛江城市发展的自然本底性质。文章重点就此定位对湛江城市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海湾型城市定位可以提高湛江海湾资源的禀赋,有效促进湛江城市的一体化统筹发展。同时,有助于在湛江工业大发展时期到来之际,加强海湾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后就如何建设湛江海湾城市提出了一点框架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定位 海湾型城市 空间组织 生态
原文传递
海湾型城市湿地的动态变化及其退化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国强 刘影 陈鹏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7-330,共4页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厦门市1986和1997年landsat TM影像以及2004年SPOT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对厦门市过去18年间湿地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导致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厦门市湿地类型中以浅...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厦门市1986和1997年landsat TM影像以及2004年SPOT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对厦门市过去18年间湿地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导致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厦门市湿地类型中以浅海、滩涂和养殖为主,翔安区拥有丰富的湿地土地资源.湿地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滩涂、河流、水塘、红树林等自然湿地的减少以及人工湿地-养殖区面积的增加,红树林、养殖区变化最显著,而大多数湿地类型在1986-1997年这个时期变化最显著.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自然湿地破碎严重化、不断萎缩,而养殖区沿着海岸线快速扩展和蔓延.海岸湿地是厦门独特的风景,但是18年来湿地质量总体处于不断退化之中.污染、资源过度利用、海岸工程、围海造地等是造成厦门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湿地退化导致生物栖息地恶化以及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海湾型城市 动态变化 退化因素
下载PDF
海湾型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国强 陈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0,共5页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以厦门市1989年,1997年LandsatTM影像以及2004年SPOT影像解译数据基本信息源,结合遥感影像和区域特点,确定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建立厦门土地利用数据...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以厦门市1989年,1997年LandsatTM影像以及2004年SPOT影像解译数据基本信息源,结合遥感影像和区域特点,确定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建立厦门土地利用数据库,并处理各种属性数据、图形数据等信息。对厦门市过去16 a间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土地利用动态表现为耕地面积大量减少,而村镇及建设用地等持续增大,并趋向集中。目前厦门土地利用类型中以林业和耕地为主,其中同安和翔安区拥有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诸如生物栖息地的丧失、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环境容量降低等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型城市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生态效应
下载PDF
海湾型城市滨水空间的战略区位及生态格局——以厦门市马銮湾新城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于海霞 徐礼强 +1 位作者 陈晓宏 张强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0-1138,共9页
海湾型城市定位及其滨水空间的生态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海湾资源的稀缺性,论文以厦门市马銮湾为例,在基于区位优势的城市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其战略目标、总体发展方向和城市功能定位,进而构建了马銮湾生态保育... 海湾型城市定位及其滨水空间的生态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海湾资源的稀缺性,论文以厦门市马銮湾为例,在基于区位优势的城市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其战略目标、总体发展方向和城市功能定位,进而构建了马銮湾生态保育区、生态重建区和生态过渡区基本生态框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重建区提出了滨水生态空间构建的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型城市 滨水空间 战略区位 生态格局
原文传递
论海湾型城市架构下的翔安新港区开发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晓红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12,共4页
结合近年来厦门市提出的海湾型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点,对厦门港在新时期将大型海港空间拓展至东部翔安港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重点对翔安新港区在海湾型城市架构下的港口功能定位、开发规划管理、配套硬条件建设及软环境优化等... 结合近年来厦门市提出的海湾型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点,对厦门港在新时期将大型海港空间拓展至东部翔安港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重点对翔安新港区在海湾型城市架构下的港口功能定位、开发规划管理、配套硬条件建设及软环境优化等问题进行论述,提出了加快新港区开发进程的主要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型城市 新港区 综合开发 港口硬件 软环境
下载PDF
青岛市大尺度海湾型空间结构的交通方式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泽洲 赵一新 +2 位作者 马清 付晶燕 蔡润林 《城市交通》 2012年第6期22-27,共6页
为支撑青岛市多中心、海湾型大都市空间框架,必须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拉近各个城市组团的时间距离。首先,分析了不同城市规模下出行距离、出行时耗的相对稳定性和各种交通方式适宜的城市空间尺度。然后,按照空间圈层发展特点和交通特征... 为支撑青岛市多中心、海湾型大都市空间框架,必须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拉近各个城市组团的时间距离。首先,分析了不同城市规模下出行距离、出行时耗的相对稳定性和各种交通方式适宜的城市空间尺度。然后,按照空间圈层发展特点和交通特征的差异性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交通圈层,分析各交通圈层空间与出行时耗的关系。最后,基于时空约束提出各圈层交通方式的需求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快线 大尺度空间 海湾城市 交通圈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