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中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怡勇 邓文娟 邓丽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798-80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中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中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脑血肿和脑水肿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患者脑血肿和脑水肿体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对照组患者脑血肿和脑水肿体积治疗3 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脑血肿和脑水肿体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脑血肿和脑水肿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14 d时,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中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有效清除血肿,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核 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脑基底核团的三维立体解剖与可视化 被引量:9
2
作者 李七渝 张绍祥 +1 位作者 林支付 谭立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5-847,共3页
目的:建立基底核团的三维数字化可视模型,为该区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神经外科手术尤其是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选取与基底核有关的横断面图像,对基底核团进行半自动分割,并采用面绘制的... 目的:建立基底核团的三维数字化可视模型,为该区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神经外科手术尤其是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选取与基底核有关的横断面图像,对基底核团进行半自动分割,并采用面绘制的方法进行三维重建。用Amira软件,对基底核团进行绘制重建,然后进行冠状、矢状重采样。从横、冠、矢3个方位对基底核团进行立体解剖及可视化研究。结果:获得同一基底核团横、冠、矢3个方位的连续薄层断面数据集,对豆状核、尾状核、杏仁核等结构进行了三维重建。重建结构可多结构、多色彩模式显示,可在三维空间绕任意轴旋转。结论:为基底核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重建的基底核团真实、清晰,再现了各结构的自然形态及在空间中的确切位置,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基底核的数字解剖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核 三维重建 可视化
下载PDF
常规MRI和DKI技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卢琦 王安琴 +2 位作者 张春芸 武红利 徐春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MRI及DKI对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诊断效能。方法:35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及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常规T2WI和DKI序列行3.0T MRI扫描,测量双侧豆状核和尾状核头部的平均扩散峰度(MK)、径向扩...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MRI及DKI对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诊断效能。方法:35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及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常规T2WI和DKI序列行3.0T MRI扫描,测量双侧豆状核和尾状核头部的平均扩散峰度(MK)、径向扩散峰度(RK)、轴向扩散峰度(AK)和T2信号变化率,采用校正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HLD组双侧豆状核的MK值及T2信号变化率(0.956±0.105、0.308±0.210)均高于对照组(0.832±0.086、0.641±0.4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KA值及KR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LD组双侧尾状核头部的MK、KA、KR值及T2信号变化率(0.691±0.123、0.825±0.124、0.597±0.175、0.602±0.440)均高于对照组(0.567±0.066、0.696±0.080、0.497±0.079、0.326±0.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双侧豆状核的MK值和T2信号变化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和0.708(P<0.05),双侧尾状核头部的MK、KR和KA值及T2信号变化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0.822、0.670和0.686(P<0.05)。结论:DKI技术对显示大脑微观结构的变化较常规MRI序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更有利于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峰度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部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 基底核
下载PDF
国人脑Heubner氏返动脉解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徐涛 顾斌贤 +2 位作者 林东 濮春华 范冷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95-97,共3页
对30例人脑标本有关Heubner氏返动脉的解剖资料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所有标本均具有该动脉,平均管径0.91mm,长度28.5mm,主要供应基底核、部分供应视束,额叶眶面及颈叶内侧面,可能有小分支供应丘脑。在颅内有... 对30例人脑标本有关Heubner氏返动脉的解剖资料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所有标本均具有该动脉,平均管径0.91mm,长度28.5mm,主要供应基底核、部分供应视束,额叶眶面及颈叶内侧面,可能有小分支供应丘脑。在颅内有其特定的行径,也是脑内较恒定的血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Heubner氏 返运脉 大脑前动脉
下载PDF
超早期和延期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置管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永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6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和延期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置管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超早期和延期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置管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延期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置管引流术,观察组给予超早期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率以及术后血肿残留量。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NHISS与GC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脑疝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术后血肿残留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置管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减少继发性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 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置管引流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核区
下载PDF
3D-slicer联合神经内镜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伟 刘颉 +1 位作者 肖哲 李争民 《慢性病学杂志》 2023年第5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3D-slicer联合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2年5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研究组采用3D-slicer... 目的探讨3D-slicer联合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2年5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研究组采用3D-slicer技术联合神经内镜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CT定位组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参数指标、血肿消除情况、颅内压水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术后基本情况及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研究组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GCS评分和颅内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颅内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7 d水肿带直径及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研究组残疾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licer联合神经内镜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效果及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核 3D-slicer 神经内镜清除术 预后
原文传递
建立基底核区磁共振成像图像、断层标本图像及三维图像的对比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付廷刚 张静 +1 位作者 贾方华 程辉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6-708,F0002,共4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及Microsoft Visual Studio软件开发平台对基底核区二维和三维图像进行设计,探索建立基底核区磁共振成像(MRI)图像、断层标本及三维重建图像的对照数据模型。方法: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将获得的MRI... 目的: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及Microsoft Visual Studio软件开发平台对基底核区二维和三维图像进行设计,探索建立基底核区磁共振成像(MRI)图像、断层标本及三维重建图像的对照数据模型。方法: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将获得的MRI图像、标本图像及三维图像建立数据模型。结果:建立的数据模型提供了基底核正常解剖学、影像学、三维图像对比特点,使抽象结构数字化、立体化、可视化,有助于对基底核区的理解。结论:本数据模型把基底核的三维图像结合到标本MRI的对比图中,有助于基底核区断层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核 磁共振成像 三维图像 数据模型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难治性癫痫患儿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淼 王小莉 舒博学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氟脱氧葡萄糖18F(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CT)显像在难治性癫痫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305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18F-FDG PET/CT检查... 目的分析氟脱氧葡萄糖18F(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CT)显像在难治性癫痫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305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患儿年龄分为低龄组112例、中龄组90例和大龄组103例,并根据单侧大脑皮层异常累及脑叶数目分为轻度组123例和重度组139例。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大脑皮层下结构代谢异常发生率。结果低龄组、中龄组、大龄组患儿大脑皮层下基底核(11.61%、8.89%、9.71%)、丘脑(17.86%、15.56%、19.42%)、小脑(17.86%、13.33%、22.33%)的结构代谢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大脑皮层病变轻度组皮层下基底核、丘脑、小脑结构代谢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43%、8.13%、12.20%,明显低于重度组的20.14%、31.65%、25.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难治性癫痫患儿诊断中可及时发现大脑皮层下结构代谢异常,有助于确定皮层病灶累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18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癫痫 基底核 丘脑
下载PDF
大脑基底核团形态学三维重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佟健 汪剑威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0期34-35,39,共3页
基底核团位于人大脑的深部,其结构及功能比较复杂,但与周围结构分界相对比较清楚,因此其识别与重建的形态基础相对较好。通过大脑基底核团的三维重建掌握大脑基底核团的空间结构及与毗邻的关系,有助于对该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神经外科... 基底核团位于人大脑的深部,其结构及功能比较复杂,但与周围结构分界相对比较清楚,因此其识别与重建的形态基础相对较好。通过大脑基底核团的三维重建掌握大脑基底核团的空间结构及与毗邻的关系,有助于对该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神经外科手术尤其是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指导,笔者主要从大脑基底核团的大体解剖、功能、计算机三维重建基点的确定、一般流程和未来展望等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基底核团形态学三维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 基底核 形态学 三维重建
下载PDF
脑内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或异常信号的发病机理及CT-MR诊断
10
作者 王新怡 董桂清 李爱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8期556-558,共3页
目的 :分析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或异常信号的发病机理 ,加深对其CT MRI表现的认识。方法 :30例病人均行CT及MRI横轴位扫描。结果 :CT平扫均表现为两侧基底节区的对称性低密度 ,MRIT1 WI呈对称性低信号 ,T2 WI呈高信号。结论 :MRI能更... 目的 :分析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或异常信号的发病机理 ,加深对其CT MRI表现的认识。方法 :30例病人均行CT及MRI横轴位扫描。结果 :CT平扫均表现为两侧基底节区的对称性低密度 ,MRIT1 WI呈对称性低信号 ,T2 WI呈高信号。结论 :MRI能更多地显示受累的部位 ,同时了解具有以上CT MRI表现的疾病范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腔隙梗塞临床分析
11
作者 董方箴 蔡琦 +4 位作者 倪海涛 杨钧 韩胜 李云林 李铮 《河北医学》 CAS 1995年第5期303-304,共2页
本文报告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腔隙梗塞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0.5~12岁。其发病机理认为颈内动脉、脑血管损伤及小儿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血管痉挛、血栓形成,进而基底节区梗塞。本组具有轻微外伤即可发病,病情平... 本文报告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腔隙梗塞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0.5~12岁。其发病机理认为颈内动脉、脑血管损伤及小儿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血管痉挛、血栓形成,进而基底节区梗塞。本组具有轻微外伤即可发病,病情平缓,疗效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损伤 基底神经节 腔隙梗塞
下载PDF
学习记忆相关脑区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永红 柏林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3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学习记忆是脑的一项高级的神经功能 ,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结构已经研究了一百多年。在 2 0世纪 5 0年代前 ,著名神经心理学家Lashley提出的学习记忆弥漫地储存在脑内的观点统治着神经科学领域。自从 1 95 7年Scoville报道了一位双侧内侧颞... 学习记忆是脑的一项高级的神经功能 ,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结构已经研究了一百多年。在 2 0世纪 5 0年代前 ,著名神经心理学家Lashley提出的学习记忆弥漫地储存在脑内的观点统治着神经科学领域。自从 1 95 7年Scoville报道了一位双侧内侧颞叶切除的病人出现了严重的近期记忆丧失 ,神经科学家们开始相信不同的脑部结构在学习记忆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内侧颞叶记忆系统、前额叶、间脑、杏仁核、小脑及Meynert基底核等相继都被证实参与了学习记忆的过程。边缘区是舒斯云等在研究大鼠脑时在新纹状体内侧边缘发现的一个与学习记忆有关的新区。为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 脑区 内侧颞叶记忆系统 前额叶皮层 间脑 杏仁核 小脑 MEYNERT基底核
下载PDF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与Meynert氏基底核的突触联系及其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WGA-HRP束路追踪法、电镜法和行为实验法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舒斯云 包蓉 +2 位作者 包新民 郑兆聪 牛东滨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12,共11页
纹状体边缘区(MrD)是我们先后在大鼠、猫和猴脑内新发现的一个区域。它是位于纹状体尾内侧、环绕着苍白球头外侧的一层梭形细胞。MrD的细胞构筑、免疫组化特性和纤维联系形式不同于纹状体其它区。MrD的离心投射终止在苍白球... 纹状体边缘区(MrD)是我们先后在大鼠、猫和猴脑内新发现的一个区域。它是位于纹状体尾内侧、环绕着苍白球头外侧的一层梭形细胞。MrD的细胞构筑、免疫组化特性和纤维联系形式不同于纹状体其它区。MrD的离心投射终止在苍白球尾侧,接近Meynert基底核(NBM)附近。损毁双侧MrD后,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减弱。NBM已知与动物智能有关。本研究用纤维溃变和束路追踪电镜法结合行为实验方法,旨在了解MrD与NBM之间有无突触联系,以及此种联系与动物学习记忆的关系。用纤维溃变和束路追踪电镜法研究表明,由MrD发出的纤维终末与NBM的胆碱能神经元胞体间存在着突触联系。损伤MrD造成MrD和NBM形成突触联系的终末溃变后,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研究结果表明边缘区与Meynert基底核间存在着突触联系,而这种联系很可能是MrD的学习记忆功能的结构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状体 边缘区 Meynert 基底核 超微结构 突触联系 细胞化学 学习记忆
下载PDF
Transplantation of cholinergic neural stem cells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被引量:20
14
作者 WANGQing-hua XURu-xiang SeigoNag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08-511,共4页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degeneration of cholinergic cells in the nucleus basalis of Meynert (NBM) and the loss of cortical cholinergic innervation (cause dementia) of Alzheimer’s disease (AD).~1 (Currently availabl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degeneration of cholinergic cells in the nucleus basalis of Meynert (NBM) and the loss of cortical cholinergic innervation (cause dementia) of Alzheimer’s disease (AD).~1 (Currently availabl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are mainly aimed at alleviating the cholinergic deficits. Unfortunately, these strategies do not prevent the disease, but instead offer limited symptomatic improvement.~2 A recent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ransplantation of in vitro expanded neural stem cells (NSCs) in an animal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PD) resulted in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animals to some extent,~2 suggesting that such neural precursors might offer a useful future therapy for AD. In this study, we tried to find whether mouse embryonic stem (ES) cell derived cholinergic NSCs grafted in the prefrontal and parietal cortex have effects on the disruption of spatial memory following development of lesion in N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 disease neural stem cell· basal nucleus of meynert ACETYLCHOLINE
原文传递
人大脑中动脉中央支脑内段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韩卉 张为龙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2-16,共5页
在双目解剖镜和扫描电镜下,观测27例新鲜人脑的大脑中动脉中央支脑内段的起源、外径、排列方式、分布及微血管构筑。1.中央支脑外段呈S形走行。脑内段为脑外段的延续或其侧支,进入脑实质后重新排列为前内、后外的矢状位扇形外观。2.脑... 在双目解剖镜和扫描电镜下,观测27例新鲜人脑的大脑中动脉中央支脑内段的起源、外径、排列方式、分布及微血管构筑。1.中央支脑外段呈S形走行。脑内段为脑外段的延续或其侧支,进入脑实质后重新排列为前内、后外的矢状位扇形外观。2.脑内段以锐角或直角发出纵行或横行侧支,形成具有Ⅰ~Ⅳ级分支的树状结构。脑内段起始部外径内侧群平均0.21±0.18mm;外侧群平均0.36±0.21mm。3.内侧群主要分布于内囊和基底核区的前部,外侧群主要分布于该区的后部。4.毛细血管前微动脉、毛细血管起始处及微静脉属支注入主干处均可见环形平滑肌缩窄环。微动脉间、微静脉间存有吻合。本文讨论了中央支脑内段与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疾病间的关系;脑内微循环的调控装置及微血管间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中央支脑 内段 微血管
下载PDF
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丁昊 邓琳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相关因素。方法对152例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再出血组及未出血组,其中28例发生术后再出血,对两组间年龄、术前血肿量、术前意识状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窗、术后血压...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相关因素。方法对152例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再出血组及未出血组,其中28例发生术后再出血,对两组间年龄、术前血肿量、术前意识状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窗、术后血压波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再出血组术前平均血肿量显著高于未出血组,再出血组患者术后多有剧烈的血压波动。结论术前血肿量大、术后血压明显的波动是造成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核出血 高血压 术后再出血
下载PDF
大鼠Meynert基底核注入海人藻酸后c-fos原癌基因蛋白在脑纹状体边缘区及边缘系统内的表达 被引量:9
17
作者 包新民 舒斯云 +3 位作者 李胜修 张运周 周光斗 吴文龙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93-196,共4页
为研究Meynert基底核与纹状体边缘区以及脑内其他跟学习记忆有关的边缘系统结构间的关系,将海人藻酸注射于大鼠Meynert基底核后,观察c-fos原癌基因蛋白在脑内的表达。海人藻酸注射4h后,脑内只有少量c-fos阳性表达:海人藻酸注射8h... 为研究Meynert基底核与纹状体边缘区以及脑内其他跟学习记忆有关的边缘系统结构间的关系,将海人藻酸注射于大鼠Meynert基底核后,观察c-fos原癌基因蛋白在脑内的表达。海人藻酸注射4h后,脑内只有少量c-fos阳性表达:海人藻酸注射8h后,脑内c-fos原癌基因蛋白表达增至最高峰。在海马、齿状回、中央杏仁核、纹状体、边缘区中有大量密集的c-foc阳性表达。在终纹床核、丘脑网状核、外侧隔核、丘脑下部视上核、室旁核、前下托及嗅内皮质等处可见较多c-foc阳性表达。在伏隔核、视前区、丘脑底核、黑质外侧部等部位可见少量c-fos阳性表达。海人藻酸注射Meynert基底核16h后,除海马、齿状回、中央杏仁核、纹状体及边缘区中有较多表达外,其余部位阳性标记基本消失。但脑腹侧的梨状前皮质、嗅结节、杏仁皮质核及前嗅核等部位出现大量的c-fos阳性表达。大脑皮质也可见较多c-fos阳性表达。海人藻酸注射48h后,脑内各部位的c-fos阳性反应均消失。本研究结果提示Meynert基底核和纹状体边缘区以及跟脑内其它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边缘系统结构间有密切的功能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状体边缘区 C-FOS Meynert 基底核 记忆
下载PDF
人脑基底核区断面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钱学华 姜均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用30例正常成人头颅标本(男15,女15),在平行于附耳线处制成5mm厚的连续断片。应用断面解剖学方法,在4个连续断面上对基底核及其邻近重要结构进行了观测与分析。发现基底核区大部分结构于眦耳线以上42mm断面内显示良... 用30例正常成人头颅标本(男15,女15),在平行于附耳线处制成5mm厚的连续断片。应用断面解剖学方法,在4个连续断面上对基底核及其邻近重要结构进行了观测与分析。发现基底核区大部分结构于眦耳线以上42mm断面内显示良好;尾状核和侧脑室的不对称性,大脑半球、尾状核和杏仁核的性别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典型相关分析证实,尾状核、豆状核、松果体与大脑半球之间,尾状核、丘脑与侧脑室之间,尾状核、豆状核与杏仁核、松果体之间,豆状核与丘脑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解剖 基底核区 人脑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嘉 王全力 +2 位作者 刘亚坤 汤数 王长青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10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拟行手术的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拟行手术的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3 d给予氨甲环酸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显著缩短,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增加,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2.50%比7.50%,χ^2=0.556,P=0.456)。结论氨甲环酸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能降低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改善其凝血功能和精神状态、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再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核区 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血肿清除术 氨甲环酸 中等量出血 术后再出血 辅助止血
下载PDF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3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晏炳元 史强 +1 位作者 王方雄 王国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3-184,共2页
本文报告37例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诊治体会,临床表现伤后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一例肢体锥体束损害,CT示基底节区低密度灶,无明显占位效应,治疗以脱水,扩血管及神经营养药为主,预后良好。
关键词 外伤性 基底节区 脑梗塞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