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维CT扫描参数和扫描模式对CT值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周丁屹 蒋大振 +6 位作者 全红 柳刚 刘晖 鲍志荣 陈诚 王大奖 张俊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919-923,共5页
目的:研究四维CT的不同扫描参数和模式对图像CT值的影响。方法:在扫描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测量电子密度模体中相应的组织替代材料的CT值均值及标准差,分析曝光时间和旋转时间参数对电影扫描和轴向扫描模式的影响,并比较轴向扫描、螺旋扫... 目的:研究四维CT的不同扫描参数和模式对图像CT值的影响。方法:在扫描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测量电子密度模体中相应的组织替代材料的CT值均值及标准差,分析曝光时间和旋转时间参数对电影扫描和轴向扫描模式的影响,并比较轴向扫描、螺旋扫描和电影扫描3种模式之间的差异。结果:电影扫描模式下,CT值相差较大的有CB2 50%(含有50%碳酸钙的骨)和致密骨两处:旋转时间分别为0.5 s/rot和1.0 s/rot时,CT值差值分别为14.7 HU和23.1 HU,均小于3.0%;轴向扫描模式下,致密骨处CT值相差较大:旋转时间分别为0.5 s/rot和4.0 s/rot时,CT值差值为27.1 HU(2.4%)。相同扫描条件下对同一组织扫描,电影扫描与轴向扫描模式间差别可忽略不计;螺旋扫描与轴向扫描模式,对低密度组织成像CT值差别较大,如呼气态肺和吸气态肺相对密度误差分别为4.3%和2.3%,致密骨的CT值误差较大为46.0 HU,换算成相对电子密度误差为1.6%。结论:旋转时间与曝光时间参数对电影扫描及轴向扫描的影响基本可忽略不计。相同扫描条件下对同一组织扫描,3种扫描模式间差别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CT CT值 电影扫描 轴向扫描 螺旋扫描 相对电子密度
下载PDF
基于特定条件下头颅模体螺旋扫描与轴位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高志远 隋岩 +3 位作者 刘康 陈钊睿 郑爽爽 杨德武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9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特定条件下头颅模体使用螺旋扫描与轴位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对比研究。方法:将头颅模体听眦线(OBL)位置进行标记,调整不同头颅仰角,分别设置OBL与床面呈90°、100°、110°和120°,使用轴扫与螺旋两种扫... 目的:探讨特定条件下头颅模体使用螺旋扫描与轴位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对比研究。方法:将头颅模体听眦线(OBL)位置进行标记,调整不同头颅仰角,分别设置OBL与床面呈90°、100°、110°和120°,使用轴扫与螺旋两种扫描模式,固定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为40、50和60 mGy进行24次图像采集。轴位扫描横断面与OBL垂直,螺旋扫描图像使用去螺旋伪影的图像质量增强(IQE)重建技术沿OBL方向重建。测量模体双侧小脑、颞叶、额叶及顶叶的CT值(HU)与标准差(SD),计算模体各脑叶图像信噪比(SNR)。记录图像CTDI_(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眼晶体有效剂量(ED)。结果:两种扫描模式下模体颅脑横断位图像脑区的小脑与枕叶(R)、小脑与枕叶(L)、颞叶(R)、颞叶(L)、额叶(R)、额叶(L)、顶叶(R)和顶叶(L)信噪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8、5.83、7.00、6.20、7.30、8.26、5.72、5.83,P<0.05);两组扫描模式下图像的眼晶体DL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6,P<0.05)。使用螺旋扫描和IQE重建技术进行图像采集与处理,在相同CTDI_(vol)时螺旋扫描图像的SNR优于轴位扫描,且可进行冠、矢状位重建,晶状体辐射剂量相近,但DLP略高于轴扫,结论:在机器无法更改扫描角度或轴位扫描无法配合的情况下,使用螺旋扫描IQE重建技术可获得满意的头部CT断层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CT 螺旋扫描 轴位扫描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长杆电离室中心与CT机光束之距对CTDIw测量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傅岩 郑海亮 +4 位作者 冯树理 李兴东 刘小丽 何宝新 段丛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2年第2期347-356,共10页
目的:多排CT在轴扫条件下长杆电离室中心偏离X线束平面的距离对CTDIw测量精度的影响。方法:用满足IEC标准的头部体模(T6M164)和长杆电离室测量PhilipBrillianceiCT256在轴扫条件下不同偏移距离时测CTDIw,并分析对CTDIw偏差的因素。结果... 目的:多排CT在轴扫条件下长杆电离室中心偏离X线束平面的距离对CTDIw测量精度的影响。方法:用满足IEC标准的头部体模(T6M164)和长杆电离室测量PhilipBrillianceiCT256在轴扫条件下不同偏移距离时测CTDIw,并分析对CTDIw偏差的因素。结果:在偏离距离在±1cm处,CTDIw的相对偏差在±5%以内;偏移距离在±3cm,相对偏差在-5%~15%之间;当偏移距离在±5cm时,CTDIw的测量偏差在40%~70%之间。结论:对CTDIw测量偏差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偏移距离,而毫安秒和管电压对CTDIw测量偏差之间相关性低;毫安秒和管电压可能影响某个偏移距离处CTDIw测量偏差的区间范围;剂量在z轴上分布具有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DIw 测量精度 多排CT 轴扫
下载PDF
基于电润湿液体透镜的显微成像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琼华 袁荣英 刘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74-1781,共8页
电润湿液体透镜因其焦距可调、响应速度快、操作方便和功耗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可以解决显微成像系统中诸如机械抖动、离散变焦等技术问题,推进显微成像系统向智能化、轻量化发展。阐述了电润湿液体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 电润湿液体透镜因其焦距可调、响应速度快、操作方便和功耗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可以解决显微成像系统中诸如机械抖动、离散变焦等技术问题,推进显微成像系统向智能化、轻量化发展。阐述了电润湿液体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基于电润湿液体透镜的显微成像技术的最新研究,详细介绍了连续光学变焦和轴向扫描2类显微成像技术;总结和展望了基于电润湿液体透镜的显微成像技术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透镜 电润湿液体透镜 显微成像 连续光学变焦 轴向扫描
下载PDF
利用免洗胶片测量CT轴向和螺旋扫描的剂量分布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兴 徐加利 梁保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529-533,共5页
目的:测量CT轴向扫描和螺旋扫描两种模式的剂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Gafchromic免洗胶片测量GE LightSpeed 64排CT的剂量分布。胶片经CT机扫描曝光后,利用HP scanjet 7400c扫描仪扫描获得数字图像,并利用ImageJ软件进行图像处理... 目的:测量CT轴向扫描和螺旋扫描两种模式的剂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Gafchromic免洗胶片测量GE LightSpeed 64排CT的剂量分布。胶片经CT机扫描曝光后,利用HP scanjet 7400c扫描仪扫描获得数字图像,并利用ImageJ软件进行图像处理,以获得CT剂量分布。结果:在轴向扫描过程中,峰值半高宽与标称射束准直宽度偏差小于4mm,视野大小和过滤器形状对轴向剂量分布的影响可以忽略。在螺旋扫描过程中,过扫描范围的大小主要与射束准直宽度有关,螺距、重建层厚和视野对过扫描范围的影响较小。结论:免洗胶片可用于快速检测CT轴向和螺旋扫描的剂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免洗胶片 轴向扫描 螺旋扫描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光斑操控的光束轴向扫描新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国利 尹学爱 +1 位作者 郭洪岩 陈庆东 《光电技术应用》 2015年第1期8-10,88,共4页
光束的轴向扫描在光学三维成像、光学材料制造等领域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光束轴向扫描方法均存在着各自的不足,或是扫描速度过慢,或是扫描范围有限,又或是会影响生物样品的活性。文中基于光斑操控理论,通过对照明光束进... 光束的轴向扫描在光学三维成像、光学材料制造等领域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光束轴向扫描方法均存在着各自的不足,或是扫描速度过慢,或是扫描范围有限,又或是会影响生物样品的活性。文中基于光斑操控理论,通过对照明光束进行相位编码,改变相应的聚焦光斑轴向位置,实现光束的轴向扫描。通过模拟计算,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模拟结果表明,本扫描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度,线性拟合因子R2=0.993 9。由于该方法不涉及机械移动,因此具有扫描精度高,对生物样品影响小等优点,有潜力在相关科研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扫描 光斑操控 相位编码
下载PDF
基于数字微镜的快速轴向扫描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詹维纳 卢景琦 +2 位作者 刘杨赞 贾信庭 陶珺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解决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轴向扫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微镜(DMD)的快速轴向扫描系统。该系统采用DMD选择光路,不同光路放置不同焦距的透镜组对光束发散角产生不同的改变,经物镜聚焦后得到不同深度的轴上扫描点。对该系统的轴向... 为解决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轴向扫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微镜(DMD)的快速轴向扫描系统。该系统采用DMD选择光路,不同光路放置不同焦距的透镜组对光束发散角产生不同的改变,经物镜聚焦后得到不同深度的轴上扫描点。对该系统的轴向扫描距离、扫描点位置及衍射效率进行了理论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扫描系统采用4个模块以及5个模块时其轴向扫描距离均可达到1mm,4模块系统中透镜的焦距为297.3mm,5模块系统中透镜焦距为361.47mm。轴向扫描点除边缘点外线性分布,轴向扫描频率达到几十kHz,满足脑神经成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轴向扫描 ZEMAX 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 DMD
下载PDF
一种变焦微镜的旋转扫描探头设计
8
作者 王兰兰 谷同凯 +2 位作者 李蕊 蒋维涛 刘红忠 《中国科技论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7-1102,共6页
为了清晰地理解微机电系统和半导体器件内部的轮廓和工作机制,探索1种更为简单,可靠的调控方式,发挥液体微透镜阵列超光滑表面、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大范围的连续变焦、可编程的实时/域操控特性,提出了1种利用立体成像技术对微机电系统... 为了清晰地理解微机电系统和半导体器件内部的轮廓和工作机制,探索1种更为简单,可靠的调控方式,发挥液体微透镜阵列超光滑表面、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大范围的连续变焦、可编程的实时/域操控特性,提出了1种利用立体成像技术对微机电系统和半导体器件的立体轮廓测量方法。该方法围绕驱动控制机制对液体微透镜阵列变焦性能的影响,分析液体微镜光-热耦合驱动变焦的理论模型,设计1种新型采用变焦透镜作为轴向扫描方式的共焦显微系统,并利用其焦距变化实现无机械运动的轴向扫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光-热耦合驱动变焦液体微透镜工艺,可获得无需任何后期图像处理的立体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立体成像 变焦微镜 轴向扫描
下载PDF
整体X光透镜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天希 丁训良 +4 位作者 刘志国 潘秋丽 汪燕 李颖 王治红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36-1440,共5页
利用高计数率探测器和低功率光源,在大的能量范围内,同时测量了整体X光透镜的传输效率和焦斑直径与能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透镜的焦斑直径随着能量的升高而减小;对04-5-10-5透镜而言,在高于5.8keV的能量范围内,透镜的传输效率随着能... 利用高计数率探测器和低功率光源,在大的能量范围内,同时测量了整体X光透镜的传输效率和焦斑直径与能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透镜的焦斑直径随着能量的升高而减小;对04-5-10-5透镜而言,在高于5.8keV的能量范围内,透镜的传输效率随着能量的升高而降低,在低于5.8 keV的能量范围内,透镜的传输效率随着能量的升高而增加。通过测量不同能量的X射线在透镜会聚光束中的空间分布,研究了短出口焦距透镜的光晕现象,光晕会导致透镜焦斑直径增大和传输效率测量值的增加。利用轴向扫描法研究了整体X光透镜出口焦距和能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会聚透镜的出口焦距随着X射线能量的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学 整体X光透镜 轴向扫描法 高计数率探测器
原文传递
MSCT轴位扫描结合冠状面MPR与矢状面MPR图像在诊断胸部骨折患者中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学方 郭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1期127-128,131,共3页
目的多层螺旋CT(MSCT)轴位扫描结合冠状面多平面重组(MPR)与矢状面MPR图像在诊断胸部骨折患者中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经病理学诊断证实为胸部骨折的35例患者的常规轴位CT图像、冠状面MPR及矢状面MPR图像,以病理检查... 目的多层螺旋CT(MSCT)轴位扫描结合冠状面多平面重组(MPR)与矢状面MPR图像在诊断胸部骨折患者中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经病理学诊断证实为胸部骨折的35例患者的常规轴位CT图像、冠状面MPR及矢状面MPR图像,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观察胸骨骨折类型及检出率,胸骨骨折患者胸部创伤的检查。结果 35胸骨骨折患者中,斜形骨折7例、横断骨折27例、粉碎性骨折3例、错位性骨折11例、无错位性骨折23例、错位性横断骨折10例、无错位性横断骨折20例。常规轴位CT检出胸骨骨折25例,检出率为71.43%;斜形骨折、横断骨折、无错位性骨折、无错位性横断骨折均有漏诊,结合冠状面MPR图像,可避免斜形骨折的漏诊;矢状面MPR可清楚的检查出各种骨折类型,检出率均为100%。常规轴位CT发现患者并发椎体骨折6例、多发肋骨骨折19例、锁骨骨折4例,胸腔积液20例,胸骨后纵隔血肿9例,胸骨后纵隔气肿3例,肺挫伤18例。结合冠状面MPR及矢状面MPR图像后,另发现胸骨后纵隔血肿7例(常规轴位CT漏诊)。结论 MSCT轴位扫描结合冠状面MPR与矢状面MPR图像可有效提高多种骨折类型的检出率,尤其是矢状面MPR可避免横断骨折、无错位性骨折、无错位性横断骨折的漏诊,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轴位扫描 冠状面MPR 矢状面MPR图像 胸部骨折
下载PDF
CT轴扫描和螺旋扫描模式对颅脑急诊患者影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常鑫 王旭 冯晨露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CT轴扫描和螺旋扫描模式对颅脑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为颅脑急诊CT患者合理选择扫描模式提供依据。方法:20例患者,急诊CT扫描采用螺旋扫描模式,首次复查时采用轴扫描模式。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290 m A,球管转速0.8 s,层厚... 目的:探讨CT轴扫描和螺旋扫描模式对颅脑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为颅脑急诊CT患者合理选择扫描模式提供依据。方法:20例患者,急诊CT扫描采用螺旋扫描模式,首次复查时采用轴扫描模式。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290 m A,球管转速0.8 s,层厚5 mm,间隔5 mm,螺距0.969∶1,标准重建算法。测量脑灰质和脑白质CT值和背景噪声,计算SNR和CNR,并对图像噪声、颅底伪影、脑灰、白质对比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评分,扫描后从CT剂量报告中调取辐射剂量值。两种扫描模式影像质量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卡方检验。结果:轴扫描模式时脑灰、白质CT值分别为(38.02±2.23)HU和(27.01±1.72)HU,螺旋扫描时脑灰、白质CT值分别为(37.76±2.22)HU和(26.99±1.69)HU。CT轴扫描和螺旋扫描模式时,脑白质CT值、SNR和CN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0.045,0.119,0.502),图像噪声、颅底伪影、脑灰、白质对比显示主观评分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3.142,0.0,3.159)。有效剂量在螺旋扫描模式时为66 m Sv,在轴扫描模式时为43 m Sv,但螺旋扫描模式扫描时间短,后处理重组图像对影像诊断有意义。结论:从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两方面考虑,对颅脑急诊患者CT检查时首选轴扫描模式,但对躁动不合作患者或体位不合作患者应选择螺旋扫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轴扫描模式 螺旋扫描模式 影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宽体探测器CT儿童头部不同扫描模式对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杨 庄勋慧 +2 位作者 李伟凯 刘霞 宋修峰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4期65-67,78,共4页
目的探讨256排宽体探测器CT采用轴扫描及螺旋扫描模式对儿童头部常规扫描中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75例行常规头颅CT扫描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B为实验组,C组为对照组),其中A组采用256排... 目的探讨256排宽体探测器CT采用轴扫描及螺旋扫描模式对儿童头部常规扫描中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75例行常规头颅CT扫描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B为实验组,C组为对照组),其中A组采用256排宽体探测器CT螺旋扫描,B组采用256排宽体探测器CT轴扫描,C组采用16排CT螺旋扫描。分别记录三组患者的剂量长度乘积和CT剂量指数。对A、B两组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及主观评价,即记录患者脑灰、白质的CT值并计算出信噪比及灰-白质对比噪声比进行比较,并对相应层面图像以5分评价法进行主观评分。结果A、B组两种扫描模式图像质量均好于C组(P<0.05),A、B间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A、B组辐射剂量均大幅度低于C组(P<0.05),其中B组辐射剂量最低。结论采用256排宽探测器的Revolution CT行儿童头部扫描时,综合图像质量、扫描速度、辐射剂量,轴扫描模式为最佳,应当作为日常工作的首选检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轴扫描模式 螺旋扫描模式 影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测量整体X光透镜性能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天希 丁训良 +1 位作者 刘志国 王大椿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17-1022,共6页
为了高效准确地确定整体X光透镜焦斑位置,设计了一种新方法:轴向扫描法.该方法避免了探测系统的死时间问题,可以在大能量范围内同时测量透镜在不同能量点的出口焦距,在确定透镜出口焦距时,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范围在-120μm和120μm之间... 为了高效准确地确定整体X光透镜焦斑位置,设计了一种新方法:轴向扫描法.该方法避免了探测系统的死时间问题,可以在大能量范围内同时测量透镜在不同能量点的出口焦距,在确定透镜出口焦距时,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范围在-120μm和120μm之间.实验结果表明:透镜的出口焦距随着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X光透镜 焦斑位置 轴向扫描法 出口焦距 绝对误差
原文传递
One beat冠状动脉轴扫结合Snap shot Freeze重组的应用价值:与常规屏气扫描模式对比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响 刘斌 +3 位作者 蒋炯 李选 孙华富 朱爱丽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9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One beat冠状动脉轴扫结合Snap shot Freeze重组技术在自由呼吸冠脉扫描(CCTA)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行16 cm宽体探测器One beat轴扫的冠脉CTA检查者126例,按屏气和自由呼吸分为两组,其中屏气组74例,自由呼吸52例。再根据受检... 目的探讨One beat冠状动脉轴扫结合Snap shot Freeze重组技术在自由呼吸冠脉扫描(CCTA)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行16 cm宽体探测器One beat轴扫的冠脉CTA检查者126例,按屏气和自由呼吸分为两组,其中屏气组74例,自由呼吸52例。再根据受检者心率分为低中高三个心率组(A、B、C),其中屏气组:A1组(小于70 bpm)41例,B1组(71~85 bpm)24例,C1组(大于85 bpm)9例;自由呼吸组:A2 (小于70 bpm)27例,B2组(71~85 bpm)16例,C2组(大于85 bpm)9例。所有受检者均采用手动选取最佳时相并结合冠状动脉冻结技术(SSF)技术进行重组,得到运动伪影补偿前、后的图像。客观评分:分别测量屏气组和自由呼吸组冠状动脉CTA图像的主动脉弓根部CT值、噪声值、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主观评分: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SSF前后的5组图像的右冠状动脉(RCA)、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进行评分。比较各分支在SSF前后图像质量的变化并比较在自由呼吸和屏气扫描下SSF后不同心率组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屏气组和自由呼吸组的主动脉弓根部CT值、噪声、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均无明显差别(P>0.05)。在使用SSF后无论在自由呼吸组还是屏气组均能够提高图像质量(P<0.05);自由呼吸组和屏气组在使用SSF后对于不同心率冠状动脉图像的质量的提升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通过自由呼吸组和屏气组的主客观的比较,依赖于One beat冠状动脉轴扫结合SSF重组,自由呼吸冠状动脉扫描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运动补偿算法 运动伪影 Onebeat冠状动脉轴扫描
下载PDF
研究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降低腹部CT检查辐射量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鸿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6期27-28,共2页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降低腹部CT检查辐射量的作用。方法 27例腹部CT扫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14例,行128层螺旋CT扫描,B组13例,行轴位阶段扫描。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两组扫描的图像质量、噪声...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降低腹部CT检查辐射量的作用。方法 27例腹部CT扫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14例,行128层螺旋CT扫描,B组13例,行轴位阶段扫描。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两组扫描的图像质量、噪声水平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噪声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X线的辐射剂量明显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使用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所获得的图像均有较高质量,但是轴扫技术的腹部CT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8层螺旋CT扫描,更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8层螺旋CT 轴扫技术 腹部CT 辐射量
下载PDF
HRCT冠、轴位扫描对慢性中耳乳突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剑鹰 李文彬 +2 位作者 汪守中 缪竞陶 王麟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44-947,共4页
目的 评价HRCT 冠、轴位扫描对慢性中耳乳突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68 耳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中耳乳突炎病例。将术前HRCT 冠、轴位扫描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68 耳中,胆脂瘤型27 耳,典... 目的 评价HRCT 冠、轴位扫描对慢性中耳乳突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68 耳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中耳乳突炎病例。将术前HRCT 冠、轴位扫描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68 耳中,胆脂瘤型27 耳,典型者表现为上鼓室、鼓窦及其入口内团块状软组织影,鼓窦及其入口扩大,鼓室天盖破坏,krner′s隔消失,大多数为硬化型乳突;肉芽肿型37 耳,主要表现为鼓室及鼓窦内软组织影,骨质破坏程度轻,大部分为板障型乳突;单纯型4 耳表现为中耳腔内积液,以气化型乳突为主。结论 HRCT冠、轴位扫描对慢性中耳乳突炎具有很高的术前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耳乳突炎 诊断 HRCT 冠、轴位扫描
下载PDF
具有高成像精度的高速传感共焦显微成像方法
17
作者 孙迎宾 邱丽荣 +1 位作者 李荣吉 王允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0-667,共8页
提出一种高速传感共焦显微成像方法(HSSCM)对样品表面形貌进行高效率、高精度的成像测量。HSSCM将共焦轴向响应曲线沿轴向平移S,然后将平移前后两条曲线相减并除以两曲线的和,继而构成具有不受样品反射率影响的、高信噪比的传感成像特... 提出一种高速传感共焦显微成像方法(HSSCM)对样品表面形貌进行高效率、高精度的成像测量。HSSCM将共焦轴向响应曲线沿轴向平移S,然后将平移前后两条曲线相减并除以两曲线的和,继而构成具有不受样品反射率影响的、高信噪比的传感成像特性曲线。在实际扫描成像过程中,轴向扫描间隔同样设定为S对样品进行逐层逐点扫描,扫描完成后将每个测量点轴向多层扫描数据中光强最大值和光强次大值相减除以两者相加,然后利用传感成像特性曲线反算得到样品高度,通过获得每个测量点的样品高度便可实现对样品形貌的高精度测量和3D形貌重构。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通过优选平移量S,和传统共焦显微成像方法相比,HSSCM在具有高成像精度的前提下将扫描成像效率提高了至少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传感 共焦显微 平移量 轴向扫描间隔 成像精度
原文传递
基于移动物镜中少数透镜的快速轴向扫描系统
18
作者 赵绪文 卢景琦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79-1383,共5页
近年来,神经细胞中快速荧光信号的随机三维成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中轴向扫描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设计一种快速轴向扫描系统,通过电致位移驱动器件,驱动显微物镜中靠近样品端的聚焦透镜组,实现物镜前... 近年来,神经细胞中快速荧光信号的随机三维成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中轴向扫描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设计一种快速轴向扫描系统,通过电致位移驱动器件,驱动显微物镜中靠近样品端的聚焦透镜组,实现物镜前焦点在轴向的快速扫描。系统中由少数透镜组成的聚焦透镜组与主透镜组之间为近平行光路,适应大范围扫描;聚焦透镜组质量轻、驱动器负载小、扫描速度快。用ZEMAX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扫描深度从0~500μm变化时系统MTF曲线变化很小。聚焦透镜组重量仅有0.1 g,以压电陶瓷作为位移驱动元件可达到千赫兹量级的扫描频率,能够满足神经功能成像的大范围和快速轴向扫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荧光显微 快速轴向扫描 神经荧光信号 三维成像 ZEMAX
下载PDF
飞利浦iCT256轴扫剂量特性和剂量安全管理建议
19
作者 刘小丽 郑海亮 +3 位作者 李兴东 冯树理 王仁贵 段永利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4年第3期285-291,299,共8页
目的验证iCT 256执行头部轴扫时辐射剂量机显值准确性,并探讨在该条件下辐射剂量安全管理方案。方法利用瑞典RTI公司的Solidose 400型辐射剂量计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T6M164型剂量体模(符合IEC 61223-2-6),按头部轴扫条件重复... 目的验证iCT 256执行头部轴扫时辐射剂量机显值准确性,并探讨在该条件下辐射剂量安全管理方案。方法利用瑞典RTI公司的Solidose 400型辐射剂量计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T6M164型剂量体模(符合IEC 61223-2-6),按头部轴扫条件重复三次测定剂量体模上5个钟点位的剂量值。结果①中心点CTDI<sub>100</sub>测量相对偏差在2%以内,而四周点位CTDI<sub>100</sub>测量相对偏差在20%以内;②CTDI<sub>vol</sub>实测值比机显值高5%<sup>1</sup>6%;③单次头部轴扫有效剂量在0.86<sup>3</sup>.63 mGy之间。结论中心点CTDI<sub>100</sub>的测量重复性好,外围四点位测量重复性差,且存在实测值略高于机显值的情况。应加强对患者累计辐射剂量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扫 辐射剂量 吸收剂量 剂量长度乘积 多排CT 患者剂量卡
下载PDF
CT冠状面扫描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小华 张小明 +2 位作者 董国礼 翟昭华 敬宗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4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比较CT冠状位扫描和横断位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解剖结构和影像特征的显示 ,探讨CT冠状位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术前均行CT冠状位扫描和横断位扫描 ... 目的 比较CT冠状位扫描和横断位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解剖结构和影像特征的显示 ,探讨CT冠状位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术前均行CT冠状位扫描和横断位扫描 ,观察前列腺大小、密度、表面光滑度、包膜完整性、周围组织界限和有无转移等 ,并将CT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6 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 ,CT冠扫所显示的前列腺癌病灶的大小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 5 5例 ( 91.6 % ) ,轴扫 4 0例 ( 6 6 .7% ) (P <0 .0 5 ) ;CT冠扫能清楚显示密度差异 5 2例 ( 86 .7% ) ,轴扫 2 8例 ( 4 6 .7% ) (P <0 .0 1) ;表面光滑度 :5 8例手术证实前列腺表面呈结节状改变 ,CT冠扫显示此改变 4 9例 ( 84 .5 % ) ,轴扫 2 5例 ( 4 3.1% ) (P <0 .0 1) ;包膜完整性 :4 0例手术证实前列腺包膜不完整 ,CT冠扫显示不完整包膜 38例 ( 95 .0 % ) ,轴扫 2 1例 ( 5 2 .5 % ) (P <0 .0 1) ;周围组织界限 :4 2例手术证实前列腺癌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CT冠扫能清楚显示 39例 ( 92 .9% ) ,轴扫 2 1例 ( 5 0 .0 % ) (P <0 .0 1) ;周围转移 :18例手术证实前列腺癌对周围组织或远处有转移 ,CT冠扫显示转移 15例 ( 83.3% ) ,轴扫 7例 ( 4 6 .7% )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冠状面扫描 诊断 前列腺癌 影像特征 解剖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